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

bookmark

“老闆,結賬。”李信見紅娘子吃得也差不多了,就招呼飯館的老闆結賬。

“好嘞,客官。您這兩盤炒餌和一鍋小雞燉口蘑一共三錢銀子,這是着您的二錢銀子,客官你收好,請慢走。”小二還是殷勤的招呼着。

“不用找了,這算給你的小費吧。我說都知啊,剛纔你老闆賣的川鹽是不是有點貴了,我剛從四川那邊過來,那裡的川鹽才一錢銀子一斤啊。”李信隨口就問了小二一句。

“不貴,不貴。咱本地的安寧鹽還得五錢銀子一斤呢,老闆很精明的,要他買的鹽貴了,整個雲南府都不會相信。呵、呵。”店小二得了小費,說話變得興奮起來。

“根子,中午不用吃飯了吧?看你現在就撐得慌,過來把這袋鹽快搬進去。”剛纔還是一臉笑意的飯館老闆忽然間就兇了起來。

李信也不再敢問那小二這鹽爲什麼這麼貴了,免得這小二被老闆趕了出去,否則那就是自己造孽了,就帶着紅娘子兩人滿懷鬱悶回家了。

回到家以後,李信左思右想不對頭,肯定是沐王府控制了整個雲鹽的生產和銷售,使得食鹽價格比外省貴得多,但是沐王府肯定不會承認自己還在壟斷食鹽的生產和銷售,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大明皇家貿易商行進入,沐王府應該不敢和朱有孝爭利的。想到這裡,李信豁然開朗,也許朱有孝就是這個意思,其實朱有孝根本就沒有想這麼多,只是認爲李信這傢伙忽悠勁十足,是想讓他把緬甸奪過來,這才把他派到這裡來。

李信第二天就讓人給四川的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掌櫃送信,讓他速來雲南府,有要事和他商量。其實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早就有進入雲南的想法,不過由於在雲南沐王府一手遮天,不像在其他地方那樣方便,還有就是無論貴州還是四川,進入雲南的道路都是非常難走,運費成本太高,這兩個原因造成大明皇家貿易商行遲遲沒有大力進入雲南經營。

現在李信要主政雲南,作爲朱有孝的師弟,所有的商行都會賣些面子。所以接到李信的邀請以後,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四川的負責人劉老財立刻趕了過來,和李信商議如何進行經營的問題。

劉老財向李信道:“大人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小的大事可以請示老闆,小事您隨便吩咐。”

李信說道:“其實也不算什麼大事,昨天我出去轉了一圈,發現這裡的土特產非常便宜,可是爲什麼你們都很少來這裡呢?是不是因爲道路的問題,不過我就是想修路也沒有多少錢,你能想法解決這個問題嗎?先不用回答,你先出去轉一圈再說。”

劉老財說道:“其實不用出去轉,我也知道這事,我原來也來過,主要是惹不起沐王府,不過現在大人主政了,我們就敢進來了。至於道路問題,按照牛總掌櫃的意思,一切都是爲了皇上,修路費用可以讓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支付,但是人工需要大人解決。”

李信一聽這話,心裡就高興起來了,這別的不好找,兩條腿的活人可滿街都是。“好,就這麼辦,我來找人,你們出錢,咱們先修一條可以好走一點的官道,讓這裡的東西能夠賣出去再說。”

說幹就幹,李信第二天就讓衙門的小吏把告示貼了出去,寫明瞭用工的標準,工費的多少,需要多少人。其實就是除了管吃管喝,另外還會付一些工資,雖然不太多,但是這也要比在家閒着沒有活幹好得多。

出乎李信的以外,前來應招的人寥寥無幾,這是好事啊,怎麼沒人幹呢?李信百思不得其解,還是劉老財幫他弄明白了這個問題,原來雲南執行的還是土司制度,大部分的人都是奴隸身份,他們的人身沒有自由,出來幹活需要讓土司批准,否則就是叛逃,被抓住了就可以殺死,土司具有他們生殺予奪的權利,其實在雲南最大的土司就是沐王府,他們幾乎佔據了雲南三分之一的土地,在街上經商擺攤的大部分都是具有人身自由的漢人,本地的人很少。

