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宛城祭祀

大宴七天之後,宛城王宮門前,與去年一樣建立起了一個約有三層高的木臺。

已經齋戒了兩日的周寒,頂着飢餓,站在頭前,身穿一身較爲華麗的王服,今年的祭祀,他還是沒能穿上自己的祭服,他的祭服在上京王都內,現在穿的這身,是原元國國君的一套服飾,看起來可以代替祭服,經過簡單修改之後,穿在周寒身上,讓他顯得高貴莊重,威嚴感很強。

因爲有了經驗,所以這一次雖然仍然很是飢餓,但此時的周寒卻很精神。

他的身後站着以沈家言與歐陽豐爲首的兩列隊伍,其後則是那些被顧子瞻放出來的那些原元國的權貴,現在的他們已經沒有了官身,只能算是有些錢財的富豪了,他們之後就是宛城的百姓們。

經過數日的不間斷宣傳,城內的百姓,都知道了他們的新主人,現任的國君,爲了他們,將要舉行祭祀的大典,這樣的大典,讓百姓們都對周寒充滿了感激,整個宛城的民心都上升了許多,就連那些縣鄉村來的人,都對周寒敬佩不已,他們回想起周寒在大宴上說的,要讓全國的百姓都能吃飽穿暖,這個時候,心裡有了些明悟,對於周寒所說的那幸福的未來,終於有了些期待。

主持祭典祭天大典的祭司,是諸葛司,因爲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了,沈家言想着諸葛司聰明、靈活,就將這事丟給他辦,這自然遭到了諸葛司的不斷怨念攻擊,以至於這幾日裡,沈家言都不敢與諸葛司對視,每有諸葛司在的地方,沈家言都落荒而逃。

諸葛司身穿一身紅黑相間,其上佈滿金色圖案的祭服,頭戴黑色高頂頭冠,臉上撲滿了白色的粉,以遮住他那極黑的煙燻妝。

諸葛司一連忙碌了一個多月,都沒有好好休息過,此刻要主持這樣的大型活動,他自然更加緊張,儘管以他的記憶力,只需花一刻鐘,就可以背下祭詞了,昨日他還是花了一整天的時間,背誦着祭詞,而且,一晚上他都緊張得無法入睡,因此兩個眼圈,比熊貓都要黑。

雖然臉上撲滿了修飾用的化妝粉,但仍然無法完全遮擋住諸葛司眼旁的那圈黑影,近距離仍然可以看到,諸葛司對面的周寒,不禁有些愧疚,感覺自己就像無良的黑心老闆一樣,不斷的壓榨着辛勤忠心的員工。

好在此刻的諸葛司認真無比,沒有注意到周寒的分心。

作爲諸葛司的助手的,是一名從上京王都來的人,叫做邊銘,是由程道仲挑選出來,到宛城工作的人,爲人認真勤奮,且細心,現任宛城農吏,主管宛城的所有農事,及畜牧,也監管着各縣鄉,乃至村的農牧,而且,除了定期需要向周國司農苗有爲彙報宛城農務外,可以說是宛城的一大吏了。

因爲爲人細心,因此自然也被拉來作爲諸葛司祭祀期間的助手,他的眼下,自然也有着一圈濃濃的黑眼圈,比起諸葛司的淡不了多少。

邊銘看了下時間,小聲的對諸葛司提醒道:“諸葛大人,巳時到了。”

諸葛司沒有回頭,微微的點點頭,用眼神向他面前不遠處的周寒示意了一下,然後高聲叫道:“天賜。”衆人聽到諸葛司發生,連忙噤聲,就連百姓中的小孩想要說話,都被他們的父母捂住了嘴。

諸葛司一臉嚴肅的繼續高聲叫道:“今,國君仁慈,爲讓國家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國君辦此祭天大典,帶領我國上下,向天祭祀,祈求上天憐憫,護佑我國今年能夠風調雨順、無災無害,糧畜滿倉,現在,請國君帶領我國上下,向天祭拜。”唸完,他與邊銘走向側邊。

周寒撩起衣袍下襬,緩緩向祭臺跪下,他身後的文武衆官與百姓們也緩緩跪下,就連值守的士兵們,也放下手中的武器,向着祭臺方向,單膝跪下,所有人都隨着周寒,雙手伸直,向祭臺拜下,前額磕在地上,許久,才又在周寒的帶領下,站起身來,整理有些凌亂的衣袍。

