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

用馬霖先生文中的資料,月盛齋醬羊肉和燒羊肉的特色是:“選料認真,製作精細,火候適宜。”所選羊肉只選用羊的前半截,還要根據肉的部位確定下刀之法。下刀不好,塊兒大則難以入味,塊兒小又過於細碎。各種調料皆爲精選,不怕價高。掌握火候最見功夫:先用旺火一小時去腥羶,又用文火七小時入其味,最後對入那百年傳下的“陳年宿汁”……

說起這陳年宿汁,京師人士多有傳聞,頗具傳奇色彩。月盛齋每次製作醬羊肉後,是必須將湯汁留存一部分,以備下一次之用的,如此代代相傳,已有百年之久。這宿汁之濃郁醇厚,可以想見,對月盛齋來說,其彌足珍貴,亦可謂命脈所繫。然“文革”浩劫破“四舊”時,“老湯”險遭厄運,幾乎失傳,幸有月盛齋傳人秘密保存,得以在“文革”之後有月盛齋的重振。知道這富於傳奇的故事,當您推開那扇綠色的小門走進去的時候,您會覺得您是走進了歷史。

那小小店堂的東牆上,掛着字跡陳舊的說明招牌,上書:

“本齋開自清乾隆年間,世傳專做五香醬羊肉、夏令燒羊肉,均稱純香適口,與衆不同。前清御用上等禮品,外省行匣,各界主顧無不讚美。天下馳名,只此一家。諸君賜顧,請認明馬家字號,庶不致誤。”

我常常將醬羊肉和燒羊肉都分別買上一些,再買上一瓶燒酒,回家細細品嚐。

我發現,它確乎堪稱“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不腥不羶,齒頰留香”,那感覺是吃別家的燒烤所難以得到的。

要命的是,一想到它出自一鍋百年老滷,老是覺得吃到了二百年前的真東西,覺得一塊兒咀嚼的文化,也“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似的。

歷史就是歷史。傳統就是傳統。二百年就是二百年。老滷就是老滷。

不服氣是不行的。

二葷鋪

北京過去最普通的小飯館,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做“二葷鋪”。這個名字在當年很普通,有的館子,直接就把這個名字寫到牌匾上,如兩間門面的鋪子,右面門上的匾刻“四海軒”,左面門上就刻“二葷鋪”。那時都是金字招牌,飛金貼的,金箔極薄,貼兩塊匾,金箔的重量也不夠一錢,只不過幾塊錢的代價,遠不像今天的黃金那樣珍貴。

現在理解“二葷鋪”這一名稱的人是很少了,它是什麼意思呢?“二葷”簡單解釋,就是隻有二種葷菜,或曰豬肉、羊肉,或曰肉與下水。北京有不少回民,市間俗稱:漢民館子曰“大教館子”,回民清真館子曰“隔教館子”。不管大教或清真的二葷鋪,一般都不較高級的葷素菜,如雞鴨魚蝦、香菇冬筍之類,至於什麼海蔘、魚翅等海味,自然更是沒有的了。這樣小的飯館,它的菜餚不外炸丸子、熘丸子、炒肉片、熘肉片、熘腰花、炒肝尖、爆三樣,等等。要喝酒,只是白乾,沒有黃酒。

它也賣素菜,什麼燒茄子,醋熘白菜等,豆腐在二葷鋪中不大賣,不像成都小飯館,賣什麼家常豆腐、麻婆豆腐等等。但是它有兩樣特殊的北京素菜,一是“麻豆腐”,二是“烙炸”。這兩樣特殊的佳品,外地很少有,現在更少人知道了,我不免要多說兩句,恍如白頭宮女,閒話開元舊事吧。麻豆腐是一種粗糙的糊狀豆製品,制時不過濾,不凝結,名豆腐而實非豆腐,生吃有生豆味和澀味。制“麻豆腐”時,除麻豆腐外,還須配青豆(粒大、水浸過的)入麻油中大火炒之,只加海鹽,不加其他作料。出鍋時倒在盤中,黃澄澄的油湯中,碧綠的青豆、薑黃色的麻豆腐,別有香味入鼻端,吃過的人,我一說就會想起來,而沒吃過的人,那我只用文字就無法使你領略了。“烙炸”是綠豆做的,本身已是熟的了,像一片片黃綠色的麪餅,不過是方形的。這種豆製品廣東館子也很普遍,不過廣東人做得似乎過於簡單,只是切成菱形塊,油裡炸一炸,蘸了椒鹽或番茄醬吃,沒有什麼特殊味。而北京二葷鋪,一味“焦熘烙炸”,那吃過之後,會讓你永世不忘。但這樣好的美味,在高級的北京飯店大餐廳中是花多少錢也吃不到的,只有在二葷鋪中吃。

