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

bookmark

薩非王朝的戰爭準備做的很不錯,畢竟有英格蘭的將軍幫着他整頓軍隊,無論是士兵的素質,還是火器都比較不錯。當然了,這些所謂的不錯是針對奧斯曼帝國和部落武裝來對比的,要是比大明軍隊的裝備,他們差的還是很多。

阿巴斯一世帶着十五萬波斯大軍壓境,還裝備了不少火炮,士兵們基本上人手一支火槍,前鋒是著名的紅頭士兵。世上的奇葩事情很多,薩非王朝和奧斯曼帝國信仰的是同一種宗教,但不是一個派別,他們之間就互相發生戰爭,而薩非王朝建立的基礎就是這些突厥血統的紅頭士兵,但是這些紅頭士兵還經常不聽調遣,讓薩非王朝非常頭痛。阿巴斯一世找來英格蘭將軍幫助訓練正規軍隊以後,這種情況才逐步有了好轉,這次就許給他們奪下撒馬爾罕以後允許他們掌握這裡,這纔有這些紅頭士兵當作先鋒搶奪撒馬爾罕。

當阿巴斯一世的前鋒,那些紅頭士兵渡過阿姆河來到撒馬爾罕的時候,李鴻基已經帶着援兵趕到了別爾巴德,劉宗敏、李過的部隊一萬多人早就前往撒馬爾罕和哈拉巴哈匯合到了一起。哈拉巴哈轉交了指揮權,劉宗敏負責全面的戰爭,李過則是統籌全軍事物,看着在軍校畢業的軍官督促下建立起來的防線,劉宗敏非常滿意,就把這些軍官召集過來組建了戰時參謀部,參謀部由李過負責,劉宗敏知道自己的兩把刷子打仗沒問題,但是戰役戰術對他來說就是一道難題了,好在有李過負責協調,劉宗敏下決心,最後自己負責戰鬥實施,分工明確,各部干擾。

因爲哈拉巴哈希望能夠保住撒馬爾罕這座古城,預設戰場就是城西南的草原沙漠地帶,大明的參謀部早就在這裡修築好了預設陣地,一個標準的環形工事,就等着阿巴斯一世的紅頭士兵的到來。

隆隆的炮聲從遠處傳來,薩非王朝的炮兵開始清理戰場的障礙物,炮彈過後砸出一個個大坑,不過這些炮彈對於大明士兵來說作用不大,除非是直接砸中了,士兵們都躲在戰壕裡面,幾裡外過來的炮彈的軌跡清晰可見,又不是鋪天蓋地的覆蓋式轟擊,再加上戰壕可以擋住炮彈的滾動,因爲這種炮彈主要是靠滾動傷人。但是就這種炮彈大明的炮兵也不會讓他們一直打下去,一直打下去也會造成一定的傷亡。在他們第一輪開炮時,大明的炮兵就測出了他們的大概位置,兩輪炮擊過後,大明炮兵的****就落到了他們的頭上,更加悲劇的是他們的火藥都是散放在地上的,結果兩輪炮擊過後,他們的炮兵陣地就徹底報銷了。

失去了炮兵的薩非王朝紅頭士兵開始嚮明軍陣地進攻,明軍則是在炮擊過後迅速進入前沿陣地,等到紅頭士兵們進入六十丈距離之後,士兵們中的神槍手就開始了射擊比賽,進入三十丈距離的時候,所有的手搖機槍,步槍一起開火。步槍的射擊,紅頭士兵的傷亡他們還可以承受,但是手搖機槍的掃射讓他們承受不了,一顆子彈可能穿透兩個人,擊中以後必死無疑,第一次的衝鋒沒有兩刻鐘,就徹底敗了回去。

步兵衝擊失敗,紅頭士兵立刻換上騎兵開始再次攻擊,這次他們自以爲是的認爲。大明軍隊的武器射程在六十丈以內,只要他們的士兵在六十丈距離內衝過去就可以取得勝利,於是派出了近萬人的騎兵,在一百二十丈的距離上開始發動衝鋒,企圖憑藉強大的衝擊力和速度衝過這六十丈的射擊範圍。

指揮戰鬥的劉宗敏在望遠鏡裡早就看到了紅頭士兵的騎兵隊伍開始集結,回頭看了一眼哈拉巴哈,後者立刻明白了劉宗敏的意思,立刻命令自己的五千士兵集合,再看了一眼自己的警衛一眼,警衛立刻也去整隊,告訴李過,準備全部火力襲擊。

