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

bookmark

袁崇煥辭別奇涯溫土司,和袁應泰協商讓他大量向西寧輸送物資,再就是把其餘訓練好的三萬步騎兵派過來,還從附近購買了五千匹門源馬,然後等兵馬到齊了,就沿青海湖西岸向西南進軍,目標就是葉爾羌汗國。

葉爾羌汗國是由蘇丹賽義德汗在1514年於原察合臺汗國的舊地上創立的一個國家,維持至1680年爲準噶爾所滅,歷時166年。汗國的首都在現在的莎車。疆域包括吐魯番,哈密,塔里木盆地。汗國版圖的東方是嘉峪關、南方是西藏、西南是克什米爾、西方與烏茲別克布哈拉汗國爲鄰,與烏茲別克以費爾干納谷地爲界,北方以天山爲界,與準噶爾相鄰。

袁崇煥之所以讓李過留下,是因爲李過爲人低調機智、穩健,善於溝通,有大將之才。本來他是想留下洪承疇的,但是這人比較嗜殺,尤其是和郝永忠兩人臭味相投,分開他們以後,兩人都不願意。再者將來前去的葉爾羌汗國屬於***教派勢力,按照朱有孝的標準,這些人要麻徹底消滅,要麻驅逐的遠遠的,他們的信仰太極端了,很難漢化,洪承疇和郝永忠恰恰就是合適幹這類活的人。

現在整個海西區域都被葉爾羌汗國佔據,按照朱有孝的要求,袁崇煥的任務就是滅掉葉爾羌汗國,徹底讓他們歸化或者消滅,具體的時間長短朱有孝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要看具體情況而定,畢竟現在的後備物資供應手段極爲貧乏,尤其是明軍的火器,必須有足夠的子彈、槍管、火藥儲備,雖然都是馬刀,火槍雙配套,但是還是擊發槍殺人比較安全。

從西寧到和田大概四千裡左右,但是沿途道路曲折,估計五千裡也不止,所以最少要按一個月的時間計算,如果路上有什麼大戰的話,可能時間更長,所以這次出征的必須要有周全的準備。就在袁崇煥爲下一步戰事做充分準備的時候,袁應泰派來的兵馬到了,還有一個好消息,是素囊臺吉的兒子習令色臺吉也隨着到了。原來素囊臺吉看到大明朝的勢力越來越強大,自己已經戰敗投降,卜石兔臺吉的失敗也是必然的,爲了今後的打算,他決定幫助袁崇煥一把,到時候說不定皇上會更照顧自己,反正已經都漢化了,讓自己的兒子去說服青海的同族人也許可以做到,畢竟自己是達延汗的嫡系子孫。明白了素囊臺吉的意思,這也正好解決了自己將要面對的困難,袁崇煥立刻下令準備出征。

天啓四年四月十五日,袁崇煥兵分兩路沿着柴達木盆地兩側同時向和田進軍。左路是洪承疇,袁崇煥讓他帶了兩萬人馬,其中郝永忠的部隊全部換成了門源馬,把郝永忠樂得睡覺都笑醒了,另外還給他配備了運輸物資的兩萬匹馬和三千多後勤補給人員,目的地在柴達木盆地的出口處集結。

袁崇煥自己帶了李鴻基、劉宗敏向青海湖西岸的海晏縣開進,隨行的有一萬五千騎兵,二萬步騎兵,五千人、二萬匹馬拉的軍火糧食物資。習令色臺吉還真是乾的不錯,來到這裡以後,袁崇煥讓他跟着李鴻基帶一千人馬前往門源遊說那裡的土默特小部落,結果一報身份,那裡的人就紛紛跪拜,等到李鴻基一表演小迫擊炮和擊發槍,這些小部落的人都以爲是天神下凡了。因爲這裡就是天然的馬場,所以很快就有近萬匹門源馬送了過來,還帶來了五百人的牧民隊伍,選了一百人當了習令色臺吉的親兵。

