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水淹柴桑

經過二十幾天的炮石攻打,江夏不大的城池,坍塌過半,從遠處看上去,像峰巒起伏的山丘。飛石、弩炮的巨大沖擊力,快要把阻擋大軍的牆壁夷爲平地。關羽和爲數不到兩千的守軍已經無險可守。面臨決戰。這兩千士兵,就是兩千個血葫蘆。綠色的軍服,混合了血漿,變得暗紫,順風兩裡可以聞到腥臭。關羽的鎧甲,早被箭矢撕成碎片,青龍刀也崩了好幾道口子。關羽頭上、手上都纏着白色的繃帶。防止頭頂上被飛濺的石屑砸破流出的鮮血擋住視線。握刀的雙手上橫七縱八的都是口子和血泡。必須用白布纏個結實。

郝昭提調一千輛發石機,五百兩飛梭巨弩車,整齊的佈列於殘破的城牆之外。護城河已經被工事兵的泥土加上死人的屍體填平了。所以,炮兵之後,就是森然冷靜,殺氣穿雲的上萬黑龍騎士。一陣炮轟之後,輕輕的一帶馬繮,完全可以躍入城中了。

控弦戰士紛紛以刀背擊臂,高聲吶喊。

騎兵之後,是兩萬全裝鎧甲的步兵,這些人準備一會兒打掃戰場。

文丑,黑甲黑旗。立馬於戰車之後。傲然挺槍,高聲吶喊:“關雲長,文丑敬重你是條好漢,再問你一次,投不投降?”

關羽沒拿正眼瞅他,纏着繃帶的左手,瀟灑的摸了一把被血漿凝固的像掃帚苗一樣的鬍鬚,冷笑道:“汝乃是一個匹夫,也配勸我勸降,還是滾開吧。哈哈哈哈。”

文丑剛毅冷俊的臉上,顯出陰冷的笑,牙齒咬的咯咯作響,顯然是被關某人的狂妄自大激怒了。“放箭——攻城——”

郝昭重複一次:“放——”

紅旗揮動,飛石如雨,巨弩如林。空中張開一張死亡之網。面前的城牆上一寸寸的被炮石削平。飛濺起來的石屑,使人聯想到豆腐渣。“轟隆、嘩啦”隨着一聲聲的爆響,一片片的士兵,被坍塌的城牆砸斷胳膊腿或者脖子。哀嚎着,哭叫着。他們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等死。

無法抗拒的強大炮火。

眼前的障礙物基本被清除。關羽的士兵再也不能躲在只有半人高的城牆後放冷箭了。文丑大吼一聲:“殺——”戰車兵,迅速分列兩邊,黑龍騎像一條黑龍般竄出去。每一匹馬,都是黑龍身上的一塊鱗片。

關羽左臂已經被炮石砸傷了。痛入骨髓。仍然狂吼道:“弟兄們殺,誓死效忠主公。”身後的殘兵可能也是被他視死如歸的精神感動了。出籠猛虎般殺了出來。

精銳的黑龍騎。蓄銳已久的黑龍騎。

對付這種站都站不穩的步兵,絕對只剩下砍菜切瓜了。

文丑和關羽展開最後對攻的同時,水中的決戰也開始了。

我率領旗艦和甘寧、文聘的兩艘副艦分三路從水軍陣型中駛出,親自吹響號角,召集艦隊隨後佈陣集結。

對面的馬成還有殘破戰船兩百艘。像瀕死時拼命掙扎在水面上的一隻只爬蟲。不過這些爬蟲保持的隊形,還是讓我很吃驚的。畢竟這已經是血戰的第二十三天了。竟然絲毫不亂。馬成真將才也!

三路艦隊已經集中了所有的發石機和排弩。中央艦隊的旗艦上,突然兩面紅旗招展。甘寧,文聘同時下達命令:“衝,殺光敵軍。”

兩隻船隊並沒有迎向敵艦,而是繞到了兩翼,意圖很明顯,是要包抄敵軍。我的主力艦隊,五十條‘航空母艦’向前挺進——

船速飛快。相對而來。

本來的東風忽然逆轉爲西南風。我大爲振作,命令揚起七桅風帆,全速前進。彷彿在眨眼間,鉅艦衝出千丈。中軍艦隊,燕翅排開,發石機、排弩機全部準備就緒,向進入射程的劉備水軍猛烈轟擊,馬成的前鋒艦隊立即全軍覆沒,二十餘條戰船被焚燬。

