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劉虞兵犯公孫瓚

初平三年這一年是大亂之際,幽州牧劉虞終於悍然發動了對度遼中郎將公孫瓚的攻襲,集結各方原因,公孫瓚兩萬大軍被拖在北疆,而劉虞忽然殺來,即便是公孫瓚早就有準備,但是一時間也是陰雲四布,接連被劉虞攻克了幾座城池,幽州軍士氣大勝,反觀公孫軍卻是有些消沉,一時間此長彼消。

也虧得公孫瓚早有準備,之前劉虞數次讓公孫瓚赴代郡商談事宜,公孫瓚便猜到劉虞準備對自己下手,所以在遼西這邊修建要塞,鞏固防禦,籌備糧草,準備和劉虞一戰,雙方的矛盾早已經激化了。

其實這之前,兩人的矛盾就已經表面化了,劉虞崇尚寬民,特別是對待外族的策略上大爲不同,劉虞治理幽州,善待百姓,寬容夷狄,幽州內外一片讚譽,幾年來,從全國各地到幽州避難的百姓竟然有一百多萬人。劉虞認爲,治民首先要安民愛民,不得不承認,如今幽州號稱北地糧倉,與荊州相提並論,糧草充足,百姓也能安居樂業,這的確是劉虞的功勞,此人雖然不善軍事,但是對於內政這一套卻是嫺熟。

反觀公孫瓚則大不同,公孫瓚意向強調亂世中武力纔是生存的關鍵,對待外族的態度上,與劉虞截然不同,倒是和程東有些想象,不過公孫瓚更狠,講究殺光而不是俘虜,正因如此公孫瓚曾經截殺過劉虞想烏桓派去的使臣,以至於讓雙方徹底的撕破了臉。

其實公孫瓚對待烏桓這種態度,也是有原因的,其一那就是公孫瓚是武將,想要積累戰功就要打仗,而外族烏桓則是最好的對象,這就決定了公孫瓚的態度,而另外一點,那就是公孫瓚出身在公孫家族,其實本身也有蠻夷血統,公孫瓚年幼的時候,母親就是慘死在烏桓賊的鐵蹄下的,與烏桓賊也算是不共戴天,這樣的矛盾幾乎無法調和。

公孫瓚多次違背劉虞的命令,劉虞就上表朝廷,彈劾公孫瓚。而公孫瓚自然也不甘落後,上表彈劾劉虞,說劉虞故意扣下軍糧,萬一激起兵變,後果不堪設想,雙方各有道理,而那時候朝廷先是被宦官把持,接着就被董卓把持,哪有心思理睬幽州事務,至於到了後來,董卓巴不得他們起矛盾了,自然不會幫誰,也比的劉虞和公孫瓚只能自己解決問題,如此一來便有了今日一戰。

再說這一日,劉虞終於率軍兵臨公孫瓚自築的小城下,而此時公孫瓚身邊卻只有一千多人馬,大都數的不是去徵糧,就是被丘力居給拖在了北疆,說真的,公孫瓚不是沒有防備,卻想不到在行軍打仗上意向自己瞧不起的劉虞,竟然能這麼快就攻到了城下,自己派出去聯絡軍隊的探子只怕還沒有出去多遠呢。

將軍府內,公孫瓚一臉陰沉的坐在大椅上,公孫範田豫田楷關靖等人坐在下手,卻一個個臉如死灰,半晌沒有人開口,終於公孫瓚按耐不住:“諸位,事到如今,劉虞已經兵臨城下,可有破敵之計?”

衆人沉默,田豫田楷單經關靖皆是沉默不語,一千人對上八萬大軍,這根本沒有懸念,就算是有些計謀,面對絕對的武力也不足爲憑,但是衆人知道公孫瓚的心思,一時間如何開口,只有公孫範嘆了口氣:“哥哥早聽我的話,把北疆的大軍撤回來,好歹有一萬五千大軍可用,也不至於像現在——”

重重的哼了一聲,公孫瓚陰沉着臉瞪了公孫範一眼,嚇得公孫範再也不敢說下去,此時埋怨也沒有意義了,公孫範不敢多說,只是吶吶的道:“大哥,事到如今,兄弟我只有與哥哥死戰爾。”

面對公孫範的表態,公孫瓚纔算是緩和了一點,深深地吐了口氣:“丘力居上萬大軍劫掠北疆,咱們既然身爲當兵的,又怎麼能看着這些畜生早間百姓而置之不理,就算是死路一條,我還是要派軍驅逐烏桓賊,這個不用多說了,只是眼下如何拖延時間,等三弟領軍回援,到時候就有了活路,真沒有想到劉虞興兵如此之快,據我所知,程東的確是襲殺過烏桓部落,可惜丘力居卻不曾回援,這個老鬼——”

