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章

出海那天,正值滿月,半夜一點鐘上船,子潮已過,海面異常平靜,李鴻章稱頌:“全是託王爺的福!”

坐的是最大的一艘定遠艦,艦上最大的一間艙房,也就是定遠艦管帶,到德國去過的“總兵銜補用副將劉步蟾”的專艙,重新佈置,改爲醇王的臥室。其次一間,不是李鴻章所用,而是特爲留給李蓮英。專門辦這趟差的天津海關道周馥,親自領着李蓮英進艙,原以爲一定會有幾句好話可聽,那知不然!

“周大人,”穿着一身灰布行裝的李蓮英問道:“這間艙也很大,跟王爺的竟差不多了。是怎麼回事?莫非船上的艙房,都是這麼講究?”

“那裡?”周馥答道:“兵艦上的規矩,最好的一間留給一艦之長的管帶,就是王爺用的那一間,再下來就數‘管駕’所用的一間,特爲留給李總管。”

“李中堂呢?”

“李中堂是主人,用的一間,要比這裡小些。”

“這不合適。”李蓮英大搖其頭,“李中堂雖做主人,到底封侯拜相,不比尋常。朝廷體制有關,我怎麼能漫過他老人家去。周大人,盛情心領,無論如何請你替我換一個地方。”

周馥大出意外,再想一想,他多半是假客氣,如果信以爲真可就太傻了。因而一疊連聲地說:“李總管不必過謙。原是李中堂交代,這麼佈置的!”

“李中堂看我是皇太后跟前的人,敬其主而尊其僕。我自己可得知道輕重分寸,真以爲受之無愧,那就大錯特錯了!周大人,”李蓮英說:“如果真沒有地方換,也不要緊,我看王爺艙裡的那間套房,四白落地,倒清爽得很,我就在那裡打地鋪吧!”

那怎麼可以?周馥心想,那個套間是“洋茅房”,李蓮英不識白瓷抽水的“洋馬桶”,竟要在那裡打地鋪,傳到艦上洋教習的耳朵裡,可真成了“海外奇談”!

當然,這話亦不便明說,無可奈何,只好答應掉換,而換那一間,卻又煞費周章。照理說,他既不肯凌駕“李中堂”而上之,自然是跟李鴻章的臥艙對換。但這一來李鴻章便得挪動,必感不便,必感不快,自己的差使就又算辦砸了。

想一想,只有請示辦理,便請李蓮英稍坐,他趕到李鴻章那裡去叩門。等開門望裡一看,李鴻章穿一身寧綢夾襖褲,赤足坐在銅牀上,牀前一張小凳子,坐的是專門從上海澡塘子裡找來的修腳司務小楊。李鴻章早年戎馬,翻山越嶺,一天走幾十里路是常事,因而一雙腳長滿了雞眼,每天不是熱水洗腳,細細剔理,第二天便無法走路。

見此光景,周馥也就不必再說對換的話了,“李總管一定不肯用那間艙,要換地方。”周馥說道:“我拿我那間艙給他,我自己找地方去擠一擠。特爲來跟中堂回一聲。”

“喔,怎麼回事?”等周馥將李蓮英的話,都學了給李鴻章聽以後,他臉色鄭重地說:“你們都記着。此人可不比安德海,從這一點上就看得出來了!”

“是!”周馥將他的話在心裡默誦了一遍,請示另一事:“王爺上船的時候說,想看看東海日出,到時候要不要預備?” шшш ▪тт kΛn ▪¢o

“預備歸預備,不必去驚動他。日出,也就是三四點鐘的時候,這會兒都快兩點了!何苦鬧得人飢馬乏?”

※※※

艦橋上佈置了座位、飲食,預備醇王有興,正好迎着旅順口正東方向看日出。結果並無動靜,醇王一直到早晨六點鐘才醒。

等他一醒,李蓮英已經在伺候了。醇王看他幫忙張羅,要這要那,有條不紊,竟象服侍慣了的,心裡不免佩服,怪不得慈禧太后少不得他這麼一個人。

一想到慈禧太后,立刻便生警覺,三品頂戴的長春宮總管,自己居之不疑地受他的侍奉,豈不是太僭越了。因而提高了聲音說:“蓮英,你歇歇去吧!你也是李中堂的客,不必爲我費神。”

“老佛爺交代過的,讓蓮英侍候七爺。”李蓮英說,“就是老佛爺不交代,蓮英不也該在這兒伺候嗎?”

“得,得!何必還講這些禮數,你擱下吧!”

說之再三,李蓮英只有歇手,但卻仍舊守着他的規矩,悄悄兒肅立在門口,見到李鴻章也照樣請安,一點都看不出大總管的架子。

這一天整日無事。醇王大部分的時間,坐在艦橋上看海,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航行大海,也是生平第一次乘此艨艟鉅艦,因而處處覺得新奇,時時暗道“慚愧”,不懂的東西太多了。從前常批評恭王辦洋務並無實效,甚至心目中以爲洋人不足道,洋務不必辦,也是太錯了!

到了晚飯以後,旅順已經在望,九點多鐘,定遠艦進港,碼頭上燈籠火把無其數。等醇王坐小船登岸,旅順守將四川提督宋慶,身穿黃馬褂,頭戴雙眼花翎,率領屬下將官,已在道旁跪接。時候不早,爲了讓醇王得以早早休息,一切繁文縟節,概行蠲免。宋慶到行轅請過安,立即回營,連夜作最後的檢點,預備校閱。

第二天一早,醇王身穿黃行裝,上罩五爪金龍四團石青褂,頭戴三眼花翎寶石頂的涼帽。這天有小雨,所以又披一大紅羽紗的雨衣。先坐紅幨灑金的明轎到校場,然後換乘特地從京師運來的一匹菊花青大馬,在震天的號炮和樂聲之中,到演武臺前下馬。

等宋慶稟報了受校人數,隨即開始校閱。先看陣法,次看射鵠,弓箭換成洋槍,乒乒乓乓,熱鬧得很。醇王拿千里鏡照着靶子,紅心上的小洞,密如蜂窩,足見“準頭”極好。

醇王極其高興,傳諭賞銀五千。

回到行轅,召見將領,少不得還有一番慰勉。吃過午飯,接見洋人,一個是英國海軍出身的琅威裡,現在受聘擔任北洋水師“總巡”;一個是德國人漢納根,專責監修炮臺。這兩名“客師”事先曾受到教導,親王儀制尊貴,接見之時,洋人雖不須磕頭,但並無座位。不過醇王頗爲體恤,不讓他們站立太久,略略問了幾句話,便“端茶碗”送客了。

第二天校閱海軍。演武臺搭在旅順港口左面黃金山上。口外已調集八艘兵艦,北洋的定遠、鎮遠、濟遠三鐵甲船,超勇、揚威兩條快船,以及屬於南洋,由福建船政局所造開濟、南琛、南瑞三戰船。先是演習陣法,前進後退,左右轉彎,八船行動如一,醇王讚賞之餘,不免困惑,便開口相問了。

“海面如此遼闊,八條船的行動這樣子整齊,是怎麼指揮的呢?”

這話是向李鴻章發問的,他便轉臉向北洋水師大將,天津鎮總兵丁汝昌說道:“禹庭,你跟王爺回話。”

“回王爺的話,白天是打旗,叫做‘旗語’,晚上是用燈號。”

“喔,那麼由誰指揮呢?”

“是旗艦,今天是用鎮遠做旗艦。”

“旗艦又由誰指揮呢?”

這話頗難回答,李鴻章卻在旁從容答道:“今天自然由王爺指揮。”

“嗯,嗯。”醇王問道:“也是用旗號傳令嗎?”

