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憑什麼?

荀攸和郭嘉二人隨着曹操一同進入了學宮之內,看着學宮內的清幽環境以及周圍的擺設,二人彷彿回到了當初在潁川書院求學時的情景一般,除了他們二人之外,像荀彧、已逝的戲志纔等皆是潁川書院所走出來的高徒,惜乎潁川書院已經毀於黃巾之亂中,現在只餘下殘垣敗瓦了。

鄭玄講學這個書院,其實建起來也就短短三、四年左右。當初鄭玄避難入徐州,隱居在棲遲巖,徐州士子聞得鄭玄隱居於此,紛紛來到求學。鄭玄的名聲何等厲害,來求學的士子前後竟多達三千人,被這些人打擾了清淨,鄭玄又怎麼能著書。但這些士子都是出於一片求學之心,鄭玄也不忍心趕他們離開,於是在山中一平坦處搭了一個草廬,每隔一段時間便到此講學。

一衆學子見到,也自覺地不再上山打擾鄭玄清淨,平日就在草廬旁邊讀書,每當到鄭玄講學之時,草廬內外坐滿學子,情況鼎盛,這便是如今這書院的前身。不過這時代能讀書的,家境一般都不錯,家裡人得知這裡的情況之後,便出資建了這座書院,除了最開始鄭玄吩咐搭建那草棚他們不敢拆除之外,周圍的環境與以前相比已經截然不同了。

由於鄭玄隱居之處乃是棲遲巖,因此這些學子便擅作主張,幫這裡命名爲棲遲巖書院。

曹植跟着曹操一行來到一座簡陋的草棚前,一眼就見到草棚上面蒼勁有力地寫着“棲遲巖書院”五個大字!

字跡雖無斑駁之色,然而渾然天成的隸書體上面,鋒芒內斂,透顯着一股圓潤之意,可見寫字之人絕對是已經歷過風霜的老人。可惜上面並無落款,讓衆人猜不出寫字之人。

曹操也駐足欣賞了好一陣之後,才臉露微笑,昂然走入草廬內。

進到草廬內,衆人一眼便落到主位那個老人身上,曹操臉容一肅,與荀攸等人齊齊向着那老人恭敬地行禮道:“譙郡曹操,潁川荀攸(郭嘉)、淮南劉曄見過康成公!”

周圍一衆士子聽得除了曹操之外,荀攸和劉曄都來了,都發出了一聲低呼。這時,寒門出身的郭嘉名聲未顯,但出自潁川荀家的荀攸以及漢室宗親後裔淮南劉曄的名聲卻是極爲響亮,乃是當世有數的名士之人,自然讓這些求學士子驚歎。

見到四人如此鄭重行禮,曹植也跟着拱手,不過眼珠子卻是偷眼打量主位上那個老人。

然而面對四人行禮,老人卻是側身讓過,不鹹不淡地答道:“老朽山野之人,當不起曹徵東和諸位大人如此大禮。”

聽到鄭玄的回答,曹操幾人的心不由得“咯噔”地急跳幾下。正常情況下,鄭玄確實應該避而不受禮,畢竟曹操乃是朝廷命官。然而如此不鹹不淡的回答,顯然就是在說,老頭子我現在不滿意你們。

鄭玄的不滿,就連曹植也聽出來了,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不過曹操此行另有目的,因此對於鄭玄的不滿只能選擇無視。只見曹操淡笑道:“康成公乃是天下儒宗,操等自小便讀鄭學經書,猶如嚴師,自然當得起此禮了。”

“哼”鄭玄聽得,只是冷哼一聲,淡淡道:“曹徵東勞師動衆來到徐州,不好好地去攻打下邳,來老朽這裡作甚?老朽可沒有殺汝父,曹徵東不會也想找老朽報仇雪恨吧!”說完,鄭玄對着曹操冷笑不止。

看着鄭玄的態度和語氣,曹植心中暗罵道:“靠!這老頭吃了火藥不成,我老爹與你無仇無怨,用得着這樣挖苦?”

不止曹植,就連荀攸三人聽得之後,也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然而作爲當事人的曹操,卻是向着鄭玄展顏一笑,拱手道:“康成公言重了,本將此次來徐州,並無傷害徐州百姓分毫,相反還接濟了不少窮苦百姓。至於報仇一事,操身爲人子,父親被害自然要找出兇手,以盡孝道。康成公乃是當世儒宗,當熟讀《孝經》操此舉亦是盡人子之道。”

相較而言,曹操此話十分得體,而鄭玄方纔之言卻是有失儒宗風度了。鄭玄也沒有料到這個曹操竟然如斯厲害,雙目閃過一絲精芒,默想了一陣之後,語氣轉和道:“既然如此,不知曹徵東這次拜訪老夫所爲何事?”

曹操淡然一笑,以手指着旁邊的曹植,笑道:“此乃犬兒曹植,自小頑劣,康成公乃是當世儒宗,操身爲人父卻是想讓小兒拜入門牆。”

“嗯?”聽到曹操之言,鄭玄先是驚訝,繼而露出瞭然之色道:“原來你就是曹植。”說到這裡,鄭玄臉上露出玩味的笑容,語帶不屑地問曹植道:“要老夫收你入門牆可以,但老夫門徒衆多,憑什麼要收你這小小孺子?”

