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

bookmark

奪取了聖地亞哥城之後,一刀就被授予了管理城市的權利,也就是成了這座城的總管,公牛因爲跟着高達年時間比較長,軍事素養各方面學得不錯,就成了士兵的司令,負責軍事方面的責任,兩個人分工比較明確,就和牛金星和於化龍一樣。

明軍在隨後也進入了這座小城,隨隊而來的工匠們開始對附近的資源開始了嚴謹的考察,來確定這裡是否適合作爲一個明軍的基地駐守。很幸運的是考察很快就有了結果,這裡不但有非常豐富的銅礦資源,而且還都是富礦,開採也是比較方便。更讓於化龍高興的是這裡還有豐富的硝石礦,這在大明也是非常少見的礦產資源,這就不用發愁在這裡的火藥、炸藥的補給問題了,隨船而來的工匠裡面就有這樣的專門人才,他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硝石製造。

其實朱有孝是早就有目的的讓他們在後世的智利一帶建立基地,在後世這裡的銅礦就是世界上著名的銅都,而且還剩產硝石,隨船而來的工匠也是朱有孝可以的安排。大明的銅礦非常稀少,而且品位還很低,朱有孝夢寐以求的銅質彈殼無法得到滿足,佔據了這一條長長的產銅的地方,以後就不用爲銅殼子彈發愁了,等到大批的銅生產出來,大明就可以全部換成銅殼子彈的步槍,不但射擊距離更遠,而且對於槍管的損害減少到最小。

聖地亞哥附近大概有十幾萬居民,這也的說是西班牙人的功勞,他們佔據這裡七八十年以來,也是盡心盡力的發展這裡的經濟,不然的話就憑土著居民的那一點土特產根本就沒有什麼價值,他們搶佔這裡的土地以後,強迫當地土著開挖金銀礦產,建立了大片的農場,讓土著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對他們進行殘酷的壓榨,他們利用各種手段搜刮財富,給當地也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在歷史上曾經就爆發過1651、1655、1723、1766、1780年的多次起義。

一刀他們的目的當然不是僅僅佔領這個小城就算完成了任務,他們的目標是徹底驅逐入侵這裡的西班牙勢力,那麼他們就得招兵買馬、積草屯糧,憑他們自己的能力,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他有明軍來作爲堅強的後盾。牛金星告訴他,要想徹底驅逐西班牙人勢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即便在短時間內可以趕走西班牙人,但是他們隨後再派來更多的軍隊,最終還得失去這些土地,必須首先把聖地亞哥城附近的經濟發展起來,集聚更多的人口,繁榮這裡的經濟,這才能訓練出更精銳的部隊,製造更好的武器,打敗一切可能入侵的敵人,守住自己的家園。

一刀、公牛自然希望這裡繁榮昌盛,可是他們自己沒有這種本事啊!沒有關係,他們沒有牛金星他們有,而且還願意無私的幫助他們。要知道,大明的這支船隊裡面不僅都是士兵,還有不少的工匠,更可貴的是還有向牛金星這樣的商人。第一大商人自然是牛金星,然後還有晉商、徽商、浙商、兩廣商人,他們這些經商風氣最旺得地方,最不缺乏冒險的商人,而且朱有孝也是刻意讓牛金星這樣做的,召集一些敢於冒險的商人同船而行,高額的暴利就是他們最大的動力,何況這些年來,商人們已經習慣了跟在軍隊後面發財,風險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利潤確是想象不到的豐厚,這就是冒險家的好處。

被趕走的西班牙人自然會留下無數的產業,而土著的印第安人自然不懂得這些產業實際的價值。籌備總管府的運行,自讓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銀來維持,從哪裡能迅速搞到這些真金白銀呢?自讓要把這些產業出售掉,這是勝利者的權利。土著的印第安人自然不會有太多的真金白銀,他們得到的就是那些白人的農莊,而且不是買下的,是一刀、公牛按照牛金星的指點直接分派給那些做工的奴隸、農夫的,在這次戰鬥中有功的士兵和犧牲的士兵自然也分配到了一定的土地和財產,但是經營那些重貴金屬、銅礦的能人,在這些土著人裡是找不到的,拍賣給大明商人就是必然的事情,不然這些產業也是白白糟蹋。