“是的。”

“那麼,我來試一試。”醇王指着洋麪說,“現在的陣法好象是‘一字長蛇陣’,能不能改爲‘二龍搶珠’的陣法?”

丁汝昌當即遣派一隻汽艇,追上旗艦,傳達命令。鎮遠艦上隨即打出旗語,首尾銜接的一條“長蛇”,漸化爲二,以雙龍入海之勢,分左右翼向黃金山前集中,鳴炮致敬。

這下來便是最緊要的一個節目:“轟船”。事先拖來一艘招商局報廢的舊船,作價賣給北洋衙門,作爲靶船,桅杆特高,上懸彩旗;此外還有大小不等,飄浮在海面的許多目標。一聲令下,首先是海口東西兩面山上的十二座炮臺,一齊發炮,參差交叉,織成一道熾烈的火網,將入口的海道,完全封鎖。接着是二品銜道員劉含芳所管帶的魚雷艇打靶,但見海面激起一條條白色的水紋,如水蛇似地,竄得極快,遇着浮標,轟然爆炸。片刻靜止,海面上已浮滿了散碎的木片什物。醇王對此印象特深,覺得氣勢無前,實在是破敵的利器。因此,乘回帳房休息之時,便問李鴻章:“北洋的魚雷艇,現在有幾條?”

“只有五條。”

“五條?”醇王訝然,“看樣子倒象有幾十條似地。”

“海面遼闊,防護南北角,總得有一百條魚雷艇纔夠用。”

“一條要多少銀子?”

“總在四、五萬之間。”

“照這樣說,造一條鐵甲船的錢,可以買四、五十條魚雷艇?

“是!”

“這可以好好籌劃一下,不過花兩條鐵甲船的錢,就可以讓敵船望而卻步,很划得來啊!”

“王爺明鑑。”李鴻章答道,“錢自然要緊,人也要緊。有那麼多魚雷艇,沒有那麼多人,依然無濟於事,所以設學堂也是當務之急。等王爺迴天津,想請駕去看看武備、水師兩學堂。”

“好!我一定要看。”

“此刻,請王爺出帳,看鐵甲艦‘轟船’。”

等醇王重登黃金山上的演武臺,南北洋八艘戰船已布好陣勢,分東西兩面排開,頭南尾北,炮口都對準了靶船。而發號司令的丁汝昌,卻站在演武臺上,等醇王坐定便請示:

“是否即刻飛炮”

“放吧!”

於是,臺前旗杆上一面金黃大旗,冉冉上升,升到頂端,只聽隆隆巨響,硝煙迷漫,波飛浪立,炮火都集中在一處。轟過一盞茶的工夫,炮停煙散,那艘靶船的桅杆彩旗,早已不知去向,海面上佈滿了碎片油漬。如果這是一艘法國兵艦,就算轟沉了。

醇王得意非凡,轉臉向持着長旱菸袋,侍立一旁的李蓮英問道:“你都看見了?”

“是!”

“回去跟皇太后回奏,海軍辦得不錯!很值得往這上頭花錢。”醇王又說:“旅順是北洋的門戶,門戶守得嚴,京師穩如泰山。請皇太后放心!”

李蓮英只諾諾連聲,不多說一句話,那個恭順小心,謹守本分的樣子,使醇王在滿意之餘,略有些詫異,疑心平時聽人所說,甚至是醇王福晉所說,皮硝李如何怙權弄勢,都不免見聞不確,言過其實。至於北洋衙門及直隸總督衙門辦差的官員,看在眼裡則無不大出意外。他們心目中的李蓮英,即令不是法門寺中的劉瑾,也該是連環套中的樑九公,再有個現成的例子就是安德海。畿輔的文武官員,頗有親眼見過安德海當年經通州、天津沿運河南下的那種氣派、勢焰的,兩相比較,更使人難以相信李蓮英是慈禧太后面前的說一不二的大總管。

卻也有極少數的幾個人,正因爲他如此,反而格外重視。

其中之一就是李鴻章。他找個空召來親信,有所囑咐。

李鴻章有各式各樣的親信,辦這類差使的是周馥與盛宣懷,他對這兩個人說:“我跟你們說過,此人不比安德海,要好好留神。這兩天看起來,越有深不可測的樣子,總得要想法子摸摸底纔好。”

“太監總是太監,沒有個不喜歡戴高帽子的。不過,有人喜歡明戴,有人喜歡暗捧。”周馥很起勁的說,“我就不相信,收他不服。”

“收服?”李鴻章搖搖頭,“談何容易!你不可自信太甚。”

“我不敢!”周馥欠身答道,“我也只是替中堂盡做主人的禮數。人非木石,又是這樣熟透世故的人,不能無動於衷。”

“光是盡東道主的禮數,是不夠的,要辦事才行!”李鴻章說,“他遠涉風濤,還委屈戴個六品頂戴,必有所爲。難道醇王還少人照料,上頭特意派他來伺候?不會的!”

“中堂剖示,一針見血。”盛宣懷接口說道,“皇太后派他來,必有指示,我想不如探探他的口氣,皇太后倘有‘傳辦事件’,北洋能夠量力報效,讓他能順順當當交差。以後一切,就都好辦了。”

“這是要的!”李鴻章點點頭說:“你就去一趟吧!”

於是在旅順事畢,航向煙臺途中,盛宣懷便儘量找機會跟李蓮英接近。他們素有交往,而直接見面的機會不多,加以李蓮英有意要避嫌疑,幾乎寸步不離醇王左右。遇到醇王要休息時,便避入護衛起坐的房艙,大小官員想要單獨見他一面,真個難如登天。

然而,盛宣懷亦不是沒有收穫。李蓮英雖見不着面,卻跟他隨帶的蘇拉打上了交道。這個蘇拉名叫瑞錦山,其實是李蓮英的耳目。當然,爲人很厲害,是不消說得的。

因此,盛宣懷拉關係“套近乎”的用意,在他洞若觀火,好在他的身分比他主人差得太多,無人注目,所以不妨就勢借勢,跟盛宣懷接近。然而,有其主,必有其僕,在盛宣懷面前,他亦不敢平起平坐,並且口口聲聲“盛大人,盛大人”,叫得恭敬而親熱。

頭一次是結識,彼此都不便深談,不過周旋盡禮而已,但從煙臺迴天津,情形就不同了。醇王在天津要查閱炮臺,看操看學堂,一共有五天的勾留,不但時間從容,而且盛宣懷在天津有公館,招邀到私寓歡敘,便可以避人耳目,無話不談了。

那天是由盛宣懷口頭邀約到家吃晚飯。可是過午不久,便派車將瑞錦山接了來。主客都是便衣,又是在起坐的花廳中相見,因而少了許多拘束,由此行的見聞談起,很快地談到了李蓮英。

“錦山,”盛宣懷很親切地喊着名字,是那種舊友重逢的語氣,“你跟李總管幾年了?”

“九年。”

“九年?那是……在李總管剛進宮不久,你就跟他了。難怪他拿你當親信。”

“也不敢說是李總管的親信。不過,有什麼事,他總是對我說就是。”

“這樣說,你也天天進宮?”

“是的。”

“那麼,皇太后也是天天見的羅?”

這些地方,就見得瑞錦山有分寸,不敢瞎吹:“我們那到得了老佛爺跟前?”他說,“就是有頂戴的人,不奉呼喚,也不敢走過去呀!”

