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

bookmark

在伊斯坦布爾的王宮裡,穆拉德四世正在和他的夥伴阿卜杜拉談話。穆拉德四世登基也是一件很奇葩的事情,在他四五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叔叔接替了皇位,但是他的叔叔穆斯塔法一世患有精神病,於是在他十一歲的那年,他的希臘籍皇太后發動政變,將他扶上了皇位,自己垂簾聽政。穆拉德四世現在還不到十八週歲,所以還沒有真正掌權,就算是和沙俄帝國、波蘭--立陶宛王國的戰爭,也是皇太后和朝臣的決定的,他只是開始學習着處理朝政,就像哈立德酋長那件事就是他自己做的,他的母后根本就不是知道。

阿卜杜拉是他的親密夥伴,從小就跟他在一起玩,是一位重臣的兒子。他從哈立德酋長那裡得到了五十支****,簡直是興奮極了,因此忽悠着穆拉德四世偷偷地將哈立德酋長的總督地位拿到手,然後迫不及待的就向穆拉德四世炫耀他的****衛隊,結果被穆拉德四世搶走了一多半,只給他留了二十人。

穆拉德四世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武藝高強,很有抱負。歷史上,他以恢復國家權勢及殘忍見稱,開展經濟及政治的改革,試圖再次振興奧斯曼帝國,但他的早逝未能使他實現這個理想,去世時年僅二十八歲,原因是酗酒過度,得了肝硬化。

穆拉德四世感興趣的不是阿卜杜拉爲什麼會幫哈立德酋長弄一個小總督的爵位,而是是什麼原因讓阿卜杜拉會這樣上心最這件事,當他看到阿卜杜拉的****衛隊時,終於明白了原因。他要走了三十人的裝備,回到自己的內院以後,馬上就迫不及待的做實驗。他讓士兵持槍排成圍繞自己一圈,然後向周圍射擊,發現在十五步之內所有的目標都被打成了篩子。再讓士兵排隊衝擊,密集而急促的彈丸將前面的門板全部打穿,這就意味着這是一隻強大的力量,尤其是在發生內亂時,這一隻小隊絕對有能力在短時間內保衛自己,讓自己暫時安全。

他現在和阿卜杜拉談話的內容就是哈立德酋長是如何弄到這些武器的,弄不明白這個問題,他心裡就非常不舒服,尤其是他現在這個年齡,正是好奇的時候,也是血氣方剛、勇氣十足的階段。他的武藝非常好,但是在****面前,根本就沒有發揮的餘地,如果擁有一直這樣的軍隊,在戰場的前線突然發動突擊,估計對手會立馬崩潰。

阿卜杜拉發現自己莽撞了,如果穆拉德四世不是喜歡他,估計早就給他定罪了,這樣一支武裝在穆拉德四世面前出現,極大的威脅了它的安全,好在穆拉德四世和他從小在一起玩耍,沒有在意他的行爲。於是他就毫不猶豫的將哈立德酋長求他弄一個小總督的目的說了出來,引起了穆拉德四世的好奇。

穆拉德四世好奇的是天下居然有這樣的事情,在遙遠的東方,竟然有一位登基時竟然和他現在歲數一樣,而且還把國家治理的如此強大的君主,讓他感到自己應該學習一下,也將自己的帝國治理的更加強大,便打算和阿卜杜拉一起去鳳陽王國看看。

鳳陽王國的朱常潤正在忙着和冒闢疆、陳貞慧一起發財呢,哈立德酋長帶着穆拉德四世、阿卜杜拉來拜訪了。作爲中間人,哈立德酋長給雙方互相做了介紹以後,就馬上知趣的退開了,雖然這兩人的見面會影響他的前途命運,但是以他的地位還不足以影響兩人的談話,他只能等待穆拉德四世的決定。

看着這個年輕的君主,朱常潤就好像看到了剛剛登基時的朱有孝,他們都是那麼小的歲數,但是卻要承擔起一個國家的未來,朱有孝天資絕頂,讓大明一天天強大,這個穆拉德四世也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嗎?

