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

bookmark

大明天啓九年春,朱由檢帶着毛文龍和他手下的一萬精銳部隊乘上戰艦離開本土,前往遙遠的北美地區,同時隨船隊而去的還有數萬各個方面的人才,這些人才涵蓋了政治、軍事、經濟發展的各行各業。

按照朱有孝的計劃,所有前往北美地區的人才全部都是採取自願的原則,因此仍然和以往一樣,多數都是家中的次子、幼子,心中多少都有自己的一定抱負,既然在家中無法繼承祖業,那麼還不如到外面闖蕩一番,也許還會得到更好的收穫。

在天津衛的港口,朱有孝舉杯向朱由檢告別,目含熱淚,朱有孝說道:“兄弟,爲兄將你放到海外,心中也不知道是福是禍,但是爲了大明的百年之計,我們皇族必須付出足夠的代價,將來所面對的形勢也許複雜到超出我們的想象,但願兄弟牢記爲兄的一句話:抓住財源,控制經濟,重視科技,把握民心。願兄弟珍重,爲兄永遠是你的堅強後盾。”

看着滿眼熱淚的朱有孝,朱由檢此時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動,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出他此時的感覺,緊緊握住朱有孝的右手,朱由檢堅定的說道:“皇兄放心,兄弟絕不會辜負您的期望,也不會給您丟臉,必將在海外再造一個大明,讓大明皇家在海外揚威。”

朱由檢從心裡確實有這個信心,別的不說,就看看自己身邊的上百艘戰艦和毛文龍這樣的戰將就足以信心百倍,無論是以前出海的那位皇兄、皇叔,他們海外拼打的時候有自己這樣的雄厚力量,不說比他們實力雄厚百倍,那幾十倍總是有的,人家都可以憑着自己的能力開拓出屬於自己的地盤,難道自己就不行嗎?一定能行!

隨行的人員裡,毛文龍可是朱有孝自己親自調教過的大將,放眼大明軍隊裡面,可以和毛文龍相提並論的將領不出五指指數,更別提還有他手下的三大虎將,如果朱由檢知道後世的這三個傢伙竟然都是一方藩王,心理面還會更加驚訝。

宋康年是跟着自己一起出來的,他的忠心毫無疑問,至於能力方面,早就得到了朱有孝的肯定,更何況經過孫承宗的親自指點,早就達到了一國丞相的水平,治理國家的任務交給他,應該非常合適。

數萬的工匠、學子,將是他立足海外的雄厚基礎,各行各業的技術精英將會創造出無數的財富,他需要的就是如何將這些財富充分的利用起來,讓這些財富爲自己所用,爲自己所控制。

軍隊方面自己不用操心,只要能夠讓毛文龍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就好,對於戰爭的機會把握,毛文龍會比自己這個二把刀強上百倍,自己需要提供的只是後勤保障,其實就是朱有孝所說的戰力命脈。

國家管理方面交給宋康年,逐漸成熟的宋康年會比自己管理的更好,孫承宗的能力得到了朱有孝的認可,他的弟子也不會比他差到哪裡,管理起來一個新成立的國家應該是不太困難,不還是有自己在一邊看着嗎?

隨身還帶有一份朱有孝的聖旨,在這份聖旨裡面,朱有孝簡單的告訴趙率教、滿桂、傅冠他們,朱由檢將要前往他們那裡,未來將會是那個地區的實際控制者,也就是將來的國王或者說皇帝,希望他們能夠盡力輔佐朱由檢,爲朱由檢立足海外打下良好的基礎。

朱由檢盤算着皇兄爲自己準備的一切,竟然發現自己什麼事都可以不用做,就算是躺下來睡大覺也可以成爲一國之主,而且是一個可以非常強大的國家,看起來皇兄還是太照顧自己了。

