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災後重建

在揚州,趙樸停留了半個月之久,主要是視察揚州的防線。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等,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江蘇省中部,東與鹽城市、泰州市毗鄰;南臨長江,與鎮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與南京市相連;西部與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與淮安市接壤,

揚州是江淮流域的中軸線,是整個淮河,長江防線的重要節點,可以說是建康的北大門。

雖然激戰半年多後,金軍退去了。此時金軍糧草損耗極大,軍隊士氣衰弱,不會南下,只是也要防止金軍突襲。

視察揚州防線,只是其一。

災後重建,是另一個目的。

當家不知柴米貴,當了皇帝才知道缺錢。朝廷必須有充足等地財稅,百姓必須填飽肚子,一個王朝纔有希望,不然一切都是水中花,鏡中月。此時的宋朝,軍事上的危機暫時解除了,只是財政上再度出現了危機。

因爲戰爭的緣故,一些地方的府衙,或是被金軍攻佔,或是跑路,或是被義軍侵佔,致使基礎政權幾乎崩潰。這一切導致,朝廷財稅銳減。而同時,一些商人操作,一些基礎生活用品的物價,快速飛漲,三倍、五倍、八倍,價格飛漲,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

此時,面臨着中央缺錢,沒錢給官員們發工資,沒錢給軍隊組織裝備,也沒錢賑災救濟百姓;而基層的百姓,則是受着物價飛漲之苦,苦不堪言,悲催無比。唯一受益的,就是那些大商人,他們藉着亂世,手段頻出,掙下了大量的錢財,金錢快熟向他們手中集中。

只是他們也過的不怎麼樣!

在宋代。不歧視商人,但是商人地位依舊很低。

士農工商,商人處於末流。

商人,說難聽些就是肥豬,專門等着長肥之後,被宰殺。一些沒有靠山,無權無勢的中小商人如此;一些權勢極大,有着官員做靠山的,也是如此。

在這個沒有物權法的時代,商人的命運很是苦逼。

大量的財富集中。並沒有帶來安全感。反而使他們越發的緊張。朝不保夕。

即便是想要花錢打點,在朝中找靠山,似乎也找不到人。誰都知道,此刻朝廷內。官員波動極大,“朝爲尚書郎,暮爲階下囚“。

此時揚州,乃至是整個江南處在不穩定狀態,好似休克一般。

這些問題都必須堅決,不然政權,難以鞏固。

只可惜,趙樸不是經濟學出身,嘴上混亂的說一說還可以。可是具體操作,解決起災後重建問題,則有些艱難了。

而這些都不是拍着腦袋,可以決定的;也不是制定某某人,可以解決的。這還設計到了宋朝深層次的經濟改革。稅收改革。此時的大宋,處在休克狀態,固然危險無比,可也是改革阻力最小的時刻。

此時必須將改革的大致論調定下,不必全部實行,但是至少要有未來三年,乃至是十年的經濟計劃。

這些都必須慎之又慎!

戰場上輸上一兩場,沒有什麼,再打便可。只是此刻,若是出了差錯,影響是致命的。

此時走在十字路口上,趙樸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沒有注意不要緊,他是皇上;只要臣子,百姓有注意就行。

於是,趙樸很快讓禮部貼出榜單,在一些府衙,一些重要的地點到處張貼,向民間徵求意見,尋求解決之法。

這也算是一種政治作秀吧!

畢竟,這個時代明君多廣開言路,四處納諫,一副謙虛的樣子,至於真的是不是謙虛,無人知道。

而這也算是另一種挖掘人才的方式。

何爲人才?

有一技之能,有用處就是人才。

告示中寫道,若有所得,可寫成陳條或奏本,送到翰林院,翰林院設有專人整理讀書人的陳條奏本,如果你的見解獨到的話,陳條就能直接送到皇上的案頭。若是皇上御覽合意的話,可得面聖的機會,若再通過皇上親自考覈,立即可賜進士及第,並授官。

總之,想說就說,說錯了不要緊;可是說好了,卻可能封官。

隨着,皇上廣開言路,向民間廣求意見,尋覓良才,引得讀書人熱情高漲,展開了熱烈的辯論,四處找人切磋,不斷上書。

而各種災後重建的意見,搬到了案頭,意見很多,方法無非是修生養息,或是加稅,或是節儉等等。多數意見,趙樸只是一掃而過,就丟在了一邊,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出彩的意見。

而趙樸也是開始整理這些意見,然後按照着自己的想法,大致的開始規劃。

整個災後重建,可以分爲兩個階段,一個是短期內,主要側重兩點:一是要平仰物價,使糧食價格穩定,百姓吃得起飯;二是,要恢復基層機構,加大徵稅,使財政寬裕。

而平仰物價,需要發揮政府作用,還有大商人作用。總之一句話,糧食價格要下降,要讓百姓買得起糧食,不然天上地下,沒有人救得了你。

長期內,主要側重於兩點:一是,要打擊腐敗,肅清吏治,不要求人人是海瑞,但是至少要不阻礙國家發展;二是,積極進行實行計劃經濟,加大政府對經濟的引動,帶動,快速恢復經濟。

開設銀行,發行債券,加大海洋貿易,加大基礎堅實的等,這一些列組合拳打出,必然使國庫有錢,做到國不加賦而民富饒!

而不論是長期規劃,還是短期規劃,都需要非凡之人擔任。

只是思考了許久,還是找不到適合人選!