處在兩翼的袁兵已經順風完成包圍,迅速的縮小戰圈。

鉅艦和敵艦相撞在一起。

我趁機命令軍隊發動總攻,一時間,殺聲震天。雙目血紅的士兵,紛紛躍上敵艦,展開殺戮。

此時,已是黃昏時分,天上殘陽如血,地上血流成河,壯闊的長江變成血河。江面上、陸地上喊殺聲一片一片,火光映天,血水橫流。

馬成的上百條船被擊沉焚燬。袁兵也有三艘鉅艦受到攻擊,燃燒大火而沉沒。火光沖天中,不時傳出被燒死和殺死的士兵的慘叫聲。

馬成看了看陸地上逐漸平靜的戰場,火光、鮮血與天空映成令人恐懼的紅色,他知道戰鬥已經結束了。忽然一隻流矢飛來,從他的心窩穿過,血紅的箭桿落入血紅的江水中——

文丑的眼前死命拼殺的敵兵,已經紛紛倒下。上萬的黑龍騎戰士,圍着關羽一人一騎在拼殺。

末路英雄,使出他最後的一絲力氣,震飛文丑的飛雲槍。青龍刀也隨之拿捏不住,脫手甩了出去。文丑左臂握了一下痠麻的右臂,猛然從馬背上撲上去,把關羽雄偉的身軀,撲倒在地上。隨口喝令士兵過來綁了。

士兵過來綁了兩圈。文丑忽然揮了揮手道:“算了,不用綁了——”他發現關羽已經死了。筋疲力竭而死。

也算是對得起劉備了。

諸葛亮水軍被呂蒙、太史慈、谷利、徐盛等人牢牢的牽制在鄱陽湖,動彈不得。沒法子只能棄舟登陸,沿着柴桑、建昌一線殺奔廬陵郡。全琮殺了孫權之後,聽說諸葛亮殺到,不敢迎戰,收拾細軟,帶着十七八個小妾,逃奔吳郡。諸葛亮三天之後,破廬陵,豫章,派霍戈、霍峻、黃忠在附近掠地從東線一直打到臨川,吳軍沒有主帥,抵抗非常薄弱。廬陵已定,諸葛亮立即分兵,沿陸路攻打會稽。這時傳來了袁軍大破江夏,關羽、馬成以身殉國的消息。諸葛亮派人傳令給武昌守將高翔,成藩、柴桑守將虎步監孟琰、前將軍薛悌,命四人死守江面,半月之內決不能讓袁軍一兵一卒過來。

高翔和成藩倒還罷了,孟琰卻是諸葛亮從基層提拔起來的一流戰將。

韓非子說:猛將必起於卒伍;丞相必發於郡縣!!

更何況還有一個宿將薛悌。

袁軍雄厚,用不着休整。南岸起陸軍十五萬由文丑、張郃、于禁率領攻武昌;水路二十萬攻柴桑。

高翔、成藩無名之輩,不堪一擊。文丑大軍一到,四面圍城。高翔自以爲悍勇,帥軍出戰,被蜀將傅彤一刀斬於馬下。這個高翔原本也是蜀將。成藩堅守不出,文丑揮軍攻城,兩天之後,武昌城破。成藩被俘。

于禁、張郃不愧當世名將五日內連下九江、彭澤二十縣,所向睥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敵軍望風而逃。勢如破竹的推進到柴桑城下。水路大軍也接踵而至。

薛悌早料到高翔、成藩兩個守不住武昌。

文丑帥軍到柴桑城下時,驚訝的目瞪口呆,險些失聲驚叫。

柴桑城外荊棘如林,樹木叢雜,四面八方,方圓十里枯樹成林,敗草枯枝深可及膝。遠遠看來就像是忽然派生的原始森林。文丑要帶兵攻城,龐統正在軍中,連忙勸阻:“千萬不可,這些樹木雜草分明是薛悌派人移植過來。將軍攻城,若薛悌突然放火,我軍全部都要變成焦炭了。”

文丑冷笑道:“這種雕蟲小技,真虧他想的出來。老子派人把枯樹雜草清除掉不就好了。”龐統搖頭道:“薛悌正想要我軍如此!”張郃提馬上前:“先生的意思,薛悌要用拖延戰術。”龐統道:“正是,薛悌存了必死之心,要爲諸葛亮爭取時間。”

文丑恍然道:“要清理這些枯樹雜草至少三日。如何是好?”

