第18章 男人是酒造的

幾個人一路說笑着,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神仙頭大隊。鍾國正站在村頭看了一眼全村的面貌,發現這個村子非同一般。整個村子依山傍水,坐落在三面高山的環抱之中,村後羣山峰巒疊翠,一座座山巒綿延跌宕,蔥蔥郁郁的松樹構築成了一片林海。離村子右邊兩三裡的山腳下,是寒江省2636機械廠的幾個生產車間,從村子到生產車間之後,是一座比一座高的山峰,一直延伸到目光所能及之處,則是連接兩省的都龐嶺。村子的左邊,是一條延伸到天邊的小山脈,山峰一座比一座的低矮,直至成一塊平坦的開闊之地。村子的前面,是一片逐漸遞減的稻田,到最低處是一塊河流沖積而成的平地,中間就是寒溪河,寒溪河的對面則是逐漸遞高的稻田,到高處就是2636機械廠,一棟棟的紅磚廠房和紅磚房屋林立的宿舍區了。而在整個村子裡,卻沒有看到有一棟紅磚房屋,全都是一棟棟龐大的自成體系的古老的單體建築羣,這些建築都是清一色的青磚青瓦,與2636廠的建築形成鮮明的對照。一個新,一箇舊,一個不種水稻的企業卻餐餐吃白米飯,一個種水稻的農村卻天天吃紅薯飯。或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城鄉差別吧?鍾國正在心裡有些不平地感嘆道。

走進村支部書記齊大貴的家裡,鍾國正被這座氣勢恢宏的古老建築震驚了。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這種宏大述事的農村建築。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還沒等大家坐下,就對齊大貴說,齊支書,你們村子裡的這些房子不簡單啊,你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介紹它們的情況?

齊大貴說,好啊,我帶你去看看。就先從我們家住的這座房子講起吧。齊大貴一邊帶着鍾國正走,一邊說,你現在看到我家住的這座房子,佔地面積有三十多畝。在我們村子裡,它算是一座保存得比較完整的單體建築羣,四進正屋,左邊是二排側(橫)三棟房屋,右邊是三排側(橫)三棟房屋,後邊還有一個花園,現在已經成爲大家的菜園子了。整個房子,南北外牆基腳南北橫長有160來米,東西縱深有150來米,全部都是用生塊石砌成的三米高的圍牆,圍牆內側砌成了二米寬的走廊,並在圍牆上預留了外窄內寬的觀察口。在舊社會,這些觀察口,就是用來保護村子的槍洞。整個房子住了四十多家人。我們全村520多戶,兩千多人,基本上都是住在這樣的房子裡的。

鍾國正一邊看一邊聽,不由自主的讚歎道,齊支書,看來,你們村子真是一個千年古村啊!是不是都一個姓?

齊大貴掩藏不住自豪的答道,我們村子的這些房子,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全村除了一些女同志外,男的都是清一色的齊姓。

鍾國正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規模的羣體古建築,看了這些房子就曉得,村子裡在歷史上如果沒有出過幾個大官或大財主,是不可能建得起這樣氣勢恢宏的房子的。就問齊大貴,你們村子在過去出了多少達官貴人,最大的官兒有多大?

齊大貴說,有名有姓的七品以上的官兒,有十多個。最大的官是戶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長。

鍾國正感嘆道,我一看到你們村子砌的這些房子,就曉得你們這個村子不一般,如果不出幾個大官,沒有幾個大人物,整個村子的佈局和結構,村子裡道路和排水設施的建設,都是不可能有這麼講究的。這種龐大氣勢的古建築,不是一般的村子可以建得起的。

齊大貴陪着鍾國正一邊走,一邊說,鍾同志,你還蠻瞭解歷史的嘛。第一次到我們村裡來,就說得八九不離十的。

我聽說,你們這裡還是鬍子的發源地,現在還有一塊碑專門記錄着鬍子產生的原因和過程,是不是有這麼一回事?

是的,是有這麼一回事。那塊石碑就立在村子的前面,石碑對這個事情記得很清楚。齊大貴答道。

那你現在就帶我去看看,哪麼樣?鍾國正一聽有這麼一回事,頓時來了興趣。

齊大貴擡起手看了看手上戴的表,有點遲疑地說,時間不早了,九點鐘了,我肚子都餓得呱呱叫了,改個時間再看吧。走,鍾同志,我們還是先吃完早飯後,再去看吧。

兩人走回屋裡,菜已經擺得差不多了,幾個公社幹部還在扯着鬍子。齊大貴就喊大家上席,把肚子填飽了後,再扯鬍子。

鍾國正出生於農村,生活在農村,父親又一直在大隊當幹部,曉得農村吃飯喝酒時,哪個人坐哪個席位,都是很有講究的,是不能亂坐的。特別是在農村的大村子裡,誰坐上下席,誰坐左右席,是嚴格按照輩分、年紀和官職的大小來對號入座的。一個人坐到不該坐的席位,往往被人看作沒有教養,會被人拿來當笑話講的。鍾國正看到易大偉、王安貴和郭春海等領導還沒有坐好,就等那些領導和年長的同事以及村裡的幹部坐好後,才選了一個偏下席的位子坐下。

