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bookmark

在以往數次火槍兵戰鬥中,火槍兵要麼全殲敵軍,要麼被敵人突破,一旦突破,火槍兵再無還手之力,如今,軍刺的誕生,將徹底改變火槍兵不能肉搏的困局。

百里無忌爲了克服此時通訊不暢的弊端,專門令工坊批量製造了口哨,確定了二十多種簡單的哨音,做爲傳遞消息的工具,如“前後左右、進攻撤退”等等的哨音。

令新軍每個士兵都要掌握這二十多種的哨音,而隊正以上的指揮官,要比士兵掌握的種類還要多上十幾種。

這樣,在數裡之內,消息可以有效地傳達到每一個士兵的耳朵中。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明軍士兵的體質有了長足的進步,整編的火槍兵越來越多,但火力卻達不到百里無忌所要的密集度,而口哨的產生,有力地扭轉了指揮不便的弊端,可以隨時令士兵將火力集中到某一處。

爲了適應不同的作戰任務,百里無忌還爲每個士兵配備了一張小弩,這張的小弩是進過改裝的,它的機括和張臂是坩堝鋼打造而成的,射程雖然不及火槍遠,但也能達到十丈之外。

有了口哨,數裡這內,指揮官可以隨心所欲地指揮部隊,鑑於此,百里無忌將新軍的最小獨立作戰單位下降到什,這樣更能有效率的作戰。

百里無忌在整訓的過程中,有兩個人進入了他的視野。

這兩人在訓練各科中皆名列前茅,特別是百里無忌組織的兩軍對抗演練中更是出類拔萃。

而這兩人在百里無忌的心裡印象很深。他們便是鄭彥華和郭廷謂。

他二人是百里無忌親自點的將,在特戰軍擔任校尉之職,前些日子的北地作戰中。雖然未立大功,但表現也不錯,怎麼會棄了校尉軍職,再來新軍當個新兵學員?

百里無忌心中奇怪,但也未露聲色,對於這二人,他需要趁此機會對二人進行觀察。

明國疆土漸漸擴張。明軍也需要新血,特別是原來跟隨百里無忌從巴東起兵的將領都已經鎮守一方,百里無忌身邊開始缺少將才。

這二人已經有了領兵的實戰經驗。最重要的是,金陵學府的答辯,令百里無忌留下很深的印象,這二人對於戰爭有着獨特的見解。特別是郭廷謂對遼作戰的策略。符合百里無忌的設想,如果沒有意外,百里無忌有好好培養二人的打算。

其實鄭彥華、郭廷謂二人倒不是有着什麼崇高理想,他們二人僅僅是因爲被邊鎬那一句“那時侯,我已經死了”感動着,二人從學府與皇帝答辯之後,方纔引爲知己,又一同在特戰軍就職。二人的關係相處得非常好,此次百里無忌從特戰軍抽調老兵。二人一商議,有着相同的心思,於是一齊向徐守仁申請去職,加入新軍。

徐守仁雖然不捨,但心裡對新軍有着野望,新軍不過八千人,其中有三千人是從特戰軍出去的老兵,最關鍵的是百里無忌現要親自整訓,但皇帝是不可能真的去帶兵的,那麼新軍的歸屬,在徐守仁看來,可想而知。

所以,當鄭彥華和郭廷謂向他提出申請時,徐守仁便二話不說,一口應承下來,並給予了一切方便。

這就讓鄭彥華和郭廷謂一進新軍,便直接混了個隊正,雖然二人武藝出衆,但如果沒有徐守仁授意特戰軍老兵的推舉和擁護,這二人真想在這八千明軍佼佼者中混出頭臉,那恐怕還得花不少精力。

