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新桃換掉舊符

“二十八,貼花花。國正、國大,你們幾弟兄,拿着這些年畫,把該帖的地方,都去貼好。”鍾國正父親指着桌子上放着的一堆年畫,對鍾國正、鍾國大等四兄弟交代任務。

貼花花,就是農村常說的貼年畫。每當到了臘月二十八這一天,家家戶戶在做好物質過年準備的同時,開始張貼年畫,做好文化過年的準備。

鍾國正幾兄弟便去拿着那些年畫一張張的看來了起來。

鍾國正知道,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又叫喜畫,起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張貼門神畫是到了宋代的時候,纔開始在全國普及的,道了清朝光緒年間,門神畫才正式被稱爲年畫。

那時候的人們,之所以喜歡張貼這種年畫,是因爲每一張年畫,都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包括歷史、神話、傳說、戲曲、文學、世俗、風物、風情,漁樵耕讀、士學兵商、醫卜星相、三教九流等等各個方面,幾乎無所不涉。

年畫主要是以樸實爲本,不飾脂粉,人物全無媚態,顏色濃重,有鄉土味兒,色彩鮮豔、刺激,給人一種鄉土氣息撲面而來的喜慶和興奮,而受到廣大農村人家的深深喜愛。

如門神畫,講神茶、鬱壘兩兄弟監督百鬼的傳說;“竈王爺”,主管人間飲食。等等。

鍾國正隨手拿起一幅名叫《五子登科》的年畫看了起來。

鍾國正的父親見他拿起《五子登科》年畫看,就對他們說道:“我們都知道,五子登科是一句成語,但它背後的故事,你們幾個人知不知道?”

鍾國正系兄弟想了想,搖搖頭說:“這背後的故事,我們還真不知道。那請爹爹給我們講一講這個故事。”四兄弟異口同聲的答道。

“五子登科這個成語起源於一個故事。”鍾國正父親說道,“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比較久遠。據說是發生在五代後周時期。”

“五代後周時期的燕山府,有個叫竇燕山的人,出生在一個有名的富戶家庭。但竇燕山爲人不好,總是喜歡以勢壓貧,有貧苦人家借他家糧食時,他是小鬥出、大斗進,小秤出、大秤進,明瞞暗騙,昧心行事。”鍾國正父親說道。

“因爲做事缺德,竇燕山到了30歲還沒有生出來一男半女。爲了這個事情,竇燕山特別的着急。有一天晚上做夢,他夢見死去了的父親。”鍾國正父親接着說道。

“竇燕山死去的父親痛心地對他說:‘你心術不正,行爲不端,惡名昭著,如果再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你不僅一輩子不會有一男半女,而且還要短命,活不過四十歲。你必須現在開始,就要趕緊改過從善,大積陰德,唯有這樣做,你纔有可能挽回天意,改過呈祥。’”

“竇燕山聽了死去父親的這番話後,下定決心,痛改前非,再也不做缺德的事情了。他不僅不做缺德的事情,還在自己家裡辦起了私塾,延請名師教課。有的貧困人家因爲沒有錢送孩子到私塾讀書,他就主動把孩子接來,免收學費。”

“從此以後,竇燕山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賙濟貧寒,克己利人,廣行方便,大積陰德,受到人們的廣泛稱讚。後來他的妻子連續果然先後生下了五個兒子。他便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培養教育兒子上,不僅時刻注意他們的身體,還注重他們的學習和品德培養。在他的培養教育下,五個兒子都成爲有用之才,先後登科及第。”

“當五個兒子都金榜題名後,侍郎馮道贈他一首詩:‘竇燕山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竇燕山還有八個孫子,也都很顯貴。最後,竇燕山做到諫議大夫的官職,享壽八十二歲,臨終前談笑風生,向親友告別,沐浴更衣,無病而卒。”

