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滅敵

而隨着戰局的堅持,從缺口出涌進的宋兵越來越多,戰鬥更加的慘烈。

而金軍戰士不是被狼筅打掃到,就是被刺死,或者是被長槍刺出一個窟窿,即便是有些士兵衝到了近處,迎接他們的也是钂鈀打擊,短刀亂砍。

一隊對鴛鴦陣散亂開來,形成散陣,瞄準目標,羣起毆之,遠了用標槍,亂拳打死老師傅,將羣毆的技術發揮到了巔峰。不管你招式千變萬化,不管你如何神勇,統統完蛋。

一個個金軍士兵?倒下,他們滿是不甘,可是除了不甘之外,什麼也不能做。

隨後,又變化爲五行陣,三才陣。

沒有玄之又玄的奧妙,也沒有詭異的變化,因爲宋軍將士文盲居多,太花哨的東西,太複雜的東西,玩不轉,越是簡單越是實用。

人少好辦事,爲了方便戰鬥,一個鴛鴦陣十二人,隨着拆開爲兩個小陣,可能是五人一組,也可能是六人一組,這便叫要五行陣。

狼筅兵上前,超越所有同伴,站在隊伍的最前面,兩名長槍手緊跟在他的身後,盾牌手和短刀手分別站在長槍手的側方,保護他們的側翼。陣型在狼筅兵的帶領下,開始發動追擊。這是鴛鴦陣的第二種變化,它的名字叫三才陣。主要用於衝鋒進攻,或是敵軍敗退時的追擊。

兩儀陣,將鴛鴦陣分爲5人爲伍的左右兩個小縱陣,隊長在兩儀陣前中央部位督戰。小三才陣是由兩儀陣變爲兩橫陣。三才陣是將鴛鴦陣分爲橫排的3個小陣,每個小陣3人,隊長居中,另兩人在中間小陣之後並列。

不論是兩儀陣,還是三才陣,或是五行陣,本質上就是無賴的陣型,狼筅困住,其他人上去一陣狂砍。說白了就是人多武器長,亂刀砍死,亂槍扎死。

越是激戰,金軍的傷亡越是巨大;而越是激戰,鴛鴦陣運用越是純屬。

戰場,永遠是最好的練兵場,在訓練場上訓練三年,不如在戰場上廝殺一場,只要經歷一場血戰,最後不死,哪怕是綿羊,最後也會化爲虎狼。可能一開始時,鴛鴦陣,大陣與小陣變化之間,有些不足,小隊長指揮隊員也不太熟練,中隊長指揮小隊長作戰也多有不靈便,宋兵心中的恐懼較多。

可是隨着血戰加劇,一切多餘的念頭沒有了,只有挺起狼筅出擊,或是長槍刺殺,或是短刀打擊。

死去的金軍越來越多,園陣徹底被撕碎,好似一個蛋糕,被盡情的瓜分、品嚐。

金軍戰士背靠背,匯聚在一團垂死掙扎,可是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一些金軍戰士越到馬上,想要跑路,可是立刻被一隊鴛鴦陣圍住,狼筅打擊,長槍刺殺而來,頃刻之間被擊殺。

看着四周越來越少的金兵,即便是活着也是狼狽不堪,完顏東萊滿是驚訝,惶恐、恐懼。這股宋軍來自哪裡,竟然這樣厲害,五千金軍精兵好似雞蛋一般盡數被碾碎,看似牢不可破的圓陣也是被破了。

這時,完顏東萊心中閃過一絲後悔。

爲什麼,大部分將士將戰甲脫下,扔在車中;爲什麼,將大多數的弓弦拆掉;爲什麼,派的偵騎那麼少。

若是將士們身上都是披着戰甲,那裡會敗得這樣慘;若是弓箭上的弓弦沒有拆掉,那裡會輸的這樣慘;若是派得偵騎較多,提前發覺敵人,那裡會這樣慘。

因爲天氣熱,士兵們脫下了戰甲,扔在了馬車上,戰鬥爆發時,根本來不及穿上戰甲;因爲天氣潮溼,怕弓弦變得鬆了,卸下了弓弦,戰鬥爆發時,根本來不及裝好弓弦。金軍戰士,只能是穿着短衣戰鬥,只能是拿着刀劍戰鬥,無法發揮出騎戰的優勢,又無法發揮出近戰的優勢,弓箭優勢有沒有了……

