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bookmark

由於吐蕃沒有水師,明國一直以來都沒有對三江交匯的戎州部署相應的水軍,所以,這個三江交匯處雖說是明國之地,但實際卻處於三不管地界。

如今商貿興旺,太多的船隻在這裡交匯,而高智平早已在此勘探好地形水勢,準備動手。

高智平至所以不再等待,急着發動,因爲他知道,如果不在這裡動手,一等使者團的官船轉頭向北深入明國國土,那麼恐怕自己就再無成功的機會。

八百人的暗殺隊所選之人皆是大理國土著部族,如果幾個甚至十幾個人結伴進入明國,那在現在商貿興旺時期本不屬於什麼稀奇之事,但若是八百人進入,勢必引起明國各州官府的注目。

而在明國官府的監視之下,想要動手暗殺,恐怕是椽木求魚了。

所以高智平必須在段佛音的官船拐彎北上時動手,而且是必須一擊得中,否則,就再無下手的機會。

高智平決定在江面上發動攻擊。

爲此他準備了十八條舢板,每條舢板部署十二個弓弩手和八個操船手,舢板屬於內陸平底船,只要不遇到風浪,它以快速、靈活機動見長。

高智平打算用這十八條舢板做爲第一波攻擊,此爲虛着,主要意圖是攔阻段佛音的官船,不讓它轉頭北上,前往成都府。

但如果進展順利,舢板能突破官船上弓弩手的射擊,那麼就轉虛爲實。全力向官船發起攻擊。

所以,這十八條舢板上的弓弩手所攜帶的箭矢都纏着用火油浸過的布條。就算官船堅固,船上的人可以躲避過密集的箭矢。但官船體大,卻無法自己閃避箭矢。

被射中的官船終究會在密集的火箭中被引燃。

所以,這第一波攻擊雖虛還實。

就算第一波攻擊失敗,高智平還準備了第二波攻擊。

第二波攻擊是江底攻擊,高智平從八百人中選取了一百二十個精通水性之人,穿上水靠,潛伏於江水之中。等待官船的到來。

大理本就是水路縱橫的國度,百姓十有八九熟悉水性,而經過遴選出的這些人的水性可想而知。高智平心中終究還是不捨段佛音,他最想得到的結果是,捉住佛音公主。

男人,特別是從小養尊處優的男人。他最難以接受的不是想要的得不到。而是他失去得到的希望。

高智平現在其實並不是真正地愛着佛音公主,而僅僅是爲了得到而得到,哪怕是俘獲後親手殺了她,那樣高智平就不會再有現在這麼痛苦。

天下之在,什麼鳥都有,與其說高智平變態,不如說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歷朝歷代,無論皇室貴族還是平常百姓中。這樣的人向來不少。

在計劃中,如果第一波攻擊成功。那麼這一百二十人的任務就是設法俘獲段佛音,將其擄走。但如果第一波攻擊失敗,那麼這一百二十人將接替第一波,從水底發起攻擊。

這一百二十人所帶裝備僅一架小弩,他們的主要武器是鐵鑿,用來鑿穿船底。

雖然官船高大堅固,但所攜帶的武器除了弓弩也就刀甲了,根本不可能對水底的敵人產生威懾力,這也是高智平認爲第二波攻擊是最穩妥的原因。

但高智平還是不放心,他爲這次暗殺再添了一層保險。

那就是第三波攻擊。

第一波攻擊主要是吸引官船上弓弩手的火力,並趁虛而入;第二波攻擊是化整爲零、攻其不備;而第三波攻擊那就是“坦陳相見”了。

高智平選取十六名死士,駕四條小型舢板,舢板上裝載大量浸過火油的柴草木料,如果前兩波攻擊都失敗,那麼這四條小舢板將在死士的全力划動下,衝向官船。

由於小舢板速度快,並且裝載的是柴草木料這種體積大卻份量輕的易燃物,官船將不可能從舢板的追擊下逃脫。

而舢板上裝載的柴草木料又將是非常好的遮掩物,可以完全抵擋官船上射來的箭矢,只要死士一心衝撞,官船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從這種自殺性攻擊下逃生的。

高智平無疑是個人才,能佈置出這三波攻擊的人絕非傻子,不但不是傻子,而且是聰明人。

但聰明人都有兩個共同的缺點。

一是自負;二是怕死。

這不是唯心論,而是真理。

因爲聰明人自負,所以在遇到一個更聰明的人時,往往都死得早。

於是,聰明人爲了活得久一些,只能怕死。

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就是聰明人爲自己的怕死想出來和最妙的說詞。

高智平很怕死,所以他要的是別人死,而不是自己死。

他在安排好這一切後,帶着剩餘的三百人往西撤退,在離戎州伏擊點六十里,金沙江江面的狹窄處埋伏下來,準備發動攻擊。

聰明人總有讓人無法預料的想法。

高智平此舉叫做“打草驚蛇”,也可以叫做“引蛇出動”。

既然戎州伏擊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暗殺,那麼對於想要立即趕到金陵府的使者團來說,就算是明知道前路是死路,也只能硬着頭皮闖了。

如果無功而返,勢必讓段思聰的旨意變成一番謊言,而剛轉變立場的各部族首領很有可能再次改變陣營。

大理府和金陵府相隔太遠了,只要使者團和佛音公主到不了金陵府,那麼明國必然不可能改變已經定下的計劃,也就是說,高氏還有機會。

高智平在戎州伏擊點以西六十里處率先攻擊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迷惑使者團。

有睿智的段佛音在,肯定能想到高方會派人阻止使者團前往明國。

那麼一路上使者團肯定在戒備。

只有一次失敗的進攻,才能打消段佛音和使者團心中的戒備,如此爲戎州伏擊奠定一個出其不意的基礎。

高智平無疑是個天才,弱冠之年的他就能如此把握人性,不可謂不聰明。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段佛音雖然比他年少,但對於人性的把握且不在他之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24章 齊已仙逝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五十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一百零五章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23章 團結軍殘部第二百七十四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一百五十六章第38章 巴東對第二百六十四章第一百零六章第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四十六章第二百零六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五十八章第3章 逃婚(三)第六章第73章 以退爲進第八十四章第二十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三十九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六十章第二百一十五章第63章 勇士的衣冠冢第六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六十八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二百五十九章第八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六十七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9章 四海鹽鋪第九十三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六章第74章 勇士的心願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六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九章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七十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十四章第四十八章第1章 逃婚(一)第二百五十五章第94章 設立票引第六十四章第五十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一百五十八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一百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六十章第99章 ,第35章 軍中鬧事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十八章第九十三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17章 臨戰第九十八章第14章 皇帝私宴第36章 驚如天人
第24章 齊已仙逝第72章 丁思覲的烏龍第一百五十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一百零五章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23章 團結軍殘部第二百七十四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一百五十六章第38章 巴東對第二百六十四章第一百零六章第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19章 權力交接第四十六章第二百零六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五十八章第3章 逃婚(三)第六章第73章 以退爲進第八十四章第二十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三十九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六十章第二百一十五章第63章 勇士的衣冠冢第六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六十八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二百五十九章第八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六十七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9章 四海鹽鋪第九十三章第43章 海鶻戰船第六章第74章 勇士的心願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六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九章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七十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十四章第四十八章第1章 逃婚(一)第二百五十五章第94章 設立票引第六十四章第五十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一百五十八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一百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41章 那一抹青色第六十章第99章 ,第35章 軍中鬧事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四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十八章第九十三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17章 臨戰第九十八章第14章 皇帝私宴第36章 驚如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