“將軍高義,我等也是爲此追隨將軍的——”遲疑了一下,田楷開了口:“只是眼下如此情況,枯守一座小城只怕不是辦法,屬下以爲,主公不如率軍突圍,由我在此牽制敵人,只要衝出去,等主公收攏兵馬,在於劉虞決一死戰。”

公孫瓚臉色一動,望着田楷一臉的決絕,心中頗爲感動,只是嘆了口氣:“我身爲一軍主帥,怎麼能丟下弟兄自己逃走,此事休提,既然諸位沒有破敵之策,那也只有一戰而已,千古艱難唯一死。”

話音落下,猛地站了起來,抓起長槍猛地吐了口氣,宏聲道:“諸位,歲我到城頭上去看看劉虞如何,即便是意思,也要殺的劉虞叫苦。”

隨即,擡腳就往外走,衆人竟然不能阻攔,只能隨着公孫瓚出了將軍府,不多久登上了城牆,只是此時公孫軍卻是士氣低沉,面對十萬大軍如何能有信心,即便是見到公孫瓚到來,兵卒們也是默然不語。

公孫瓚不理會這些,臉上已經不見了先前的憂愁,眺望着幽州大軍,只是一臉的堅韌,或許是見到公孫瓚現身,幽州大營之中劉虞策馬而出,遠遠地與公孫瓚對望,神色間卻是志滿意得:“伯圭老弟,你我大了多年的交道,我佩服你取出外辱的決心,若是你肯出城投降,我絕不會殺你的,當能讓你安老,你看如何,也免的生靈塗太,徒造殺孽。”

哼了一聲,公孫瓚對劉虞的得意說不出的惡意,仰天一聲厲笑:“劉幽州,你我到了這種地步,就不要再假惺惺的說這些廢話,我公孫瓚也是征戰多年,一輩子都在打仗,又怎麼是貪生怕死之輩,今日被困,唯有死戰而已,大不了你割了我的頭顱去便是,想要我投降,那真是癡人說夢,也不怕天下英雄笑話——”

其實劉虞早知道公孫瓚會如此說,不見棺材不掉淚,不過劉虞還是要做一番姿態,悠悠的嘆了口氣:“公孫伯圭,這又是何苦,你我征戰只是苦了百姓,如今幽州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我又不能由你破壞了這局面,若你懂得安民之道,我倒願意將幽州交給你,只是可惜——”

“廢話少說,要打便打,沒有什麼好說的——”公孫瓚啐了一口,最看不慣劉虞這樣假惺惺的,去了一張大弓,彎弓搭箭,猛地一箭射出去,雖然隔着三百多步,卻還是嚇得劉虞止了話語,慌忙後退了一些,見到如此,公孫瓚哈哈大笑起來,一時間讓劉虞又氣又羞,只是不再言語便回了大營。

今次以來,公孫軍士氣略漲,行動之間也就有了些精神,只是於城外大軍相比,卻終究不如,但是也好過先前待死之念。

再說劉虞走了,公孫瓚知識與衆人觀望着幽州大營,好一會,公孫瓚忽然哈哈一笑:“諸位,你們看,也並非不能一戰,劉虞雖然與八萬大軍,卻是根本不會用兵,這些兵馬東一片西一片,各自分爲一個大營,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只怕這些人從各地趕來,劉虞根本不曾統一過這些雜軍,如果我要是率大軍衝鋒的話,這些軍馬不能互相照應,更缺乏統一調配,很有可能相互衝突,相互踐踏,也許——”

向城外望去,城外八萬人是人山人海的,戰旗飄揚,宛如一片烏雲,不過仔細地看的話,這些旗幟好像都有些不同的,雖然把城池爲了個水泄不通,但是正如公孫瓚所說,三千人一軍,五千人一軍,相互間靠在一起,但是卻又分爲幾座大營,還有的雙方兵卒都會咒罵不已,分明不是一路人。

這劉虞處理政務是把好手,可是帶兵根本不行,手下有沒有善於通稟的將領,這麼多人馬別人也壓制不住,八萬多人,沒有統一的節制,基本上是依照往日的歸屬,三千人,五千人駐紮在一起,根本沒有刻意的部署安排,或許劉虞覺得自己軍馬無數,與公孫瓚不成正比,這一戰等於毫無懸念,一人吐一口吐沫都能淹死公孫瓚,所以也沒有考慮過這些,而手下又沒有善兵之人,自然沒有人會提出意見,這纔會如此的。

只是這一切落在公孫瓚這些善戰之人眼中,卻是個天大的漏洞,劉虞人馬衆多,號令不一,一旦騷動起來,前軍不見後軍,自相踐踏也大有可能,所以公孫瓚纔有出一支人馬的想法,只是這個想法卻也有難處,畢竟城中才不過千多人,出去老弱病殘,最多能有八百馬軍,的確是太少了一點。

