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

在明末,清朝侵吞中國的過程中,曾在全國各地遭到了漢族等各族人民的武裝抵抗,滿清軍隊爲報復漢人的激抗,發生過多次屠殺抗清軍民事件,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慘殺。除此之外,清軍還曾經在廣州、贛州、湘潭、大同、四川、南雄、潮州等地也進行了屠殺,導致中國人口銳減。

那一次次屠殺中,固然有八旗軍的屠殺,也有綠營軍爲主的屠殺,而綠營軍的主體就是漢人軍。

在許多屠殺中,往往是漢人殺漢人。

而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更是有三百萬的僞軍部隊,比侵華日軍數量還多。在侵華戰爭中,固然有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屠殺,可也不乏中國人對中國人的屠殺。

而外族,入侵華夏時,往往是採取以華制華的政策,而實質就是鼓勵漢人殺漢人。

“在亂世,尤其是在外族入侵時,貳臣多之又多。如何對待貳臣,如何打破以華制華,對未來極爲重要!政策不能太硬了,那樣會擴大打擊面,將一些中間派,猶豫派,推到敵人懷中;可是政策也不能太軟了,這樣會使投機分子增多,不利於穩定!”趙樸道,“在對待貳臣的政策中,可以爲了靈活性犧牲原則性,也可以爲了原則性而犧牲靈活性,重要在更好的抗金,更好的取得勝利!”

“這些不能交給那些士大夫,那些人黨爭太厲害,一切以黨爭爲主,大宋的利益往往被丟在一邊,比如李綱。此人有些才能,若是在治世也是一個人才,雖然有諸多小毛病,也無傷大雅;可是在亂世。在生死危亡的時刻,他卻是極度不合格,還是堅持黨爭。先是與种師道鬥,後來更是與張邦昌鬥。他倒是鬥得不亦樂乎,更是獲得了美名。只是我大宋就慘了,因爲文武不和,夜襲失利;後來更是因爲文臣不和,朝堂動盪。”

“也不能交給一些武將,畢竟武將在戰場上,與金軍廝殺。更是與那些貳臣仇怨不斷,是生死之仇。而這個任務,多數見不得光,時常食言而肥。時刻要頂着奸臣的罵名,只能是交給你,你是我的家臣,唯有你適合!”

趙樸悠然道。當了君王就是如此,必須要做一些不喜歡的事情。哪怕是極度厭惡,也只能是硬着頭皮去做。

“是,陛下!只是……”趙大深心中又是慶幸,又是惶恐,但是不能拒絕。“只是,可有具體的章程!“

“這個交給你,上面有大致的概括,還有諸多的不足之處,需要彌補!”趙樸從桌子上取過一個奏章遞了過去。

這個奏章上,寫道:對貳臣,應該文武有別。文臣中,那些助紂爲孽,爲金軍出謀劃策,侵害百姓的文臣,罪不容恕,以離間爲主,藉助金人的手鏟除,或者使金人心生疑心,不再重用;而對那些對百姓傷害不大,民憤不大的文臣,主要是招降爲主,但是招降後的官職不可高於宋朝之時的官者;對貳臣中,有才能的,則是加以重用;而對無纔有德之人,則是給予高官但不給於實職;對於無才無德之人,則是打擊消滅爲主。

而對武將的政策是,在兩軍交戰前,投誠的漢人軍,財產不動,軍隊一半改編;在交戰過程中,投誠漢人軍,則是財產沒收一半,軍隊全部改編;而交戰後被俘的漢人軍,則是以俘虜待遇,只能是充當苦力。

對待貳臣的政策,以招降和離間爲主,以刺殺爲輔。要積極主動的出手,而不是被動的等待貳臣投降。

張邦昌的例子,只能是出現一次,第二次能否出現,一直是個謎團。

趙樸可不指望,投降金軍的文武大臣們,個個都是人在曹營心在漢,那不現實;也不能指望文武們,個個都是張邦昌,親自投降,哪也不現實;能做到當金國的官,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撒網,整天磨洋工,那就不錯了。

別整天玩空心思,想着如何殺漢人,那就不錯了。

歷史上,範文臣、洪承疇、吳三桂等,爲何世人稱他們爲漢奸,即便是提倡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的天朝時代,也是漢奸名聲依舊。從來,沒有人敢於給他們頒發“大一統勳章”,讚美他們爲國家統一做貢獻。

就是因爲他們乾的事情,太缺德了。

在亂世,清軍勢大,那時投降者無數,因爲各種原因投降,情有可原,只能說無骨氣,甘心當奴才,卻稱不上漢奸之名;可是范文程、洪承疇、吳三桂等,投降了金軍之後,一點香火之情也不記掛,殺漢人殺得比清軍還賣力,挖空心思的殺漢人討清軍歡心,可謂是無恥之尤。