他剛剛坐下來,齊大貴就走過來拉他,要他坐在酒席的上席去。並說,你是第一次到我們村子裡來,我們這裡有一個規矩,凡是第一次來的都是貴客,必須坐在上席的。鍾國正是第一次到村子裡來,不敢造次,幾次推脫。

易大偉坐在上席的正中位置,看着鍾國正推辭,就想借着喝酒考察考察鍾國正,便用不容推辭的口氣要鍾國正坐在齊大貴旁邊。這樣一來,坐在易大偉兩邊的,分別就是王安貴和齊大貴,除了鍾國正,其他的都按照職務的高低,依次坐在了吃早飯的八仙桌的四周。

寒州縣素有喝早酒的習慣。特別是農村,沒有菜時,就是挖幾塊罈子菜,也要喝上一碗半碗的。“早晨喝一碗,從早爽到晚”,就是寒州縣男人們的口頭禪。

在寒州縣農村,每年下半年挖完紅薯之後,婆娘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鍋大鍋的煮紅薯,把紅薯煮熟後再裝進一個個的大缸屋,用農村自己特製的草餅藥發好酵,然後將發好酵的紅薯倒進大鐵鍋,加上適量的井水,在大鐵鍋的鐵製鍋蓋與雙層缸屋之間,用一根棕樹空管連接。雙層缸屋都是用陶瓷特別燒製而成,專門用來燒製紅薯酒的。在這個特製的雙層缸屋上層加入八到九分的井水。底層是密封的空的,一頭連接大鐵鍋,一頭連接雙層缸屋。缸屋正面的底部是一個連體燒製而成的出酒的嘴子,大約五寸左右的長度,猶如男人的生殖器。正是由於這個出酒的嘴巴像男人的那個小嘴巴,在農村就有了男人喝酒不燒酒,女人燒酒不喝酒的習俗,就有了男人是酒造的,女人是水做的講法。在出酒的口子處,用一個能裝兩三斤酒的陶瓷罐接着。婆娘們做好這些準備後,就用柴火開始燒酒。

燒酒的柴火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選用樅樹(即松樹)卡枝。因爲樅樹都有松脂,松脂有香味。用樅樹卡枝燒製出來的紅薯酒,就帶有一種淡淡的香味。而用其他柴火燒出來的紅薯酒,總是缺乏這麼一種香味,酒勁就顯得疲疲的。當把大鐵鍋裡的紅薯液體燒滾後,大鐵鍋裡的酒蒸氣就通過棕樹管子,輸進陶瓷雙層缸屋,輸進陶瓷雙層缸屋底層後的酒蒸氣,在雙層缸屋上層井水的冷卻下,由酒蒸氣的氣體變成了酒的液體,通過出口源源不斷的流進了酒罐。這樣燒製出來的紅薯酒,一般都分爲頭罐酒(一道酒)、二罐酒(二道酒)和尾巴酒(三道酒)三個類型。頭罐酒都比較厲害,度數比較高,往往能點得火燃。

在紅薯酒的燒製過程中,燒酒人對燒酒火候的把握特別的重要,燒的火候過大了,燒出來的酒就會帶有濃濃的火煙味,喝起來又衝又難受;燒的火候過小了,酒味又不夠,淡疲疲的,和水一樣。在寒州農村,看一個家庭搞得好不好,看一個婆娘能不能幹,往往一喝他們家裡的紅薯燒酒就曉得了。一般每個農戶家裡,每年至少燒製紅薯酒三四百斤,寧可家裡沒有飯吃,也不能家裡沒有酒喝。因此在寒州縣裡,男人不喝酒往往被人看不起,認爲那不是寒州男人。“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讀書望古,喝酒望醉”等等與酒有關的俗話,說的都是寒州男人與酒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種種關係,甚至把喝酒與讀書相等同起來。可見寒州縣的人是多麼看重喝酒的。經過幾千年的洗禮,現在的寒州,酒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物質性東西,已經成爲一個家庭的品味,成爲一種傳統的禮節,成爲一個地方的文化標誌,更成爲聚集人氣的一種特殊“武器”。

