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

bookmark

隨着對沙俄帝國戰役的結束,朱有孝開始對小玉茲汗國、希瓦汗國等採取經濟合作,軍隊的戰鬥就非常少了,爲了更重要的經濟建設,朱有孝繼續將一部分部隊變爲建設兵團,讓他們繼續留在那裡,充實邊疆地區的人口,如果短時間內發生戰爭,還可以拿起武器繼續參加戰鬥。

孫傳庭坐鎮秉忠堡堡,成爲新成立的朱堡行省總督,管理這個行省的一切軍民事務,張秉忠主官軍事訓練,副手是賀人龍,碩壘坐鎮朱堡,變成了純粹的地方行政官,巴圖爾成爲西平城新成立的西平府巡撫,負責這一地區的軍民事務。

朱有孝安排好這些地方事務以後,便將毛文龍的部隊全部調回北京,這傢伙屬於好戰分子,打理地方事務還不如他手下的幾個干將,最起碼像孔有德、尚可喜還做過後來清朝的藩王,而毛文龍現在只是朱有孝培養的戰將,他的三大部下現在也是彪悍的戰將,他們不能閒下來,需要繼續在部隊發揮特長。

毛文龍的部隊經過精簡,最後留下一萬人的規模,三大部下每人各帶三千精銳,毛文龍自己則留下一千士兵做護衛。這一萬精銳的士兵既有作爲骨幹的基層軍官,還有更多的是從近年戰鬥中表現突出的新兵,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戰鬥力非常恐怖驚人。

至於從毛文龍部退役的士兵,朱有孝卻沒有讓他們集體轉業變成建設兵團,而是把他們交給了鄭三炮,讓他駐紮在那個無名小鎮,不過現在已經有了名字了,新名字就叫做定軍堡,士兵們搖身一變成了武警部隊,鄭三炮就成了朱堡行省的武警司令,負責地方的安全,這是一隻新型的武裝形式,將主要負責地方治安,必要時也會參與正式戰鬥。

毛文龍的部隊整編好以後,朱有孝將他們留在京城繼續訓練,武器裝備方面繼續保持最先進的配備,朱有孝並不是想讓這支部隊守衛京城,那樣太浪費了,現在京城就算是沒有一個士兵衛戍也是安全的,老百姓安居樂業,官員們辛勤處理事物,外敵也根本到不了這裡,朱有孝的目的是要將這支精銳的部隊送給朱由檢,成爲朱由檢的武裝力量核心。

自從天啓六年末將朱由檢召回京城以後,朱有孝便將許多日常國家管理的事情都交給他打理,起先是爲了防止自己突然出事後引起動盪,後來看到自己沒有任何意外發生,就重新做了計劃,繼續讓朱由檢代替自己的日常管理,鍛鍊他的領導能力。

經過近兩年的考驗,朱有孝發現朱由檢的能力確實出衆,不但是保持了前世的刻苦勤奮,而且還非常注意鍛鍊自己的體質,不會發生未老先衰的事情,再就是朱由檢的多疑、寡斷性格不見了,反而是非常善於聽從大家的意見,還非常有自己的主見,完全具備了一個合格君主的條件。

自從朱有孝將朱由檢安排和毛文龍一起出戰開始,朱有孝就打算把毛文龍送給朱由檢,讓朱由檢擁有強大的軍隊,忠心的將領。毛文龍確實也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把他送過去的士兵訓練辦法加以實踐,訓練出一支彪悍、兇猛的軍隊,這次的西征戰役,就是毛文龍的考試答卷,毛文龍做的非常合格,這就更加堅定的朱有孝的決心。

宋康年是朱有孝早就給朱由檢準備好的軍師,也就是朱由檢以後的宰相人選,朱有孝也早早的就把他交給了孫承宗去調教,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政治上的才華,這傢伙是一學就會,而且非常精通。朱有孝從心眼裡稀罕這樣的人才,宋康年真不愧是李自成的大宰相,相比於牛金星這傢伙太喜歡享受強多了,但是各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斂財方面牛金星就比宋康年厲害多了,現在還是朱有孝的大金庫。