“他的故事還被寫進了《三字經》。‘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歌頌的就是他的這個事情,也是希望所有人的孩子,都能像竇燕山家的五子那樣,獲取功名、擁有大富大貴的錦繡前程。”

“你們好好看看這幅《五子登科》年畫,”鍾國正父親說完古時候,指着《五子登科》年畫說道,“畫中老者坐在中間,雙手各抱一個嬰孩,前面還有三個嬰孩。孩童們各持花燈、牡丹、壽桃、石榴、香櫞等吉物,就是取其連登三元、榮華富貴、延年益壽、榴開百子的吉祥寓意。”

“我們國家歷來都認爲,多子多福,才能人丁興旺;苦讀書,求功名,才能光宗耀祖,世代繁衍。年畫中天官戴相帽、着錦袍,身材偉岸,慈眉善目;五個孩童各個相貌英俊,活潑聰慧。刻工精細,設色華麗,一幅兒孫繞膝、祥和喜慶的畫面躍然紙上,所以家家戶戶都喜歡貼這樣的年畫。”鍾國正父親繼續說道。

“正是由於這些年畫背後,深藏着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才使人們對春節賦予了一種神聖之感,保持了一種敬畏之心,讓人們深思即將過去的一年,深謀即將到來的一年。”鍾國正父親緩緩的說道。

“所以,每當春節到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窗戶上、門上和竈上,貼上自己喜歡的、飽含着自己心中願望的年畫,既是一種裝飾,更是一家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願。”鍾國正父親最後深情地說道。

鍾國正四兄弟把父母買的年畫,按照父母的意思,一一貼好後,眼睛一閉一睜,就是大年三十了。

大年三十這一天,一吃完早飯,鍾國正就對三個弟弟說道:“貼上春聯纔算過年。國大、國光、國明,走,我們一起貼春聯去。”

“好的。”三個弟弟各自答應了一聲,便拿的拿春聯,背的背樓梯,舀的舀稀飯,開始張羅着貼春聯。

“一到年關,我就想起王安石寫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來。”鍾國大拿着春聯說道。

“是啊。春聯是我們過年時,最有特色的一個東西,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選春聯,換春聯、貼春聯,是所有年俗中最富有文化特質的一種年俗。”鍾國正感嘆道。

“據說貼春聯也有時間規定的,一般都是在大年三十這天早上的6點,到中午的12點之間貼比較好,最遲不能超過中午的十二點鐘,必須要把春聯貼好。但考慮到大年三十這一天事情比較多,也可以把貼春聯的時間,提前到臘月二十九這天下午的一點鐘,到三點鐘之間張貼春聯。”鍾國大接過話來說道。

“春聯一旦貼起來,不僅是要告訴別人,今年的大年三十已經或者就要即將到來,春節伸手可握,同時也是告訴別人,我們已經把過年的各種準備工作,都做好了,現在就等着真正的過年了!”鍾國大繼續說道。

“據說,過年帖春聯,最早是起源於周代的桃符。到宋代的時候,才把原來的桃符,由桃木板改成爲紙張的,那時候叫‘春貼紙’。到了明代的時候,桃符呀、‘春貼紙’呀,又改名叫做‘春聯’。清代有一本叫《燕京時歲記》的書就這樣寫道:‘春聯者,即桃符也。’”鍾國正說道。

“我在我們師專的圖書館看過一本書,說我們過年之所以貼春聯,並不是想當然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有典故的。據《山海經》記載,那時的世界是一個鬼域世界,鬼域中有一座大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樹,大桃樹上有一隻大金雞。每當金雞報曉時,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就必須要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分別叫神荼、鬱壘。”鍾國大一邊做事,一邊說着。

“鬼魂如果在夜間做了傷天害理的事,神荼、鬱壘就會立即將其捉住,用芒葦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老虎。所以天下的鬼都恐懼神荼、鬱壘。民間便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鍾國大繼續說道。

