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戰與和(上)

包袱裡還有三雙羊毛襪,兩付手套,一條圍巾。羊毛襪都是按照現在的織法,有底有面有螺口。這樣的襪子才服帖暖和。手套是分五指的,一付是全指的,另一付一半指的。穆佑軒無論是在戰場上拉弓射箭,還是在軍帳的批文寫字,都可以戴半指的手套。

桔子唯一沒有織的是帽子。古人頭上不僅有髮髻。穆佑軒還要戴頭盔。桔子實在不知道,這帽子該怎麼織。但是桔子還是織了一個頭套。這種用元寶針織的頭套,只要把一頭紮起來,完全可以當帽子用。

穆佑軒看着桔子把包袱裡的東西,一樣一樣的拿給他看,眼裡的溫柔滿滿的,都快要溢了出來。最後,桔子說:“穆二哥,我沒有量過你的身材,都是大約估的。好在這些衣物都有鬆緊,你要把它們貼身穿在盔甲裡,總能暖和一些……”話說到一半,卻被穆佑軒一把抱住。

桔子嚇了一跳,還想要掙扎,卻聽見穆佑軒啞着聲音說:“別動。就讓我抱抱。”桔子安靜了下來,只聽見兩個人“嘭,嘭”的心跳聲,似乎意外的和諧。過了好一會兒,穆佑軒輕輕地在桔子額頭上吻了一下,柔聲說:“記得等我回來。”他也不等桔子回答,拎着包袱,頭也不回地走了。

穆佑軒走了之後,有好一段時間,桔子什麼事情都做不下去。連送給穆婉兒的押花畫,都沒心思做了。最後,還是丁彩催了她幾次,她才趕上了給婉兒添妝。

這次雲澤洋是跟穆佑軒一起走了。雲澤洋走了之後,江浩就不是每天都去學堂了。他現在多半在家裡學習,雲澤洋給他留下的教材。隔幾天。纔去學堂一次,跟師兄鄭澤銘討論學問,也做一些雲澤洋留下的題目。讓鄭澤銘批改。雲澤洋讓江浩參加明年的科考。他認爲江浩過明年的童生試,秀才試應該不成問題。考進士就還需要積累。江浩也應該上科場試試水了。

同時,準備明年去考試的還有李多銅。但是李多銅只是學堂的普通弟子,既沒有江浩那麼資源,也沒有江浩那麼用功。用雲澤洋的話說:“他就是去碰碰運氣的。”至於沿山村其他幾個學子。雲澤洋直接跟他們說,就別浪費那個錢了。至少再讀三年再說。

江浩回到家裡,雖然也是埋頭讀書,卻也能分出一二分心思,來管理家裡的事物。穆佑軒走的時候秋收剛結束。雖然家裡的活沒有秋收的時候那麼多了,可也不能放鬆。桔子難得犯了懶,江浩就義不容辭地接手了,總算是沒出什麼差子。江浩的心裡卻對桔子和穆佑軒的感情,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這讓他更積極地打探穆佑軒在京城的消息。

京城那邊的消息並不好。皇帝儘管認爲穆佑軒的能力,但是對他還是有幾分戒心,再加上有心人的反對。穆佑軒在京城一呆就是一個多月,卻拿不到出征的聖旨。青門峽告急的文書,一封接着一封地傳過來。朝中大員們,基本上都沒當作一回事兒。說起來。從前朝到今,中原與遊牧民族的戰爭從沒斷過,但是青門峽也從來沒丟過。

那些蠻族馬上的功夫雖然不錯。可是卻不會打攻堅戰,也沒有什麼堅城的工具。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爲,蠻族壓在青門峽前面的兵力,是虛張聲勢的。他們在青門峽外搶夠了就會回去的。所以那一封封戰報,只是成爲朝中各派爭權工具,誰也沒有真正重視它。

就這樣,一個多月,朝中的緩兵連將領都沒選出來。要不是,有一個渾身浴血的校尉。拼着最後一口氣,到京城報警。說青門峽破了。穆佑軒說不定,還能等得及參加穆婉兒的婚禮。

青門峽卻攻陷的消息。立刻振動了整個京師。那個校尉進京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皇帝立刻招人商議。這次事關重大,除了各位宰輔之外,六部尚書,幾位成年皇子,一個不落的都來了。可是,青門峽陷落的消息,引起的振動太大了。大部份官員居然認爲應該和談。

他們覺得,蠻族既然連青門峽都打得下來,剩下的蘭沙口基本上不會起什麼作用。等蠻族進入一馬平川的中原地帶,大楚根本打不贏。更何況,他們連兵都沒調呢,要馳援蘭沙口,還不知道兵員在哪呢?不如跟蠻族談談,給他們點錢,禮送他們出境就是了。皇帝看着這些滿口文章的官吏,心裡實在是惱怒。他雖然不算是明君,但也不想跟蠻族給這種城下之盟。

