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前線戰局

距離那次大捷,已經過去了十幾天。

短暫的慶賀了一下,就結束了。曾經有人提議,傳繳天下,四處報捷,可是趙樸否決了。

這沒有太大意義!

在後世,南宋搞出一箇中興十三處戰功,宣傳宋朝的一次次大捷。似乎宋軍是無敵的,金軍是戰五渣。可是隻要是仔細思考,就會知道,這完全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只是吹噓自己多少次大捷,而沒有提到被金軍多少次爆菊。

只提光彩,不提丟人處。

想到這些面子工程,趙樸就是作嘔無比。

按照,中興十三處戰功的標準,這一次殲滅五千金軍精騎,算是可以大張旗鼓的宣傳一把了。

可是趙樸真的沒有興趣,在沒有收復幽雲,在沒有消滅金軍主力前,所謂的大捷,所謂的慶祝,都是沒有意義的。除了打造面子工程之外,什麼也得不到。面對諸多的不理解趙樸只是淡淡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

衆將相互看着,最後只能是悻悻而去。

…………

戰鬥結束了,總結大會也結束了。

外人看來,這是一場大捷。

趙樸看來,兩萬多人羣毆五千人,又是以逸待勞,贏了很是正常,而輸了,則是太過無能。

這戰勝利了,也僅僅是一場臺兒莊大捷而已,無法扭轉大的歷史走勢,金軍根本沒有傷筋動骨,金軍進攻的勢頭依舊猛烈,可能不久之後河南,陝西、山東等地就會陸續淪陷。不久之後戰火將會燒到江淮、襄樊、四川北部等地區。

此刻,趙樸最需要做的是瞭解國情,瞭解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從而爲下一步變法,做好準備。

抗金,必須要變法。只有變法成功,纔有抗金的資本;不變法,抗金只是說說而已,北伐也只是說說而已,註定只是夢幻空花。爲了讓抗金變成真實,不再是政客的說辭,帝王的權宜之計,變法勢在必行。

只有變法,他才能不作兒皇帝,不作亡國君的資本。

只是變法很難,失敗率很高。

歷史的慣性是巨大的,反抗歷史的慣性,會受到劇烈的反噬。運氣好,人死了變法成功;運氣中等,人死法廢;運氣最差,人死了也沒有變成法,最後遺臭萬年。

歷史是公平的,不會因爲你是穿越者而優待你。

天才,就是提前出生了百年;而瘋子,則是早出了千年。在某種程度上,天才和瘋子都是穿越者。

細細翻看歷史,就會發覺很多穿越者的痕跡,劉邦是穿越者,王莽也是穿越者,劉秀也是穿越者,王安石也是穿越者,成吉思汗而是穿越者,朱元璋也是穿越者,康熙也是穿越者。

有些混的很好,有些則是遺臭萬年。

何爲穿越者?

穿越者就是回到過去,改變過去,有了一次改變的機會。穿越者不是無所不能的,也不是預言一切,更不是知曉一切種種。穿越者最大的特點,就是與整個時代,大多數人格格不入,與同樣階層的人,行爲格格不入,思想特立獨行。

因爲格格不入,特立獨行,可能會被歷史所湮滅,也可能創造歷史。

但是他們註定不會泯然衆人矣!

“強者創造歷史,弱者順從歷史!“趙樸心中暗暗激烈自己,既然當了皇帝,成了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那就要改變歷史,創造歷史,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不要在乎遺臭萬年,不要在乎身死族滅,也不要在乎子孫過的如何,只要在乎眼前就足夠了。

一萬年太長,只爭朝夕。

此時難得閒暇時間,難得擺脫朝中大臣的糾纏,此趙樸正好一路行軍,一路的瞭解民情,瞭解宋朝的發展現狀。

擁有調查權,纔有發言權,拍腦袋決策,只會是害人害己。

只有深入基層,同時總覽全局,才能更好的制定,切合實際,阻力小、成功性大的政策,才能更好的變法。

這時,傳來了前線的消息,都是以負面消息爲主。

此時金軍發動了真正的攻擊,僅僅是一個月的時間,山東一半的城池陷落;而陝西也是丟了五個州,幾萬人馬被全殲;而河南汴梁一代,防禦還不錯,進攻汴梁的金軍受挫,開始放棄汴梁,圍攻其他地區,一副剝核桃的樣子。

金軍的攻擊勢頭太快了,一些城池城牆還沒有修好,金軍就殺來了,幾乎是一戰而下。戰報上寫着一次次慘敗,在戰報中金軍好似妖魔一般,一天下一城,只需要不足千人的兵馬,就可以攻克一個大州。

而在戰報中,大量應用誇張手法,金軍十萬兵馬圍城,數千投石機出擊,上萬步卒攻城…………

戰局是如此的頹廢。

金軍的攻擊速度太快了,宋軍的防禦太差了,戰局一如以往的頹廢,若是不出意外,只需要一個月時間,山東就會徹底淪陷;而只需要兩個月時間,河南就會再度淪陷;只需要半天時間,關中就會淪陷。