全部手搖機槍安排在第二道戰壕,所有的迫擊炮全部架起,在紅頭士兵的騎兵部隊進入距離第一道戰壕六十丈的距離時,兩道戰壕的士兵同時開火。騎兵的速度確實非常快,雖然傷亡很大,但是三十丈的距離,在戰馬達到極限速度是也就是幾秒鐘的時間,第一道戰壕的士兵迅速順着交通壕向第二道戰壕撤去,防止被摔倒的戰馬和騎兵砸傷。

第二個三十丈就和以一個三十丈距離內傷亡的人數就不一樣了,首先是死傷的戰馬和士兵阻擋了衝鋒的道路,容易絆倒衝鋒的戰馬,其次是明軍的迫擊炮炸亂了衝鋒的隊形,造成了混亂,發生了踩踏現象,紅頭士兵騎兵部隊的速度驟然慢了下來。

就在第一道戰壕邊上一丈遠的距離上,紅頭士兵們絕望大發現,他們現在就成了射擊的靶子,失去了速度的戰馬跳不過壕溝,停在壕溝邊上等死,士兵們如果下馬,面對對面的機槍那是找死。在很短的時間內,沒有等他們做出選擇,前排的騎兵和戰馬就已經倒在了明軍的手搖機槍的面前。

前面的士兵死亡殆盡,機槍、迫擊炮延伸射擊,劉宗敏大手一揮,所有的騎兵就上了戰馬,順着預留的衝鋒線路開始進攻。已經被機槍和迫擊炮炸得傷亡過半的紅頭士兵看到衝鋒的大明騎兵,徹底失去了頑抗的勇氣,騎在馬上的就調轉馬頭開始逃跑,掉在地上的士兵回頭就跑,整個隊伍發生了崩潰。

劉宗敏自己是不可能親自衝鋒了,但是他的手下都是彪悍的騎兵,各自小隊的隊長領頭,士兵們緊隨其後,這就是一場大追擊,潰退的騎兵衝開了後面的陣地,結果造成了更大的混亂,最後的結果就是敗得更慘,整整三萬人馬在這一次戰鬥中失去了二萬多人,能夠逃回去的士兵不到五千人。

劉宗敏的騎兵一直追殺了三十多裡,赫赫有名的紅頭士兵被殺得失魂喪魄,丟掉了一切可以扔掉的東西。打掃戰場很簡單,除了他們帶來的糧食以外,火藥剩的也不多,至於屍體倒是不少。爲了防止屍體發黴引起疾病,劉宗敏就命令士兵把這些屍體全部堆放到一起,然後澆上油脂,一把火就燒掉了。

大獲全勝的明軍士兵士氣高昂的回到了撒馬爾罕城內,犒賞三軍是避免不了的,忙完這些事情以後,劉宗敏就把哈拉巴哈、李過叫到一起商議接下來的戰事。撒馬爾罕是一個古老的城市,但是它的居民住的非常分散,因爲它是由好幾個分散的市場組成的,如果這裡發生較大的戰事,肯定會影響到以後的發展,別的不說,就是阿巴斯一世的十幾萬大軍如果一擁齊上,分頭進攻,就劉宗敏這一萬多人肯定無法將他們全部阻擋在城外,如果不想影響這座城市,那麼就必須重新選擇戰場。這個決心是非常難下的,因爲他有可能造成戰役失敗,或者巨大傷亡。

經過仔細的偵查,發現阿巴斯一世的主力軍隊現在正在布哈拉城集結,這股紅頭士兵大概是搶劫心切,沒有等到主力的完全集結就先衝了過來,在布哈拉和撒馬爾罕之間除了沙漠、丘陵、還有溼地,最好的道路就是沿着兩邊的河道邊的山間谷地好走,既然阿巴斯一世的主力在哈瓦拉集結,那麼他們一定會沿着北側的河道過來,如果從山間谷地找到阻擊的陣地,就無疑是最好的防禦手段。

哈拉巴哈在這一帶駐紮了一年多,他對這裡的地形相對比較熟悉,他提出的地方就是納沃伊小鎮,這個小鎮的地勢比較好,剛剛卡住山間谷地的要道。劉宗敏通過綜合分析,決定部隊前出納沃伊,掐住這條山間小道的咽喉,阻擊阿巴斯一世的部隊,把戰爭對這裡的損失減少達最小。

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十三章 收網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五章 家底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五十九章 遼東新形勢(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二章 登基(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潤的崛起(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
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十三章 收網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五章 家底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五十九章 遼東新形勢(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二章 登基(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潤的崛起(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