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裡的大明朝還處在新年的歡樂中,朱有孝已經開始了下一步的計劃。朱由檢的學識水平已經足以到了在學校當老師的水平,自然不可能在哪裡虛度光陰,爲了日後的身體着想,朱有孝決定送他到湖北的武當山學習武當的武藝以及養生的功法,並且告訴他以三年爲限。朱有孝自己練習過從前世帶來的功夫,但是隻是在擺脫太監糾纏時打過李進忠,在那以後只是練習健壯身體而已,並沒有進行過太多的研究,至於內功養生的方法根本就不懂,聯想到以後朱由檢可能會面臨的形勢,還是讓他有一個比較強壯的身體基礎最好,而現在最正宗的內功心法和武藝應該是武當最好,就和朱由檢商量這個事情。
朱由檢心裡非常理解兄長對自己的期望,他也決心絕不會辜負兄長的期望,當下就由駱思恭從錦衣衛派出一位武當弟子出身的手下,陪伴着朱由檢一路南下,去尋找武當山學藝,到得後來朱由檢找到了張松溪的弟子葉繼美,習藝二年盡得真傳,方纔回到軍中效力,這是後話。
再說朱有孝派朱由檢外出學藝,自己也開始考慮今年會發生那些事情。正在思考的時候,駱思恭進來回報,據福建八百里快遞傳來信息,紅毛鬼子佔據了澎湖列島,切斷了臺灣和大陸的交通線路。
朱有孝終於想起了正是這一年的正月,荷蘭人的軍艦憑藉犀利的火炮擊敗了澎湖列島的明軍守護部隊,佔領了這裡的一系列島嶼。在此之前荷蘭的武裝商人曾經佔領過這裡,後來被明軍驅逐,但是這次來的是荷蘭的海軍艦隊,結果就徹底佔領了整個澎湖列島。在歷史上明軍於兩年後苦戰八個月,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盡,最後荷蘭軍隊退出了澎湖列島,但是卻佔領了臺灣島,直到最後鄭成功才收復了整個臺灣。
現在既然朱有孝來到了這個世界,自然不能等到兩年以後採取奪回澎湖列島,必須馬上奪回澎湖列島,並且順勢派兵佔住臺灣島,絕不能讓荷蘭人像歷史上那樣失去澎湖,卻意外佔據了更大的臺灣。
正在青島訓練的戚金被朱有孝緊急召回北京,朱有孝問戚金大明東海艦隊的訓練情況到了什麼程度,是否可以進行正式的參加戰鬥。戚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爲東海艦隊的訓練現在只有短短的三個月,大部分的士兵僅僅能保證不再暈船,只有少部分的老兵可以準確開炮,沒有一年以上的正式訓練就去參加正式的戰鬥是對士兵生命的不負責。朱有孝想了想就問戚金,如果現在就從青島出發,沿途一邊訓練一邊打擊海盜,以戰代訓,等到六月份再抵達福建泉州或廈門補充好物資是否可以參戰呢?戚金想了想回答道,這倒是可以試試,畢竟船上還有不少的老兵,讓老兵帶新兵以戰代訓也是一個不錯的訓練方法,同時還能順便清理一下沿海的海盜,這倒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大明天啓三年二月初十,青島彎內旌旗飄揚,戚金率領的大明東海艦隊的一萬多名海軍士兵第一次開始整裝出發,雖然是第一次正式編隊出海作戰,但是對於老兵來說戰爭已經習以爲常,新兵們則是心中充滿了興奮和忐忑,畢竟海戰對於這些新兵來說還是新鮮的、未知的事物。
戚金心裡也是充滿了忐忑,對於現在的這種規模的艦隊,畢竟戚金也沒有經歷過。以前戚金也曾經隨着叔叔的戚家軍參加過海戰,但是那畢竟不是自己親自指揮,而且艦隊的規模也沒有現在這麼大,軍艦也沒有現在這麼先進,艦隊的戰術也相對簡單得多,遠了就用火箭互相拋射,近了就登上對方的戰船廝殺,至於什麼戰法、船隊陣形的要求幾乎沒有,有的只是如何搶佔上風頭,讓自己的火箭拋射的更遠一點,再登船廝殺時更佔一些優勢。而這次出海作戰,皇上卻說以後的登船廝殺機會會越來越少,更多的時候是在很遠的距離上就已經把敵人的戰船擊毀,讓對方根本就沒有登船的機會。
按照預先制定的計劃,整個艦隊分成三個分隊,每一艘蒸汽動力的鐵甲戰船作爲一個分隊的先鋒排列在最前面,負責承受對方的火力打擊,擊破敵人的戰鬥隊形,衝擊敵人的旗艦並且擊毀,讓敵人喪失作戰信心,後面的木殼戰船負責掩護鐵甲戰艦的安全不被敵人登幫作戰,相機擴大鐵甲艦的作戰成果。
大明東海艦隊在向南緩緩的行進,一路之上戚金不斷的要求艦隊進行各種各樣的隊形變換,演練着各種各樣的戰術變化,對於可能發生的戰鬥形式進行預先的安排,比如受到敵人突然襲擊時如何緊急應對,碰到敵人的大型艦隊時如何集中三艘鐵甲艦進行合力協同攻擊,碰到較小的敵人時如何全殲等。戚金一直在想着朱有孝的叮囑,這次一定要想法全部殲滅荷蘭的全部軍艦,務必不能使其有漏網之魚,因爲大明的鐵甲艦現在還在初步試驗階段,不能讓西方國家看到這麼先進的艦船,免得他們警惕起來,這對以後的海戰非常不利,畢竟人家已經經過了太長時間的海軍戰事,等到大明所有的戰艦都裝備了鐵甲戰船橫掃西方艦隊的時候,那才能充分顯示自己的實力。
三月中旬的時候,緩慢行進的大明東海艦隊來到了杭州灣,現在的杭州是大明朝比較發達的城市之一。經過了一個月航行的東海艦隊在這裡稍加休息,補充一些必要的淡水、炮彈、槍支、醫藥等物資,這些物資已經由大明皇家貿易商行通過大運河運送到了這裡,士兵們也要在這裡好好休養一下身體,畢竟經歷了一個月的遠航,士兵們的身體也是非常的疲憊。
四月初一是一個晴好的天氣,天空中颳着暖暖的東南風,望着遠處不是飛過的海鳥,瞭望兵用望遠鏡努力的觀察着海面的風景。說是風景,其實是瞭望兵的自我安慰,不管是誰,只要長時間的觀察遠處的無聊海面時間長了,都會感到視覺的疲勞。在現在這個時代,艦船上的瞭望兵無疑是最辛苦的,不管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還是惡風驟雨的壞天氣,瞭望兵都得坐在瞭望塔上,仔細的觀察着海面上的海況。尤其是到了杭州灣以南海面的時候,戚金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他怕瞭望兵過度疲勞觀察不仔細,就該用每一個瞭望兵值班半個時辰就換人的制度,保證每一個瞭望兵都能夠有足夠的精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