“都是強幹弱枝惹的禍!“趙樸再度抱怨道。

強幹弱枝,是歷朝歷代的政策,本質上是中央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對地方邊疆形成壓倒性的優勢。而漢唐時代,那時門閥世族橫行,關中地區固然有着壓倒性優勢,但是其他地區的力量也很強大。

直到了宋朝,門閥世族消亡,文人集團崛起,強幹弱枝也隨之發展到了極點。

漸漸的形成了地方上,財力、兵力、司法、行政等,不是相互制約,互相扯皮,行政效率下降;便是地方部隊,實力虛弱,財政緊張。

若是真正能做到強幹弱枝,中央強大,地方弱小,中央軍強大,地方軍弱小,那也算了。

可真實的情況是,由開始的強幹弱枝,漸漸變爲了弱枝弱幹。中央禁軍都是廢物,一戰之下,盡數覆沒,無力保護地方;而地方財力、兵力缺乏,又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此時面臨攻擊,危在旦夕。

“張所、宗澤、李綱……你們可要堅持住!“趙樸心中暗自祈禱道,他們多堅持一天,就爲他多爭取一些時間。

伴隨着敗仗,八字軍一路南下,很快到了襄樊一帶。

看着近在咫尺的襄陽城,趙樸想要大喊一聲:“襄陽,我來了!“

可最後還是忍住了!

若是有可能,襄陽就是老子的根據地了,日後抗金的大後方。

“月兒,你陪我去吧!“看着襄陽城,趙樸忽然起了微服私訪的心思。

第146章 打球中暑而病死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294章 重型弩炮來了!第15章 屈辱不可怕,就怕忘記第246章 斬將,突圍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232章 打廣告第372章 今夜在幹什麼?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264章 禍起蕭牆第46章 金軍退去第252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下)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172章 黃河邊的交戰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230章 講武前的演講第406章 宋朝信譽太差第106章 舞兒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116章 八恥第244章 圍點打援第177章 初戰第21章 金營爲質第37章 种師道論戰(一)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186章 襄陽城第344章 耶律紅第296章 沒良心炮出擊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56章 分兵而行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217章 變法(三)第129章 國亂思良相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129章 國亂思良相第226章 破虜報,武備學堂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23章 虛弱的西軍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465章 瘟疫爆發第190章 議和再起第284章 跨海擊遼東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50章 該走了第402章 戰後總結第459章 回馬槍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27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37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44章 昔之秦銳士,今之西軍第212章 一個人的改革(三)第77章 鼓舞軍心第73章 義軍首領第391章 富平之戰(三)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71章 新軍,新的軍紀!第352章 “重錘計劃”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198章 揚州大捷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375章 登陸遼東第38章 种師道論戰(二)第5章 戰局分析第178章 殺殺殺,戰戰戰!第296章 奇襲水師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465章 瘟疫爆發第261章 謀戰第215章 變法(一)第125章 帝王之術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341章 花魁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459章 回馬槍第81章 帥旗倒了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409章 昔日花魁,今日李軒兒第50章 該走了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178章 殺殺殺,戰戰戰!第446章 金軍對策
第146章 打球中暑而病死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294章 重型弩炮來了!第15章 屈辱不可怕,就怕忘記第246章 斬將,突圍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232章 打廣告第372章 今夜在幹什麼?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264章 禍起蕭牆第46章 金軍退去第252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下)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172章 黃河邊的交戰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230章 講武前的演講第406章 宋朝信譽太差第106章 舞兒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116章 八恥第244章 圍點打援第177章 初戰第21章 金營爲質第37章 种師道論戰(一)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186章 襄陽城第344章 耶律紅第296章 沒良心炮出擊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56章 分兵而行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217章 變法(三)第129章 國亂思良相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129章 國亂思良相第226章 破虜報,武備學堂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23章 虛弱的西軍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465章 瘟疫爆發第190章 議和再起第284章 跨海擊遼東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50章 該走了第402章 戰後總結第459章 回馬槍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27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37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44章 昔之秦銳士,今之西軍第212章 一個人的改革(三)第77章 鼓舞軍心第73章 義軍首領第391章 富平之戰(三)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71章 新軍,新的軍紀!第352章 “重錘計劃”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198章 揚州大捷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375章 登陸遼東第38章 种師道論戰(二)第5章 戰局分析第178章 殺殺殺,戰戰戰!第296章 奇襲水師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465章 瘟疫爆發第261章 謀戰第215章 變法(一)第125章 帝王之術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341章 花魁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459章 回馬槍第81章 帥旗倒了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409章 昔日花魁,今日李軒兒第50章 該走了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178章 殺殺殺,戰戰戰!第446章 金軍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