朱由檢真的可以什麼事都不做,把自己養成一個豬一般的皇帝嗎?顯然這是絕對不肯能的。

想想朱由菘這個變態的堂兄,憑藉一己之力,在那個黑非洲殺得天昏地暗,又把自己老爹的家底掏得讓老爹心疼不已,終於得以在朱有孝面前揚眉吐氣,獲得了朱有孝極力的支持,成爲海外最強勢的藩王,在最貧瘠的土地上,成爲最強大的存在,威震奧斯曼帝國,想想就心裡熱血沸騰。

三位皇叔們倒是七平八穩,一個個就像老狐狸,在朱有孝的幫助下有條不紊的管理着屬於自己的地方,雖然朱有孝已經讓他們各自獨立,但是這幾位皇叔還是聰明無比,把自己定位於大明屬國,萬一以後有什麼事情還可以找朱有孝幫忙,這隻能證明他們對於自己的信心還是不足。不過,朱有孝有些小人心裡的猜測,也許是他們對於朱有孝的做法有些不放心吧,怕是朱有孝考驗他們。

有了皇叔和堂兄這幾個人做對比,朱由檢又想到了大明海外的其他領地的管理方式,無論是最早的新長安的錢守廉、高達年,還是新洛陽的李紹賢,再就是在明島的孫愚直,朱有孝對他們的管理都是極爲寬鬆,除了正常的貿易來往,這幾個地方几乎就是完全的獨立國家,難道皇兄就不怕他們自己造反當皇帝嗎?還是這幾個人壓根就沒有這種想法。

相比於皇叔、堂兄的海外領地,新長安、新洛陽、明島的發展更是完全依靠錢守廉、高達年、李紹賢、孫愚直他們自己個人的能力。皇家的海外領地朱有孝允許他們各自獨立,而新長安、新洛陽、明島的管理着是不是會有什麼想法呢?

朱由檢胡思亂想着,實在無法弄明白朱有孝的想法,猛然間自己打了一個冷顫——帝王心,世上什麼事最費心思,那就是帝王心,朱由檢出身於皇家,自然而然從小就會被灌輸帝王之心的學問,然而史上最可怕的就是猜測帝王心。

朱由檢代替朱有孝管理了近兩年的國家,帝王的心思自然就會在心裡生根發芽,雖然現在他已經遠離了大明的統治中心,心理面還無時無刻不在懷念着大明,現在這種心理並不是琢磨如何獲得皇位,而是處於皇家的心裡,替朱有孝操心。其實,朱由檢還是真的不瞭解朱有孝的心思,畢竟朱由檢沒有後世幾百年的閱歷,朱有孝想法他猜測不透也是很正常的。

朱有孝真正的想法在現在的時代可以說是非常超前的,也是驚世駭俗的想法,他心裡不僅僅是朱明皇家的小家,他心裡裝的是中華文明、炎黃子孫的千萬年發展大計,僅僅是大明皇家的延續不足以讓他放眼世界,後世幾百年的歷史纔是他開拓世界的動力。

無論是皇家的海外領地,還是新長安、新洛陽、明島,朱有孝最後都會讓他們獨立或者半獨立,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個鬆散的聯邦,這樣做的好處是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發展動力,而不是完全依靠大明而生存,其次是隻要大明保持持續的科技發展領先地位,這些地方的經濟都會成爲大明的附庸,根本就不用費力氣去管理,那些海外領地對於現在的交通條件來說實在是太遠了,管理成本太高。

在開拓階段的利潤是非常高的,但是當高額報酬過後,肯定會是平均利潤,到那個時候,高昂的管理成本也許會是大明本土龐大的經濟負擔,只有利用經濟利益控制這些地方,這纔是最經濟的管理之道。

爲了大明的最高利益,爲了開拓華夏民族生存空間,肯定會有一部分人需要做出犧牲,無論任何時候,任何社會,任何人當家作主都會有這種現象,朱有孝的想法裡,也做好了這種思想準備,但是儘可能減少犧牲纔是最佳的途徑。

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章 登基(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
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三十章 雲南(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章 登基(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六十六章 朱有孝的移民規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