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bookmark

“陛下容稟,二年前,學生已經結業,蒙學府師長擡愛,留下學生在學府施教。”

“施教?你所學的是戰法科還是武舉科,你可上過戰場?”

“學生兼修戰法、武舉二科,但未有從軍經歷?”

“荒唐,讓一個沒有上過戰場的學子施教,你打算爲明國培養些一個個趙括麼?”百里無忌轉頭對馮道喝斥道。

馮道趕緊俯身奏道:“陛下斥責得是,臣惶恐,只是這軍事三科師長缺乏,臣亦是無奈之舉。”

百里無忌心中明白,雖然明國建立,軍制也有新制,但軍隊依舊還是原來的模樣,未能進行及時調整,所說的退役制度雖然已立,但將領年齡大都未達到退役限制。師資確實難找,倒也怪不得馮道。

百里無忌對馮道揮揮手,表示不再追究。

“郭廷謂,朕不留你在學府了,你即日就去特戰軍報到,朕任你爲騎兵校尉。”

郭廷謂聞之大喜,馮道卻一臉苦相,而場中學子,特別是軍事三科學子皆一臉豔羨。

“謝陛下賞識,臣必鞠躬盡瘁以報陛下大恩。只是,臣還想請陛下指教臣的問題。”郭廷謂小心翼翼地說道。

“朕以爲,周國皇帝英明神武,必不會存兄弟鬩牆、助紂爲逆的心思,更不可能作親者痛仇者快的惡事貽笑天下。”

“謝陛下賜教。”

“朕最後借用西漢陳湯所言,宜懸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與諸位共勉。”

在學子們的歡呼聲中。百里無忌汗流夾背的“逃”出學府。

由於這場演說是即興的,沒有經過仔細斟酌,完全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爲解決招募丁壯而臨時即興之作。

雖然效果非常好,但其中卻隱含着以武功平天下、窮兵黷武的意思,雖然及時拋出了大漢族的理論。使明國內許多少數民族不至於心生不滿,但也使得周國、北漢、甚至遼國起了警惕之心。

百里無忌現在自然敢不會想到,這場演說會對未來自己對明國的政改、軍改帶來強大的阻礙。

而此時。百里無忌卻無心思考其它。

每次來學府,百里無忌總是很累,面對一雙雙稚氣未除但明亮的眼睛,他總是怕自己引導失誤。甚至覺得比上一次戰場更辛苦。但百里無忌依然樂此不疲。

這些學子是明國的精英,也是百里無忌需要實現目標最有力的支柱。

這場演說之後,在徐世銘、馮道暗中策劃、引導之下,金陵學府暴發了數千學子游行,學子們高呼“王師北伐,拯救北人”、“收復失地,開疆擴土”的口號,席捲了整個金陵。

數日之後。潭州博學府的數千學子也在潭州城遊行響應。

自此之後,百里無忌演講中所說的話語被仕子們抄錄。傳頌於明、周,傳頌於天下。甚至傳頌於北漢,漸漸地傳向遼國,使得整個天下暗流涌動。

當時的消息傳播完全靠人言傳人耳,而當北漢百姓相互轉述時,劉旻使用了強悍地措施,凡百姓有妄言者,斬。他是遼國的侄皇帝,怎麼可能容忍這種打自己嘴巴的言論在北漢傳揚。

十數日之間,北漢百姓因此被殺者,近千人,至此再無人敢輕言半句。

劉旻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但他永遠不會明白,百姓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因此種下了這顆種子,只等着成長、開花,然後結果。

沒有人能鎮壓得住人心,人心向背註定了結局。

而當郭威看到這抄錄的話語時,半晌後,方纔悠悠說道:“他僅僅一言,便退我二十餘萬大軍,某不及矣。”

轉頭對郭榮說道:“榮兒,某不如他,你更不能抗他。”

郭榮回道:“父親就眼看着他坐大,我國就沒有辦法抑止他嗎?”

