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一次次錯過

歲幣是收取雞蛋,而打草谷是殺雞取卵。

宋朝的歲幣,足以讓金國過上舒坦的日子,讓金國更好的休養生息,爲一統天下做準備;可是金國一些貴族不識好歹,南下伐宋,結果將河東,河北等地打成了一片白地,看似掠奪了許多的錢財,財富一下子多了很多。

可是這種財富卻是不持久,難以持久,反而容易結下仇恨。

一旦,金軍打了敗仗,或是女真戰損嚴重,金軍的軍事優勢將會迅速的化爲軍事劣勢,會陷入前所未有的絕境。

可惜如今誰也沒有看到,只是看到伐宋時,殺傷搶掠,打草谷帶來的巨大紅利。

………

金太宗思謀再三,認爲:乘中原人心浮動之時滅宋,乃天賜良機;但聽了婁室之言,又覺得“陝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宗翰作爲金軍主帥,只好按金太宗之命,統中軍與東路軍一同向南推進,婁室則受太宗之命,代宗翰爲西路軍都統。由於宗翰南伐,婁室統率的諸路金軍,加起來才滿萬,但他歷來深信“女真人滿萬,則不可敵”的斷言,認爲有這些兵,橫行關陝足矣。

於是大致的作戰方針已經定下。

此戰金軍三路出擊,東路軍由宗輔、宗弼攻擊山東等地;中路軍由宗翰率領,攻擊河南開封等地;而西路軍由婁室率領,攻擊陝西等地。

其中,東路軍,中路軍爲主力,集中着金軍二十多萬大軍,金軍精銳盡數集中在這裡;而西路軍爲偏師,只有婁室一萬多。之所以同意婁室出擊陝西,也是金太宗看着婁室勞苦功高,不忍心拒絕他的意見,算是安慰性的同意了,只是率領的兵馬最少,又多是雜牌軍。

看着這個作戰計劃,韓企先再度嘆了一口氣,這一次能不能捉到那個皇帝不知道,但是金軍又一次將一統天下的機會丟失了。

“機會一次次的從眼前,擦肩而過,只可惜沒有人伸手去抓!接下來,機會越來越少,甚至是沒有了!”

夢想再一次破碎,韓企先心中很是痛苦。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誰不想要萬古留名!而想要留名千古,最佳的辦法就是幫助君王大一統。

何爲大一統?

就是這片土地上,只有一個皇帝,其他都是臣子。這片天地很是寬廣,可有很是狹窄,只能容下一個皇帝。

秦國時,只有一個皇帝;漢朝時,只有一個皇帝;唐代時,只有一個皇帝。可是到了如今,西夏、宋朝、遼國、金國,四皇並立。這個時代,好似擴大版的戰國爭雄。誰能結束諸皇並立,誰就是秦始皇,萬古留名。而輔助的臣子,也是留名千年。

當金國剛剛崛起,宋夏遼已經日漸昏昏,金國應該是先滅遼國,再滅西夏,再滅宋朝,那時就是萬世不拔之業。

那時,他投靠太祖皇帝時,獻上了“隆中對”。

只可惜,太祖皇帝死了。

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死了,而太宗皇帝太講究權術,缺乏雄才大略,再加上沒有太祖的威望,只是不斷的南下打草谷,而是忘記了一統天下。

機會丟失了,再回首,已經晚了!

韓企先心中閃過一絲衝動,想要勸說太宗,可最後還是放棄了,他是遼地的漢人…………

………

金國在策劃着再次南下,趙樸卻是漸漸找到了當皇帝的感覺。

沒有人天生會當皇帝,人總是在不斷學習中成長,不斷教學費中進步。只是一些人運氣不好,教的學費太多了,最後破產了,比如崇禎;有些人家底厚實,教的學費很多,還沒有破產,比如他。

這一刻,趙樸感到的是幸福。

宋朝的軍隊是戰五渣,可是GDP卻恐怖的驚人,出了宋徽宗這個敗家子,敗了很多家產,如今還是有着很多家產。看着賬本上,從南方轉運過來的錢糧,趙樸有種狂叫的感覺,還是當宋朝的皇帝舒服呀!

老子有錢,錢砸死你!

