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了,不知不覺八年了!”
在杭州城,趙樸正在唏噓着,有種做夢的感覺。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宋朝正在走向黃昏,金軍殺到了汴梁城下,皇室岌岌可危,爲了活着而奮鬥,一切簡單而直接。
爲了活着,趙樸只好操刀玩命,訓練軍隊,儘管不熟練,更是外行,可也只能咬着牙,挺着脊樑,繼續前進。
就這樣一步步拼殺,坎坷不斷,犯下錯誤也不少,曲折不斷,但還是活了下來。
一晃就是八年了,趙樸如今也二十六歲了!
如今,局勢好的很,大宋再也沒有滅亡的危險,甚至北伐成功,也有幾分希望。最差也能做好劃江而治,總之小命是保住了,不用擔心被金軍砍了腦袋,當球踢。
而最讓人揪心的,莫過於西北之戰了!
富平之戰,宋軍還是敗了,敗得很慘,幾十萬大軍盡數覆沒。
那時,趙樸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先是讓中路軍退回,然後派出三萬八字軍精銳入四川,爲的就是救急。
那時,趙樸已經打算在成都平原,與金軍血拼一場,打一場成都保衛戰。
只可惜,他再一次高估了金軍,可能是金兀朮指揮水平不足,也可能是金軍久戰疲憊,先是在和尚原大敗,又是在仙人關受挫,金軍已經失去了進入四川的先機。
所謂的成都保衛戰,打不起來了!!
這讓。趙樸惶恐中,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而隨着金軍進攻受挫,西北陷入了對峙。金軍無力進攻,宋軍也無力收復失地。而在其他戰場也是進入了對峙狀態,宋金之間戰火再度平息了起來。
雖然前線依舊劍拔弩張,但是雙方都在盡力的剋制着。
可能會小衝突,小的拼殺,但是大的會戰,大的血戰。再也不會上演了。
雙方都打累了,暫時休息了起來。
第一次北伐,在經歷了兩年的血拼之後。就這樣結束了。
從一開始,趙樸就沒有打算過,一戰而覆滅金國。這不可能!
金國沒有這樣脆弱,沒有這樣虛弱不堪。步子邁得太大。進攻太猛,反倒是會留下破綻,導致敗北。
這次北伐,主要有四個目標:第一,是收復山東,不需要收復山東全境,只需要佔據沿海的幾個戰略要點,一些平原地區。形成足夠的戰略支點,以便渡海出擊。而從山東出擊。進攻幽雲、遼東,距離要比從江南出發,距離更近。
這個戰略目標達到了,山東一些重要港口,一些平原城市,已經聯繫爲一體,可以更好的威懾金軍腹地。
唯一不足,這是山東經歷戰亂之後,破壞嚴重,千里荒蕪,戰後重建,又要花很多錢,要有花費金錢,建設一些防線堡壘,鞏固戰果。這沒有三五年時間根本搞不定。
在山東尚未穩固前,根本不適合大規模出擊。
第二個目標,主要是試探金軍實力,磨練新兵戰鬥力。這幾年,新兵數量增多,雖然經過了嚴格訓練,算是及格了,只可惜沒有上過戰場拼殺,訓練再好,也是白搭。
只能是通過新兵和老兵混雜,不斷磨練,才能徹底成爲精兵。
前期,東路軍與金軍對峙,只是小規模出擊,爲的就是加強新老兵之間的默契,提升新兵戰鬥力,快速讓新兵轉化爲老兵。而這個目標也實現了,經過兩年多的血戰,只要不死,都算是精銳;
而這次,也再一次試探出了金軍的實力。金軍戰鬥力下滑的厲害,再也不是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第三個目標,則是利用戰爭,轉移矛盾。
趙樸不是經濟學出身,玩轉經濟,搞變法,真的不行。在一系列變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損害了中低層百姓利益,出現了一些社會動盪。
而此時,趙樸通過對外戰爭,成功轉移了一些矛盾。
這一招,很多國家使用過。
一旦,打了敗仗,可能是昏招;而一旦打了勝仗,則是仙招。