郭威喟嘆道:“他這一番話,已經絕了某的後路,某怎能揹負天下罵名,與明國開戰,縱然能勝,某也失盡天下民心。榮兒謹記,日後唯有安心治國,攏絡天下民心,方是對抗之道。”

郭榮躬身道:“孩兒謹記父親教誨。”

學子的力量是巨大的,金陵、潭州二座學府萬餘生員,代表着萬餘戶人家,更代表着萬餘家族,所涉及人口何至百萬。

而這一個羣體掌握着明國最多的資源,他們是明國的精英羣體,他們的號召力是巨大的,可以說,掌握了這一羣體,就掌握了半個明國。

僅僅半個月時間,從軍之人數已達二十萬,招募之處等候之人依舊絡繹不絕。

這讓徐世銘等人大鬆了一口氣,心中對於百里無忌的欽佩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

耶律璟雖然殘暴,但對作戰還是有些謀略,可以說,每個馬背上的遼人,勿須訓練,就是一個天生的騎兵,他們對作戰有着天生的熟悉感。

久攻不下,圍困無用,耶律璟一邊命上京的耶律屋質增援,一邊命耶律敵獵率領殘餘的近三萬步兵封鎖鴨綠江,以防江南扶桑軍來襲。

耶律屋質接獲遼帝傳訊之後,以文臣領重兵,親率大軍增援,但他並不是走耶律璟南下的老路,而是率三萬騎兵、五萬步兵,共計八萬大軍,自上京渡潢河,西進過龍化州至通州,然後在淥州渡鴨綠江再南下夾擊扶桑軍。並送信給耶律璟,請求合擊扶桑軍。

當遼軍援兵在淥州渡過鴨綠江的消息傳到豐臣仕旭耳朵中時,豐臣仕旭已經知道事不可爲。

無奈之下,豐臣仕旭只能放棄對來遠城守軍的支援,令訓練僅一個月三萬騎馬步兵和四萬扶桑軍揮師北上,抗擊遼軍援兵。

而豐臣仕旭率七萬扶桑軍在鴨綠江阻擊耶律璟。

從兵力而言,無疑扶桑軍佔有略略優勢,但戰爭的結果卻不是以士兵人數計算的。

北上的扶桑七萬大軍在淥州以南四十里處,與耶律屋質的遼軍援兵展開了大規模的決戰。

雖然經過豐臣仕旭的一個月訓練,但扶桑騎兵無論從作戰素質和體能上,都無法與遼軍騎兵相提並論,唯有在作戰意志上略勝一籌。

第二十五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7章 臨戰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二章第八十七章第八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百二十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二零八章第三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四十五章第八十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八十一章第99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1章 和州載第四十六章第五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二零八章第38章 水車船第八十一章第七十九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39章 安州叛亂第55章 何須再守第七十五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一百三十九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59章 神秘來者第一百二十五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四十五章第41章 整治吏治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七十章第24章 齊已仙逝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43章 威壓第一百八十二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一百章第77章 那一滴淚第三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3章 高家兄弟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七十三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26章 各懷鬼胎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93章 慶州暴亂(五)
第二十五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7章 臨戰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二章第八十七章第八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百二十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二零八章第三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四十五章第八十章第二百七十五章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八十一章第99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1章 和州載第四十六章第五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77章 奴才的嘴臉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二零八章第38章 水車船第八十一章第七十九章第91章 東渡扶桑第39章 安州叛亂第55章 何須再守第七十五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一百三十九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59章 神秘來者第一百二十五章第4章 人滿爲患第四十五章第41章 整治吏治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七十章第24章 齊已仙逝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43章 威壓第一百八十二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82章 男人的麻煩第15章 權利與親情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一百章第77章 那一滴淚第三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3章 高家兄弟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七十三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26章 各懷鬼胎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93章 慶州暴亂(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