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

bookmark

自從沐啓元死後,沐天波繼承了爵位,不過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能知道什麼事,還是有攝政的沐老婦人代替他管理整個沐王府,既然沐老婦人敢於爲了沐家的未來處死了沐啓元,那麼沐老婦人一定會和李信合作的非常好,事情的確是這樣,無論李信在雲南制定出什麼樣的政策,沐王府總是第一個認真執行,哪怕是損害了沐王府的利益,沐老婦人也會毫不猶豫的去做,這讓李信非常感動,就主動去向沐老婦人致謝。

李信和大明皇家貿易商行互相配合,逐漸的就把整個雲南的商業活動調動起來了,但是這還是不夠的,僅僅是商業活動還形不成強大的經濟發展,還必須擁有相應的工業,爲這事李信想盡了辦法,大明皇家貿易商行也不斷的派出工匠在雲南的範圍內尋找礦山,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在境內發現了大型鉛礦、金礦,最讓李信高興的是在霧露河流域一帶發現了大型的玉石礦,還是非常珍貴的翡翠寶石。

其實更高興的是劉老財,對於玉石的價值,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以但獲得了這個礦區的開採權,將爲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帶來無窮的財富。玉石這種東西雖然不能吃不能喝,但是它具有非常高的欣賞、收藏價值,物以稀爲貴,它是富人們炫富的奢侈品之一,就是俗話說的黃金有價玉無價。

經過工匠們不懈的努力勘測,在霧露河流域的永昌府所屬的勐拱一帶找到了最大的玉石富礦,不但產量高,而且質地純正,可以說這是一個聚寶盤。劉老財馬上就開始組織人馬在這裡開始建立了一個玉石開採加工廠,一時間這裡就聚集了大量的玉匠,優質的玉石就在這裡打出了名頭。

劉老財管理的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玉石礦大發其財,但是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原來這裡屬於大明的領地,後來因爲地處荒涼,道路崎嶇的地方,永昌府的官員很少來這裡,自然而然的就變成了無人管轄的荒蠻之地,自然條件惡劣,再就是這裡的族羣複雜,非常難於管理,逐漸就成了姥姥不喜舅舅不愛的地方。但是這裡返現了玉石礦以後,馬上就變成了風水寶地,金窩子、聚寶盆,馬上就引起了無數人的眼紅。

除了當地的原著民族以外,現在窺覷這裡的又加了一個洞吾王朝。這是緬甸歷史上最強盛的封建王朝,莽瑞體(緬名:德林瑞體)於嘉靖十年年在東籲創建,東籲同明朝關係密切。大明史籍稱其爲洞吾、東胡,亦稱底兀剌,明朝於永樂二十一年在底兀刺(即東籲)設宣慰使司。仁宗洪熙元年和六年東籲曾兩次遣使來中國訪問。萬曆十年、十一年洞吾王莽應裡曾進犯雲南,被劉綎、鄧子龍率兵擊退,追至阿瓦。

面對窺覷這裡的各種勢力,劉老財沒有更多的辦法,雖然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有自己的護衛隊,對付一般的蟊賊問題不大,但是要對付一個王朝的勢力,就有些力不從心了,更何況這也不是他自己可以決定的事,劉老財就把這些事情向李信作了彙報。

李信得到劉老財的回報以後,自然要想辦法,本地的居民解決方法很簡單,主要是採取招工的方式,他讓劉老財儘量招募本地的農民去採玉,這些玉石都在霧露河裡面,需要潛水去尋找,而且璞玉並不值錢,值錢的是經過加工的玉石,這些普通的老百姓是沒有能力加工的,等他們的熱情都下去了,再組建新的採礦場,因爲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潛水的,那需要一定的技能,只有不多的人才能掌握。

李信的土地政策並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實行的,在叛亂的地方可以採取分掉像奢崇明那樣人的土地,但是要是在和平的地方這樣幹,就動搖了大明的統治基礎。在這裡李信採取的是修路招人,建礦廠招人的做法,只不過讓一部分人脫離了土地,現在讓一些人採玉,還是這種策略,迫使大地主採取新的耕作方式,富餘出來的人口投入到別的行業,包括經濟作物、土特產的深加工等。