在這種時候跟蠻族談判,條件如何就不用說了。史書上自己是會一定留下重重的下筆,而且絕對不會有好話的。但是青門峽已經陷落,邊軍基本上是被打散了。皇帝也知道,大楚承平這麼多年,朝庭養的軍隊數量是不少,可基本上沒有能打仗的了。還有,這一打仗,所花費的銀兩也是幾百上千萬的。大楚這幾年也是年年遭災,戶部的倉庫都快能跑老鼠了,錢又是從哪裡來?皇帝憤怒地看着爭吵中的官吏們,卻說不出,立刻派兵出戰的話來。

就在皇帝百般無奈之際,卻聽到小太監進來稟報,說:“秦王請罪告進。”皇帝這才發現,這麼要緊的會議,秦王居然遲到了。秦王雖然已經從軟禁中,被放了出來,卻沒有領什麼差使,已經很久沒進這個朝議大堂了。但是,秦王藉口沒有差使,有時間盡孝,宮裡反而跑得勤快,消息也靈通的很。這次,皇帝招人開會,是招的所有成年皇子,並沒有把秦王排斥在外。

秦王這個常常呆在宮裡的人卻遲到了,實在有些說不過去。皇帝一肚子的鬱悶,這下總算是找到發泄口了。他冷着臉,對小太監說:“去。讓那個小畜牲立刻滾進來。”原本,在小太監進來的時候,大堂裡已經有一些人注意到他,停下了爭吵。皇帝的聲音又很大,大堂裡立刻就安靜了下來。

大家看着秦王進來後,從容不迫地給皇帝行了禮,又跪下爲來遲了請罪。皇帝的聲音冷得像冰一樣,問:“秦王,你還是我大楚的皇子嗎?異族入侵,青門峽陷落。平日裡你一口一個想爲父皇分憂,現在這麼大的事情,你倒不着急,是不是對朕心存怨懟?”

皇帝確實對秦王起了疑心,秦王是個律己守時的人。現在來晚了,還看起來沒當回事兒的樣子,和他平日以天下爲已任的表現,差得有點遠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兒臣不敢有怨。兒臣來得晚,是因爲去辦了一點事情。”秦王回答得很乾脆。

豫王宋珞瓊是堂上皇子中,年齡最小的。脾氣一向爆燥。皇帝卻認爲他不藏心事,對他一直寬容的很。這時,見皇帝發脾氣,別人都不敢說話,只有他並不在乎。他與皇二子魯王宋珞玉是一母同胞,平日裡也很看不慣秦王一本正經的樣子,這次算是逮住機會了。

шωш● тт kΛn● C ○

他嘻嘻笑着對秦王說:“三哥,你又沒領差使呢,能有什麼事兒?別是在哪個美人的懷裡耽誤的吧。”他看了一眼,皇帝的臉色越發黑了。他更是得意地說:“父皇,三哥這段時間是懶散了一些,你就別計較了。三哥平日心高氣傲的,你沒給他差使,他自然不肯平白讓人使喚。”

皇帝陰着臉對秦王說:“秦王,你要是不願意爲國出力,就回去吧。朕白養一個兒子,也養得起。”秦王從懷裡拿出一本奏摺,呈了上去,對皇帝說:“父皇,兒臣來遲是有罪。但是現在邊關事急,還是請父皇看了兒臣帶來的東西,再來處罰兒臣。”皇帝一愣,示意貼身的大太監接過奏摺。

皇帝心裡不痛快,也沒有叫秦王起來,就看起來奏摺來。奏摺有些長,裡面列舉了這幾年的氣候變化,特別是北方蠻族的草場消減,牲畜死亡情況。皇帝看得出了神,臉上開始滲出細細的冷汗。周振是皇帝的太監總管,平日最是留心皇帝的神情變化。這會兒,他看見皇帝的臉色不對,連着叫了好幾聲,皇帝纔回過神來。

皇帝看見秦王還跪着,忙說:“琳兒,起來。你這些資料是從哪裡來的?”秦王見皇帝叫了他的小名,鬆了一口氣,說:“穆大將軍一個月前就進了京,因爲朝庭援軍的主將一直沒選出來。他心裡擔憂,就開始收集蠻族的資料,以備不時之需。這幾天,他把資料整理出來,發現事情不太好。又怕父皇不瞭解情況,被蠻族打個措手不及,就把資料送到我的府上。我今天整理這些資料,纔來遲的。”

魯王宋珞玉發現情況有些不太妙,立刻問:“穆大將軍既然有蠻族的資料,爲什麼不呈進宮來,反而送到你那裡?”他還想給秦王扣一個結黨的帽子。()