在北京做過學生的人,尤其是做過窮學生的人,離開後沒有一個不思念二葷鋪的,馬神廟北大二院對門的小鋪。二龍坑中國大學對門的有綠居,新華街師大斜對門的新華樓……這些小鋪,無一不常常入我夢中。

不要看二葷鋪是小飯館,它曾經經過多少名家的品嚐,專家的記載。近代詞章家夏枝巢老先生,在他的名著《舊京瑣記》中,就記載了有名的二葷館,他說:“曰二葷館者,卒爲平民果腹之地,其食品不離豚雞,無烹鮮者,其中佼佼者,如煤市街之百景樓,價廉而物美,但客座嘈雜耳。”

枝巢老人書中所記是清末民初的情況,所說的百景樓在前門外煤市街,是當年飯館、旅店最集中、最熱鬧的地方,那生意之好,是想象中的,雖然一個小小的二葷鋪,經營得法,也出了名,記載在專家的名著中。除此之外,當年以二葷鋪而出名者,還有西長安街的龍海軒,阜成門外路北的蝦米居、西四牌樓南面路東的龍泉居,也都可以稱之爲二葷鋪中的佼佼者了。

枝巢子文中一曰“價廉而物美”,二曰:“但客座嘈雜耳。”

第一是讚美之詞,這是實在的。40年代中,物價飛漲,很難談什麼廉與貴了,開小飯館的掌櫃的,也只有搖頭嘆氣的份兒,老主顧都窮了,吃個炒腰花比當年吃一桌鴨翅席還貴,這話從何說起呢?要從30年中葉、即“七七事變”往前算。那時我上中學,天天在學校門口一個二葷鋪吃中飯,高級葷菜小碗罈子肉,只不過56枚,合不到1毛2分錢,兩碗飯12枚,全加起來只不過1毛4分錢。雪白噴香的飯,又香又爛的肉,說是小碗,也足有十三四塊,吃得又香又飽。至於素菜和小葷菜,那就更便宜了,醋熘白菜20多枚,肉丁醬、燒茄子不過30多枚,都不過七八分錢,5寸盤,口味又好,足夠你吃半斤飯或兩三個饅頭。

第二說到嘈雜,那倒是真的。地方小,人多,怎能不嘈雜呢?但這嘈雜中,卻有悅耳的樂章,餘音繞樑。不信您就聽聽吧。

“您來啦,這邊請!你吃點兒什麼?來個熘肝尖……再來個酸辣湯!木樨湯?要麼給您來個高湯臥果兒,加兩根豌豆苗兒,吃個鮮勁兒……兩小碗飯,您甭說,我都知道,要不怎麼叫老主顧哪。……熘肝尖、高湯臥果、加豆苗,馬前——”

到過二葷鋪的讀者,當還記得這部“跑堂交響曲”吧,剛纔這是第一樂章,接下來便是“三吊六”“五吊四”等那口頭報賬的第二樂章,多麼叫人思念啊!