鄭玄此話說得高傲,配合上他的身份,卻是給曹植一股盛氣凌人的感覺。曹植雖然明知道這是鄭玄不滿曹操本人,爲了拒絕他而刻意裝出來的,但心中的氣還是不打一處來。

一千八百年後的曹植自小就是天才,長大以後也是知識界的一顆明珠,從來都是衆星捧月的中心。重生之後,雖然受限於年齡,不能展現太多才華,然而無論是在父親曹操,還是二荀、郭嘉等頂級謀士眼中,都是神童。

這時驟然被一個老頭子看扁,雖然曹植知道他在歷史上很有名氣,但心中怎麼都是不服。

想到這裡,曹植搶先曹操一步,上前先是向鄭玄拱手一禮,傲然地擡頭道:“植一歲能言,兩歲讀書。至今五歲,已然讀通《孝經》、《論語》、《詩》、《春秋》同齡人中,植自認無人能及。”

鄭玄聽得,不屑一笑,冷冷地回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這句乃是當年中大夫陳韙諷刺孩童時候孔融的說話,當時孔融的回答是:“想君小時,必當了了。”作爲譏諷。

只不過,鄭玄乃是當世儒宗,曹植自不可能以此句諷刺了。而一邊的曹操聽到鄭玄此言,也知道自己這個四子自小心高氣傲,最受不得人氣,此時恐怕會說出無禮之言,因此便想將曹植拉回來。

不想曹植更快了一步,擡起小頭顱,眼睛毫不畏懼地直視鄭玄,凝聲問道:“先生問憑什麼收植,那植也敢問先生憑什麼當植的老師?”

————————————————————————

第62章 還是要行上策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異動第476章 再爆經濟戰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291章 臧霸來訪第90章 伏擊(一)第189章 獻奇術(上)第298章 慶功宴第176章 收穫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89章 讓徐州(下)第208章 樹上開花之計第203章 將騙術進行到底第290章 呂布青睞第296章 虎豹騎換裝第205章 袁家長子第152章 兄弟(下)第407章 馬家有女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76章 郭嘉出招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348章 自以爲是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61章 對策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185章 抄家第397章 虎豹騎到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25章 糜竺之謀(上)第42章 曹植相勸第94章 伏擊(五)第430章 分兵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311章 特種精兵訓練第76章 郭嘉出招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03章 大勝第461章 劉備的算計第497章 青州與遼東第39章 荀攸之謀第354章 生擒荀諶第203章 將騙術進行到底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267章 曹操察覺,以退爲進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211章 初見甄宓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168章 造紙第223章 《靈芝篇》第443章 魯肅爲使第4章 百姓感恩第106章 冷箭第429章 井闌攻營第306章 形勢又變第75章 算計陶謙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295章 盆滿鉢滿第250章 曹植之志(下)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第128章 屍橫遍地第316章 收納段煨第73章 戰書第144章 回家(下)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441章 取得軍心第43章 孫乾師徒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356章 張頜突現白馬城下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242章 譙縣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176章 收穫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267章 曹操察覺,以退爲進第216章 遇刺(下)第274章 華佗看症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474章 選址合肥,建設新城
第62章 還是要行上策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異動第476章 再爆經濟戰第314章 都是狠辣之輩第291章 臧霸來訪第90章 伏擊(一)第189章 獻奇術(上)第298章 慶功宴第176章 收穫第492章 錦帆甘寧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396章 曹丕與司馬懿第117章 山洞過夜第373章 雙雄再鬥第89章 讓徐州(下)第208章 樹上開花之計第203章 將騙術進行到底第290章 呂布青睞第296章 虎豹騎換裝第205章 袁家長子第152章 兄弟(下)第407章 馬家有女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156章 辯荀彧(上)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76章 郭嘉出招第310章 淡定的司馬懿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348章 自以爲是第179章 成平的反應(上)第61章 對策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185章 抄家第397章 虎豹騎到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25章 糜竺之謀(上)第42章 曹植相勸第94章 伏擊(五)第430章 分兵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311章 特種精兵訓練第76章 郭嘉出招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03章 大勝第461章 劉備的算計第497章 青州與遼東第39章 荀攸之謀第354章 生擒荀諶第203章 將騙術進行到底第371章 找晦氣的呂布第267章 曹操察覺,以退爲進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224章 打臉!《靈芝篇》的下闋!第211章 初見甄宓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168章 造紙第223章 《靈芝篇》第443章 魯肅爲使第4章 百姓感恩第106章 冷箭第429章 井闌攻營第306章 形勢又變第75章 算計陶謙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295章 盆滿鉢滿第250章 曹植之志(下)第417章 生擒匈奴單于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第128章 屍橫遍地第316章 收納段煨第73章 戰書第144章 回家(下)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307章 經濟戰,開始!(上)第468章 司馬懿暗謀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441章 取得軍心第43章 孫乾師徒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356章 張頜突現白馬城下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242章 譙縣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176章 收穫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516章 誰算計誰第267章 曹操察覺,以退爲進第216章 遇刺(下)第274章 華佗看症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474章 選址合肥,建設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