朱有孝將朱由檢叫道自己的書房,兄弟二人坐在一起,做了一次徹底的長談,向他交代了自己的真正目的,除了自己是穿越過來的秘密以外,其他的關於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社會制度等話題,一一向朱由檢做了解釋,讓朱由檢非常吃驚。

朱有孝說:“兄弟呀,先帝早逝,僅僅留下我們兄弟二人兩個男丁,而且爲兄前些年身體孱弱,只好讓你受盡苦頭,百般受盡勞累,不但要接受嚴酷的軍校學習,還要外出學藝,目的是萬一爲兄出現意外,你就可以接受國祚,延續大明的輝煌。既是爲了開疆拓土,也是爲了給你掃平競爭對手,這纔將諸多堂兄弟安排到海外立國。”

“如今看到他們一個個混的風生水起,爲兄就打算讓你也出去闖蕩一番。現如今在北美的傅冠、趙率教、滿桂幾人,在那個地方還僅僅是佔據了一部分沿海地區,這也是我給你留下了以後發展的餘地。我打算讓你帶着毛文龍的一萬精銳士兵,還有宋康年這個軍師,你們一起出發前往北美,繼續在那裡爲大明開疆拓土,佔領更多的土地。”

“到了那裡以後,立刻就要建立起和大明本土一樣的各種學校,無論是技術學院還是軍事學院,都要進行建設,其次就是進行完全的免費義務教育學校,無論是不是大明本土的孩子,就算是當地的土著居民的孩子,也要進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將大明的文化傳統在那裡傳承下去,成爲第二個大明。”

“南部那裡已經有了我們兩個海外領地,你可以和他們聯合協商如何在那裡發展,只要我在世一天,他們獨立的可能性不大,你可以儘量的和他們合作,至於以後的事情,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是否讓他們獨自成爲一個國家,你可以自己決定。”

朱由檢靜靜的聽着朱有孝的敘說,出身於帝王家庭的子弟,兄弟相殘的事情數不勝數,自己也曾經提心吊膽的擔憂過未來,畢竟只有兄弟二人是先帝的嫡子,自己既是兄長的幫手,也是皇位最大的威脅,但是從兄長對待諸位皇叔和堂兄弟的方式來看,爲人確實真誠,處理關係非常令人敬佩。

朱有孝接下來說道:“歷史上的朝代幾經興亡,爲我們留下了無數的經驗教訓,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丟江山。現在爲兄能夠將大明治理得國泰民安,你是否從中看到了一些竅門呢?能夠理解多少呢?”

“首先,要保證老百姓最基本的吃飯、穿衣的條件,讓他們吃飽穿好就不會有人造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個是道德問題,只要你自己做出榜樣,別人就會效仿,這是傳統文化的教育問題,成爲道德模範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必須有人成爲模範。再者就是必須掌握強大的財源,佔有慾是人類天生的,人爲財死鳥爲食亡,是一個通俗實在的道理,這也是爲兄建立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目的,只有掌握強大的資本,才能推行你的治國策論,先祖父就曾經受制於此,讓東林黨人興風作浪。最後就是掌握好軍隊,以後的軍事將領必須是出身于軍事學院,君主就是學院的院長,他們都是君主的弟子,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以道德的手段控制人心,讓他們失去叛亂的基礎。”

朱有孝講述的這些觀點,和歷史上的帝王心術不太一樣,但是確確實實的抓住了問題的關鍵,讓朱由檢感到這纔是真正的帝王之術,萬年江山的基礎,這也成爲了朱由檢在北美地區立國的基石。

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三百五十四章 基礎建設(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由檢的意圖(一)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由檢的意圖(一)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
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三百五十四章 基礎建設(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由檢的意圖(一)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由檢的意圖(一)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