女真在牛逼又如何,老子十萬大軍欺負你一萬大軍;

女真精銳又如何,老子突火槍、燧發槍,火繩槍一陣羣體射擊,秒殺了你;

金軍厲害又如何,老子打不過可以跑,從應天跑到江南,繞大圈子,玩做迷藏,組織流亡政府,打不死你,老子拖死你。

有錢呀!

宋朝太有錢了!

在後世,明朝時因爲軍費不足,崇禎經常過着苦逼生活,一加稅,東林黨就不幹,於是農業稅越加越多,百姓越來越苦,商業稅漏稅越來越來越多,國庫越來越少,最後不可避免的亡國了。

可是宋朝不一樣,宋朝說加稅,誰敢說反對,誰反對就流放誰到海南島與猴子作伴。於是,宋朝時苛捐雜稅最多的時代,也是賦稅最沉重的時代,也是農民起義最多的時代,可是偏偏是強盛的金國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沒有滅了宋朝,反而是差些被宋朝拖死;蒙古也是給勁九牛二虎之力,才滅了宋朝。

宋朝一直是各種問題,痹症多之又多,可又是生命力最爲堅挺。

爲何生命堅挺,因爲有錢。

“苛捐雜稅不會亡國,起伏不斷的農民起義不會亡國,只有國庫沒錢,纔會亡國!”恍然間,趙樸明白了。

什麼貪污亡國論?

什麼外敵亡國論?

什麼軍閥割據亡國論?

什麼外戚宦官亡國論?

什麼士大夫亡國論?

什麼強幹弱枝亡國論?

統統扯淡,亡國只有一個理由,經濟破產,國庫沒錢了!

馬克思主義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是一切萬物的基礎。

只有國庫有了錢,才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有了錢了,也必須要精打細算,災民要賑濟;一些邊疆防線上要運送物資;還有朝廷大臣要發工資,還有軍隊開支,還有城池修建,還有一些隱晦方面…………總之零零碎碎的很多。

不過隱約間發覺,最後趙樸發覺竟然省下了很多錢,不知不覺間,扭轉了三冗三費的局面。

王安石說過:“大有三冗,小有三費,以困天下之財。……三冗不去,不可爲國。”

三冗,指的冗官,冗兵、冗費。

在宋太祖、太宗統一五代十國的過程中,留用了大批各國舊官員,使他們保持官位,領取俸祿,但不使掌握實權(只對其中認爲可靠者安排一些實際職務);第二,對於宗室、外戚、勳舊,也僅授予高官,優加俸祿,而不給實職。

至真宗時,便把這些措施加以制度化。按照這個制度,一般官員都有“官”和“差遣”兩個頭銜,有的官還加有“職”的頭銜。“官”只是說明他可以領取俸祿,而職纔有實際的權力。每個機關彼此互相牽制,“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

設官分職、分割各級長官事權的辦法來削弱其權力的,有利於中央集權,有利於社會穩定,但是也加劇了官員的數量。

最後,變成了一個官員身兼數職,或是一個職位幾個人擔任,不僅是行政效率下降,更是造成了官僚隊伍龐大,財政消耗巨大。慶曆新政時,范仲淹就想要給官僚隊伍瘦身,結果遭到了反噬,悲劇無比。

再也沒有人敢於給官僚隊伍瘦身,即便是王安石也不敢。長久之下,這形成了冗官。

大量招收流民,盜賊,進入軍隊,在災年更是將災民編入軍伍,致使軍隊數量膨脹。太祖開寶年間,全國有士兵三十七萬八千人,其中禁軍十九萬三千人。而宋仁宗時期,全國有士兵一百二十萬九千,其中禁軍八十二萬六千。而在皇佑初年,軍隊更是急速增加到一百四十萬。沒有人敢於給軍隊瘦身,除非是想要引發兵變。長久之下。這形成了冗兵。

宰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每月俸錢三百千(即三百貫),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祿粟月一百石;地方州縣官員,大縣(萬戶以上)縣令每月二十千,小縣縣令每月十二千,祿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還有各種補貼,如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以至餵馬的草料及隨身差役的衣糧、伙食費等,數量皆相當可觀。宋真宗時外任官員不得攜帶家屬,而家屬的贍養費則由官府財政供應,月供米、面、羊等生活用品。此外,還有“公用錢”(即招待費),如節度使兼使相公用錢可高達二萬貫,而且上不封頂,“用盡續給,不限年月”。公用錢之外,又有“職田”。諸路職官,各有職田,兩京、大藩府四十頃,次藩鎮三十五頃,直至邊遠的小縣,尚有七頃。且“外官佔田,多逾往制”,由佃戶租種,官員坐享其成。