“說得是!”盛宣懷用關切的聲音說:“皇太后就相信李總管一個,不定什麼時候召喚,從早到晚侍候在那裡,真要有龍馬精神纔對付得下來。”

“是!不要說李總管,就是我們,也夠受的。”瑞錦山說,“御藥房倒多的是補藥,不過性子熱,也不敢亂吃。”

提到補藥,盛宣懷立刻就向侍候倒茶裝煙的丫頭說:“你進去問一問姨奶奶,上個月法國領事送的葡萄酒還有幾瓶?都拿來!”

“說葡萄酒活血,是不是?”瑞錦山問。

“對了!這種酒養顏活血,藥性王道,常服自有效驗。不過,法國的葡萄酒也跟我們的‘南酒’,要出在紹興纔好那樣,得是內行才知道好歹。”

“凡事都一樣,總要請教內行纔有真東西。”瑞錦山說,“遇着假充的內行,瞎撞木鐘,花了錢還受氣。”

盛宣懷心中一動,細細體味他的話,似乎在暗示門路獨真,如果搭得上話,花幾萬銀子,弄一任上海道噹噹,倒真不壞。

就這沉吟之際,丫頭已來回報,酒還剩下六瓶。盛宣懷叫分做兩份,一份四瓶送李蓮英,另一份兩瓶送瑞錦山,“你不要嫌少!原是不值錢的東西,只是眼前不多。”他說,“等我託法國領事多買它幾箱,一到就送進京去。府上住那裡?”

“我住在後門。”瑞錦山說了地址,盛宣懷親自拿筆記了下來。

“宮中也用外國酒不用?”

“有的。一種‘金頭’,一種‘銀頭’。”

這一說將盛宣懷愣住了,他亦頗識洋酒之名,卻再也想不出“金頭”、“銀頭”是什麼酒?

“爲這兩種酒,還闖一場大禍。洋玩意真不是東西!”

盛宣懷越發詫異,必得追問:“怎麼會闖大禍?”

“是去年八月半,老佛爺在瀛臺賞月,一時高興,叫拿法國公使進的酒來喝。瓶塞一開,只聽“砰’的一聲響,好大的聲音,嚇得皇上臉色都變了!”

“原來驚了駕,糟糕!”

“這還不算糟!一聲響過,酒象噴泉似地往外直涌,濺得大公主一身都是。小太監急了,拿手去捂瓶口,越捂越壞,白沫亂噴,搞得一塌糊塗。老佛爺這下可真動了氣了!”

“這小太監呢?當然倒了黴?”

“倒黴倒大了!一頓板子,打得死去活來,不是大公主心好,替他求情,只怕小命都不保。”

盛宣懷明白了,所謂“金頭”、“銀頭”,原來是香檳酒。不過不必逞能,爲瑞錦山說破,只問:“那以後呢?還喝這兩種酒不喝?”

“自然要喝。”

“要喝不又要闖禍了嗎?”

“不會了。請教高人,得了個竅門,先把瓶口的金銀紙包封取下來,再拿釘書用的鑽子在瓶塞上鑽個洞,酒氣放光就不礙了。”

這真是匪夷所思的“妙計”!盛宣懷笑道:“這一着真高!

可那位‘高人’是誰呀?”

“內務府的立大人。”

“原來是立豫甫!”盛宣懷點點頭說,“也只有他想得出。”

“立大人還說,這種酒,規矩是要聽那一聲響聲。不過咱們中華大邦,跟夷情不同。他也是怕驚了駕,不敢進這種酒。”

“虧得是法國公使進的。”盛宣懷說,“如果是立大人進的,只怕他也要倒黴!”

“那還用說!就算老佛爺不追究,捱了板子的可記上進酒的人的恨了。”

這算是讓盛宣懷學了一次乖。不由得想起乾隆年間有人進貢上好的徽墨,“萬壽無疆”四個金字,磨到後來變成“萬壽無”,進墨的人,竟因此嚴譴。以後進獻新奇珍品,務必考慮周詳,不然弄巧成拙,關乎一生富貴得失。

也就因爲有此警惕,便格外要打聽宮中的事事物物。主人虛心求教,客人正好賣弄,賓主談得十分投機,直到聽差來請入席,方始告一段落。

坐上飯桌,換了話題。這時候該瑞錦山向盛宣懷有所打聽了,先是問北洋衙門聘請客卿的薪水,接下來問到北洋所收“海防捐”的實數。談來談去是錢,盛宣懷自具戒心,不盡不實地敷衍着。

瑞錦山也很厲害,耐着性子套問,提到購船經費,終於問出花樣來了。

“咱們跟外國買船,也是給現銀子嗎?”

“不是!”盛宣懷說,“要買英鎊匯了去。”

“到那兒去買啊?”

“那家外國銀行都可以買。不過總是請教匯豐銀行。”

“爲什麼呢?”瑞錦山問,“莫非跟匯豐銀行買,可以少算一點兒?”

“不!鎊價是一律的,逐日行情不同,是高是低,都看外國電報來掛牌。”盛宣懷答說:“至於專跟匯豐銀行買鎊,是因爲海軍經費存在匯豐銀行生息,買鎊只要轉一筆帳,可以省許多手續。”

從這幾句話中,瑞錦山知道了兩件事:一件是北洋有款子存在匯豐,一件是鎊價的行情,逐日不同。這跟銀價與錢價一樣,有時銀貴錢賤,有時錢貴銀賤,如果貴進賤出,就是吃虧,否則便佔了便宜。

懂了這個道理,瑞錦山發覺其中大有講究,“盛大人,”他很謙虛地說,“這我可要跟你老叨教了。鎊價行情,既然有高有低,那麼買鎊是該趁低的時候買,還是趁高的時候買?”

“自然是趁低的時候買。”

“如今是高是低?”

“如今算是低的。”

“既然鎊價低,就該多買一點兒擱在那裡,反正是要用的。

盛大人,你說是不是呢?”

一句話將盛宣懷問住了,心裡不免失悔,不該將洋務上的訣竅,輕易教人。雖然這筆購船的經費不由自己經手,但自己經手過別樣向外洋購料的經費,買鎊總是低價高報,而外匯牌價,不用跟銀行查詢,申報上每天登得就有,倘或調帳徹查,弊竇立見,那時要彌補解釋就很難了。

這樣轉着念頭,竟忘掉應該答話。瑞錦山見他發愣,知道自己的話是問在要害上,笑笑說道:“盛大人,我是瞎琢磨,問得大概不在理上。”

“不,不!”盛宣懷這纔想起,還該有句話回答:“如果是自己做買賣,照你的辦法,一點不錯。不過公家的事,又當別論。什麼時候該買鎊匯出去,要看咱們駐外國的欽使,什麼時候來電報?早匯了去,人家也不肯收的。”

最後一句話不但成了蛇足,而且成了騙小孩的話。彼此交易,買方願早交款,賣方豈有不收之理?瑞錦山陰惻惻地一笑:“洋人買賣的規矩,跟咱們不一樣。”

這一笑,笑得盛宣懷很不自在,不過他的臉皮厚,不會出現慚色,定定神答道:“洋人做買賣,一切照合同行事,遲了不行,早了也不行。再說,既然是拿銀子存在匯豐生息,早買了鎊,白貼利息,也不划算。”

這番掩飾,總算言之成理,再看他從容自若的神態,瑞錦山倒有些疑惑自己的想法,似乎不見得對,因而丟下不談,換了個話題。

“外國銀行的利息怎麼樣?”他問,“是不是比咱們的銀號錢莊要高一點兒?”

“也不見得。”盛宣懷學了個乖,不肯透露確數,“而且存的是活期,比定期的更低。”

“既然如此,貪圖什麼呢?”