李信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雲南這個地方像死水一潭的樣子,沒有一點生機,原來是這裡的管理制度上有了問題,這裡的統治方式是大小土司們當家作主,比起大明別的地方家族式管理地方的政策更保守,簡直是潑水不進。

要想讓這裡的一潭死水活起來,那就必須打破這裡的土司制度,但是最大的土司就是沐王府,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李信沒有這個權利,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那就得找沐王府談判,想法讓沐王府妥協,必須讓沐王府妥協,只有這樣,才能治理好雲南的不利環境,更好的發展雲南。

於是李信決定再次拜訪沐王府,再和沐啓元談判一次,如果沐啓元不知好歹,說不定就得自己再來一次打倒土司分田地的活動,從根本上解決這裡的土司制度,當然了這的取得朱有孝的同意,否則那就是自己造反了。

在沐王府的客廳裡,李信、劉老財和沐啓元進行了試探式的談話,李信說道:“國公爺,萬歲爺派下官到雲南治理地方,在這一段時間裡,發現了一些問題。雲南的土特產品豐富,但是不好向外運輸,還有就是這裡的食鹽太貴,老百姓的生活很清苦,爲了不辜負萬歲爺的期望,下官想做一些改善民生的措施,希望能得到國公爺的支持。”

沐啓元笑道:“李都督,咱們都是萬歲爺的臣子,治理好雲南自然是我們的責任,放心吧李都督,只要是您的命令,小王自然會支持,絕不會拖您的後退,您想怎麼改都行。”

李信一聽這話,感覺這沐啓元還是挺開明的嗎,於是就說到:“首先我想收回這裡的鹽礦,當然了,不是無償收回,這位是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劉老財,具體的辦法由他和您說。其次是要給予農奴們的自由身份,土司門不得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就像在大明的其他地方一樣,他們有租種和不租種土司門土地的權利,他們都是大明的子民,土司沒有生殺予奪的權利,只有大明政府纔有這個權利。國公爺,您看我想執行的這兩個措施怎麼樣?”

沐啓元一聽李信要收回鹽礦,當時就像被踩住了尾巴的小貓,差一點就蹦了起來,剛要拒絕,就聽到了屛帳後面的一聲咳嗽,於是只好接着李信的話題往下說,“行,行。不過這鹽礦要怎麼收回呢,這可是太祖爺賜予沐王府的財產,需要當今萬歲爺下旨才行呢,李都督您有萬歲爺的聖旨嗎?”

李信一聽就知道沐王府不願意讓出,就說到:“國公爺沒有聽說萬歲爺的事情嗎?萬歲爺除了留下了培育種子的土地,把所有的皇莊都捐獻出來了,送給了耕種這些土地的老百姓了,這爲天下所有的藩王們作出了表率啊,您看離您最近的蜀王爺,不也放棄了許多土地送給他的下人了嗎?當然了,這是他老人家自願的,但是您看萬歲爺虧待他了嗎?這樣好不好,這鹽礦讓大明皇家貿易商行贖買下來,具體價格由您和劉老財協商,您也可以在大明皇家貿易商行佔據一定股份,這樣行不行,讓萬歲爺也高興您也加入了皇家的隊伍。”

被李信這麼一堵,沐啓元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照李信的話來理解,如果不加入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就像不是萬歲爺的臣子一樣,“好吧,李都督,小王聽您的意見,讓我的管家和劉老財去談吧,咱們去喝茶去,咱們要個結果就行。”

至於給予農奴們自由身份,種不種地是他們的自由,這在沐啓元看來都是屁話,就那些奴隸們,不給他們種地,讓他們喝西北風啊,他根本就沒有想到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艦隊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十章 局勢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
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艦隊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十章 局勢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