在所有人都起身後,諸葛司才帶着邊銘,沿着直達祭臺頂端的長長的斜梯,一路走上頂端。

兩人來到頂端後,諸葛司對着正前方深鞠一躬,而邊銘則點燃了祭臺四角的火把,在火把被點燃後,諸葛司手捧寫着祝詞的祭板,面對正前方,高聲念道:“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上蒼明視,護佑天下,國君仁慈,國泰民安,百姓仁厚,幸福安康,天長地久,仁義永存,惠及萬生,天下皆安泰,衆生享太平......。”他的每一個字都十分清晰而明亮,所有人都能清楚的聽到。

在諸葛司念祝詞時,整個宛城內,幾乎沒有任何聲音,安靜肅穆,就連那些小孩,都被這肅穆的環境影響,沒有再發出一點聲音。

當諸葛司唸完祝詞後,他將祭板遞給助手邊銘,讓他雙手接過,然後開始跳起了祭祀的舞蹈,一面跳,一面唱着另一道祝詞,彷彿要通過祭舞來給上天發短信一般。

他跳的舞蹈,與劉年在去年跳的有些不一樣,也不知道諸葛司是從哪找出來的,但顯然,這個舞蹈,在此刻,也是看起來很莊重嚴肅,整個王宮門前,只能聽到諸葛司的唱聲。

這一跳,就跳了兩刻鐘才停下,停下來的諸葛司有些氣喘噓噓的,好一會,他才喘勻了氣,雙手接過邊銘遞過來的祭板,然後面向周寒及衆人的方向,看着底下的國君及密密麻麻的衆人,諸葛司深吸了口氣,壓下了心裡的一絲慌亂,高聲叫道:“向上蒼獻上祭品。”

隨着他的話,立刻有三個架子被一羣壯漢擡着過來了,這些壯漢身穿紫色短襯,頭綁綠色頭巾,擡着三個架子,第一個架子上,是一頭通體烤熟的牛,上面撒上了滿滿的茱萸,第二個架子上,是一頭烤全羊,全身都被刷了一層厚厚的蜂蜜,第三個架子上時一頭烤得流油的肥壯的豬,豬眼大睜,不時有油脂從豬身上滑落在架子上。

在三個架子的後面,則是一些侍從,這些都是身體健全的侍從,因爲自古流傳下來的規矩中,女人和肢體不全之人,是不能祭祀的,否則就會辱及上蒼,會讓上蒼降罪下來。

侍從們手裡捧着鮮豔的時令水果。

壯漢們將放着三牲的架子穩當的擡上祭臺,在諸葛司的指示下,以中牛、左羊、右豬的位置,擺放好了三牲,然後讓侍從們將新鮮的時令水果,依次擺放在三牲前。

當放下了三牲和時令水果後,壯漢們和侍從們接連快速的退了下去。

等祭臺上再次空了下來後,諸葛司對着三牲的方向,深鞠了一躬,便再次面向衆人方向,高聲喊道:“請王上代周國上下,向上蒼念祝詞。”

周寒簡單的整理了下衣袍,雙手握緊自己的祭板,緩步走上祭臺。

他來到三牲面前,面對三牲,一連深鞠了三個躬,念道:“人綏萬邦,天屢豐年。天命匪解,桓桓周王。保有厥士,於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於天,王以間之。國之君王,爲國爲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先王之德之純。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駿惠我先王,曾孫篤之。......”這套詞,他很熟了,因此比去年要念得更加順溜。

唸完祝詞後,周寒再次向三牲方向深鞠了三個躬,然後高聲說道:“願上蒼保佑我周國國泰民安。”