張郃道:“不如直接把柴草點着燒掉。燒完之後,在進兵。”龐統還是搖頭:“倘若連城池也燒了起來,我軍就更過不去了。而且諸葛亮會製造謠言,說我軍屠城放火。”

張郃急道:“那總不能在這裡乾等?”

龐統擠了擠小眼睛;“薛悌的計策的確高明。可就是忘了一點——”張郃道:“忘了什麼?”龐統道:“柴桑地勢低窪,臨近鄱陽湖,二三月的天氣,春水方生,氾濫滿溢,與岸齊平,我們完全可以用水攻。他的柴草登時無用武之地。”文丑笑道:“幸虧有先生在此。周倉、傅彤、馮習帶五萬人馬,迅速挖掘河道。”

龐統囑咐道:“不要挖的太寬,以免水量太大,傷害無辜百姓。”

于禁沉思道:“薛悌知道我軍水攻,一定會出兵阻撓。末將帶兵埋伏在東側岔路上,以防萬一。”

文丑道:“文則想的周到,給你一萬黑龍騎,自去埋伏。”

于禁同周倉等人一起出兵,卻在半路埋伏下來。夜幕初降,大路上突然一陣馬蹄聲響,只是沒有馬嘶。于禁心裡冷笑,這一定是薛悌發現了袁軍挖掘河道,人銜枚、馬縛口,派人前去偷襲。

當下命令控弦戰士準備。火光中一員白袍大將帶着上萬人馬飛馳而過。騎在馬上的士兵突然聽到一聲清脆的梆子響。身側頓時萬弩齊發。黑暗中衝出無數蝙蝠般迅捷的騎士,蒼白的刀光在無邊的夜色上劃出刀刀口子。口子裡鮮血狂灑,夾雜着淒厲的慘叫。處在後隊的士兵,見中了埋伏,紛紛逃回城去。衝在前面的,已經被無數黑色的蝙蝠包圍在中央。吃驚的隊伍失去了指揮調度,自顧自的向外突圍,將領不能制止,只好隨着敗勢向外衝。大戰一直持續到二更天,敵軍剩下一半狼狽逃回柴桑。

周倉等人於第二日正午挖通河道,洶涌的湖水,跳躍起丈高的浪頭,撲向城牆。柴桑城四面立即積水過膝。薛悌佈下的樹木柴草完全失效。三個時辰,黃昏時分,湖水已經漲到兩丈多高,距離城頭差不多兩丈。

薛悌算計了一下,這已經是第二天,只要在堅守三天,軍師就能到達會稽。自己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心中不但不害怕,反而有幾分激動。組織士兵砌牆,隨着水勢猛漲,連夜加高城牆一丈。可是人力終究比不上自然。第二天清晨,天矇矇亮的時候,守城的士兵就發現,城牆只露出不足五尺沒被水淹沒。有的地方臨時加高,不太堅固,開始一段段的坍塌了。守軍惶恐不安,參軍樑寓建議薛悌趁着大水沒有進城前,乘船逃走,前往長江會和孟琰的水軍,截住袁軍主力部隊。

薛悌搖頭道;“若是柴桑失陷,水軍士氣一定衰落,根本抵擋不住半天。眼下能夠堅守一天是一天吧。”

樑寓心想,老子可不想跟你一起死,老子才五十多歲,正是年輕有爲前途無量的時候,誰會跟你瘋。心裡想着趁着沒人注意的時候,出城投降。

黃昏時分,大水與城牆齊平,城樓像一道道的雨簾,嘩嘩地向下淌水。已經沒過了守軍的小腿。薛悌下令退出城樓,派人安排城內的百姓攜帶細軟到高地上安身。好在柴桑是軍事要塞,只有戶口一萬。然後在城北的鐵籠山上集結,準備和袁兵決一死戰。

文丑得到這個消息,立即派周倉帥兵去堵住河道,防止洪水變大。接着派出一隊特種兵,游水入城。城牆附近已經水深齊腰了。特種兵,進城之後,發現無人防守,立即拆除了,城門處壘砌起來的木板和磚石。兩扇丈許高的城門壓力加重,轟然倒塌,大水衝破閘門,咆哮而入。城外的水位開始下降。

龐統笑道:“薛悌輜重全無,糧食被水沖走了。我軍只等三天,進去給他們收屍就可以了。”

