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

bookmark

天啓七年的春節到了,大小的公主們都已經出嫁了,家裡就有些安靜,朱有孝現在已經有了四個孩子,三個兒子之外,張嫣皇后又生了一個小公主,這次是順順利利生產的,畢竟是第二胎了,不想第一次那樣過鬼門關似的。他們一家現在是八口人,另外就是太后了,爲了不讓太后自己一人在後宮裡整天和那些宮女們玩麻將,朱有孝就讓太后也搬到了自己的院子裡來住。其實太后歲數並不是太大,現在只有四十一二歲,按照後世的說法,她還是青年婦女,但是在這個時代,她已經是太后了,就得看起來顯得老一些,所以她打扮的就比較莊重,住在這裡的好處就是四個孫子孫女繞膝,每天都是樂呵呵的。

張嫣皇后和兩位皇妃則是讓朱有孝教着讀書,除了古代女子經典著作以外,就是有關現代科學的知識,包括數學和自然常識類的東西,還讓他們到那些不太講究禮儀的科學家們的家裡和夫人們說話。

大兒子朱慈燃已經三歲,在張嫣的教導下會寫幾個字,兩個小兒子已經走路利索了,沒事就喜歡纏着哥哥玩,三個孩子倒也熱鬧。總之一家人和和氣氣的過日子,和平常人家也沒有什麼兩樣。

臨近年關時,朱由檢風塵僕僕的從遙遠的北方回來了,那裡現在已經基本上安定下來,孫傳庭牢牢地守住了朱堡,毛文龍那裡就更沒有事情了,主要是尋找合適的地方建立村莊,讓那些地方的遊牧部落可以定居下來,其實孫傳庭在那裡做的也是這些工作,這個主要目的就是固邊,現在還看不出這些地方所隱藏的物資,到了以後這些優勢纔會逐漸顯現出來。

天啓七年的春節過得平平和和,沒有什麼地方傳來不好的消息,過了正月十五吏部、兵部開始熱鬧起來,原因是各地的商業銀行從騰龍銀行和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合作裡看到了巨大的商機,便開始向他們學習,當內閣通過了海外探險的報告以後,各地的商業銀行便開始組建自己的探險隊、保安隊,從此拉開了大明對外開拓的大幕。

拉開海外探險的大幕以後,朝廷就必須制定相應的法律,否則一片散沙,到了外面也是別人的菜,因爲外面的歐洲探險隊太多了,而且人家都有一百多年的探險歷史了,所以要想出去探險,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探險知識,在這一方面江浙、兩廣一代的商人比較有經驗,像內陸的這些商業銀行就沒有這些經驗了,他們最好的發展方式是立足國內。

爲了儘量獲得是最大效益,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朱有孝就讓大明國家銀行的行長楊漣召集各地方銀行的行長們到京城來開會,共同協商將要到來的大航海,大開發時代,當然也說了皇帝陛下要爲他們提供建議,希望大家好好研究一下。

二月初的北京還是有些寒冷,但是在郊區的皇莊裡卻是熱鬧非凡,在大明國家銀行行長楊漣的提議下,山西銀行、江浙銀行、廣州商人銀行、潮汕銀行、徽商銀行等大明國內的銀行巨頭們聚集在這裡,等待着大明皇帝朱有孝給他們講課,這是一次難得的榮耀。在歷史上商人的地位從來就是排在仕、農、工、商的最後位置,一直以來的說法就是無商不奸,就是對商人的最好評價,一直以來就被認爲是一批蛀蟲,也許今天皇帝陛下的親自教誨,會是商人們翻身的機會。

皇莊的大廳裡,長條形的會議桌邊坐滿了銀行的行長和大股東,這是朱有孝提前安排的,不用站着等,大家都坐下就行了。當自由行進門的時候,王安一嗓子“陛下到”,還是有好多人直接就跪下了,其餘的一看有跪的,就全部跪了下來,楊漣就趕緊讓他們站起來,讓大家別耽誤時間,陛下的事情多着呢。