祭臺下的衆人,隨着周寒的話,異口同聲的喊道:“願上蒼保佑我周國國泰民安。”聲音響徹整個宛城。

【通告:周國舉行祭祀大典,周國今年內國泰民安,生育率上升。】

【通知:周國祭祀天地,今年國泰民安,今年內周國境內生育率上升100%,出生死亡率下降80%。】

這一次,周國是第一個祭祀的國家了,其餘的國家都在戰爭,或是戰後整頓當中,無法來得及祭祀,因此周國被通告了一波。

但是此刻的周寒,顧不得擔心周國被通告的事,他此刻沉浸在這一次祭祀的效果上。

古代,什麼最重要,人口,有了人才能有人種地,飼養牲口,有了人,纔能有人繳稅,國家才能富強,有了人,纔會有士兵,才能攻佔別國。

這一次祭祀的效果,讓周寒都快合不攏嘴了,他沒想到,這種祭祀居然還能影響全國的生育率,這到還算可以理解,但是那個出聲死亡率下降80%就徹底的讓周寒震驚了,這可以說是影響了一國的嬰孩的存活率了,這種事情,除了神,無人能夠辦到,爲什麼古代人難以生養,最重要的,就是因爲出生死亡率太高,特別是平民們,是個嬰兒有八個都會死亡,而現在因爲祭祀的原因,大幅減少了死亡率,只要周寒在今後的政策中,多照顧一下,周國就可以迎來一波人口的大幅增長,這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了。

只是,周寒還是不明白這個祭祀的結果,到底是因爲祭祀中的舞蹈,祭詞,或是祭品影響的,還是說,結果是那個奇怪的神弄出來的隨機的,祭祀次數還是太少了,完全無法推算出來。

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周寒,再次想起了自己還在祭祀的過程中,他連忙與諸葛司和邊銘下了祭臺。

回到祭臺下時,周寒對着祭臺方向,再次深鞠了三個躬。

諸葛司則等周寒鞠完躬後,向所有的人喊道:“祭祀完畢,衆生拜退。”

隨着他的話,所有的人有序的依次退出祭祀的廣場,當最後只剩周寒、諸葛司及邊銘三人後,他們也面向祭臺,以後退的方式,退出了祭祀廣場的範圍。

出了祭祀廣場後,周寒向沈家言命令道:“這祭臺擺十五天,再撤走。”

沈家言點頭聽令。

祭祀結束了,周寒準備從旁邊的小道回到王宮時。

“噗通,噗通。”兩個倒地的聲音響起了。

衆人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是諸葛司和邊銘。

兩人在祭祀結束後,一放鬆,終於抵抗不住疲勞,昏倒了過去。

周寒急忙叫道:“快,快請醫官來看看。”醫官自然也參加了祭祀,因此還沒有走遠,就被人叫了回來。

此時歐陽豐已經與歐陽武一同扶起昏倒的兩人,查看了一下。

好一會歐陽豐向周寒說道:“王上,他們是太累了,睡着了。”