“後來的人們,就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被刻上神荼、鬱壘名字的桃木板,就叫做‘桃符’,專門用以鎮邪去惡。後來‘桃符’又變成‘春貼紙’, ‘春貼紙’又改神荼、鬱壘名字爲對仗工整的聯句,漸漸的,‘春貼紙’就被稱爲春聯。這也是春聯爲什麼是紅色的原因。”鍾國大接着說道。

“現在我們看到的春聯,”鍾國大說,“都是一種以春節爲內容的對聯,工整、對偶、簡潔、精巧,展示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精選一副或幾副春聯貼在門上,辭舊迎新,表達新年願望,增加節日喜慶。”

過去讀書的人少,會寫毛筆字的人更少,每到過年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人家都是再過小年的前後,就到圩場、商店或者鋪子上,選好自己想要的對聯。

新中國成立後,讀書的人越來越多你,會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那些毛筆字寫得好的人,一般都會買一些好的紅色宣紙回來,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寫上自己最喜歡的對聯。

不少的人都到隨着時代的進步,現在的春聯絕大多數都是印刷的,手寫的春聯依然佔有相應的份額。但不管是印刷的春聯,還是手寫的春聯,只要能夠反映自己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願望,就是好對聯。

過年前家家戶戶貼春聯,把上年貼的春聯,不管好的新的還是受損了變老了的,都撕破扔掉,象徵着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一定將紅紅火火,鴻運當頭,萬事勝意,幸福安康。

鍾國正負責張貼春聯,鍾國大負責看對聯貼的位置正不正,合不合適。老三鍾國光正在讀高中,負責扶樓梯,確保老大鐘國正站在樓梯上張貼春聯的安全。老四鍾國明負責在春聯的反面上,均勻地塗好稀飯,以確保對聯在門框上不會脫落。