“貪圖他靠得住。還有一層好處……。”話到口邊,盛宣懷突生警覺,真所謂言多必失,心中悔恨不迭。

然而漏洞已經出現,瑞錦山當然捉住不放,“什麼好處?”

他說:“盛大人也教教我!”

逼成箭在弦上之勢,盛宣懷無法閃避,轉念一想,教他一個乖也好,便放低了聲音說:“洋人做買賣有樣好處,最看重主顧。譬如說,你有款子存在他那裡,不但靠得住不會倒,而且有人去查,他們也不肯透露的。”

“這就是說,誰有款子存在他們那裡,除了本主兒以外,沒有人知道?”

盛宣懷一拍掌說道:“對了!錦山,你行!一點就透。”

“這……,”瑞錦山有些不大相信,“奉旨去查也不行?”

“是的。”

“那不成了抗旨了嗎?”

這話說得嚴重了,盛宣懷有些不安,“不是這麼說,不是這麼說!”他趕緊搖手,“外國銀行,自有他們國度的公使管轄。咱們皇太后的懿旨行不到他那兒,就談不到抗旨。”

“這麼說……。”瑞錦山也縮住了口,他本來想說:“盛大人總也有款子存在外國銀行?”這話要說出來,可能會搞成不歡而散,大可不必。

話雖未說,意思已明明白白地顯在言外,盛宣懷當然不會追問,但很想解釋,自己並無存款在外國銀行。轉念一想,這樣說法,就如俗語所謂“越描越黑”,是很傻的事。

賓主之間,開始出現了沉默。因爲一直談得很起勁,忽然有話不投機的模樣,彼此都覺得難堪,也都覺得該打破這一難堪的沉默。

“錦山……。”

“盛大人……。”

兩個人是同時開口,也都同時停住,“錦山,”盛宣懷讓客:“你有話先說!”

“盛大人,我再想跟你老叨教,跟外國銀行借款行不行?”

“當然行!不過要看什麼人借。”盛宣懷低聲說道:“錦山,是不是你想用錢?”

瑞錦山心中一動。照此光景,只要自己開口,幾千銀子可以穩穩到手,如果打李蓮英的旗號,十倍於此的數目,也是手到擒來。

他的念頭尚未轉定,盛宣懷卻又開口了:“如果你想用錢,我可以替你想辦法,不用花利息。”

“怎麼呢?”

“你要用錢,想來不會多,無非萬兒八千,我想法子在那裡替你挪一挪。電報局在外國銀行裡也存得有款子,利息很微,算不了一回事,我替你墊上就是。”

瑞錦山恍然大悟,其中還有官款私借的花樣。而且盛宣懷的口氣甚大,“萬兒八千”還說不多,那麼多則就是以十萬計了。

“多謝盛大人!”瑞錦山站起來請個安:“等我要用的時候,再來求盛大人。今兒打攪不少時候,該告辭了。”

※※※

醇王是四月二十六回京的。不過早就電奏在先,要五月初一才能覆命,因爲此行帶回許多船艦、炮臺、船塢的圖說,尚待整理進呈,同時十幾天巡行數千裡,見聞極多,關於大辦海軍應興應革事項,亦須通盤籌劃,至少要有三四天的工夫,才能畢事。

不過醇王巡視的經過,慈禧太后不待他覆命,就已明瞭,因爲李蓮英亦須覆命。照他的看法,辦海軍根本不須那麼多錢,尤其養船的費用,可以大事撙節。此外也談到北洋衙門氣派之大,以及北洋官員薪俸之優,言下頗有不平之意。

這自然有些過甚其詞,他的意思是要迎合慈禧太后早就存在心裡的一個想法:與其讓你們胡花,不如我自己來花。果然,慈禧太后當時就作了一個決定:早日降懿旨宣示歸政,這也就是決定催促醇王將該興修的禁苑工程,早早完工。

五月初一清早,醇王的復奏遞到,共是一折一片。奏摺中陳述察度北洋形勢、應建海軍規模及練兵選將,首重人才,所以軍事學堂,必須推廣的大概情形。附片是密保得力的海陸將領,文武人員。慈禧太后看得很仔細,印證了李蓮英的陳述,對於北洋的全盤情勢,已瞭然於胸了。

召見之後,自然有一番獎勉。然後聽醇王口述看操的情形。他拙於口才,一件很熱鬧的事,講得索然無味,遠不如李蓮英的刻畫,來得生動。然而,慈禧太后不便打斷,耐着性子,聽他講完,方始問道:“海軍不過剛剛開辦,照你這一次去看的情形來說,將來還得要有大把銀子花下去。怎麼樣籌款,你跟李鴻章談過沒有?”

“這是一定要談的。辦法是有幾個,不過一時似乎還不宜明示。”醇王答道:“海防新捐,限期將到,看來一定要展限。”

“可以。”慈禧太后答道:“這不妨早早宣示。”

“回皇太后的話,目前因爲限期將到,直隸報捐的人很踊躍,如果宣示過早,大家一定會觀望,對北洋的入款,大有關係。”

“嗯!嗯!那就慢慢來再說。”慈禧太后又問,“除了戶部在籌劃的辦法以外,你們還談出點兒什麼生財之道?”

“李鴻章有幾句話說得不錯,海軍是國家的海軍,北洋的安危,不僅關係京師,也關係海內,所以辦海軍應由各省量力籌款,由海軍衙門通籌運用。這話在眼前似乎言之過早,等將來正式建軍的時候,再請旨分諭各省照辦。”

“既然還早,就不必去談它了。”慈禧太后問道:“李蓮英這次跟你出去怎麼樣?有沒有什麼不守規矩的地方?你可別瞞着我!”

“臣不敢瞞,也沒有什麼好瞞的。李蓮英這趟跟臣出去,他的行動舉止,實在是臣想不到的。”

不待慈禧太后動問,醇王便大讚李蓮英如何守規矩,知分寸,尤其是謝絕外客,苞苴不入,那種操守,着實難及。因此,大小衙門的官員,對他不但佩服,而且敬重。

醇王是由衷地讚揚,情見乎詞,一無虛假,最後當然歸結到“頌聖”上面,說北洋官員的議論,無不敬仰皇太后知人善任,法度嚴明,所以派出去的太監,纔會這樣守法盡禮。

這對慈禧太后來說,當然是極好的恭維,同時也覺得李蓮英確是可以充分信任的。不過她心裡雖很看重此事,表面卻頗淡漠,聽醇王很起勁地說完,只答一句:“他能懂規矩,就算他的造化。”接下來便談到拆遷北堂之事。

拆遷北堂的交涉,進行得很順利。敦約翰不負使命,說動了教皇,同意拆遷,電示教廷駐北京的代表樊國樑,回羅馬面商移堂的辦法。

這是三月底的事。李鴻章接到敦約翰的電報,便託天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邀約樊國樑到天津會商。移建的地點,原有成議,是在西安門大街路北的西什庫地方。這西什庫又稱西十庫,明朝在這裡設甲、乙、丙、丁、戊、承運、廣盈、廣惠、廣積、贓罰等十庫,專貯絲絹、顏料、油漆之類的什物,及抄家沒入官府的贓物。入清以後,西什庫歸內務府接收,曾經三十多年的封錮,到康熙年間,才略加清點。其地荒僻,而十庫所貯,久成廢物,所以內務府一向棄置不問,正好用來供北堂遷移之用。