醫官也快速的趕來了,檢查了一番後,說了與歐陽豐差不多的結果,說兩人是疲勞過度,累昏的。

周寒不禁嘆了口氣,向沈家言吩咐道:“給他兩休息七日,再回去工作。”然後讓人將兩人擡回去了。

沈家言再次聽令,他用羨慕的眼光,望着被擡走的兩人,他也很累,他也想休息幾天,他恨不得現在也昏倒過去。

周寒吩咐完,就快速的往王宮那走去了,他齋戒了兩天,肚子裡空嘮嘮的,現在非常想吃東西,他覺得,再不吃東西,他也要向諸葛司兩人一樣要昏倒過去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堅壁清野與水泥(第一更)第一章 意外穿越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年之後第三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沮洳縣攻防戰(第三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滅向之戰(二)(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虢軍詭異(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吳國帝都之圍第八十九章 宿衛軍投降第三百四十一章 向龐的猶豫(第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大改革(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頑石與棉花第七十三章 秋收節(上)第兩百七十七章 青龍軍的新副將(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處刑與釋放第一百九十三章 甘人的隱居點第兩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一更)第六章 轉變第兩百七十四章 安思城歸順(第三更)第九十六章 冷酷的周寒第三百七十四章 向軍合軍(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輔軍的光芒第三百四十章 反轉的談判(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齊曉媛拜師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兩百五十四章 困頓中的蔡國王都(第二更)第十二章 大鬍子(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援軍(第四更)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圍困的宛城(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蔡國軍的情報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腳第一百七十四章 周寒的反應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三百四十六章 虢國在行動(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匪賊第九十二章 永和殿第四十五章 閒遊第九十六章 冷酷的周寒第一百八十章 蔡龍第三十三章 祭天大典第十九章 城門襲擊第兩百七十九章 御史與新軍(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詭異的襲殺(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秀花第四百三十章 滅向之戰(三)(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歐陽武的智慧(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牛車與驢車第四十九章 宰相病倒第一百六十章 千字文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陽的報告第三百五十二章 初戰(第二更)第兩百一十章 諜 (第二更)第三百五十章 程道仲的留戀(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封將(第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虢國建城(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佈局(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董志遠求赦(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許家兄弟第三百零四章 離開上京前的一日(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七章 結盟與新司農(第一更)第六十五章 饅頭與包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國君的鐵鋤頭與王妃的金扁擔(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巖山軍第七章 五人會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然而來的威脅(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佔領東城門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然而來的威脅(第二更)第一百六十章 千字文第一百六十二章 煩惱的周寒第四百二十一章 左軍到來(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護龍軍與怒雷軍第八十九章 宿衛軍投降第四百零一章 回上京(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一章 冬天裡熱可可的幻想(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一章 巴隆的託付(第二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聊的一天第十三章 收尾第一百四十九章 董嘯昌的決意第四十五章 閒遊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拳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衆匪聚會第四百三十九章 辛苦的行程(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延甸城陷落(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重回蔡國王都(第三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大比試和廚藝大賽(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八章 周殺破的暗度陳倉 (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活捉狂風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煩惱的周寒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比勝出(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申國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流觴軍(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巖山軍對奴隸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軍對峙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箭軍支援(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面見山國權貴第四十六章 青白之戰(上)第八十一章 第一年的冬季(下)第五十四章 申國(下)第五十八章 王之寶庫(上)
第三百六十二章 堅壁清野與水泥(第一更)第一章 意外穿越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年之後第三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沮洳縣攻防戰(第三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滅向之戰(二)(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虢軍詭異(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吳國帝都之圍第八十九章 宿衛軍投降第三百四十一章 向龐的猶豫(第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大改革(第二更)第兩百零七章 頑石與棉花第七十三章 秋收節(上)第兩百七十七章 青龍軍的新副將(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處刑與釋放第一百九十三章 甘人的隱居點第兩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一更)第六章 轉變第兩百七十四章 安思城歸順(第三更)第九十六章 冷酷的周寒第三百七十四章 向軍合軍(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輔軍的光芒第三百四十章 反轉的談判(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齊曉媛拜師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兩百五十四章 困頓中的蔡國王都(第二更)第十二章 大鬍子(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援軍(第四更)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圍困的宛城(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蔡國軍的情報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腳第一百七十四章 周寒的反應第五十七章 名單第三百四十六章 虢國在行動(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匪賊第九十二章 永和殿第四十五章 閒遊第九十六章 冷酷的周寒第一百八十章 蔡龍第三十三章 祭天大典第十九章 城門襲擊第兩百七十九章 御史與新軍(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詭異的襲殺(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秀花第四百三十章 滅向之戰(三)(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歐陽武的智慧(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牛車與驢車第四十九章 宰相病倒第一百六十章 千字文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陽的報告第三百五十二章 初戰(第二更)第兩百一十章 諜 (第二更)第三百五十章 程道仲的留戀(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封將(第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虢國建城(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佈局(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董志遠求赦(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許家兄弟第三百零四章 離開上京前的一日(第二更)第兩百三十七章 結盟與新司農(第一更)第六十五章 饅頭與包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國君的鐵鋤頭與王妃的金扁擔(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巖山軍第七章 五人會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然而來的威脅(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佔領東城門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然而來的威脅(第二更)第一百六十章 千字文第一百六十二章 煩惱的周寒第四百二十一章 左軍到來(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護龍軍與怒雷軍第八十九章 宿衛軍投降第四百零一章 回上京(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一章 冬天裡熱可可的幻想(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一章 巴隆的託付(第二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聊的一天第十三章 收尾第一百四十九章 董嘯昌的決意第四十五章 閒遊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拳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衆匪聚會第四百三十九章 辛苦的行程(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延甸城陷落(第二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重回蔡國王都(第三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大比試和廚藝大賽(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八章 周殺破的暗度陳倉 (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活捉狂風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煩惱的周寒第三百一十二章 武比勝出(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申國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流觴軍(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巖山軍對奴隸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軍對峙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箭軍支援(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面見山國權貴第四十六章 青白之戰(上)第八十一章 第一年的冬季(下)第五十四章 申國(下)第五十八章 王之寶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