在一片笑談之中,鍾國正四兄弟用了不到二十分的時間,就把所有的對聯都張貼好了。

第17章 就取名郭春海第138章 善於迎來送往第160章 男人那點心思第154章 政社分設試點第169章 解釋胡說八道第126章 你要主動一點第145章 豆腐都富頭富第164章 上下都要滿意第54章 你還懂點八卦第43章 炊煙裊裊而升第106章 以後喝白開水第39章 我認你做乾姐第68章 簡稱叫男朋友第74章 不能被尿憋死第52章 蠻話也要講的第108章 合夥開辦舞廳第107章 現在誰怕誰呀第9章 官威是種氣質第4章 男人志在天下第166章 害人不選日子第161章 官帽石的傳說第170章 一天不如一天第154章 政社分設試點第45章 拿出來試一試第71章 幹警不幸“中標”第91章 宴請劉氏兄妹第168章 不信老婆信誰第92章 這是工作智慧第75章 你是來搶錢的第39章 我認你做乾姐第111章 不能禽獸不如第71章 幹警不幸“中標”第118章 用心品嚐對方第128章 女子無纔是德第150章 沒事做的農村第11章 婚姻是現實的第87章 有些事情難說第46章 磨鍊是一把刀第35章 好字怎麼寫的第89章 時間彷彿凝固第89章 時間彷彿凝固第96章 桌子上睡着了第152章 一杯酒一扣肉第9章 官威是種氣質第4章 男人志在天下第144章 你最喜歡哪點第84章 不準進廠施工第150章 沒事做的農村第133章 當回真的禽獸第101章 想發財惹的禍第43章 炊煙裊裊而升第61章 傳奇的刀把巖第85章 必須按程序辦第162章 先追到手再說第133章 當回真的禽獸第158章 沒有難住過他第150章 沒事做的農村第115章 借點東西要要第45章 拿出來試一試第129章 結婚爲何貼囍第93章 楊半仙看風水第14章 東西不能亂種第154章 政社分設試點第56章 被叫牛屎幹部第99章 把土地堂拆嘎第72章 沒有秋的涼爽第49章 羣衆喜歡實在第107章 現在誰怕誰呀第36章 先喝一茶缸酒第171章 老師傅的故事第86章 比就比誰怕誰第172章 不做好好先生第133章 當回真的禽獸第22章 猜拳拉近距離第128章 女子無纔是德第146章 二十六殺年豬第8章 練成新聞幹事第21章 喝酒是種情感第3章 先當先鋒隊員第108章 合夥開辦舞廳第67章 追是你的權力第62章 有水就有晚稻第110章 非你不談戀愛第126章 你要主動一點第80章 大曆縣高中生第84章 不準進廠施工第162章 先追到手再說第66章 不能漏掉一個第140章 不一定是真相第139章 有哄麼事找我第93章 楊半仙看風水第80章 大曆縣高中生第162章 先追到手再說第68章 簡稱叫男朋友第163章 撤社建鎮試點第22章 猜拳拉近距離第137章 找個女崽戀愛第17章 就取名郭春海第138章 善於迎來送往第154章 政社分設試點
第17章 就取名郭春海第138章 善於迎來送往第160章 男人那點心思第154章 政社分設試點第169章 解釋胡說八道第126章 你要主動一點第145章 豆腐都富頭富第164章 上下都要滿意第54章 你還懂點八卦第43章 炊煙裊裊而升第106章 以後喝白開水第39章 我認你做乾姐第68章 簡稱叫男朋友第74章 不能被尿憋死第52章 蠻話也要講的第108章 合夥開辦舞廳第107章 現在誰怕誰呀第9章 官威是種氣質第4章 男人志在天下第166章 害人不選日子第161章 官帽石的傳說第170章 一天不如一天第154章 政社分設試點第45章 拿出來試一試第71章 幹警不幸“中標”第91章 宴請劉氏兄妹第168章 不信老婆信誰第92章 這是工作智慧第75章 你是來搶錢的第39章 我認你做乾姐第111章 不能禽獸不如第71章 幹警不幸“中標”第118章 用心品嚐對方第128章 女子無纔是德第150章 沒事做的農村第11章 婚姻是現實的第87章 有些事情難說第46章 磨鍊是一把刀第35章 好字怎麼寫的第89章 時間彷彿凝固第89章 時間彷彿凝固第96章 桌子上睡着了第152章 一杯酒一扣肉第9章 官威是種氣質第4章 男人志在天下第144章 你最喜歡哪點第84章 不準進廠施工第150章 沒事做的農村第133章 當回真的禽獸第101章 想發財惹的禍第43章 炊煙裊裊而升第61章 傳奇的刀把巖第85章 必須按程序辦第162章 先追到手再說第133章 當回真的禽獸第158章 沒有難住過他第150章 沒事做的農村第115章 借點東西要要第45章 拿出來試一試第129章 結婚爲何貼囍第93章 楊半仙看風水第14章 東西不能亂種第154章 政社分設試點第56章 被叫牛屎幹部第99章 把土地堂拆嘎第72章 沒有秋的涼爽第49章 羣衆喜歡實在第107章 現在誰怕誰呀第36章 先喝一茶缸酒第171章 老師傅的故事第86章 比就比誰怕誰第172章 不做好好先生第133章 當回真的禽獸第22章 猜拳拉近距離第128章 女子無纔是德第146章 二十六殺年豬第8章 練成新聞幹事第21章 喝酒是種情感第3章 先當先鋒隊員第108章 合夥開辦舞廳第67章 追是你的權力第62章 有水就有晚稻第110章 非你不談戀愛第126章 你要主動一點第80章 大曆縣高中生第84章 不準進廠施工第162章 先追到手再說第66章 不能漏掉一個第140章 不一定是真相第139章 有哄麼事找我第93章 楊半仙看風水第80章 大曆縣高中生第162章 先追到手再說第68章 簡稱叫男朋友第163章 撤社建鎮試點第22章 猜拳拉近距離第137章 找個女崽戀愛第17章 就取名郭春海第138章 善於迎來送往第154章 政社分設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