正常情況下,這些分配到土地和財產的人會過上自給自足的幸福生活,這裡不缺乏糧食、棉花這些最基本的生活物資,但是如果都是這樣生活,這些大規模的商人來這裡的目的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牛金星自然不會讓生活這麼繼續下去的,必須引導他們消費,讓他們生活得更舒適一些,這樣才能調動他們主動的去做更多的工作,爲商人們帶來獲取財富的機會。

牛金星自然是這方面的高手,他讓商人們購買下以礦產爲主的產業,這自然是利潤最豐厚的行當,但是並不需他們主動去招收當地的土著人來做工,而是讓他們招收士兵去幹活,付出一定的報酬,因爲主動招收來的土著工人會認爲他們和那些白人一樣,會強迫他們勞動,欺壓他們當地人。當這些士兵利用獲得的真金白銀大肆在聖地亞哥城裡消費,購買當地的土特產、享用飯館裡的美食、勾引成羣結隊的美女時,就會引起其他人的掙錢慾望。但看到做工的鄰居們使用的砍刀更快、使用明軍的弩箭打到更多的獵物、坐着更舒適的躺椅、穿着更華麗的衣服時,榜樣的力量就是無窮的了,使得他們對待工作不是被動的強迫,成了自己主動地掙錢行爲,效率自然就會成倍的增加,這就是人們的行爲心理因素決定的。

隨着土著居民開始辛勤的勞作,他們的生活自然越來越引起附近的人口向這裡遷徙,這就聚集了更過的人口,有了更多的人口,市場自然就會繁榮起來,消費的商品自然就會更多,良好的市場規律在這裡迅速的發展起來。而獲得了大量原始資本的一刀、公牛這些領導者,自然就會招兵買馬。積草屯糧,準備奪取更多的土地,爲他們的族人開疆拓土,牛金星自然就是主謀,於化龍自然就是最強大的後盾。

在這裡三個月的時間,於化龍就爲一刀訓練了一萬人的土著印第安人軍隊,在明軍船隊和火炮的幫助下,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攻克了西班牙人佔據的康塞昔西翁、瓦爾迪維亞等城鎮,進而南下北上的佔據了安第斯山脈以西,秘魯以南這條狹窄的沿海一帶,大明的工匠、商人自然也跟隨着軍隊購買下了這裡的所有礦山的開採權,爲了獲得更舒適生活得土著印第安人自然願意到這些礦山工作,這就形成了以礦點爲中心的大量的沿海小鎮,而這些沿海小鎮就是一刀、公牛他們統治的核心區域,牛金星就是他們最大的謀主,於化龍就是他們靠山。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牛金星和於化龍商議準備回程,畢竟已經出來快一年了,除了那些光桿司令,好多人都想家了,包括牛金星、於化龍都有這種心思,何況普通的士兵。他們準備回家的事情必須向一刀、公牛做一個交代,不然的話這一趟漫長的旅途就是白玩一次,就像三寶太監鄭和那樣僅僅是顯示了一下威風,白白花費海量的國帑。

當一刀、公牛得知牛金星、於化龍打算回國的時候,心裡大驚,他倆自己心裡明白自己的斤兩,沒有大明軍隊做爲依仗,一旦西班牙人從秘魯捲土重來,這裡的一切就會灰飛煙滅,也許自己還會被西班牙人捉住,不過這次被捉住肯定就不會像上一次那樣幸運,唯一的結果就是被砍掉腦袋,或者是被送上絞刑架,享受了幾個月幸福生活的倆人再也不願意重溫噩夢,不想這樣就必須留下明軍,但是人家也是離家久了,就像自己離開家久了就會想家一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二人陷入了長時間的不安之中。

權力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魅力,任何得到它的人都不會捨得放棄,一刀和公牛雖然這種享受時間並不長,但是他們已經食髓知味,現在要他們放棄這些權利,他們拼出性命也會保住,他們的見識不足以讓他們知道,其實他們的統治基礎已經和牢固了,因爲牛金星、於化龍已經幫助他們獲得了當地的民心,這纔是他們統治的基礎。

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八章大明的新起點(二)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一章 朱有孝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
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八章大明的新起點(二)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一章 朱有孝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