對於洞吾王朝的窺覷,這個沒有什麼好商量的,那就是寸土不讓,看到到處都是開疆拓土建功的軍人,紅娘子早就抑制不住了。雲南的軍隊就掌握在她的手裡,朱有孝爲了支持她的工作,還從軍事學院派來了大量的學員擔任基層軍官,所以現在雲南的軍隊戰力還是不錯的。既然洞吾王朝企圖挑戰,沒有什麼理由好講,直接把他們打回去就行了。

李信的意思卻和紅娘子不一樣,他雖然也想替大明開疆拓土,但是方式和別人都不一樣,他採用的是經濟的手段。他讓劉老財組織了大批的大明新式的商品進入洞吾王朝,還組織大量的人修建從昆明到瓦阿的道路,慢慢的將觸角伸到洞吾王朝的各地,比方說新式的水磨、水車等,讓劉老財在那裡組建了好多加工廠,除了招收當地人以外,還招收了大量的雲南居民,慢慢的還組建了護廠隊之類的武裝組織,這兩年來他一直在暗暗的準備着顛覆洞吾王朝的準備。

現在洞吾王朝窺覷霧露河一帶的玉石,他就建議紅娘子將部隊化整爲零的分次安排進那些武裝組織,靜靜的等待機會,打算等洞吾王阿那畢隆忍不住誘惑,出動軍隊搶佔霧露河流域的時候,從後面給他致命一擊,徹底瓦解掉這個王朝。

紅娘子按照李信的建議,一方面派出軍隊分批進入洞吾,劉老財秘密的將武器運輸進去,這可不是一般的冷兵器,而是大明的新式武器,將那些護廠隊變成了正規的武裝。然後紅娘子就帶領一部分士兵進入霧露河流域,這裡的環境、地形、道路非常不適合運兵,這才明白李信爲什麼不願意在這裡開戰的原因,費用太大,不適合大軍作戰,要打仗也要到洞吾的地盤上去打,免得破壞了自己的家園。明軍的武器強大,正常情況下很快就可以把洞吾的軍隊驅逐出去,但是紅娘子沒有這樣做,她是慢慢的在這裡清除,因爲軍隊不多,讓洞吾王朝的阿那畢隆認爲只要派出一些軍隊就可以解決問題,這就是想法誘惑他出兵的方法。

其實李信給紅娘子設置的計策很簡單,就是想法誘惑阿那畢隆不斷向這裡派兵。既然阿那畢隆認爲霧露河一帶是他的地盤,而且現在是洞吾王朝最強大的時候,自然不會放棄這裡的地盤,何況這裡又發現了玉石礦,貪婪的阿那畢隆一定會想法搶奪。

因爲道路壞境惡劣,紅娘子也不可能帶領太多的人馬,所以紅娘子小規模的不斷出擊,給了阿那畢隆一種錯誤的感覺,那就是明軍對這裡可能是力不從心,沒法大量派兵,相對他來說只要順着伊洛瓦底江向上遊通過船隊派兵就方便多了。阿那畢隆不知道的是明軍的武器要比洞吾王朝先進多了,真要是兩軍對陣,明軍的火槍和迫擊炮打起來,他的洞吾兵就是有十倍的兵力也是白給。

紅娘子嚴格按照李信的策略行事,每次派出不太多的人馬對洞吾王朝的士兵進行襲擊,要知道紅娘子的出身是打劫,幹這一行非常拿手,何況大明士兵的武器要比對方強得多,結果就是洞吾士兵不斷的被消滅。阿那畢隆的將領發現大明的士兵不多,但是非常精銳的問題以後,就開始增兵,企圖憑藉人數優勢把紅娘子的人擠出去,紅娘子就給他們一種假象,好像每次打得都很吃力,其實相對來說,每次都是遊刃有餘,但是掩蓋的非常好。

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九十七章 進軍大西北(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三章 登基(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四章 登基(三)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
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九十七章 進軍大西北(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三章 登基(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四章 登基(三)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