若僅僅是戰場上廝殺,那也算了,只能說各爲其主;可是這些傢伙屠殺起漢人百姓,一點也不留情,比清軍還有過之而無不及,趁他們爲漢奸一點也不爲過。

漢奸者,人品低劣到了極點,踐踏了人性的底線。

不論是哪個時代,那種思想佔據主流,漢奸之名,都是洗刷不掉。

歷史上,金軍南下時,兩個漢奸挽救了金軍的命運。一次是黃天蕩大戰時,韓世忠、梁紅玉夫婦曾以8000兵力在此圍困金國南征大將兀朮10萬大軍達48天之久,最後一個秀才獻計,疏通老鸛河突圍而出,結果金兀朮跑了,全殲戰變成了擊潰戰;

另一次,岳飛北伐到汴梁附近,金兀朮正打算撤軍時,一個書生跪在馬前勸諫:“奸臣在朝堂,武將豈能久戰,太子(兀朮)毋走,京城可守也,嶽少保兵且退矣。”於是金兀朮沒有走,繼續守着汴梁,不久之後,風波亭事件發生了。

這兩個讀書人,身爲漢人,卻連一點香火情也沒有,殺起自己人來,比外人還狠辣,這樣的貨,在哪個時代都是受到鄙視,都是被人看不起。

能夠少出現這類人,趙樸就是燒高香了。

總之不怕貳臣,就怕漢奸。

對待貳臣,還有招降的可能;可是對待漢奸,一律殺無赦。

ps:

何爲漢奸?

一直有爭議!

漢奸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背叛漢族的人”,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後來被引申爲背叛中華民族。如出賣疆土、裡通外敵、毀滅文化,暴政奴役,屠殺同胞,向他國輸送經濟利益,阻礙、壓制本國民主、文明進程,欺騙、愚弄本國人民,挑動國民內鬥轉移矛盾等。大多情況下泛指出賣中國國家利益的中國人,也即通敵或叛國的中國人。“漢奸”在《辭海》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現泛指中華民族中投靠外國侵略者,甘心受其驅使,或引誘外國入侵中國,出賣祖國利益的人”

第163章 石灰吟第141章 魔怔了!!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297章 西線無戰事!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22章 驚聞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193章 奇襲揚州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344章 耶律紅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55章 哭靈第358章 閱兵第80章 靖武王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155章 哭靈第139章 衙內鬧事第303章 雞肋第344章 耶律紅第83章 襲擊再至第232章 打廣告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357章 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第49章 援救太原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240章 文武之爭第102章 宴會歌舞第42章 養賊自重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466章 天書傳說第31章 滅狼第331章 論王安石第108章 移師大名府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119章 八字軍的重甲騎兵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421章 賢妃第32章 只爲殺一個墊背,黃泉路上不寂寞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213章 試探開始第33章 宋軍大捷!!第231章 聖公第438章 內閣換人第207章 宰相何處尋?第289章 金軍退去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392章 富平之戰(四)第269章 火攻VS巷戰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69章 靖康之恥的真相第192章 明處議和,暗處偷襲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364章 奇襲洛陽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368章 屠夫怕神靈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449章 擡棺出征第116章 八恥第23章 虛弱的西軍第172章 黃河邊的交戰第76章 金軍來襲第322章 糧價降了!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152章 宗望之死第224章 秦檜的蛻變第397章 富平之戰(八)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312章 趙鼎請罪第224章 秦檜的蛻變第35章 漢人,元帥要見你第433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188章 內閣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133章 舌戰羣臣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404章 高麗公主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449章 擡棺出征第5章 戰局分析第96章 練兵記實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317章 睡着了!第372章 君子不器
第163章 石灰吟第141章 魔怔了!!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297章 西線無戰事!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22章 驚聞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193章 奇襲揚州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344章 耶律紅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55章 哭靈第358章 閱兵第80章 靖武王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155章 哭靈第139章 衙內鬧事第303章 雞肋第344章 耶律紅第83章 襲擊再至第232章 打廣告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357章 寧可被打死,也不願被嚇死第49章 援救太原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240章 文武之爭第102章 宴會歌舞第42章 養賊自重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466章 天書傳說第31章 滅狼第331章 論王安石第108章 移師大名府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119章 八字軍的重甲騎兵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421章 賢妃第32章 只爲殺一個墊背,黃泉路上不寂寞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213章 試探開始第33章 宋軍大捷!!第231章 聖公第438章 內閣換人第207章 宰相何處尋?第289章 金軍退去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392章 富平之戰(四)第269章 火攻VS巷戰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69章 靖康之恥的真相第192章 明處議和,暗處偷襲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364章 奇襲洛陽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368章 屠夫怕神靈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449章 擡棺出征第116章 八恥第23章 虛弱的西軍第172章 黃河邊的交戰第76章 金軍來襲第322章 糧價降了!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152章 宗望之死第224章 秦檜的蛻變第397章 富平之戰(八)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312章 趙鼎請罪第224章 秦檜的蛻變第35章 漢人,元帥要見你第433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188章 內閣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133章 舌戰羣臣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404章 高麗公主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449章 擡棺出征第5章 戰局分析第96章 練兵記實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317章 睡着了!第372章 君子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