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

bookmark

朱有孝停了停,想看看藩王們的反應如何,對於這件事情是不是有不同的意見。

蜀王問道:“皇上,這銀行、工廠的爲什麼要找別人去幹,咱們自己的人不是更放心嗎?還有是麼叫股份?”

朱有孝解釋道:“專業的事情,要讓專門懂得這些事情的人去做,這樣我們的利益才能最大化。比方說現在錢莊是如何放貸、收貸呀?如何具體記賬、計利息呀?我們都不懂,而現在那些錢莊掌櫃的都精通這些事物,所以請他們做事,我們可以賺到更多的錢。其次股份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出的銀子,比方說以一千兩銀子爲一份,就叫做一股,誰出的最多,誰就是最大的股東,賺了錢誰分的就最多。當然了,如果賠錢了,那他賠的也是最多的。”

福王問道:“如果不參加這個什麼銀行的股份呢?這行不行?”

朱有孝看了看這位血緣最近的皇叔一眼,說道:“可以,不過朕先給大家找出路,接下來就是我們皇家的改革。大家從剛纔蜀王的講述中可能會了解到,蜀王憑藉銀子和糧食的鼓動,成功的激勵了成都軍民百姓的守城勇氣,保護了整個成都的軍民。這就說明了金錢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作爲皇室家族,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財富去保護我們的生命。但是事情的另一面就是我們佔據了越來越多的土地,讓更多的老百姓就成了流民,當他們餓的快要死的時候,就會逼着他們搶奪我們的財富,這就是矛盾。

“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就是我們皇室的最大問題,現在天下是我們朱氏在當皇帝,也算是我們朱氏的江山,江山太平我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旦國家滅亡我們的子孫就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對象,所以我們必須爲了保證江山的穩固而做出犧牲。

“朕爲大家找到的策略就是減租減息,首先我們朱氏子弟要爲大明朝的各個階層的地主、鄉紳做出榜樣,就像蜀王皇叔做的那樣,我們就代表大明朝老百姓的利益,這樣一來無論任何人的選擇必然會和我們的利益相一致,都是爲了讓老百姓過上安穩的生活。這樣一來,無論任何教主了、會門頭頭了都不可能從我們手中奪走民心,也不會隨他們造反起事了。

“當我們把最大的土地危機,也就是老百姓吃飯問題解決以後,我們如何保證自己的生存利益呢?現在我告訴大家一句話,就叫做‘無農不穩,無商不活,無工不富’。就是說沒有農民的支持,糧食的保證,國家就不會穩定;沒有商人的商品交易,社會就會死氣沉沉,沒有生機;沒有工廠,沒有大量方便、實用、先進的商品製造出來,社會就無法進步,而這些東西則是最賺錢的。也許大家不知道,朕的‘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有多麼掙錢,可以簡單的這麼說吧,朕今年從‘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得到的收入是整個皇莊的一百倍。從原材料到製造出成品利潤整整是五十倍,最高的可能達到一百倍,這是什麼概念,就是你投入一兩銀子,就能賺到一百兩銀子。這是從土地裡收繳的地租不可比擬的,我們爲什麼不把辛辛苦苦賺錢的事情交給別人,自己從事更賺錢的事情呢?我們今後就是大明朝先進理念的代表,我們的思想永遠比普通的大明官員、老百姓更趨於先進。同時我們還是大明朝最先進的商品製造商,我們的商品就是大明朝最好的商品。從人的本性上來看,所有的人都有野心,都有強烈的攀比心裡,都行比別人過的更好,生活得更舒適。那好,那就用我們朱氏子弟的商品來滿足他們吧,把他們從土地裡收穫的錢來交換吧。

“給大家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那就是時辰計時問題,現在的報時都是有更夫每天晚上打梆子叫點,倘若我們製造出計量時間的機器,比方說叫時辰鍾吧,就好比宮裡面的那種日晷、漏刻,即不準確,又不方便,因爲誰也不可能隨身帶着這些東西,但是我們如果製造出可以隨身攜帶的時辰鍾,那不就解決這個問題了嗎?大家說那些有錢的人還不踊躍購買嗎?至於多少錢還不是由我們說了算嗎?大家還用發愁不掙錢嗎?

“還有民生問題,現在旱災到處發生,朕設計了一種水車,可用人力、蓄力推動都可以,不過那是有鐵器製作的,普通的老百姓工匠是根本就沒有能力大量製作的,當我們開礦山,冶鐵礦,有了大量的好鐵、好鋼的時候,製造這麼簡單的水車,農村裡的地主、鄉紳遇到天旱的時候,還不拼命地購買嗎?這樣一來我們掙到錢了,老百姓也收穫到糧食了,這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嗎?這就叫竅門滿地跑,看你會找不會找。以後凡是能夠實用的器物,大家都可以開動腦筋去發現,只要能讓人省力、省物的東西,這些都能夠讓我們掙大錢。

“另外,諸位皇叔、皇兄,朕還希望大家能夠把適齡的王子王孫送到‘大明官吏學校’和‘大明技術學校’來學習,這還考慮了以後的國家政治體制問題,朱氏子孫還要參政、議政,以後的國家計劃由我們制定,由內閣和六部批准,然後由各部門分別執行。我們將對國家的控制權交由六部去控制,而我們自己只需要掌握六部就行了。我們朱氏子孫將要學會引導社會發展潮流,永遠在思想上引導整個國家的進步。不知道大家還有什麼需要討論的,請大家不要拘束,我們現在商討的是自己的家事,不用有什麼顧慮。”

福王說道:“陛下,您說的這些我不是太明白,但是我的財物都是先皇賞賜的,也都是我們家的,我決定大部分都拿出來投入您說的什麼銀行。就是賺了錢分配的時候誰說了算數啊?”

朱有孝笑道:“多謝福皇叔支持。盈利的分配由大夥共同決定如何分配,投票決定,朕遵從大傢伙的決議,誰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分配方案,投票決定到底按誰的方法辦。”

接下來朱有孝爲了讓讓大家放心,就帶領這些藩王們參觀了整個的工廠和礦山,甚至還在火器廠讓他們看了一些先進的大炮和手搖機槍。在這一系列參觀過程中,藩王們一個個目瞪口呆,任誰也想不到有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這就更加堅定了藩王們聽從朱有孝的決心,使得朱有孝的計劃可以順利的進行。

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十章 局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艦隊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
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十章 局勢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五十八章 打造大明艦隊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洋的誘惑(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