第24章 吃飯也是工作第117章 蔬菜商貿公司第88章 房是家的舞臺第114章 沒有犁壞的田第171章 老師傅的故事第23章 酒風就是作風第71章 幹警不幸“中標”第31章 突擊計劃生育第102章 不興父母之命第26章 洞中的神仙田第135章 本錢小店面大第9章 官威是種氣質第49章 羣衆喜歡實在第129章 結婚爲何貼囍第155章 大塘背的秘密第33章 不能讓她跑了第147章 新桃換掉舊符第134章 小太監和皇帝第68章 簡稱叫男朋友第88章 房是家的舞臺第87章 有些事情難說第51章 找準鑰匙開鎖第129章 結婚爲何貼囍第26章 洞中的神仙田第16章 復原當時現場第14章 東西不能亂種第84章 不準進廠施工第149章 開門炮滿堂紅第3章 先當先鋒隊員第102章 不興父母之命第13章 後果很難預料第82章 不信不講道理第31章 突擊計劃生育第125章 等久了會懷疑第75章 你是來搶錢的第1章 學農人的糾結第165章 只有累死的牛第162章 先追到手再說第94章 當着人喂小孩第56章 被叫牛屎幹部第90章 今夜有你有酒第36章 先喝一茶缸酒第75章 你是來搶錢的第114章 沒有犁壞的田第93章 楊半仙看風水第161章 官帽石的傳說第140章 不一定是真相第65章 麻坪總機縣長第54章 你還懂點八卦第121章 先小人後君子第10章 主動認識別人第170章 一天不如一天第43章 炊煙裊裊而升第172章 不做好好先生第166章 害人不選日子第20章爲進城考大學第136章 等待那種傳說第168章 不信老婆信誰第119章 愛是一種責任第69章 你說話不算數第124章 “典水面”習俗第163章 撤社建鎮試點第22章 猜拳拉近距離第101章 想發財惹的禍第151章 不穩定的因素第44章 農民的刀把子第130章 我找到組織了第97章不能害人害己第98章 規矩成就方圓第4章 男人志在天下第40章 悄悄包產到戶第48章 都有第一次的第146章 二十六殺年豬第158章 沒有難住過他第171章 老師傅的故事第88章 房是家的舞臺第19章 喜歡大碗喝酒第155章 大塘背的秘密第12章 物是以稀爲貴第97章不能害人害己第23章 酒風就是作風第149章 開門炮滿堂紅第78章 開心纔是目的第34章 孕婦跳進水塘第117章 蔬菜商貿公司第37章 和別人沒區別第165章 只有累死的牛第158章 沒有難住過他第60章 鬼崽嶺中的謎第40章 悄悄包產到戶第18章 男人是酒造的第76章 功夫都在詩外第172章 不做好好先生第8章 練成新聞幹事第2章 我要當選調生第57章 憑自己的感覺第143章 只有我是最大第166章 害人不選日子第75章 你是來搶錢的第110章 非你不談戀愛
第24章 吃飯也是工作第117章 蔬菜商貿公司第88章 房是家的舞臺第114章 沒有犁壞的田第171章 老師傅的故事第23章 酒風就是作風第71章 幹警不幸“中標”第31章 突擊計劃生育第102章 不興父母之命第26章 洞中的神仙田第135章 本錢小店面大第9章 官威是種氣質第49章 羣衆喜歡實在第129章 結婚爲何貼囍第155章 大塘背的秘密第33章 不能讓她跑了第147章 新桃換掉舊符第134章 小太監和皇帝第68章 簡稱叫男朋友第88章 房是家的舞臺第87章 有些事情難說第51章 找準鑰匙開鎖第129章 結婚爲何貼囍第26章 洞中的神仙田第16章 復原當時現場第14章 東西不能亂種第84章 不準進廠施工第149章 開門炮滿堂紅第3章 先當先鋒隊員第102章 不興父母之命第13章 後果很難預料第82章 不信不講道理第31章 突擊計劃生育第125章 等久了會懷疑第75章 你是來搶錢的第1章 學農人的糾結第165章 只有累死的牛第162章 先追到手再說第94章 當着人喂小孩第56章 被叫牛屎幹部第90章 今夜有你有酒第36章 先喝一茶缸酒第75章 你是來搶錢的第114章 沒有犁壞的田第93章 楊半仙看風水第161章 官帽石的傳說第140章 不一定是真相第65章 麻坪總機縣長第54章 你還懂點八卦第121章 先小人後君子第10章 主動認識別人第170章 一天不如一天第43章 炊煙裊裊而升第172章 不做好好先生第166章 害人不選日子第20章爲進城考大學第136章 等待那種傳說第168章 不信老婆信誰第119章 愛是一種責任第69章 你說話不算數第124章 “典水面”習俗第163章 撤社建鎮試點第22章 猜拳拉近距離第101章 想發財惹的禍第151章 不穩定的因素第44章 農民的刀把子第130章 我找到組織了第97章不能害人害己第98章 規矩成就方圓第4章 男人志在天下第40章 悄悄包產到戶第48章 都有第一次的第146章 二十六殺年豬第158章 沒有難住過他第171章 老師傅的故事第88章 房是家的舞臺第19章 喜歡大碗喝酒第155章 大塘背的秘密第12章 物是以稀爲貴第97章不能害人害己第23章 酒風就是作風第149章 開門炮滿堂紅第78章 開心纔是目的第34章 孕婦跳進水塘第117章 蔬菜商貿公司第37章 和別人沒區別第165章 只有累死的牛第158章 沒有難住過他第60章 鬼崽嶺中的謎第40章 悄悄包產到戶第18章 男人是酒造的第76章 功夫都在詩外第172章 不做好好先生第8章 練成新聞幹事第2章 我要當選調生第57章 憑自己的感覺第143章 只有我是最大第166章 害人不選日子第75章 你是來搶錢的第110章 非你不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