百里無忌選拔新軍士兵有很苛刻的條件,身高、體重、年齡、臂力缺一不可,還有一個有商議餘地的選項,那就是識字。

這也就是百里無忌從學府中選擇學子加入的原因,其實徐守仁徹底失算了,百里無忌整訓這支新軍,絕沒有將其歸屬於任何一支明軍的意思。

百里無忌的用意是打造出一支種子部隊,然後讓其擴編,讓其成爲新一代的明軍。

這一天,百里無忌將八千新軍全部集合起來,分成三支隊伍各兩千五百人,在江都府城外進行野戰對抗,由鄭彥華、郭廷謂、周保忠三人各率一隊。

周保忠是原禁軍現御林軍指揮使周行逢的長子,虎父無犬子,周保忠方弱冠之年,繼承其父勇猛的稟性,從學府兵學選拔而來,一進新軍,就漸露頭角,成了新軍隊正,也就進入了百里無忌的視線。

百里無忌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周保忠很不好的習慣,這廝動不動就毆打新軍士兵,這也許就是從其父處繼承的毛病。

但說來也怪,被他毆打的士兵竟無一人前來申訴的,而周保忠那一隊也總能在訓練中,成績鶴立雞羣,甚至壓過鄭彥華和郭廷謂。

這讓百里無忌有興趣,暗中令親衛去查探。

一些天之後,親衛回來稟報,他們私下詢問的結果,周保忠的麾下士兵竟無一人對其有憤慨之意,甚至對其非常佩服。

其實,歷朝歷代以來,留名青史的名將皆出自世家,帶兵其實就是牧人,講究一個方法,這方法歷來是口傳親授。

上千年的戰爭史,就是一部牧人史,將軍牧人以兵,皇帝牧人以民。

軍紀曆來是律法中最嚴酷的,但嚴酷中若無一絲人情,想來也帶不出好兵。

兵這東西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匪,準確點就是有規範約束的匪。

不是匪的兵絕成不了好兵,這句話無論何時都一定是正確的。

這也是耶律阿保機另闢囑咐臣下“不可學漢兒之弱”的真正原因。

被律法、倫理、道德約束了的兵絕不是好兵,兵者兇器也,既是兇器何來倫理?

兵自百姓中來,首先是人。

人皆是一個毛病,那就是犯賤。

能剋制自己犯賤的被稱之爲有氣度。

很不幸,這樣的人太少,少到很難找。

而兵,則是在軍營這個火爐中被放大了“賤”性。

他們喜歡被欽佩的長官訓斥,一天不被訓渾身不舒坦,甚至喜歡被打。

百里無忌聞聽親衛的彙報之後,心中有了一些明瞭,也許這就是他周家的祖傳駑兵之法。

第二百三十六章第六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二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5章 出路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二百零一章第三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二百八十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9章 蜀地之行第19章 權力交接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九十八章第31章 滅楚戰爭(八)第五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八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七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六十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一百零二章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二百三十九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九十章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三十章第八十三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十一章第38章 巴東對第一百三十七章第77章 那一滴淚第一百八十一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九十八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九十章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19章 君王之理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11章 寧江王第60章 醫者仁心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67章 平蠻之策第八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十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二百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三十三章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九十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章第三十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51章 百姓的憤怒第86章 醫署衛隊第41章 整治吏治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九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二百三十六章第六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二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5章 出路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二百零一章第三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二百八十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9章 蜀地之行第19章 權力交接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九十八章第31章 滅楚戰爭(八)第五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八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七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三十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六十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一百零二章第68章 被餡餅砸了第二百三十九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75章 黑旗衛逆襲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九十章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三十章第八十三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十一章第38章 巴東對第一百三十七章第77章 那一滴淚第一百八十一章第90章 契丹南下第九十八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九十章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19章 君王之理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11章 寧江王第60章 醫者仁心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7章 美人心聲第67章 平蠻之策第八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十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二百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三十三章第81章 掌書記徐世銘第九十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章第三十章第二百四十五章第51章 百姓的憤怒第86章 醫署衛隊第41章 整治吏治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九章第9章 四海鹽鋪第一百三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