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

bookmark

朱熹的理學看來:學問“不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於一草木、一器用之間,此是看何學問?如此而望有所得,是飲沙而欲其飯也。”把人牢牢禁錮在“存天理,滅人慾”的狹小範圍。否認自然科學的社會價值。而明末科學家那裡,關心的已經不是一草一木而是整個自然,突破理學束縛,以研究和探訪自然爲樂,以徐霞客最爲典型。

徐霞客顯然不同於歷史上儒家名士,不爲了任何政治目的,宗教。就是純粹以探訪自然爲樂,“窮九州內外,探奇測幽,至廢寢食,窮下上,高而爲鳥,險而爲猿,下而爲魚。” 這反映出當時的人們在資本主義萌芽來臨之時迫切希望瞭解自然,研究社會的強烈願望,促進了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形成。

歷史上到了明朝中期,中國的科技文化已經發展到了頂峰,但是這個時候出現了許多矛盾,首先是《論語》裡的一句話,在程朱理學的解釋下出現了問題,那就是“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解說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順父母(遠遊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奮鬥。

現在基本上都是實行長子繼承製,而且長子享受的是全家族最大的資源,但是長子不離家的古訓由限制了他的發展,這也是許多家族逐漸衰落的原因之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經常不出門的人很難提升眼界,只能孤陋寡聞,固步自封,拒絕許多新生事物。再有就是中國的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也限制了對技術應用的需求,無法促進技術的快速發展。

相對於歐洲來說,在和中國面積差不多大的土地上,存在着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他們多數人信仰基督教,但是教會的教義約束了人們的思想意識,使得許多人受到了殘酷的迫害,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國家,因爲不同的國家對於這些人的態度不同。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共主是周天子,他們的共主是教皇。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文化、科技發展最塊的時候,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著名的例子就是孔夫子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忠、孝”,墨子到處宣傳自己的“兼愛、非攻、節約、明鬼,天智”,老子李耳傳播“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爲,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當時最著名的三大思想流派。

中世紀的歐洲就處於類似的情況,不同的是都在基督教義的統治之下,但是對於虛幻的教義出現了不同的解釋和理解,產生了不同的流派,其實是爲了各自的利益,維護不同的國家治理方式,這就造成了各種不同的思想家到處周遊,傳播自己的思想。在這個時期的後期,就出現了現代文明的雛形,開始在科技上出現高速的發展,接近了宋朝時期的中國科技水平,最終實現了突破,而中國在這個瓶頸時期,被蒙古帝國給打斷了,出現了科技斷層。

朱有孝的走出去意思就是讓大明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開始大範圍的科技文化交流,國內自然很簡單,數所大學建立以後,交流比較方便,但是各種思維模式,教學方式還是落後,他希望借鑑歐洲中世紀以來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方式的進步,把經驗傳授的傳統改爲科學的理論傳授方式,將經驗總結爲理論進行傳授,有系統的理論做基礎。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朱有孝就是相中了徐霞客的行萬里路想法,決定讓他帶領一部分人到歐洲進行一次考察,系統的學習一下歐洲的教學方式,再加上一些年輕學者,實地觀察歐洲的科技水平,學習一些不同的方法。

這支考察學習的隊伍還是非常強大的,像後世的顧炎武、黃宗羲、陳子龍、傅山、李次虨(李之藻次子)、李祖白等,這些人現在都在二十多歲,正是接受新知識、新理論的最佳年齡,將來這些人都會是各自學科的領路人。朱有孝將這些人派出去,意圖讓他們將中西方的教學、學習經驗來一次綜合考察,甚至是從中昇華出更好的方法。

徐霞客帶領這支隊伍出發了,他們的第一站是威尼斯共和國,因爲朱有孝知道,現在歐洲最偉大的科學家好多都在威尼斯共和國,原因是這裡的信仰相對自由,尤其是沒有與羅馬宗教審判所簽訂懲罰協議,許多所謂的異教徒都可以在這裡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包括和基督教義相對的學說。更重要的的是朱有孝知道現在意大利最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現在就居住在這裡,他將是第一個被拜訪的對象。

這支隊伍一共擁有十五艘大型船隻,除了這些考察人員以外,還有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商人隨船而行,攜帶了很多商品,準備從這裡嘗試一下相關貿易活動。因爲朱有孝認爲威尼斯商人也是世界著名行商之一,看看能不能找到他們經營的訣竅。

在天啓九年的暮春,徐霞客一行來到了威尼斯共和國,他們看到的美幻絕倫的風景,小船,拱橋密佈,各色靚麗服裝的商人,讓人目不暇接。

威尼斯城是一個水上城市,薄暮時分的河水脈脈溫情,映着聖馬可大教堂高聳的尖頂,位於聖馬可廣場中心的聖馬可大教堂建於公元九世紀,爲紀念聖徒馬可而建。威尼斯建城之初,耶穌的聖徒馬可的遺骨被人從北非埃及亞歷山大城運到這裡,他們建造了莊嚴雄偉美麗的聖馬可大教堂,外形是橫直相等的希臘十字形,是拜佔廷式、羅馬式、哥特式混合的建築風格,它是全市精神中心,也是威尼斯城保護神,爲人民帶來勇氣希望,聖馬可教堂建而覆滅,歷經兩百多年才建成。大教堂也是一座藝術寶庫:陳列着威尼斯十字軍四次東征掠奪來的戰利品,可算歐州最富麗華貴的藝術寶庫。

小船無聲前行。渾濁的綠色河水數百年來一直被浸泡在水中,牆根所散發出潮溼的氣味,在一道道青苔古老院牆之問,那些院牆圍着一個個靜幽幽花園庭院,沉浸在淡紫色昏暗陰影裡,洋溢着日落時分的幸福和靜謐。

沿着運河兩岸古老街巷,在青綠色河水沐浴愛撫之中,散發着青色光亮。在河水的汩汩聲響中,猶如進入夢境。輕舟盪漾的水聲打破寂靜,月色詩意蒙嚨,神秘宮殿如動感畫面,兩岸許多古老街巷令人感到親切,隱約可見如迷宮般燈火燦爛,兩旁皆是些酒吧小店,櫥窗花俏、熱鬧非凡。

水聲細語,令人依戀可親,隨着水波動盪,船身輕輕搖晃。這切切私語的水流聲富有詩意,朦朧中:彷彿那萬里之遙的秦淮河畔的夜色、燈光、槳影、水聲……悠悠然入夢來,夢裡不知我是在客舟裡,還是在天隔一方的故國、家園之中?

在這畫意般的美景中,有詩書繼世,耕讀傳家習慣的顧炎武,黃宗羲、陳子龍都忍不住要想作詩吟對了。異域風情確實美不勝收,但是就算是長於風景描寫,喜歡旅遊觀賞的徐霞客也沒有停下來欣賞這般美景,朱有孝給他們的任務不是這些,他們是來學習的。徐霞客不是學者,但是他的遊歷經驗豐富,因此他在第一時間就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在這陌生的環境中,誰也不許獨自外出,免得發生意外,這些人都是朱有孝的寶貝,出了問題他可沒法交代。

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庫茲涅茨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十三章 收網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三章 登基(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十章 局勢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
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庫茲涅茨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十三章 收網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冰川時代的威脅第三章 登基(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十章 局勢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