其實薛悌也是這樣想的,這樣最起碼,他能拖延袁兵六天。他這樣想,不代表所有的將士都這樣想。飢餓的滋味豈是常人可以忍受。沒到第二天的下午,士兵們就餓得哭爹喊娘起來,一致認爲應該投降。第三天早上樑寓餓得前心貼後背,頭暈眼花,在山間高地上看着茫茫無際的大水發愁。在這樣下去,大家都要餓死了。樑寓想了想下去轉悠了一圈,所有的戰士都溼漉漉飢寒交迫,抱怨之聲不絕於耳。

第32章 視財如命第18章 戰略撤退第28章 天下軍閥第31章 悲憤詩篇第15章 匈奴烏桓第59章 意外收穫第52章 西涼鐵騎第42章 孫尚香第31章 奇兵制勝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6章 初露鋒芒第40章 孫策之子第12章 親情何在第12章 校場閱兵第30章 士兵譁變第42章 曹女布子第16章 父子生隙第47章 張晟其人第52章 玩物喪志第6章 崇山峻嶺第12章 萬夫莫當第43章 真的假的第2章 三歲神童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46章 瞞天過海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32章 視財如命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7章 一舉三得第3章 西部混戰第45章 平陽陷落第46章 對陣逞威第9章 反敗爲勝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54章 反目成仇第45章 周瑜病逝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8章 草原霸主第25章 外交政策第26章 巧施妙計第17章 用兵如神第49章 情報局長第9章 妖姬貂蟬第17章 相思疾病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34章 三分之一第24章 雄心壯志第33章 得意忘形第18章 將計就計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7章 大仁大義第25章 過渡章節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2章 救人危難第42章 曹女布子第6章 崇山峻嶺第32章 曹軍潰敗第30章 討回公道第39章 獻帝守城第25章 偷襲江夏第17章 垂死掙扎第56章 紅塵孽債第23章 死亡氣息第43章 威逼利誘第25章 過渡章節第25章 心懷不軌第42章 孫尚香第1章 收降徐晃第53章 軍事改革10第23章 天下無敵第34章 策劃政變第5章 生擒竇茂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52章 玩物喪志第17章 相思疾病第16章 得寸進尺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24章 無力迴天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4章 美好姻緣第25章 偷襲江夏第7章 陽平天塹第1章 臨危受命第7章 無敵子龍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2章 得到密報第40章 孫策之子第12章 校場閱兵第26章 賄賂重臣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5章 張遼的心第52章 玩物喪志第8章 無中生有第3章 烏桓騎兵第2章 細說原委第2章 困守淮南第27章 三光政策
第32章 視財如命第18章 戰略撤退第28章 天下軍閥第31章 悲憤詩篇第15章 匈奴烏桓第59章 意外收穫第52章 西涼鐵騎第42章 孫尚香第31章 奇兵制勝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6章 初露鋒芒第40章 孫策之子第12章 親情何在第12章 校場閱兵第30章 士兵譁變第42章 曹女布子第16章 父子生隙第47章 張晟其人第52章 玩物喪志第6章 崇山峻嶺第12章 萬夫莫當第43章 真的假的第2章 三歲神童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46章 瞞天過海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第32章 視財如命第21章 曹丞相的歸宿第7章 一舉三得第3章 西部混戰第45章 平陽陷落第46章 對陣逞威第9章 反敗爲勝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54章 反目成仇第45章 周瑜病逝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8章 草原霸主第25章 外交政策第26章 巧施妙計第17章 用兵如神第49章 情報局長第9章 妖姬貂蟬第17章 相思疾病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34章 三分之一第24章 雄心壯志第33章 得意忘形第18章 將計就計第51章 順勢入長安第7章 大仁大義第25章 過渡章節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2章 救人危難第42章 曹女布子第6章 崇山峻嶺第32章 曹軍潰敗第30章 討回公道第39章 獻帝守城第25章 偷襲江夏第17章 垂死掙扎第56章 紅塵孽債第23章 死亡氣息第43章 威逼利誘第25章 過渡章節第25章 心懷不軌第42章 孫尚香第1章 收降徐晃第53章 軍事改革10第23章 天下無敵第34章 策劃政變第5章 生擒竇茂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52章 玩物喪志第17章 相思疾病第16章 得寸進尺第12章 我的洛神(2)第24章 無力迴天第1章 益州不歸路第34章 美好姻緣第25章 偷襲江夏第7章 陽平天塹第1章 臨危受命第7章 無敵子龍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2章 得到密報第40章 孫策之子第12章 校場閱兵第26章 賄賂重臣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5章 張遼的心第52章 玩物喪志第8章 無中生有第3章 烏桓騎兵第2章 細說原委第2章 困守淮南第27章 三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