朱有孝站在長條會議桌的主位邊,後面是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圖,朱有孝擺擺手,讓大家坐下,自己卻站着給大家講話,弄的這些行長們非常不自在,好歹看見楊漣還四平八穩的坐着,這才心裡稍微有點安慰,像這種場景楊漣習以爲常,商人們卻從沒見過。

朱有孝說道:“這幾年來,大家都看到了大明經濟發展的非常快,這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在此作爲大明的當家人,我向大家表示感謝。接下來將是一個變化更快的時代,在一百年前,歐洲各國早就開始了在大海上的探險。大家都知道‘人離鄉賤,物離鄉貴’的道理,這些探險家們就是很好的理解了這個道理,於是便開始了在世界各地的商品販運,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各種香料、還有精美的首飾,好多都是西洋人帶過來的,再者就是大家不太熟悉的火炮,其實都是一樣。在廣闊的大海上,既有無數的發財機會,但是也是處處充滿着危機,甚至有時候比陸地上的風險更大,這一點沿海地區的商人們應該深有體會。我們是一個傳統的農耕文明社會,對於在大海上的貿易瞭解不多,爲了跟上時代的腳步,我們也必須走出去,睜開眼睛看看這個世界。”

朱有孝轉身用手裡的教鞭指着地圖說道:“一直以來,我們認爲中國就是大地的中心,通過這幅地圖,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只不過是這個大地上很小的一部分。歐洲地區和我們的面積差不多,現在那裡已經有了許多我們沒有的東西,相對來說,要比我們的文化更先進一些,有許多東西是我們必須學習的。”

朱有孝接着說:“爲了向他們學習,在前年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和騰龍銀行合作,向外派出了一直強大的探險隊伍,經過一年多的艱難航行,圍繞着整個地球轉了一圈,至於收穫,大家都看到了,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和騰龍銀行賺的溝滿壕平,可是他們所經歷的各種風險,大家卻沒有了解。爲了既要開展在大海上的活動,還要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我們今天請到了這次探險的主要負責人牛金星掌櫃、於化龍將軍,請他們介紹一些遇到的風險和如何面對風險。”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牛金星、於化龍便指着地圖,向大家介紹自己是如何跟隨葡萄牙人的船隊航行,如何在幾次海盜的襲擊中救了他們,如何在風浪中得到了他們的幫助,直到在美洲建立貿易點,開拓當地的建設等等,聽得這些商人們一個個目瞪口呆,感到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感嘆天地之大,變幻之無窮。

接下來朱有孝對此做了總結:“大家都從牛金星掌櫃、於化龍將軍的介紹裡瞭解到了海上的風險和利益,大家就可以好好的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他們的經驗大家可以分享,航海圖、使用的設備,我們可以製造的,自己製造,沒有辦法制造的,他們也從歐洲購買回來不少,這些大家仍然可以分享。”

“爲了讓大家可以更好的減少風險,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從這次歸來的船隊中聘請一些船員,更具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自己的實施方案。再者機會不全是在大海上,尤其是不太適合大海探險的內陸商家,看看我們這幾年不斷擴張的領土,無論是西部、北部,在那裡也需要我們的幫助,那裡也有無數的機會在等待着我們,需要我們去探索、開發。還有就是我們需要最基本的建設,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我們研究製造,這些都是投資的機會。”

“各位,大家都是大明人裡面的精英,希望大家在探險的過程中要互相幫忙,千萬不要互相攻擊,就像這次牛金星、於化龍二人和葡萄牙人合作那樣,一旦有趁火打劫的出現,大家都會全軍覆沒。現在我有一句話放到這裡,利益可以均沾,風險必須分攤,誰要是看見同袍遇難不救,只要發現一次,你們不但會失去探險的資格,還會遭到朝廷的嚴厲制裁。接下來大明還要成立一個保險公司,它的作用就是用來分攤風險的,至於它如何運作,回頭大家一起和楊漣行長研究探討。”

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二章 登基(一)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
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二章 登基(一)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