照最初所許的條件,朝廷不但要另撥建堂之地,而且要照原來的式樣,代爲興建。而戶部及內務府造辦處,都不願承辦這一工程,因爲價錢不好開,照實開報,相形之下會顯得正在興修的三海工程,過於虛冒虛濫。如果照一向承辦宮宛工程的例規來開,這樣一座大教堂,工價算它五十萬銀子也不爲過,又那裡來的這筆鉅款?而況有洋人蔘預,事事過問,處處頂真,最後必是好處不曾落到,麻煩多得不可勝言,因而都敬謝不敏,推托之詞只有一句:“洋房不會造,天主教堂更不會造。”

這樣就只好折價,讓天主教自己去造了。李鴻章要跟樊國樑蹉商的,主要的就是折價的多少。而在談錢之先,還有件更要緊的事,先要說妥,就是北堂的鐘樓,高達八丈四尺,俯瞰禁苑,十分不妥。文宗在日,對此耿耿於懷。同治年間,亦曾多次交涉,希望北堂將鐘樓拆低而一直不得要領,此刻遷堂,自然力戒前失。李鴻章以極堅決的態度告訴樊國樑,爲了風水的關係,西什庫新堂的鐘樓,以五丈爲度,斷斷不準高出屋脊。

原來以爲樊國樑必有難色,那知他竟一口允諾照辦。李鴻章喜出望外,對於折價的數目,手便鬆了,而樊國樑的本意,亦是拿這個讓步,換取實益,所以李鴻章一許二十萬,他意猶不足,一直加到三十萬,仍舊要再添五萬。

就在這時候,醇王到津,李鴻章向他請示,照三十五萬兩定議,訂立了合同五條。

醇王此刻要面奏的,就是五條合同的內容。他特別提到第五條,規定北堂所收集的“異方珍禽異獸”,一切古董,以及傳教唱詩所用的風琴、喇叭等等,經李鴻章力爭,樊國樑終於不得不答應,“全數報效”,載明在合同以內。這些東西,價值不貲,折算扣除,給價實在不到三十五萬銀子。

“總而言之,這一次仰賴皇太后的鴻福,交涉極其順利。避過法國,直接跟教廷接頭,這個宗旨,定得很高明。”醇王很興奮地說,“國運否極泰來,如今軍事、洋務,都有起色,臣與李鴻章內外支持,勉圖報稱,總算有了一點結果。不過,臣的才具短,總要求皇太后時時教誨。”

聽了醇王這番表功的話,慈禧太后少不得有一番嘉勉,然後又將話題拉了回來:“北堂什麼時候遷移呢?”

“從明年正月初一起,以兩年爲限,遷移完畢。”醇王答道:“新堂地基,預備十一月裡交,動工要在明年,因爲今年西北方向不宜破土。”

“風水是要緊的。”慈禧太后急轉直下地問:“北堂遷移,已經定議了,那麼三海工程什麼時候可以完呢?”

“這……,”醇王遲疑着,“要看工款來得是不是順利?”

“這話我就不明白了!如果工款來得不順利,工程就擱在那兒,老不能完工了?”

話中有責備之意,使得醇王微感不安,急忙答道:“臣所說的順利不順利,也不過進出幾個月的工夫。三海工款總計一百八十多萬,責成粵海關籌一百萬,是個大數,到現在爲止,報解到京的,不過十幾萬。眼前要發放的,就得三十多萬。欠下商人的款子,工程就不便催,因爲內務府催工程,商人就要催款。臣估計至遲明年冬天,總可完工。”

“刮西北風的時候,就得回宮了,明年冬天完工,不就等於後年夏天完工嗎?”

醇王心想不錯,歷來的規矩,春秋駐園,夏天如果不是巡幸熱河,也是住園,唯有冬天在宮裡。三海工程在冬天完工而不能用,閒置在那裡,反要多花人工費用,細心照料,這是什麼算盤?

轉念到此,不假思索地說了一句:“臣準定催他們明年夏天完工。”

“那還差不多!”慈禧太后的聲音和緩了,“可是,催工就得催款,那又怎麼着呢?”

“臣盡力張羅就是。”

“你也不必太勞神!”慈禧太后體恤地說:“北洋不是有款子存在外國銀行生息嗎?先提三十萬來用好了。”

“那筆款子,是要付船價的……。”

“怕什麼?”慈禧太后不耐煩了,搶白的聲音很大,“等粵海關的款子一來,不就歸上了?上百萬銀子擱在洋人那裡,不但生不了多少息,說不定還給人挪用了呢!”

醇王不知道慈禧太后的話是有根據的,只當指責海軍衙門有人挪用造船經費,極力申辯,決無其事。慈禧不便透露消息來源,只說了句:“外面的事你不大明白,照我的話做,沒有錯兒。”

醇王自然不敢違拗,行文北洋衙門,借款三十萬兩。李鴻章接到諮文,大爲高興,因爲預定向英德兩國訂造的四條鐵甲快船,本有二百四十八萬兩銀子,存在匯豐銀行,陸續結匯兌付,現在還剩一百萬兩,原可夠用,那知駐英駐德的公使劉瑞芬、許景澄一再來電,不是增添設備,就是材料漲價,要求增加款項,計算之下,還差八十萬兩。正愁着無法啓齒時,有此一道諮文,恰好附帶說明,解消了一大難題。

不過三十萬兩卻還一時不能解京,當初與匯豐訂約時,有意留下騰挪的餘地,規定提銀在一萬兩以上時,須早一個月通知。所以這筆款子,要到六月中旬才能解送海軍衙門。

※※※

六月初五,皇帝奉慈禧太后移居寧壽宮,因爲三大殿及東西六宮各處的溝渠,要徹底修理之故。寧壽宮在大內最東面,乾隆三十七年開始興修,預備歸政以後,作爲頤養之處,一直修建了十四年才落成。佔地約當整個內廷的四分之一,其中規模,完全仿照內廷各正宮正殿。大門名爲皇極門,二門名爲寧壽門,等於乾清們,門內皇極殿,規制如乾清宮,殿後的寧壽宮,跟坤寧宮一樣,也有祭神煮肉的大鍋,吃肉的木炕以及跳神的法器等等。

寧壽宮後門是一條橫街,正中一門叫做養性門,門內養性殿,跟養心殿相仿,所不同的是有奉佛的塔院與坐禪之處,現在作爲皇帝的寢宮。

慈禧太后所住的是樂壽堂,在養性殿之後,原是高宗的書齋。此外還有三友軒、頤和軒、隨安室、如亭、導和養素軒、景祺閣等等亭臺樓閣。景祺閣之後,就是寧壽宮的後門貞順門,有三間寬的一個大穿堂,還有一口極深的井,井水甘冽非凡。

這座宮觸發了慈禧太后的許多想象,一幾一椅,一草一木,都使她想到,是當年高宗歸政後,盤桓摩挲過的。八十多歲的太上皇,五代同堂,五福駢臻,雖說是天下第一位福氣人,然而頭童齒豁,想玩也玩不動了。不如及今未老,早早歸政,可以多享幾天清福。

因此在移居寧壽宮的第六天,便打定了主意,這天召見醇王,特地傳諭,皇帝也入座。

這是極大的例外。由於醇王與皇帝是父子,禮節上有所不便,所以召見醇王時,皇帝向不在座。這天忽然在養心殿相見,醇王一時有手足無措之感,不過稍微想一想也就不礙,皇帝雖坐在御案之前,而慈禧太后卻坐在御案之後,醇王跪在兒子面前,只當跪在慈禧太后面前就是了。

“皇帝今年十六歲了,書也讀得不錯。”慈禧太后說道:

“我想明年正月裡就可以親政了。讓我也歇一歇。”

醇王大爲詫異,不知道慈禧太后怎麼想了一下,會有此表示?

