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bookmark

範質也上前勸諫道:“皇上,王樸所言有理,還請皇上召回二人。”

柴榮這時怒氣也已經漸漸平息,聽王樸說得有理,便下令將二人召回殿中。

這時的尹日老實了不少,王溥的臉色也減淡了不少,卻依舊憤憤不已。

柴榮開口說道:“諸位愛卿,就事論事,切不可再有羞辱之言。”

羣臣們一致應是。

柴榮轉向王樸,悠悠問道:“你確實已投靠明國?”

王樸一陣心悸,低頭回答道:“確有此事。”

柴榮眼光一黯,嘆息道:“若真是……也好,也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投靠明國也算攀了高枝了。”

聽着柴榮誅心的話語,王樸真恨不得立即說出真相,但天生的使命感讓王樸終究還是咬牙硬抗了過去。

柴榮見王樸低頭不說話,正了正面容問道:“王侍中此次出使我周國,所爲何事?”

柴榮自從前天得小符妃開解,也想通了一個問題,與其問罪王樸,不如問罪自己,爲人君者,不能令臣下忠心,最大的責任還是在自己身上,所以柴榮從今天李谷稟報王樸請求覲見開始,都沒有向王樸問罪的想法。

只要不是投靠遼國,朕就放你去吧,也算枉君臣一場。柴榮看着王樸,在心裡說道。

王樸見柴榮垂詢,忙回答道:“外臣奉命出使周國,所爲二事。一則是金陵血案。我國曾遣使請周國會審此案,周國也派了使者前往金陵,但使者張昭在人國朝堂之上出言不遜。羞辱明國,譏諷吾皇。故被吾皇下旨斬殺……。”

王樸話還沒有說完,朝堂之上再次譁然。

太常卿田敏大聲上奏道:“皇上,張昭就是再無禮,那也是周國使者,豈容明國枉殺,不雪此恨。周國尊嚴何在?臣願以死勸諫皇上,殺王樸。”

說完,田敏跪倒在地。田敏一跪。十數個朝臣也隨同一起跪下,請求柴榮斬王樸,其中剛纔奏報的薛訓也在此列,反而是尹日沒有跟從。只是冷眼看着局勢的發展。一絲淡淡的冷笑掛在嘴角邊。

這時,李谷上前奏道:“皇上,王樸方纔說了一件事,不如等他說完第二件,再議論如何應對不遲。”

柴榮微微頜首道:“李卿言之有理。王樸,講第二件事。”

王樸眼見周國大臣們羣情激憤,心中輕籲一口氣,這般景象也算是完成了百里無忌的囑託。王樸本可以出言不遜,挑動周臣更大的憤怒。但王樸不想真正地讓明、周兩國同盟破裂,這說話是有限度的,有些話說了哪怕事後知道這是不得已之舉,也無法彌補兩國君臣心靈上的傷害。

其實百里無忌這次令王樸出使周國,僅僅就是讓王樸將親筆書信呈交柴榮,而明面上的理由都是扯淡,不過是迷惑遼國奸細的障眼法而已。

所以,王樸準備了兩件事,一是用張昭被百里無忌“斬殺”挑動羣情,第二件事就是用自己來挑動柴榮的憤怒,只有將憤怒控制在自己個人之間,明、周兩國關係纔不至於真正破裂。

王樸再次開口道:“稟陛下,外臣奉命要與周國交涉的第二件事是,譭棄明、周同盟,撤回暫時駐紮邠州的明國特戰軍,中斷明國對周國的軍事、民用物資支援……。”

這一下,朝堂之上炸開了鍋了,每一個周國官員臉上都佈滿了激憤,這一年多的戰爭,將周國的經濟拖入了泥沼,民間大量的青壯被徵召,郭威、柴榮兩代皇帝辛苦積累的國力早已消耗殆盡,柴榮剛剛降下的賦稅,又不得已臨時加上,國力已經枯竭。

如果說,這個時候真的譭棄兩國同盟,除非柴榮準備周國與遼國同歸於盡,不然,唯一的生存之路就是向遼國投降……。

王樸的話如晴天霹靂,擊打在周國君臣的頭上,他們都想不能,明國皇帝擅殺周國使者張昭,此事總是事實吧,周國做爲苦主還沒有正式派使者前往金陵以譭棄同盟作要脅,也僅僅是在自己國家的朝堂上吐吐槽,卻不想明國竟惡人先告狀,派使者來周國聲明譭棄同盟了。

柴榮的性格本就急躁,一怒之下斬殺符令光就是佐證,但那是事情還有轉圓、彌補的餘地,而現在柴榮已經不急,他甚至連神色也不起變化,木然地盯着王樸。

周國羣臣都將頭轉向王樸,眼中的仇恨炙燒着,似乎就是這個人要將周國送入絕境。

王樸臉無表情地站着,在這個時候,王樸的心中才真正發覺周國竟然是如何的衰弱,衰弱到只需要百里無忌輕輕一聲,就能擊垮整個朝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周國已經理所當然地依賴着明國,用着明國的錢,吃着明國的糧食,用着明國的火器,彷彿一切都是應該的,天生就是如此一般。

王樸知道此時並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但卻忍不住地去想,眼前的這些人,包括自己敬仰的高高在上的皇帝柴榮,竟因爲自己這麼一句話,彷彿周國的天就要塌了。而那些個剛剛還慷慨激昂地跟隨薛訓誓死請求皇上斬殺王樸,以正國威的大臣們,卻早已惶惶不可終日,眼中所流露的只是震驚和茫然。

王樸再次注視着柴榮,他不知道,柴榮現在會怎麼做,以王樸對柴榮的瞭解,現在柴榮本應該勃然大怒,下旨斬殺自己,以激勵大臣們,挽回失去的士氣。

但柴榮的反應卻出乎王樸的意料,柴榮僅僅就是盯着王樸,並沒有絲毫開口說話的意思。

而周國的大臣們,雖然激憤,但再無人向柴榮請求誅殺王樸。

王樸沒有預料到會是這麼一個結果。原以爲,自己這第二件事,勢必引起周國羣臣同仇敵愾之心,引起柴榮的憤怒,甚至一怒之下如斬殺符令光一樣地斬殺自己,王樸就能憑藉自己對柴榮性格的瞭解,將私下會晤的請求傳遞給他。

卻不料自己只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這結局。

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一章第四十七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一百五十五章第33章 滅楚戰爭(十)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四十三章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一百四十五章第96章 ,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一百二十二章第1章 和州載第一百零二章第六十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一百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8章 滅國戰略(二)第40章 黑旗衛擴編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七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零六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八十章第四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零四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二十章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一百二十四章第8章 欲從軍第二百七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1章 寧江王第十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31章 滅楚戰爭(八)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六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二十七章第一百零八章第16章 離蜀之時第一百三十八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12章 王妃被殺第九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八十七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二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十一章第七十一章第17章 逐一拜別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三十五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三章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一章第四十七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一百五十五章第33章 滅楚戰爭(十)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四十三章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一百四十五章第96章 ,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一百二十二章第1章 和州載第一百零二章第六十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一百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8章 滅國戰略(二)第40章 黑旗衛擴編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七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零六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八十章第四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零四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二十章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一百二十四章第8章 欲從軍第二百七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1章 寧江王第十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31章 滅楚戰爭(八)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六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二十七章第一百零八章第16章 離蜀之時第一百三十八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12章 王妃被殺第九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七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八十七章第48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二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十一章第七十一章第17章 逐一拜別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三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