田豫苦笑了一聲,這個漏洞他也看出來了,不得不承認打仗公孫瓚的確有一套,但是想想自己的人手,卻是又沒了希望,咬了咬牙:“將軍,屬下以爲不宜冒險,不如等天黑之際,請公孫越將軍率一軍出西門佯攻,將軍則從北門出去,殺出一條血路,去北疆匯合大軍再作後圖——”

第179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220章 財帛動人心第43章 公孫範第105章 提親第156章 少夫人第64章 天下之事第105章 提親第15章 公孫瓚的逼迫第56章 來信第41章 疑人不用第245章 察覺第19章 趙雲一戰(3)第240章 郭圖來降第87章 長安之行(2)第110章 董白的禮物第12章 落腳廄奚第11章 廄奚城第134章 內應第98章 應變之機第243章 各展奇謀第208章 董卓死了第226章 薊縣一戰(2)第195章 先登對白馬第255章 先登營強破令支第26章 狗子?程北第177章 招降第169章 絕境第91章 近長安第193章 軍中無子懷舊情第129章 破漁陽第202章 殺機第99章 巡防衙門第46章 破營第18章 趙雲一戰(2)第27章 程東的打算第167章 劉虞之敗第48章 攻獷平第147章 四面楚歌第220章 財帛動人心第171章 劉虞被抓第56章 來信第2章 殘夜第227章 薊縣一戰(3)第33章 激戰第220章 財帛動人心第29章 破邊軍大營第165章 劉虞的怒火第109章 李儒第214章 奪城第238章 毒計(2)第100章 衆卿家第177章 招降第128章 夜取漁陽第151章 羞辱第174章 薊縣之戰第241章 程袁結盟第23章 幽州兵至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8章 趙雲一戰(2)第229章 應變之策第196章 先登對白馬(2)第82章 獷平之戰(2)第71章 鞠義之錯第26章 狗子?程北第一百三十七章第138章 攻軍都第119章 遭遇鮮卑(2)第145章 孫小姐第31章 偷襲阿突骨部第175章 薊縣之戰(2)第106章 被識破第153章 相術第222章 鮮卑之戰第87章 長安之行(2)第80章 持強一戰第92章 大將王方第129章 破漁陽第111章 與呂布的戰約第82章 獷平之戰(2)第43章 公孫範第33章 激戰第38章 凱旋歸來第27章 程東的打算第36章 偷襲海狼部第259章 公孫瓚休走第197章 遠見第250章 狼煙起第169章 絕境第52章 韓猛第255章 先登營強破令支第204章 不服第218章 冒險之戰第244章 偷襲第145章 孫小姐第233章 顏良戰張遼第52章 韓猛第150章 王先生第38章 凱旋歸來第212章 劉和第158章 計將安出
第179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220章 財帛動人心第43章 公孫範第105章 提親第156章 少夫人第64章 天下之事第105章 提親第15章 公孫瓚的逼迫第56章 來信第41章 疑人不用第245章 察覺第19章 趙雲一戰(3)第240章 郭圖來降第87章 長安之行(2)第110章 董白的禮物第12章 落腳廄奚第11章 廄奚城第134章 內應第98章 應變之機第243章 各展奇謀第208章 董卓死了第226章 薊縣一戰(2)第195章 先登對白馬第255章 先登營強破令支第26章 狗子?程北第177章 招降第169章 絕境第91章 近長安第193章 軍中無子懷舊情第129章 破漁陽第202章 殺機第99章 巡防衙門第46章 破營第18章 趙雲一戰(2)第27章 程東的打算第167章 劉虞之敗第48章 攻獷平第147章 四面楚歌第220章 財帛動人心第171章 劉虞被抓第56章 來信第2章 殘夜第227章 薊縣一戰(3)第33章 激戰第220章 財帛動人心第29章 破邊軍大營第165章 劉虞的怒火第109章 李儒第214章 奪城第238章 毒計(2)第100章 衆卿家第177章 招降第128章 夜取漁陽第151章 羞辱第174章 薊縣之戰第241章 程袁結盟第23章 幽州兵至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8章 趙雲一戰(2)第229章 應變之策第196章 先登對白馬(2)第82章 獷平之戰(2)第71章 鞠義之錯第26章 狗子?程北第一百三十七章第138章 攻軍都第119章 遭遇鮮卑(2)第145章 孫小姐第31章 偷襲阿突骨部第175章 薊縣之戰(2)第106章 被識破第153章 相術第222章 鮮卑之戰第87章 長安之行(2)第80章 持強一戰第92章 大將王方第129章 破漁陽第111章 與呂布的戰約第82章 獷平之戰(2)第43章 公孫範第33章 激戰第38章 凱旋歸來第27章 程東的打算第36章 偷襲海狼部第259章 公孫瓚休走第197章 遠見第250章 狼煙起第169章 絕境第52章 韓猛第255章 先登營強破令支第204章 不服第218章 冒險之戰第244章 偷襲第145章 孫小姐第233章 顏良戰張遼第52章 韓猛第150章 王先生第38章 凱旋歸來第212章 劉和第158章 計將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