秦檜爲人精明,善於理財,只可惜太過圓滑,忠誠感欠缺,誰都不知道何時被此人賣了;而李綱爲人正直,忠誠感強,至少不必擔心叛變,可惜爲人缺乏圓滑,又好以直取名。

最後,無奈之下,趙樸覺得讓這二人搭配,一個左相,一個右相,共同擔任災後重建的任務。

………

河畔的煙柳,已是落葉紛紛,但這並沒有造成慘淡蕭瑟的感覺。沿河兩岸,繁華如夢,商鋪門樓,趙樸站在酒樓上,總能聞到花香、茶香、酒香,香風陣陣。而俯視而下,河上畫舫輕蕩,舞女不斷,笙歌隱隱,街上人頭聳動,叫賣聲聲。

士子們在酒樓上,點指江南,激揚文字。

一點也沒有一絲戰爭的跡象。

趙樸不得不感嘆,商品經濟城市,恢復速度之快,遠遠超過了農耕時代的修生養息。

“拜見,陛下!”

這時,一箇中年男子,起身拜道。

趙樸幽幽道:“這裡沒有陛下,只有趙公子!”

“是!”對面男子,恭敬的道。這個中年男子正是秦檜。

不久之後,酒樓上又走上了一個男子。

此人正是李綱!

白衣黑髮,衣和發都飄飄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飄拂,襯着懸在半空中的身影,眼睛裡閃動着智慧與驕傲。五官俊美鮮明,眼睛深邃如滄海,鼻若懸樑,脣若塗丹,膚如凝脂。

趙樸也不得不感嘆,李綱的確屬一個美男子。

此刻已經四十多歲了,已經是大叔級別了,可是依舊風采迷人,翩翩風雅,一副迷倒萬千少女的樣子。

相較而言,趙破就差了很多,隱約間,心中生出一絲妒忌之心。

“陛下,爲何不在宮中,爲何在外行走!此時大宋正在生死存亡的時刻,君王當勉力,奮發圖強,臣子將竭盡心力,共御外敵,君臣當一心,其利斷金,唯有如此,大宋才能興盛!陛下,身爲君王,當勤勉爲國,豈能在外嬉戲,沉迷於玩樂!”

一見面,李綱就開始說教,開始勸諫。

第43章 姚平仲襲營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156章 三伐宋朝第79章 今日的太上皇第259章 秦檜的不甘!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163章 石灰吟第37章 种師道論戰(一)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140章 打殘五肢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107章 聖旨來了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102章 宴會歌舞第16章 組建新軍第455章 斬殺完顏亮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161章 又要遷都第107章 聖旨來了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180章 沒良心炮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345章 西遼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232章 武備學堂開業第17章 新軍計劃第303章 雞肋第285章 大海做洗澡盆第351章 劉豫稱帝第174章 算計第412章 殺星,火拼!第289章 金軍退去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134章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145章 不動如山第76章 金軍來襲第53章 河東之地第349章 艱難的第三問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355章 肥豬變野豬!!第231章 聖公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113章 璇兒的幸福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174章 算計第300章 首戰告捷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141章 魔怔了!!第218章 算一算海軍的賬第236章 治傷,輸血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47章 再回汴梁第311章 功勞薄第148章 勳章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381章 貓追老鼠第63章 一個不合格的列兵第442章 東征西夏第100章 再見魯智深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382章 放下仇怨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215章 變法(一)第163章 石灰吟第67章 滅敵第293章 洪水之後,必然有瘟疫第53章 河東之地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304章 金兀朮跑了!第103章 進入主題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178章 殺殺殺,戰戰戰!第63章 一個不合格的列兵第336章 選後第383章 決戰時刻到了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212章 一個人的改革(三)第334章 銀行開業第170章 再見張所第9章 六賊第364章 奇襲洛陽第11章 晉之永嘉,宋之靖康第345章 西遼第73章 義軍首領第73章 義軍首領第135章 李綱的執拗第264章 禍起蕭牆第451章 除夕攻襲
第43章 姚平仲襲營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156章 三伐宋朝第79章 今日的太上皇第259章 秦檜的不甘!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163章 石灰吟第37章 种師道論戰(一)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140章 打殘五肢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107章 聖旨來了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102章 宴會歌舞第16章 組建新軍第455章 斬殺完顏亮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161章 又要遷都第107章 聖旨來了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180章 沒良心炮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345章 西遼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232章 武備學堂開業第17章 新軍計劃第303章 雞肋第285章 大海做洗澡盆第351章 劉豫稱帝第174章 算計第412章 殺星,火拼!第289章 金軍退去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134章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145章 不動如山第76章 金軍來襲第53章 河東之地第349章 艱難的第三問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355章 肥豬變野豬!!第231章 聖公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113章 璇兒的幸福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174章 算計第300章 首戰告捷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141章 魔怔了!!第218章 算一算海軍的賬第236章 治傷,輸血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47章 再回汴梁第311章 功勞薄第148章 勳章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8章 宋徽宗退位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381章 貓追老鼠第63章 一個不合格的列兵第442章 東征西夏第100章 再見魯智深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382章 放下仇怨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215章 變法(一)第163章 石灰吟第67章 滅敵第293章 洪水之後,必然有瘟疫第53章 河東之地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304章 金兀朮跑了!第103章 進入主題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380章 又見夜襲第178章 殺殺殺,戰戰戰!第63章 一個不合格的列兵第336章 選後第383章 決戰時刻到了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212章 一個人的改革(三)第334章 銀行開業第170章 再見張所第9章 六賊第364章 奇襲洛陽第11章 晉之永嘉,宋之靖康第345章 西遼第73章 義軍首領第73章 義軍首領第135章 李綱的執拗第264章 禍起蕭牆第451章 除夕攻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