第26章 榆錢飯 (1)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5章 臘羊肉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42章 人生一世 (2)第27章 榆錢飯 (2)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3章 煎餅花兒(1)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44章 豬頭肉滄桑錄 (2)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34章 黃州東坡菜 (2)第7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1)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22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1)第14章 宋嫂魚羹第52章 南北的點心 (2)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5章 臘羊肉第9章 喝豆汁兒 (1)第26章 榆錢飯 (1)第37章 吃瓜子 (1)第10章 喝豆汁兒 (2)第18章 野鴨鵪鶉斑鳩鵽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8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26章 榆錢飯 (1)第24章 啖蟹 (1)第5章 臘羊肉第20章 徽州餜第40章 吃喝之道 (2)第9章 喝豆汁兒 (1)第47章 吃酒 (1)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27章 榆錢飯 (2)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41章 人生一世 (1)第5章 臘羊肉第9章 喝豆汁兒 (1)第8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2)第1章 家常豆腐第1章 家常豆腐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23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2)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44章 豬頭肉滄桑錄 (2)第29章 燙飯 (2)第49章 話說揚州的吃 (1)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34章 黃州東坡菜 (2)第3章 煎餅花兒(1)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25章 啖蟹 (2)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6章 指頭粗的面,碗口大的饃第34章 黃州東坡菜 (2)第24章 啖蟹 (1)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16章 過橋爆鱔段 (2)第10章 喝豆汁兒 (2)第48章 吃酒 (2)第50章 話說揚州的吃 (2)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28章 燙飯 (1)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14章 宋嫂魚羹第23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2)第22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1)第27章 榆錢飯 (2)第41章 人生一世 (1)第32章 從許餅說到常三第19章 我愛武漢的熱乾麪第20章 徽州餜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15章 過橋爆鱔段 (1)第1章 家常豆腐第6章 指頭粗的面,碗口大的饃第41章 人生一世 (1)第32章 從許餅說到常三第13章 螺螄第21章 揚州名點蜂糖糕第38章 吃瓜子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37章 吃瓜子 (1)第4章 煎餅花兒(2)第32章 從許餅說到常三第47章 吃酒 (1)
第26章 榆錢飯 (1)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5章 臘羊肉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42章 人生一世 (2)第27章 榆錢飯 (2)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3章 煎餅花兒(1)第43章 豬頭肉滄桑錄 (1)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44章 豬頭肉滄桑錄 (2)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34章 黃州東坡菜 (2)第7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1)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22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1)第14章 宋嫂魚羹第52章 南北的點心 (2)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5章 臘羊肉第9章 喝豆汁兒 (1)第26章 榆錢飯 (1)第37章 吃瓜子 (1)第10章 喝豆汁兒 (2)第18章 野鴨鵪鶉斑鳩鵽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8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17章 又到藕粥飄香時第26章 榆錢飯 (1)第24章 啖蟹 (1)第5章 臘羊肉第20章 徽州餜第40章 吃喝之道 (2)第9章 喝豆汁兒 (1)第47章 吃酒 (1)第39章 吃喝之道 (1)第27章 榆錢飯 (2)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41章 人生一世 (1)第5章 臘羊肉第9章 喝豆汁兒 (1)第8章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2)第1章 家常豆腐第1章 家常豆腐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23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2)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44章 豬頭肉滄桑錄 (2)第29章 燙飯 (2)第49章 話說揚州的吃 (1)第51章 南北的點心 (1)第34章 黃州東坡菜 (2)第3章 煎餅花兒(1)第35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1)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25章 啖蟹 (2)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6章 指頭粗的面,碗口大的饃第34章 黃州東坡菜 (2)第24章 啖蟹 (1)第11章 開封灌湯包子 (1)第16章 過橋爆鱔段 (2)第10章 喝豆汁兒 (2)第48章 吃酒 (2)第50章 話說揚州的吃 (2)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36章 大餅油條豆腐漿 (2)第28章 燙飯 (1)第33章 黃州東坡菜 (1)第14章 宋嫂魚羹第23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2)第22章 霜天爛漫菜根香 (1)第27章 榆錢飯 (2)第41章 人生一世 (1)第32章 從許餅說到常三第19章 我愛武漢的熱乾麪第20章 徽州餜第31章 稀粥南北味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15章 過橋爆鱔段 (1)第1章 家常豆腐第6章 指頭粗的面,碗口大的饃第41章 人生一世 (1)第32章 從許餅說到常三第13章 螺螄第21章 揚州名點蜂糖糕第38章 吃瓜子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38章 吃瓜子 (2)第37章 吃瓜子 (1)第4章 煎餅花兒(2)第32章 從許餅說到常三第47章 吃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