而幸運的是,隨着戰場上一次次勝利,各個階層都是轉移到了北伐上,至於變法中才錯誤,早就被忽略了。
而在各個階層忽略的時刻,趙樸則是快速出手,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在世人都不在意時,糾正變法中才錯誤,搞定了一切。
第四個目標,則是拉動內需。戰爭,最爲拉動內需。
宋朝爲何經濟繁榮,遠遠超過了明清,只因爲貨幣流通速度快。
按照資本的觀點,金銀存放在地窖裡,永遠不是資本,只有運用到流通領域,只有不斷流通,纔是資本。
明清時,貨幣以金銀爲主,習慣於將金銀藏在地窖中,結果市場上流通貨幣少,經濟不太繁榮;而宋朝則是銅本位,而銅錢又容易生鏽,不適合地窖存錢,致使貨幣流通速度快。
而打仗,進行北伐,就是爲了活躍市場,將沉澱在民間的資本激活。
而將民間資本激活,不僅有利於爲北伐提供充足資金,更是有利於爲變法提供金錢。
實際上,很多變法失敗,原因很多,其中最爲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沒錢。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萬萬不能!
金錢能夠解決很多問題,甚至能讓一場本該失敗的變法,走向成功。
有大量金錢的注入,變法也多了幾層勝算!
現在看來,北伐的四個目標,基本上實行了。雖然富平之戰失敗,算是微微不足,不過也是瑕不掩瑜。
這場持續了兩年之久的第一次北伐,完美的收宮!
打了兩年戰,國庫徹底空虛了,這也是停下了進攻步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趙樸不在乎,後世不是常說,不要怕國庫空虛,就怕政府信譽不足。只要政府有足夠的信譽,今天花光了錢,明天又有了!
一切都是妥妥當當,唯一不足就是張浚來添堵了!
富平之戰,張浚貿然出擊,致使全軍崩潰,整個西北局變壞。雖然最後保住了四川,可是也丟失了西北大片土地。想要藉着陝西爲跳板,威脅河東,已經不可能了。
張浚之敗,在宋軍各路紛紛勝利的前提下,顯得格外刺眼。
此刻,彈劾張浚的奏章,一片接着一片,有的說張浚是趙括、馬謖之流,要皇上揮淚斬馬謖;有的說,張浚丟失西北,最大至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總之,此刻彈劾的奏章,已經一籮筐了。
張浚的政治生涯,算是徹底完蛋了。
即便是免了死罪,也是流放貶官的命,這輩子想要鹹魚翻身,似乎不可能了。
一想到,張浚放下的錯誤,趙樸就有砍人的衝動,
只是,想了想,還是算了吧,砍人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惡化局面。
在富平大敗後,西北軍人心惶惶,軍心不穩,此刻最需要安定人心,可是張浚卻是昏招連連,先是以敗軍之罪貶逐劉錫,斬趙哲及其部將張忠、喬澤,一連串砍人行動,嚇壞了西北軍很多人。結果,環慶路將領慕容洮叛投西夏,涇原路將領張中彥、李彥琪叛降金軍。
大量西北軍投降,在這些帶路黨的引導下,致使金軍進攻順利了很多。
總之,張浚昏招連連,敗招不斷!
打敗仗,不丟人,誰沒有打過敗仗,可是打了敗仗後,亂砍人,發泄憤怒,找替罪羊,就有罪了。砍人也無罪,身爲元帥有砍人的權力,可是也要分場合。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還是在局勢穩定情況下,在局勢不穩時,也不敢砍馬謖;而張俊在局勢不穩時,卻要連連砍人,顯示威嚴,結果局勢崩壞!
身爲統帥,時刻要保持冷靜,只有冷靜,才能做出最好選擇,只可惜連續的失敗,早已經讓張浚失去了理智
對張浚,趙樸很失望。
不是因爲打了敗仗,而是沒有處理好打敗仗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