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

bookmark

熊廷弼安先撫好賀世賢、尤世功兩位老將,然後開始安排其他的四位將領,要知道軍心不穩是最大的忌諱,但是適度的競爭卻是必要的,老將們必須要安撫,新一代的年輕人也要不斷的鍛鍊,只有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軍隊纔可能逐漸強大。

“孫傳庭將軍,你帶領麾下的五萬兵馬,回去後立刻行動了起來,從科爾沁東北部起,分爲三部順邊界向東橫掃而過,以驅逐所有從黑龍江南岸起的女真人部落爲目的,把他們趕向和朝鮮接觸的地區,凡是不願走的殺無赦,聯合奴兒干都司,將戰線推至牡丹江一線,時間以九月下旬爲止,你們那裡的戰鬥並不多,主要是以跑路驅逐爲主,因爲地域極廣,必須行動迅速。如果超過預定時間,立刻組織就地防禦,爲什麼呢?怕他們狗急跳牆進行反撲,給你們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滿桂將軍,你帥麾下人馬不必太急行動,等和孫傳庭的戰線接觸以後方可行動,對你所接觸的女真部落進行兇猛的打擊,以驅逐他們離開現在的地區,也把他們趕向鴨綠江一線,時間同樣。

“趙率教將軍,你帥麾下人馬,從鐵嶺開始行動,直至山海關以北由你負責,驅逐該區域的所有女真人,這一範圍的女真人較多,你可以加大威懾力度,讓女真人以爲我們要趕盡殺絕,加快他們的逃跑速度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向鴨綠江一線集中。

“毛文龍將軍,你的任務是分開部隊爲其他三位將軍負責偵查,必要時突擊努爾哈赤的老巢,呵呵,這事你也幹過,不過一定要下屬注意安全,不要輕易出擊,免得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安排完大局以後,又商量了一些細節,然後熊廷弼就加緊給孫傳庭補充彈藥,因爲他的任務較重,又從自己的麾下撥出五千輕騎兵給孫傳庭,領隊的是出身於士兵的總兵曹文詔,免得他的兵力不夠用。孫傳庭也沒有客氣,他知道自己的五萬兵力要想橫掃黑龍江整個南岸到牡丹江一帶確實有些兵力不夠,但是任務下達了就得想法去完成。

這次任務下達後最爲興奮的就是毛文龍了,這傢伙好像吃了興奮劑似的,馬不停蹄迅速趕回鐵嶺。自從接受朱有孝的練兵思想以後,他是恨得命的折騰他手下的那幫兔崽子們,像什麼近現代的各種訓練器具、武器、戰法等等,無不運用得極爲熟練,這幫士兵們在充足的後勤堆積下,也是卯足勁的練啊,因爲皇帝的訓練手冊裡最後一句話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爲了保住性命,寧可在訓練時吃盡一切苦頭。

毛文龍在訓練士兵時,也是非常的注意發現人才,他是總兵官,按照朱有孝的訓練方法,首先要選擇軍官,軍官的選擇頗合他的胃口,那就是在訓練中尋找,比如說第一次訓練,那就是長跑,也不用什麼大操場,就是圍着兵營跑圈,他自己一馬當先,跑到最後能跟上自己的就可以升官。其次是訓練士兵的格鬥能力,三千人分成三十個小隊,每個小隊的小隊長就是最強的格鬥者。然後從長跑、格鬥訓練中選取前一百人在進行智力比賽,半個月折騰下來還真是選出了不少人才,形成了三個大隊,每隊一千人,九個中隊,每個中隊一百人,再分成每個小隊三十人,餘下的每個大隊的一百人作爲替補,用來補充正式的隊員。

在訓練中毛文龍找到了在後世中他的三個得力戰將: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這三人都是後世清初的異性藩王,也是毛文龍的三大打手,能力是絕對響噹噹的,至於降清是因爲毛文龍被殺,樹倒猢猻散,但是,現在他們可都是二十來歲、血氣方剛的“五好”青年,那“五好”?好勇、好鬥、好殺、好吃、好玩。所以朱有孝毫不猶豫的爲他們頒發了大隊長的任命書,就是別的軍隊裡的遊擊將軍,在毛文龍這裡改了稱呼,朱有孝讓他們改變了原來的作戰方式,自然也要將它們的編制作調整,儘量讓他們發揮好特種作戰的威力,這次演算是實驗性質的吧,練兵總要去實踐中去檢驗成果。

現在毛文龍就把他們三個和九個中隊長叫到了跟前訓話:“猴崽子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皇上好吃好喝養着我們這麼長時間了,現在該我們活動活動筋骨了,怎麼樣?小崽子們?”

“殺、殺、殺。”這就是兔崽子們給他的回答。

“現在,我命令: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你們三人,每人帶領兩個中隊前出偵察,遇到女真人一般不要動手,儘可能憑藉你們的智慧周旋,偵查清楚他們的部落處所和實力情況。第一大隊方向東南,配合趙率教將軍,第二大隊方向正東偏北,配合滿桂將軍,第三大隊正北偏東方向,配合孫傳庭將軍,各自偵查完畢後向配合的將軍彙報情況,然後隨軍配合。其餘三個中隊除留下看家的人員隨本將行動。”

毛文龍三句兩句分配完任務,就打發走了麾下的三位大將,然後自己也帶隊出發,具體到哪裡去,誰也不清楚。

再說孫傳庭,回到大草原之後,立刻召集手下的人馬,請來奧巴和宰桑*布和,將熊廷弼交代的任務講了一遍,並把這次出兵的目的和意義向他們做了一個交代,這也算是對他們的信任。

奧巴首先講道:“將軍出征爲國建功立業是大事,不過將軍出征以後,倘若北面林丹汗的人馬打過來怎麼辦?”

孫傳庭答道:“此事熊督師自有安排,另外朝廷在南部不遠的地方還有袁崇煥將軍的兵馬,待我出征以前還會向熊督師彙報,請督師另派人馬。其次大人還要注意北面林丹汗的消息,組織好各個部落的現有人馬,以防萬一。不過據消息傳來,林丹汗已經被袁崇煥將軍的部下嚇壞了,根本不敢再回師這片大草原了,現在正是水草茂盛、養馬肥羊的時節,他已經向西遷徙千里以外了,不用太擔心林丹汗。”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三章 登基(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三章 登基(二)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由檢的意圖(一)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三章 登基(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三章 登基(二)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由檢的意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