官員高新,固然是優待士大夫的表現,也加劇了財政支出,形成了冗費。

三冗之下,國庫的收入很多,可是架不住花錢,往往是出現財政赤字。

可是金軍兩次南下,固然給宋朝帶來大災難,可是一檢查國庫收支,竟然發覺節餘很大,無形中緩解了“三冗“

第291章 下雨了!第212章 一個人的改革(三)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174章 算計第97章 熱血酬山河第392章 富平之戰(四)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14章 太學生請願第122章 驚聞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300章 首戰告捷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273章 紀念宗澤老大人第370章 東線對峙第60章 窮途末路第9章 六賊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288章 近身肉搏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217章 變法(三)第296章 沒良心炮出擊第444章 岳飛北伐戰略第244章 圍點打援第460章 血戰,魔怔了!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106章 舞兒第193章 奇襲揚州第213章 試探開始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148章 勳章第116章 八恥第223章 悲慘世界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第376章 朝堂爭吵第298章 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第14章 太學生請願第228章 幕後黑手第234章 刺王殺駕第264章 禍起蕭牆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394章 富平之戰(六)第423章 悔過書第409章 昔日花魁,今日李軒兒第392章 富平之戰(四)第106章 舞兒第237章 變故再生第151章 彼竭我盈,故克之第329章 野蠻其身體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183章 金軍之狂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231章 聖公第390章 富平之戰(二)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384章 血戰沙場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286章 竟然……到了高麗第460章 血戰,魔怔了!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2章 援軍來了第22章 援軍來了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143章 請罪!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26章 入城之戰第50章 該走了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100章 再見魯智深第95章 不求百戰百勝,但求活到最後第80章 靖武王第96章 練兵記實第108章 移師大名府第191章 苛刻的和約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239章 金軍鐵騎殺到第233章 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第198章 揚州大捷第77章 鼓舞軍心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68章 戰後第168章 風雨前夕第13章 千里眼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397章 富平之戰(八)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277章 陛下,可記得東晉之亡?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336章 選後第12章 丫頭們,跑路吧!第296章 沒良心炮出擊
第291章 下雨了!第212章 一個人的改革(三)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174章 算計第97章 熱血酬山河第392章 富平之戰(四)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14章 太學生請願第122章 驚聞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300章 首戰告捷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273章 紀念宗澤老大人第370章 東線對峙第60章 窮途末路第9章 六賊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288章 近身肉搏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217章 變法(三)第296章 沒良心炮出擊第444章 岳飛北伐戰略第244章 圍點打援第460章 血戰,魔怔了!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106章 舞兒第193章 奇襲揚州第213章 試探開始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148章 勳章第116章 八恥第223章 悲慘世界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第376章 朝堂爭吵第298章 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第14章 太學生請願第228章 幕後黑手第234章 刺王殺駕第264章 禍起蕭牆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394章 富平之戰(六)第423章 悔過書第409章 昔日花魁,今日李軒兒第392章 富平之戰(四)第106章 舞兒第237章 變故再生第151章 彼竭我盈,故克之第329章 野蠻其身體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183章 金軍之狂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231章 聖公第390章 富平之戰(二)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384章 血戰沙場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286章 竟然……到了高麗第460章 血戰,魔怔了!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2章 援軍來了第22章 援軍來了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143章 請罪!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26章 入城之戰第50章 該走了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100章 再見魯智深第95章 不求百戰百勝,但求活到最後第80章 靖武王第96章 練兵記實第108章 移師大名府第191章 苛刻的和約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239章 金軍鐵騎殺到第233章 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第198章 揚州大捷第77章 鼓舞軍心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68章 戰後第168章 風雨前夕第13章 千里眼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397章 富平之戰(八)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277章 陛下,可記得東晉之亡?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336章 選後第12章 丫頭們,跑路吧!第296章 沒良心炮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