“我好後悔呀!”完顏東萊眼睛通紅,閃現出猙獰,可惜世界上再好的醫生,也無法開出後悔藥藥方。

這時,一隊鴛鴦陣瞄準了他,標槍刺殺,狼筅出擊,或是長槍刺殺,一連串的打擊之下,完顏東萊再神勇無敵,也是被刺出了幾個窟窿,死翹翹。

戰鬥持續了半個時辰後,五千金軍全部覆沒,不是宋軍不想要俘虜,而是金軍太兇悍了,寧死不降,血戰到底。

最後,沒有一個俘虜,全部陣亡。

趙樸也是再度爲金軍的精悍而震驚。

…………

隨着戰鬥的結束,全軍上下立時歡呼了起來。

這一戰,是前所未有的大捷,五千金軍盡數覆沒,是宋金激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戰鬥。

自從宋金激戰以來,宋軍幾乎是屢戰屢敗,每次激戰金軍都是幾萬人出擊,可是往往是大敗,屍體遍野。一次次的戰鬥,不僅是損耗了大量的宋軍精銳,更是挫傷了宋軍的自信心,無形中金軍產生來恐懼。

金軍往往是不費一兵一卒佔領宋境內的一座大城,許多宋將往往是望風而逃,只要是聽到金軍打來,就跑路。

不需要太多的兵力,金軍就在宋境之內任意縱橫,好似無人之境。

可是這一戰,八千宋軍,對戰五千金軍,兵力上雖然佔據着優勢,可是優勢也不是太明顯。可就是這樣卻是大敗金軍,五千金軍盡數覆沒。這時衆多的見識不覺想到了那個文弱的皇子,就是這位皇子帶領着他們走向勝利,心中敬畏之意變得更加深刻。

戰鬥結束了,開始收割戰利品。

只是收割戰利品的行爲極爲不雅觀,將金人身上的鎧甲,身上值錢的東西都是扒了下來,只爲了找到值錢的東西。

而一些士兵爲了爭奪戰利品,甚至是打鬥了起來。

趙樸的臉色立時變得綠了起來,眼神看向了身邊的侍衛趙大。

趙大卻是有些不在乎的道:“這是戰場上的規矩,誰拳頭大,就是誰得戰利品!“

“你可記得七禁五十四斬?”趙樸向一旁的趙大問道。

趙大立時間無語了,嘴巴動了動說不出來。

趙樸又是連續的問了十幾個將領,很可惜都是不知道。

“誰知道?”趙樸發怒了。

“殿下,我知道!”這時,一個軍中的書記官開口道:“七禁令:輕軍、慢軍、盜軍、欺軍、背軍、亂軍、誤軍;五十四斬首: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二,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三,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之。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之。六,所用兵器,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弊,此謂欺軍,犯者斬之。

七,謠言詭語,捏造鬼神,假託夢寐,大肆邪說,蠱惑軍士,此謂淫軍,犯者斬之。八,好舌利齒,妄爲是非,調撥軍士,令其不和,此謂謗軍,犯者斬之。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婦女,此謂奸軍,犯者斬之。

十,竊人財物,以爲己利,奪人首級,以爲己功,此謂盜軍,犯者斬之。十一,軍民聚衆議事,私進帳下,探聽軍機,此謂探軍,犯者斬之。十二,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於外,使敵人知之,此謂背軍,犯者斬之。

十三,調用之際,結舌不應,低眉俯首,面有難色,此謂狠軍,犯者斬之。十四,出越行伍,攙前越後,言語喧譁,不遵禁訓,此謂亂軍,犯者斬之。十五,託傷作病,以避征伐,捏傷假死,因而逃避,此謂詐軍,犯者斬之。

十六,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謂弊軍,犯者斬之。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趙樸勉強笑了笑,道:“不錯,全軍八千人,總算是有個人知道!“

王彥羞愧道:“監軍,我知道了!”

