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你淘了沒?倫家敗了好多吃的,吃貨一枚啊!我是有多愛吃啊?感謝月夜紫靈兒同學的多次打賞。
公孫璐從京城回來了。隨着他的歸來,朝廷每年春秋兩季稅收也拉開了帷幕。
每年開封府等七十個州的夏稅五月十五日起納,七月三十日畢;秋稅自九月一日起納,十二月十五日畢。一般情況下,各個州縣徵收的各項稅款,會在每年四月便開始強徵,一直收到七月才勉強收完。然而近幾年陳州的稅一向好收,只需要將稅單往各鄉一送,過一段時日胥吏們便可以下鄉一次收齊,所以這幾年歷任的知州們從來就沒有爲收兩稅而犯過愁。
隨着陳州府境內民衆生活水平提高,胥吏們下鄉收稅也好過了許多。以往每次下鄉均要里正戶長或者鄉書手陪同,捱打捱罵雖然是沒有的,可是冷言冷語卻是聽得多了,而且又是抓人又是毀人房屋的,積了巨大的民憤,所以胥吏們不在稅收之時根本不敢下鄉。
假如說有人告某個鄉的鄉民偷牛扒田,讓胥吏們下鄉抓人,都跟要了他們命似的。往往都是帶着幾十個兵丁,武器齊全,趁着夜色偷偷的去抓,只要是胥吏們被抓到了,打傷都是輕的,重則打死,知州和縣令們爲了平民憤,根本就不審理民打死吏的官司,直接給胥吏家十幾貫燒埋費罷了。
而現在只需要帶着幾個稅官,連兵丁都不帶,駕着幾輛車子往戶長家裡一停,不出幾日,陸續便可以交齊了,既省力又省心。
惹得臨近幾個州縣紛紛羨慕陳州的胥吏清閒,後悔怎麼爹孃沒有把自己生到陳州境內。
這些鄉子的稅。就數鄒家莊和黃家坪的最好收,每次胥吏還未到,稅收早已經準備好,就等着他們派車過去拉。莊子裡又備下了好酒好菜,胥吏們混了幾天吃喝之後,抹乾淨嘴便可以拍屁股走人。黃家坪的,總是會一人送一點小東西,或是彈珠或是玻璃佩飾,拿去宛丘賣了多少也能換幾十貫錢,到時兄弟們一分也都能給家裡扯幾件衣裳穿穿。
而鄒家莊的稅那些胥吏們更是搶着去收。因爲等到他們走時總是一人得一匹下等棉布,雖然是下等的,不過是錯支漏紗。染了色做了衣裳哪裡能看出來。再加上戶長和鄉書手態度謙和,好酒好菜的供着,所以往這兩個莊子收稅每次都是要抓閹,抓到的人歡呼雀躍,沒抓到的則是唉聲嘆氣。
其實在鄒晨來看。每年交的夏秋二稅,實在是非常的少。只要不交支移稅,老百姓便可以很輕鬆的將稅給交上。
谷稅一畝地才收一石糧食,而且可以用絹抵,再加上身丁稅、物產稅、帛稅、雜變稅,這些全加起來也沒有後世人交的稅多。所以她總是勸着家裡人。既是來收稅,不如早早的把稅備齊了,胥吏們安心咱們省心。以後若是有什麼事需要胥吏們幫忙也能使得動他們。
這些年,凡是加入鄒家莊農會的,產量都是連年翻了幾番。往年一畝地兩石半糧食已經是頂了尖,現在打三石糧食都會被人嘲笑是個不會種田的。基本上每個農田裡,都可以看到間作套種的身影。現在大農會琢磨出一整套的蒜、菠菜、西瓜、秫秸、綠豆的套種技術,整套種下來之後。菜田和農田得到了大量的應用,不僅農民的收入提高了,產量也相應的提高。
再加上現在大凡是莊子裡有林子的,便跟着鄒家一起學蘑菇大棚的種植技術,蘑菇大棚蓋在林子邊上,依靠着林子上方的樹葉遮擋着強烈的陽光,林子裡面種植着藥材或是黃豆綠豆,將所有的土地都大面積的進行利用。
現在好多富家翁流行買林地,林地買回之後,從大農會請一個經年的種藥材技術員過去指導一番,雖然要價甚高,需要五十貫,可是藥材技術員非常負責任,根據這個林地的光照和林子疏密程度爲他們挑選合適的藥材,等到林子的藥材豐收之後,收益是絕對超過五十貫的。
鄒家莊的人是最忙碌的,老年婦人們整天呆在家裡做家務,年輕的媳婦們都在棉織廠裡勞動,心靈手巧的都在羊毛作坊裡,男人們不是在田裡勞動就是在白糖作坊裡做工,家家戶戶只剩下了一些小孩子整天滿世界的頑耍和吵鬧。
於是鄒晨提議,不如莊子裡出錢,設立一個幼稚園,招收那些兩歲以上的幼兒。請了數個三十歲以上的婦人照顧孩子們,每天早上送過去,到晚上才接回來,中午管一頓飯。結果這個提議一通過,凡是家裡有孩子的都要求往幼稚園裡送。大家也都不是蠢人,送到了幼稚園之後自己就能騰出工夫去做其他的事情,哪怕就是編個席子還能掙十幾文呢。而且管一頓飯,有免費飯可吃這上哪尋去啊?