第219章 穆清兒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107章 鋪子開張第55章 年禮(上)第121章 鬧大了第97章 徒弟(上)第98章 徒弟(下)第136章 李實樸的心願第102章 重辣的水煮魚第106章 江山赴考第67章 年夜飯(下)第206章 冬衣(上)第54章 穆婉兒的煩惱第155章 災民(上)第204章 繡莊第24章 買土豆第5章 打絡子 做絹花第161章 羊毛衫第43章 送湯第220章 房玉晨第40章 縣令大人的小舅子第47章 江春兒(中)第81章 挽回關係第61章 準備年貨(下)第197章 打了引號的偶遇第184章 表白第11章 奶奶的養老銀子(上)第49章 買地第25章 鴻運樓的土豆餅第213章 軍中救護(下)第151章 擴大經營(上)第33章 立契分戶(上)第249章 團聚第140章 籌集盤纏第241章 梅子的結局第1章 重生分家時第234章 審問第245章 說服第164章 小東子第85章 買玻璃第195章 王奎找來了第93章 買牛和買羊第123章 修馬車第173章 寧石頭當兵第108章 買馬第197章 打了引號的偶遇第198章 王修領見江山第210章 捐獻(上)第27章 五香粉第203章 進京第54章 穆婉兒的煩惱第243章 紀鵬第78章 官司第6章 第一桶金第59章 江常安的變化第249章 團聚第157章 災民(下)第28章 初識穆婉兒第180章 謠言(下)第92章 李亦溪請客第224章 房玉晨VS桔子(上)第135章 收成(下)第119章 孫媒婆第117章 退婚第64章 請客第216章 傷病營(中)第222章 返京第140章 籌集盤纏第130章 土豆飯第185章 拒絕第48章 江春兒(下)第160章 生計第243章 紀鵬第150章 買煤礦第153章 煤場主管第191章 戰與和(下)第135章 收成(下)第154章 丁千里第175章 環首刀(下)第240章 返鄉(下)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26章 銷售分股協議第87章 養豬第42章 買驢第149章 相親(下)第178章 謠言(上)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40章 縣令大人的小舅子第12章 奶奶的養老銀子(下)第37章 碼頭工地第117章 退婚第121章 鬧大了第165章 關嫂第12章 奶奶的養老銀子(下)第51章 穆婉兒來訪第220章 房玉晨第189章 告別第35章 煤餅爐第160章 生計第134章 收成(上)
第219章 穆清兒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107章 鋪子開張第55章 年禮(上)第121章 鬧大了第97章 徒弟(上)第98章 徒弟(下)第136章 李實樸的心願第102章 重辣的水煮魚第106章 江山赴考第67章 年夜飯(下)第206章 冬衣(上)第54章 穆婉兒的煩惱第155章 災民(上)第204章 繡莊第24章 買土豆第5章 打絡子 做絹花第161章 羊毛衫第43章 送湯第220章 房玉晨第40章 縣令大人的小舅子第47章 江春兒(中)第81章 挽回關係第61章 準備年貨(下)第197章 打了引號的偶遇第184章 表白第11章 奶奶的養老銀子(上)第49章 買地第25章 鴻運樓的土豆餅第213章 軍中救護(下)第151章 擴大經營(上)第33章 立契分戶(上)第249章 團聚第140章 籌集盤纏第241章 梅子的結局第1章 重生分家時第234章 審問第245章 說服第164章 小東子第85章 買玻璃第195章 王奎找來了第93章 買牛和買羊第123章 修馬車第173章 寧石頭當兵第108章 買馬第197章 打了引號的偶遇第198章 王修領見江山第210章 捐獻(上)第27章 五香粉第203章 進京第54章 穆婉兒的煩惱第243章 紀鵬第78章 官司第6章 第一桶金第59章 江常安的變化第249章 團聚第157章 災民(下)第28章 初識穆婉兒第180章 謠言(下)第92章 李亦溪請客第224章 房玉晨VS桔子(上)第135章 收成(下)第119章 孫媒婆第117章 退婚第64章 請客第216章 傷病營(中)第222章 返京第140章 籌集盤纏第130章 土豆飯第185章 拒絕第48章 江春兒(下)第160章 生計第243章 紀鵬第150章 買煤礦第153章 煤場主管第191章 戰與和(下)第135章 收成(下)第154章 丁千里第175章 環首刀(下)第240章 返鄉(下)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26章 銷售分股協議第87章 養豬第42章 買驢第149章 相親(下)第178章 謠言(上)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40章 縣令大人的小舅子第12章 奶奶的養老銀子(下)第37章 碼頭工地第117章 退婚第121章 鬧大了第165章 關嫂第12章 奶奶的養老銀子(下)第51章 穆婉兒來訪第220章 房玉晨第189章 告別第35章 煤餅爐第160章 生計第134章 收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