抵達海晏地區時,仍然是習令色出馬,遊說這裡的土默特部落牧民,不出袁崇煥意料,這裡的人們也是非常的擁戴習令色臺吉,由於傳過來的消息比較早,在這裡聚集了近三萬牧民,聽說要去攻打葉爾羌汗國,這些牧民紛紛要求加入隊伍,原來他們是被葉爾羌汗國的人去年才從海西趕過來,並且被他們殺死了好多人。袁崇煥也不做作,就在他們中挑選了一千人交給習令色臺吉,挑選了三千匹好馬,讓習令色臺吉的部下也配備了一人三馬,再排人通知袁應泰,讓他派人和奇涯溫土司商量如何管理這些地方。

下一個地方德令哈就是攻擊的目標了,現在哪裡已經被葉爾羌汗國佔據,李鴻基和習令色臺吉作爲前鋒,土默特牧民戰士做嚮導,一路向前攻擊前進。李鴻基還好點,習令色臺吉的部下看到葉爾羌汗國的人就一窩蜂似得衝上去就殺、搶,兩天的時間,只殺得葉爾羌汗國的人都不敢在這一片放牧了。消息傳的非常快,葉爾羌汗國在德令哈的駐軍就知道了信息,他們也是迅速調動附近的部落聚集,這些遊牧部落的最大好處就是移動迅速,成年男人拿起刀就是戰士,很快的就組織了三萬人的青壯前來迎戰。

主要是習令色臺吉的部下下手太狠了,以至於葉爾羌汗國的人沒有探聽明白消息,不知道是明軍的大軍前來征討,三萬人就稀裡糊塗前來打仗。正當李鴻基的三千人馬和習令色臺吉的一千多人圍殲一個小部落的時候,這三萬人就涌了過來。按照李鴻基原來的性子,帶上自己的手下就衝上去廝殺了,可是郝永忠被踹了兩腳、罰了一個月俸祿的笑話,讓李鴻基冷靜下來,直接衝上去廝殺是痛快,傷亡也是很慘重,現在明軍正在遠征,要儘量減少損失。於是,李鴻基一邊派人向袁崇煥報信,一邊後退選擇合適的地形阻擊。其實地形很好選擇,這裡的地勢本來就是半平原地帶,向後不到幾裡的地方就有一片小土包,這四千人就退到了小土包頂上,讓後進行了迅速的土工作業,挖出一道攔馬溝,李鴻基讓士兵都下馬,把馬放到最裡圈,然後按照對付騎兵的五排排隊槍斃戰術列隊迎敵。

對面蜂擁而來的葉爾羌汗國的牧民戰士,第一波幾乎連隊形都沒有就衝了上來,李鴻基指揮着士兵冷靜的等待最佳射擊距離。看到都下了馬的明軍士兵,葉爾羌汗國的牧民戰士都有一種天方夜譚的想法,這騎兵下馬還能打仗嗎?明軍士兵很快就給了他們答案,在相距五十丈的時候,爲了預防對方馬匹太快衝擊陣形,李鴻基冷靜的下達了射擊命令,一時間槍聲大作,前排的牧民戰士只看見對方的鐵棍一冒煙,自己這邊就有人倒下,後面的人來不及避讓,就撞到了前面的馬上。因爲這是小斜坡地形,他們的馬速也不是太快,到是沒有摔死多少人,可是莫名其妙的死人,的確令人害怕,雖然只有五十丈的距離,但是就是這五十丈的距離就是死亡地帶,幾乎沒有一個人能衝進二十丈之內,失去控制的馬匹倒是偶爾有闖過來的,不過也是很快就被內圈的人打死。兩刻鐘後,除了一地的屍體之外,活着的一個沒有,葉爾羌汗國人的第一波進攻就失敗了。

隨後葉爾羌汗國人又組織了兩撥進攻人馬,結果都是一樣,根本無法接近明軍二十丈以內。大概是打得有點累,三次進攻之後,葉爾羌汗國人竟然趴地下休息了。其實並不是休息,這是他們在祈求****保佑,接下來他們將要進行步戰了,因爲前面的死人、死馬阻擋了馬匹前進的速度。

在葉爾羌汗國人的後面又來了無數的牧人,他們太齊心了,一聽說土默特人打回來了,就自動跑過來助戰來了,看着越來越多的葉爾羌汗國人,李鴻基也有點頭皮發麻了。

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五章 家底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五十九章 遼東新形勢(一)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二章 登基(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十章 局勢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庫茲涅茨克(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
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五章 家底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五十九章 遼東新形勢(一)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二章 登基(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十章 局勢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庫茲涅茨克(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