最主要的是這是免費的,鄒家莊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這個福利,費用是由幾個作坊出的,說是爲了解決工人們的後顧之憂。
於是鄒家莊的老人羨慕的說,這些年輕人把老幾輩沒享過的福都給享了。
人們有了錢,還會在乎那些稅收嗎?所以那些胥吏們來時,莊民們便難得的露出了笑臉相迎,處的就跟一家似的。
這一次的稅收,早就是交到了鄉書手的家中,他給封存到了族裡的倉庫中,單等着胥吏們來拉。
鄉書手鄒珍是鄒正文的父親,和原里正鄒瑋是親堂兄弟,同鄒老爺子鄒瑞乃是不出五服的堂兄弟,是以在鄒家莊頗有威信。
此次來收稅的乃是姓鄭,在家中排行老大,因在知州府領了一個班頭的職位,所以人稱鄭大班,和仇九關係較好。
他樂呵呵的看着庫房裡已經碼好的布匹和糧食茶葉,拱手道:“某這次領了鄒家莊的差使,便知是極好完成的,果不其然,俺們人還未到,你們莊子裡已經把稅給收好了。”
“值當了甚?爲國納稅,庶民當如此。”鄉書手鄒珍笑吟吟的人看着胥吏們清點庫房。
鄭大班豎起了大拇指,哈哈大笑。
鄒晨這時,正在理事院中自己的辦公室聽公孫璐介紹在京城中的事情。
隨着棉布大量的市場上出現,價格已經出現了開始走低的趨勢。所以商會的成員對此非常的緊張,希望能夠找到其他的辦法以阻止棉布的降價,甚至爲此他們開始要求各個棉織廠降低產量,可是哪怕如此棉布的價格還是落了下來。
所以經過商會的多次討論,決定開闢新的商路,將棉布銷售到海外來挽回降價帶來的損失。
“在泉州設立商會的分會,然後將棉布銷售到海外?”鄒晨腦子裡苦苦思考泉州的位置,若是這時有一份國家地圖就好了。她只知道泉州是將來南宋的海上貿易發源地,和廣州、明州並稱爲中國三大外貿港。北宋的時候,雖是注重海上的貿易卻不如南宋那般的信賴,南宋時,由於丟失了中原腹地,絲綢之路被斷絕,所以只能另闢蹊徑,開始了偉大的海上絲綢之路,南宋的經濟稅收有一大半是來源於海上的貿易,市舶司功不可沒。
真是未曾想到商會的成員們居然眼光如此長遠,一百多年前便看中了泉州的重要性。
“是的!”公孫璐坐在鄒晨對面,旁邊是大郎和三郎,公孫季坐在一旁低垂着雙目卻不說話。
“會長和副會長每家出五千貫,理事兩千貫,會員隨意,在泉州設立海上貿易中心,用以購買數艘大型的海船。然後將我們商會所有成員的物品裝上大船遠銷到大食、大秦、波斯、白達、麻嘉、伊祿、故臨等國,……”
“一艘海船的價格並不便宜吧?”鄒晨好奇的問道。
“若是普通運糧雙桅多漿海船?,每艘等價約爲五百餘貫,載重較少,只合適於往來扶桑。若是平底海船約得八百貫左右,若是想打造載重一萬石的多車多漿海船,造價約爲一萬貫每艘。……”公孫璐倒背如流,款款而談,將市面上所有的海船價格一一道來。
“市舶司那裡關係疏通好了嗎?”鄒晨隨口問了問。市舶司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關係疏通不好,哪怕就是取得了航海資格,到最後也會被市舶司盤剝的血本無歸。
公孫璐笑了笑,“商會中的韓副會長負責此事!”
“韓副會長?韓琦的庶子?”鄒晨想了一下,恍然大悟,若是韓琦的庶子那豈有打不通市舶司關係的?
“那文相的意思如何?”鄒晨又問道。
公孫璐聽到文相的名字,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束手答道:“文相未曾見我,只是派了管家來傳話,說是隻要照章納稅,不惹事生非既可。”
“海上貿易多有危難,沉船失事乃是常有的事情,若是商會裡買了海船,必須要挑那板木、人工、材料最好的船,以免得會員們血本無歸。”鄒晨說完了這句話,公孫璐急忙點頭稱是。
偉大的宋代海上絲綢之路就要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