因爲朱常潤的幫助,哈立德酋長才獲得了總督爵位,所以哈立德酋長自然對朱常潤非常親近,作爲朋友他們談話很多,朱常潤自然會向他吹噓朱有孝如何厲害,大明如何興旺發達,皇家是如何富足。哈立德酋長自然會在來之前將這些告訴穆拉德四世,讓他對大明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穆拉德四世有些恭敬的和朱常潤說話,他問道:“聽哈立德酋長講過有關大明帝國的事情,請問先生,大明帝國真的向哈立德酋長說的那樣強大,富足?貴國皇帝陛下真的是神仙轉世,開國太祖重生嗎?”

朱常潤笑道:“是不是神仙轉世、太祖重生不知道,我看到的是自從當今陛下登基以後,國勢一天天變好,一天天強大,新奇的東西越來越多,這些東西對我們皇室子弟來說並不重要。我們更高興的是皇帝陛下對自己家人的態度,要知道我皇兄弟兄很多,他能夠登基,也只是巧合,先皇最喜歡的是我的二皇兄,但是大臣們反對,不過可惜的是我那大皇兄登基不滿一個月就去世了,當今陛下從小懦弱,當然了這是普通人的眼光,誰也沒想到他登基以後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今陛下對待我們皇家子弟優待有加,和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不一樣,和他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如沐春風,感到非常舒心。他建立了一個大公司,讓我們皇家子弟都做股東,說是隻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讓大明帝國永遠是朱家的天下,還大力宣傳以前大唐時代太宗皇帝的名言,說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對老百姓好一點,才能坐穩江山。”

也許是地位相當,朱常潤說的有點嘮嘮叨叨,並沒有平時那樣講一些什麼大道理,敘說的反倒是家常話,他並沒有講朱有孝如何治理國家的話題,側重的反倒是說朱有孝如何仁慈,大家庭如何和睦,這樣的話反倒十分符合穆拉德四世的胃口。

要知道不僅是在中國,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這樣,所謂的最是無情帝王家,作爲至高無上的帝王,是所有人嚮往的目標,爲了這個位子,有野心的人無不費盡心思,用盡手段,而朱有孝卻反行其道,弄出了一個和睦家庭的典範,也是一朵奇葩。

《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是儒家的至理名言,但是真正能夠理解和付諸實踐的人幾乎沒有。朱常潤出身皇家子弟,也必定接受過這樣的教育,從他的內心裡感覺出,朱有孝正在實踐這句至理名言,因此他就把這番道理講給了穆拉德四世,讓他也去實踐一下。

穆拉德四世自然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也知道奧斯曼帝國和古老的東方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作爲連接東西方的橋樑之地,必定會受到兩種文化的影響。突厥人作爲戰敗者遠走西亞,但是從骨子裡還是對大唐有些膜拜,那是多麼強大的一個帝國啊?尤其是太宗皇帝李世民,僅僅在盟便橋三年便對突厥開戰,還把突厥人打得逃亡,他說的話肯定有道理。

至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道理,穆拉德四世自然不懂,他們家的藏書也不會有,但是朱常潤通俗而又富含哲理的家常話,讓他對這樣的知識有些渴望,迫其希望瞭解這些深奧,還覺得通俗淺顯的道理,那麼爲什麼自己對這些道理有些發矇呢?

穆拉德四世在朱常潤的陪同下,裡裡外外在鳳陽王國瀏覽了十天,在這十天裡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鳳陽王國的先進武器和鍋駝機式耕地、種地的先進生產工具,也爲這些都可以買到,或者經過一定的學習製作出來,但是在從大明本土遷徙過來的居民家中感到的那種自信,纔是他追求的目標。穩定的國家政權就是建立在和諧、愉快、富足,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基礎上,這纔是大明帝國強大的根本原因。

穆拉德四世要走了,他對朱常潤有些羨慕,朱常潤也非常喜歡這位年輕君主的好學,就把自己的儒家藏書送給他許多,告訴穆拉德四世,把這裡面的東西理解透了,再去付諸實踐,國家自然就會治理好了。

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融合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
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融合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四章 登基(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