這是不容遲疑的事,醇王立即跪了下來,高聲說道:“請皇太后收回成命。”然後便一面想理由,一面回奏:“時事多艱,全靠皇太后主持,皇帝年紀還輕,還挑不起這副擔子。再說,學無止境,趁現在有皇太后庇護,皇帝什麼都不用煩心,紮紮實實多念幾年書,將來躬親庶務,就更有把握了。照臣的想法,皇帝親政,至早也得二十歲以後。請皇太后爲社稷臣民着想,俯從所請,想來皇帝亦感戴慈恩。”

他說到一半,就已想到了一個主意,所以膝行而前,接近皇帝,此時便拉一拉龍袍,指一指地上,示意皇帝跪求。

皇帝正在困惑疑難之中。慈禧太后的宣示,在他亦深感意外,然而他並未想到應該請“皇額娘”收回成命。從小養成的習慣,凡有慈命,只知依從。所以聽慈禧太后說要歸政,心裡惴惴然、茫茫然地有些着慌,怕自己一旦親裁大政,不知如何下手?

等聽見醇王的回奏,才知道自己錯了,但卻不知應作何表示?現在是明白了,要跪下來附和醇王的說法,力懇暫緩歸政。

於是他站了起來,轉身跪在御案旁邊說道:“醇親王所奏,正是兒子心裡的話。兒子年輕不懂事,社稷至重,要請皇額娘操持,好讓兒子多念幾年書!”說完,磕一個頭,依然長跪不起。

“你年紀也不小了!順治爺、康熙爺都是十四歲親政。”慈禧太后轉過臉來,對醇王說:“垂簾本來是權宜之計。皇帝成年了,我也該歇手了。你們也要體諒體諒我的處境纔好。”

“皇太后的話,臣實在汗顏無地。總是臣下無才無能,這幾年處處讓皇太后操心。目前政務漸有起色,正是由剝而復的緊要關頭,總要請皇太后俯念天下臣民之望,再操持幾年。”

“我的精力亦大不如前了。”慈禧太后只是搖頭,“好在皇帝謹慎聽話,如果有疑難大事,我還是可以幫他出個主意。至於日常事務,皇帝看折看了兩三年,也該懂了。再有軍機承旨,遇到不合規矩的地方,讓他們仔細說明白,也就錯不到那裡去的。總而言之,這件事我想得很透徹。你跪安吧,我找軍機來交代。”

醇王無法再爭,他爲人老實,亦竟以爲無可挽回,所以一退出養心殿,立即關照太監分頭請人,御前大臣伯彥訥謨詁與克勤郡王晉祺,慶王奕劻和三位師傅翁同龢、孫家鼐、孫詒經到朝房來議事。

被請的人到了五個,伯彥訥謨詁已經回府。醇王說知經過,問大家有何意見?兩王面面相覷,因爲不知道醇王的意思如何,不敢有所表示。翁同龢卻是看事看得很清楚,爲醇王着想,應該再爭,所以開口說道:“這事太重大!王爺應該帶領御前大臣,跟毓慶宮行走的人,見太后當面議論。”

“很難!”醇王答道,“皇太后的意思很堅決。且等軍機下來再說。”軍機只來了一個禮王世鐸,一進門手便一揚,不用說,上諭已經擬好了。

“沒有法子!”世鐸苦笑着,“怎麼勸也不聽,只好承旨,已經請內閣明發了,這是底稿。”

於是傳觀上諭底稿。親政的程序是仿穆宗的成例,以本年冬至祭天爲始,躬親致祭,親政典禮由欽天監在明年正月裡選擇吉期舉行。

“事情要挽回。”翁同龢看着醇王說,“請王爺跟軍機再一起‘請起’,痛陳利害,務必請皇太后收回成命。”醇王躊躇着,無以爲答,遲疑了一會才說:“養心殿的門,怕都關了。算了吧,另外想辦法。”

“萊山倒有個主意,”禮王說道,“上一個公折,請皇太后訓政。”

這是仿照乾隆內禪以後的辦法,凡事稟承慈禧太后的懿旨而行。慶王奕劻首先表示贊成:“這個辦法好。”

“我看亦只有這個辦法了。”醇王說道:“上公折先要會議,明天總來不及了,後天吧!”

翁同龢認爲請皇太后訓政,不如請暫緩歸政,比較得體,但已經碰了兩個釘子,不便再開口。回家以後,通前徹後想了一遍,決定另外上折。

※※※

在適園,醇王亦在召集親信密商,應該單獨上折。情勢很明顯的擺在那裡,皇帝親政,一切都不會變動,唯一的例外就是醇王,再不能象現在這樣從海軍管到三海的工程了。

因此,歸政的懿旨,亦可以看作不願醇王再問政事的表示。果真如此,自己就不宜奏請暫緩歸政,但皇帝一親政,要將所有的差使都交了出去,亦實在有些不能割捨。平生志向,就是步武祖宗,恢復入關之初的那一番皇威雄風,如今海軍剛辦,旗營亦正在徹底整頓,正搞得興頭的當兒,倒說因爲兒子做皇帝,裁決大政,反不暢行平生之志,想起來實在不能甘心。

他只是不甘心,而跟他辦事的卻是不放心。第一個就是立山,得到消息,如見冰山將倒,忐忑不安。很想找到李蓮英探一探底蘊,卻又因宮門已經下鎖,無法交通,唯有趕到適園,見了醇王再說。

※※※

醇王剛找了孫毓汶、許庚身在商議如何上折?聽得侍衛傳報,立山來見,倒提醒了他一件事,海軍衙門的經費,好些移用到三海工程上去了,一旦交卸,這筆帳如何算法?

“我不瞞你們兩位,海軍經費借給奉宸苑的不少,這些帳目不足爲外人道。總要想個辦法,不能讓皇帝爲難纔好。”

醇王拙於言詞,但這最後一句話,卻說得似拙而巧。他的意思是,修園移用海軍經費,底細如爲外界所知,必有言官說話。而這是奉懿旨辦理,皇帝既不能違慈命論究其事,又不能不理言官的糾參,豈不是左右爲難?

孫毓汶和許庚身默默交換了一個眼色,然後是許庚身開口:“最簡捷的辦法,莫如王爺仍舊管海軍。說實在的,亦真非王爺來管不可,不然有那位能凌駕李中堂而上之?”

“星叔說得是!”孫毓汶附和,“王爺無須避此小嫌。”

“嫌是不小。”醇王說道,“似乎不能自請,過天我的摺子一抄發,字面上不好看。”

“那容易。”許庚身立即接口,“加一個附片好了!原折發到軍機,把附片抽下來,不發抄就是。”

醇王想了一會,表示同意:“那就費兩位的心了,就請在這裡替我擬個稿子。附片上只說等海軍辦成一支就交卸。”

“請星叔命筆。”孫毓汶說,“我已擬了個王公大臣的公折,怕思路撇不開,意思犯重了倒不好。”

“那一位都可以。”醇王起身說道,“失陪片刻,去去就來。”

醇王抽身到別室去接見立山。一見面先就告訴他,決定在親政以後,仍舊掌管海軍。這是顆定心丸,立山鬆了口氣,神態頓時不同,腦筋也很靈活了。

“原該如此。不過我倒要請示七爺,將來一切工程上的事務,到要請旨辦理的時候,是跟皇太后請旨,還是跟皇上請旨?”

“啊!不錯。我倒沒有想到。”醇王失聲而言,“我自然不能跟皇帝請示。”

“尤其是宮裡的事,更應該跟皇太后請旨。”立山緊接着他的話說,“這就好比人家大家一樣,少爺成年了,自然要接管外事,不過大小家務,總得聽老太太的。七爺,你說我這比方呢?”