王彥出手,立時間爲爭奪戰利品爭鬥的士兵停止住了。

這時,趙樸才發覺他似乎是忽略了什麼,竟然忘了宣佈三大紀律,八大注意。

古代傳統軍規,有所謂“七禁令五十四斬”,展現了古代嚴密的軍紀,在嚴密的軍紀之下,誕生了一支支強軍。

但是缺點也是很明顯,在嚴肅,甚至是在冷酷的軍紀下,當兵的都是提心吊膽過日子,經年累月下來精神上的壓抑可想而知。再加上傳統軍隊等級森嚴、管理閉塞,平日全靠軍紀鎮壓,特別是到了大戰前夕,人人生死未卜,不知明天還能不能活着回來,人人都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這時候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可能只是一個士兵做噩夢的尖叫,就可以引爆營中歇斯底里的瘋狂氣氛,士兵徹底擺脫軍紀的束縛,有人抄起傢伙有冤報冤有仇報仇,追殺軍官、仇人、不認識的戰友,第二天只留下一地的屍體,非常恐怖。

此外,古代士兵文盲比例極高,甚至連將軍一流也多是文盲。萬人的軍中,能夠完整的記憶,乃至是背出“七禁五十四斬”,不足十人,甚至是更少。

難以被士兵記住的軍紀,往往就是不存在的軍紀。

在中國歷史上,多出亂軍,殺燒搶掠,遇敵跑路,譁變動亂,大有人在。

“這不是你們的錯誤,是我的錯誤,我沒有嚴肅軍紀!”趙樸發覺了他竟然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竟然忽略了軍紀的建設。或者是他過去訓練時,也只是蜻蜓點水點出了軍紀,從來沒有理論化、系統化的點出軍紀,則重強調。

第223章 悲慘世界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30章 血色的夜第5章 戰局分析第92章 退兵而回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28章 動盪的汴梁第215章 變法(一)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224章 秦檜的蛻變第85章 憤而出戰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218章 泉州,海軍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336章 選後第310章 公元1229年,趙樸十九歲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157章 一次次錯過第200章 戰後第271章 汴梁成灰烈志存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418章 詔獄開始了!第38章 种師道論戰(二)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第98章 討賊檄文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204章 離開揚州第133章 舌戰羣臣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387章 天下震動第128章 還都汴梁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275章 引薦秦檜第116章 八恥第191章 苛刻的和約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336章 選後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168章 風雨前夕第349章 艱難的第三問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219章 海軍初成第118章 義軍,流民軍第24章 完顏斡離不第374章 南北合擊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347章 西遼使者進京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339章 移民東北第277章 陛下,可記得東晉之亡?第338章 初見成效第34章 金軍退去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20章 製造燧發槍第252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下)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239章 金軍鐵騎殺到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170章 再見張所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74章 算計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51章 出任監軍第121章 劉光世第303章 雞肋第1章 我是皇子,我怕誰第421章 賢妃第370章 東線對峙第350章 火器研發瓶頸第351章 劉豫稱帝第129章 國亂思良相第118章 義軍,流民軍第128章 還都汴梁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406章 宋朝信譽太差第462章 盛世出,祥瑞現!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190章 議和再起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394章 富平之戰(六)第63章 一個不合格的列兵
第223章 悲慘世界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30章 血色的夜第5章 戰局分析第92章 退兵而回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28章 動盪的汴梁第215章 變法(一)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224章 秦檜的蛻變第85章 憤而出戰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218章 泉州,海軍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336章 選後第310章 公元1229年,趙樸十九歲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157章 一次次錯過第200章 戰後第271章 汴梁成灰烈志存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418章 詔獄開始了!第38章 种師道論戰(二)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第98章 討賊檄文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204章 離開揚州第133章 舌戰羣臣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387章 天下震動第128章 還都汴梁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275章 引薦秦檜第116章 八恥第191章 苛刻的和約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336章 選後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168章 風雨前夕第349章 艱難的第三問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219章 海軍初成第118章 義軍,流民軍第24章 完顏斡離不第374章 南北合擊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347章 西遼使者進京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339章 移民東北第277章 陛下,可記得東晉之亡?第338章 初見成效第34章 金軍退去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20章 製造燧發槍第252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下)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239章 金軍鐵騎殺到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170章 再見張所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74章 算計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51章 出任監軍第121章 劉光世第303章 雞肋第1章 我是皇子,我怕誰第421章 賢妃第370章 東線對峙第350章 火器研發瓶頸第351章 劉豫稱帝第129章 國亂思良相第118章 義軍,流民軍第128章 還都汴梁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406章 宋朝信譽太差第462章 盛世出,祥瑞現!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190章 議和再起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394章 富平之戰(六)第63章 一個不合格的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