比方得一點不錯。醇王想起小時候的光景,那時的老太后是仁宗的側福晉鈕祜祿氏,仁宗即位,封爲貴妃。宣宗的生母孝淑皇后,嘉慶二年駕崩,太上皇以敕令命鈕祜祿氏繼位中宮。宣宗即位,尊爲恭慈皇太后。這位太后風裁整峻,雖爲宣宗的繼母,卻如嚴父,宮中大小事務,宣宗一定秉命而行,偶然違忤慈命,惹得恭慈太后生了氣,宣宗往往長跪不起。

醇王想到他的這位祖母,立刻便有了一番意思,急急又回到原處說道:“星叔,慢點,慢點,話要這麼說……。”

等他說明白了,許庚身將已擬了一半的稿子細看了一遍,便又加了一段,同時改了事由,原來只論治國,現在兼論齊家,說是“宮廷政治,內外並重,敬擬齊治要道,仰祈慈鑑”。

“說得好!”醇王一看便大讚,接下來再讀正文,前一段是敷陳皇太后的功德,由兩宮垂簾,“外戡寇亂,內除權奸”

接到“同治甲戌,痛遭大故,勉允臣工之請,重舉聽政之儀”,筆尖輕輕一轉便到了“自光緒辛巳以來”,那是光緒七年,慈安太后暴崩以後,“我皇太后憂勤益切”,就專門恭維慈禧太后了。

這一段話的主要意思,是建議等皇帝到了二十歲,再議“親理庶務”。下面使用“抑臣更有請者”的進一步語氣,談內治的齊家之道,說將來皇帝大婚後,一切典禮規模,固有賴皇太后訓教戒飭,就是“內廷尋常事件,亦不可少弛前徽”。接下來的兩句話,說得非常切實。

這兩句話是:“臣愚以爲歸政後,必須永照現在規制,一切事件,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爲的是“俾皇帝專心大政,博覽羣書,上承聖母之歡顏,內免宮闈之劇務。”最後特別表明:“此則非如臣生長深宮者,不能知亦不敢言也。”

執筆的許庚身,真能曲體醇王內心的委曲,抓住了全局的關鍵。話說得很直率,也很有力,一方面破除了慈禧太后心中最微妙曲折的疑忌——深恐醇王以“太上皇”的身分攬權。“永照現在規制,一切事件,先請懿旨,”就是表示,如果有“太上皇”,是在御苑頤養的慈禧太后,而非在適園養老的醇親王。

另一方面是明白規定了皇帝,至多過問國事,不能干預“家務”。這樣,凡有宮廷興工事件,就可以直接請懿旨,不必理會皇帝的意思。

※※※

第二天上午,醇親王跟軍機大臣、御前大臣、毓慶宮的三位師傅,分別見面,將上折籲請慈禧太后繼續掌理大政一事,作了一個規定:一共上三個摺子,醇王以“生長深宮”的身分,單銜建言。王公及六部九卿由禮親王領銜上公折,請慈禧太后再訓政數年,“於明年皇上親政後,仍每日召見臣工,披覽章奏,俾皇上隨時隨事,親承指示。”

再有一個摺子,就是翁同龢的底稿,由伯彥訥謨詁領銜,作爲御前大臣及毓慶宮師傅的公折。他們是側近之臣,見聞較切,所以立言又別是一種法度,列舉三個理由,認爲皇帝還未到可以親政的時候。

第一個理由是說皇帝雖然天亶聰明,過目成誦,然而經義至深,史書極博,講習之事,猶未貫徹;第二個理由是說國事至重亦繁,軍機處的章奏諭旨,固然已奉命抄呈一份,請皇帝見習講解,但大而兵農禮樂,細而鹽務、海關、漕糧、河運,那能一一明瞭?批答之事,還待講求;第三個理由,其實並不重要,是說皇帝的滿洲話還沒有學好。滿蒙章奏,固然有用所謂“國書”的,可是稍涉重要的章奏諭旨,都用漢文,所以滿洲話不能聽、不能說,實在沒有關係,不過總也是一個理由。

在此三個理由之下,所建議的不是訓政,而是暫緩歸政。翁同龢所以如此主張,自然是有深意的,稍微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是表明責任,所謂“典學有成”,任何人都可以這樣恭維,唯獨毓慶宮的師傅不能說:皇帝的書念得很好了,經天緯地,足以擔當任何大事。

再深一層的意思是,寧可遲幾年親政,而一到親政,大權獨攬,乾綱獨斷,再不須慈禧太后插手。這就是他所謂“請訓政不如請暫緩歸政爲得體”這句話後面的真意。

然而這層深意,沒有人能理會,即令有人能領會,亦不敢說破。所以照形勢去看,是訓政的成分居多。

這三個摺子在慈禧太后看來,是意外亦非意外。她早料定臣下就爲了尊崇皇太后的禮節,也一定會有再請她垂簾幾年的請求,而且李蓮英早有立山等人傳來的消息,王公大臣無不認爲皇帝尚未成年,未到親裁大政的時候,預備公折籲請,所以不算意外。

覺得意外的是醇親王的態度。原以爲他會奏請暫緩歸政,不想竟出以訓政的建議,而且“永照現在規制,一切事件,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這兩句話,等於說是訓政永無限期。這是醇王表明心跡,他永遠不會以皇帝本生父之尊,生什麼妄想。用心很深也很苦,倒不能不領他的情。

不過她最注意的,卻是翁同龢草擬的那個奏摺。反覆玩味,看出具名在這個摺子上的人,與具名在禮王世鐸領銜的摺子上的人,主張並不相同。在御前大臣與毓慶宮的師傅看,請皇太后暫緩歸政,是有限期的,“一、二年後,聖學大成,春秋鼎盛,從容授政”,這“一、二年”就是限期,而不提訓政,也就是表示:一到歸政,大權應歸皇帝獨掌,皇太后不宜再加干預。

瞭解到此,慈禧太后不免心生警惕,燈下輾轉思量,總覺得這一兩年,得要好好利用。果然能在這一兩年中,完成自己的心願,又能教導皇帝成人,同時設法定下一重很切實的禁制,不讓醇王在任何情況之下成爲太上皇,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歸政了。

主意是打定了。但茲事體大,想起“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成語,要找心腹來問一問,看看有失算的地方沒有?這個心腹自然是李蓮英,“你說呢?”她問,“是暫時不歸政的好,還是訓政的好?”

“這些大事,奴才不敢瞎說。”李蓮英答道:“不過奴才在想,從古到今,皇上總得聽老太后的話,兒子漫不過娘去,就算歸政了,不訓政了,老佛爺有話交代,皇上不敢不遵。再說,皇上也孝順,有什麼事也一定會奏稟老佛爺,聽老佛爺的意思辦。”

“若能這個樣子,還說什麼?”慈禧太后淡淡地說,“就怕人心隔肚皮,誰也摸不透,母子假的,父子纔是真的。你說你是聽真的,還是聽假的?”

“奴才不問真假,只問良心。”李蓮英答道,“皇上四歲進宮,老佛爺親手撫養成人,讓皇上繼承祖宗基業,真正是天高地厚之恩。要講真,當皇上纔是真,要講親,那裡還有比十二年天天見面的來得親。”

“你這話倒也是。皇帝如果認不清這一層,就天理不容了。”慈禧太后緊接着問,“萬壽山的工程,如果即刻動工,得要多少時候才能成功?”

“總要兩年工夫。”李蓮英說,“等奴才明天去問了立山,再來跟老佛爺回話。”

“不必問了。只告訴他就是,馬上預備起來,一定得在兩年以內辦成。”

“是!”李蓮英又接一句:“悄悄兒預備?”

這是暗中點一句,是不是要讓醇王知道?慈禧太后好半天不作聲,最後終於下了決斷:“我來關照七爺。”

有這句話,李蓮英便可以直說了,“七爺一定遵懿旨。不過讓七爺辦事,最好先替他把道兒畫出來。”李蓮英放低了聲音說:“萬壽山的工程一動,就先得有幾百萬銀子擺在那裡。”

“幾百萬!”慈禧太后皺眉了。

“其實也不難。”李蓮英說,“一條船就是兩三百萬銀子,不過少買兩條船而已。”

這一下提醒了慈禧太后。不久以前嚴飭各省認籌海軍經費,兩江、兩廣,必有鉅款報效,因而自語似地說:“得結結實實催一催,等錢到了好辦事。”

李蓮英知道她指的何事。接口說道:“等各省報解到京,總要年底了,怕耽誤了正用。”

“那,”慈禧太后愕然相問:“那怎麼辦?”

“奴才在天津的時候聽說,洋人相信李中堂,只要他肯出面借,一兩百萬不過一句話的事。”

“喔!李鴻章有這麼大的能耐?”

“是!老佛爺重用他,洋人自然就相信他了。”

這無形中的一句恭維,聽得慈禧太后心裡很舒服,“我當然不便跟李鴻章說,讓七爺去跟他想辦法。”她又問:“此外,看看還有什麼來路?”

“大宗款子總要到明年下半年才用,眼前能有一百萬銀子,加上內務府跟木廠的墊款,工程可以湊合了。至於明年下半年要用的工料,奴才倒想得有一處款項,可以挪動……。”

“噢!”慈禧太后大感興趣,揮一揮手打斷他的話:“你先別說,讓我想一想。”

這當然是一筆大款,而且也不是經常歲入之款。歲入大宗經費,無非關稅、地丁,都歸戶部支配停當,決不能挪動。

慈禧太后凝神思索,終於想到了。

“你是說大婚用款?”

李蓮英陪着笑說:“真正是,什麼事都不用想瞞老佛爺!”

“這倒是一條生財大道。”慈禧太后很高興地說:“大婚還早,款子不妨先籌。不過……。”她沉吟着沒有再說下去。

話雖未說完,她所顧慮的事,卻是可想而知的,挪動不過暫借,拿什麼來歸還?這一層李蓮英是早就跟立山算計好了的,所以此時從容不迫地答說:“其實修園子也是爲大婚。尋常人家娶兒媳婦,少不得也要粉刷粉刷,添蓋幾間屋子什麼的。何況是皇上的大婚?將來這些帳,自然是並在一起來算!”

這就是說,借大婚爲名,籌款來修園子。這個移花接木的辦法,名正言順,比移用海軍經費是冠冕堂皇得太多了。

“說得一點不錯。”慈禧太后越發高興,“現在先別忙,我自有道理。反正將來是你‘總司傳辦事件’,一切都好辦。”

慈禧太后到這時候纔算徹底瞭解整個利害關係,統籌全局,很精明地駁了世鐸和伯彥訥謨詁分別領銜的摺子,卻準了醇王的奏請,先將內廷事務的全權,抓在手裡。至於訓政數年,三勸三讓,還得要有一番做作。

然而誰也不敢認定她是做作,只覺得她歸政的意思極其堅決,真有“倦勤”的模樣。因而羣情惶惶,頗有國本動搖的恐懼,王公大臣紛紛集議,決定再上公折。

這些情形看在翁同龢眼裡,痛心極了!因爲明明有皇帝在,何須有這等“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惶恐?說來說去,只爲皇帝難當重任,大家才覺得少不了慈禧太后。這是當師傅的人的恥辱,然而誰又能體味得到當師傅的人,有着如俗語所說的“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巧的是,這天在毓慶宮爲皇帝講歷朝實錄,正好遇到聖祖幼年誅鰲拜,未成年便親政那一段。翁同龢一時感觸,極力陳述時事艱難,爲君之責甚重,苦勸皇帝振作,講到一半,悲從中來,竟致涕泗交流。

皇帝聽太監說過:李鴻藻爲穆宗授讀時,有一次苦諫勿嬉遊過度,亦是聲淚俱下。穆宗將書上“君子不器”那句話,用手指掩住最下面的兩個“口”字,讀來便成“君子不哭”,因而使得師傅破涕爲笑。自己沒有這樣的機智,更沒有這種在師傅傷心之時還能開玩笑的心情,而且也沒有什麼話可以安慰師傅,所有的亦只是兩行清淚。

這一下讓翁同龢深爲不安,亦深爲失悔,天子垂淚,豈是等閒之事?所以趕緊站起身來,肅然相問:“必是臣的話說得重了?”

“不與你相干。”皇帝搖搖頭說:“我恨我自己。”

“皇上這句話錯了!萬乘之身,系天下臣民之殷望,至貴至重,怎麼可以輕易自責?”

皇帝默默半晌才答了句:“你不明白我心裡的事,我亦沒法跟你說。”

這是皇帝心中有委屈,而且可以猜想得到,必是宮闈骨肉之間的隱衷。毓慶宮耳目衆多,翁同龢不敢多問,只覺得不管爲皇帝還是爲自己,都必須設法將皇帝的那句話,掩飾一番。

於是他很快地看了看侍立在門口的太監,長春宮派來,名爲照料,其實監視的總管太監王承南,然後略略提高了聲音說:“皇上的心事臣知道,必是因爲皇太后不允訓政之故。臣下環請,未蒙恩準,不如皇上親自求一求,皇太后心有不忍,或者倒肯俯允。”

“這幾天,也求過好幾次了。”

“皇上再求!務必請皇太后回心轉意,才能罷手。”

“好!我再求。”

第二十章第一○五章第十八章第七五章第一○四章第六十章第五七章第六三章第六十章第三五章第九七章第二十四章第一○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三章第十二章第九四章第三十二章第八一章第六七章第七四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五章第八五章第八九章第九二章序 清文宗與恭親王第二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五九章第五二章第八七章第六八章第七八章第一○二章第十九章第三五章第十一章第六八章第五四章第一○四章第八四章第五一章第六章第八二章第九一章第一○四章第七三章第五二章第十三章第十章第一○三章第六七章第二十章第七三章第四三章第九四章第九一章第八三章第八二章第一○二章第七二章第四十章第八四章第二十六章第八七章第四三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七章第五八章第五三章第四四章第五八章第三六章第五二章第三九章第九六章第八八章第二十一章第六八章第三四章第十一章第九六章第三十章第七五章第六六章第四三章第九五章第七二章第四一章第八十章第十六章第八七章第四二章第八六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四五章第四二章
第二十章第一○五章第十八章第七五章第一○四章第六十章第五七章第六三章第六十章第三五章第九七章第二十四章第一○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三章第十二章第九四章第三十二章第八一章第六七章第七四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五章第八五章第八九章第九二章序 清文宗與恭親王第二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五九章第五二章第八七章第六八章第七八章第一○二章第十九章第三五章第十一章第六八章第五四章第一○四章第八四章第五一章第六章第八二章第九一章第一○四章第七三章第五二章第十三章第十章第一○三章第六七章第二十章第七三章第四三章第九四章第九一章第八三章第八二章第一○二章第七二章第四十章第八四章第二十六章第八七章第四三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七章第五八章第五三章第四四章第五八章第三六章第五二章第三九章第九六章第八八章第二十一章第六八章第三四章第十一章第九六章第三十章第七五章第六六章第四三章第九五章第七二章第四一章第八十章第十六章第八七章第四二章第八六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四五章第四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