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

bookmark

聽完陳愚直的彙報,袁崇煥也感覺頭疼,請來孫元化商議對策。孫元化現在發現自己原來所想的法子在這裡也用不上,這裡的土質鬆軟,就是挖出小洞也陷不住馬蹄,比不上在遼東,那時還是寒冷季節,土地都凍着,而且土質也相對來說比較硬,現在孫元化好像也沒有太多的辦法。

袁崇煥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吧,咱們加上陳愚直的部隊分成三部分。既然蒙古人機動性強,咱們就利用他們的優勢設一個局,我帶五千輕騎裝備十挺手搖機槍前去誘敵,您帶領五千步兵的大部分迫擊炮在三十里外等候支援,中間是陳愚直的五千騎兵,墜後二十里,距您十里,萬一蒙古人襲擊,您可向前靠攏,尋求陳愚直支持,我會在半個時辰內趕到。如果我在前面遇敵,您和陳愚直就左右包抄,爭取全殲。現在對付蒙古騎兵沒有太好的方法,只能憑藉火器的銳利來對付,炮兵儘可能的早開炮,遲緩敵人的衝擊速度,火槍兵一旦被騎兵突入,只有挨宰的份,所以您一定要注意。”

孫元化想了想,“萬一蒙古人直接攻擊中間的陳愚直的部隊呢?而且一擊就走,甚至說將他擊潰後,而直接襲擊你我的部隊呢?或者是直接派一部分兵力攔截後面的部隊,或前面的部隊攻擊後面的部隊呢?這些最好我們都能預先有準備,尤其是陳都指揮使的部隊,恐怕根本就抵抗不了半個時辰。”

袁崇煥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吧,我們押後,讓陳愚直的部隊在前面,一旦接敵,敵人人數少了允許他們進攻,我們包抄,敵人多的時候就向我們的包圍圈裡誘敵,只要是不潰敗我們就有收拾敵人的機會。”

當二人把這個策略告訴陳愚直時,陳愚直先是驚訝,以爲二人把他當炮灰了,心中哇涼哇涼的,等到後來看到這朝廷派來的這一萬人馬的裝備時,才知道這可能是唯一能夠擊敗蒙古人的戰術。最終表示一定不會潰敗,無論是進攻,還是撤退,都會盡心盡力,保證不會拖後腿,不過最好能支持個千把人。孫元化也怕陳愚直頂不住,就派出了一千炮兵,並且告訴陳愚直,不許損失一個,這些兵都是皇上的心頭肉,嚇得陳愚直差點不敢要。

既然策略已經定了下來,只要執行就行了。陳愚直帶着五千輕騎出發了,錦衣衛已經將大概的情報彙報上來,在延綏鎮西二百里處發現大約三千蒙古騎兵,目標大概是馬河鎮,因爲大部分鄉村已經被搶劫的差不多了,這一次的目標是個小鎮。

袁崇煥命令陳愚直走後,就安排孫元化帶領炮兵和陳愚直留下的一千輕騎隨後跟進,自己則分兵兩路包抄,爭取一舉迅速吃下這股騎兵,也算開門紅吧。袁崇煥的計劃確實不錯,但是往往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錦衣衛送來的情報也不錯,但是那三千人只是蒙古人的先頭部隊,而大約還有一萬人的蒙古騎兵正在長城口外聚集着呢,等到錦衣衛發現這一萬騎兵越過長城,錦衣衛的快馬就趕回報信,這時候孫元化的部隊已經出發了。袁崇煥也是在半道上遇到了信差,急的差點就要瘋了,一邊急着趕路,一邊派人向延綏鎮報信,讓他們小心加強防守,以免爲敵所趁。

原來這土默特的素囊臺吉也不是吃醋的,自從一部分西遷的蒙古人過來以後,土默特部落素囊臺吉接受了他們的加盟,實力也就迅速強大起來,隨之野心也就膨脹了,加之這些人的增多,糧食也不夠吃了,便開始了對延綏附近的掠奪,他更大的野心是消滅延綏的部隊,控制長城兩側,那就進可攻,退可守了。

進攻馬河鎮確實是一個幌子,目的是把明軍吸引過來圍殲,這和袁崇煥制定的策略差不多,只不過最後的結果誰也料想不到。

當陳愚直帶領輕騎兵趕到馬河鎮時,三千蒙古騎兵也正好趕到,五千對三千,無論是陳愚直還是對方的蒙古人都沒有絕對取勝的把握,這時候孫元化的炮兵發揮了作用,一百門“二踢腳”小炮,五十門迫擊炮一輪齊射,就讓準備發動衝鋒的蒙古騎兵損失慘重,在五百到三百步的距離上,蒙古人損失近一半人馬,這時陳愚直的騎兵也開始發動衝鋒,迫擊炮開始隔斷轟擊,僅僅不到兩刻鐘的功夫,蒙古騎兵就潰敗了。這潰敗和撤退不一樣的,根本就沒有任何秩序,陳愚直一看敵人還有不到一千人,頓時大喜,命令部隊窮追不捨。

再說素囊臺吉的一萬騎兵在兩側向馬河鎮包圍而來,他們原本的意圖是讓這三千前鋒拖住陳愚直的部隊,隨後趕來的主力迅速圍而殲之,然後根據明軍的增援情況或擊退或消滅。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前鋒已經潰敗了,而孫元化已經趕到了馬河鎮。

雙方都是不期而遇,留在馬河鎮的炮兵歸建,孫元化剛剛進入馬河鎮,外面的蒙古騎兵就已經包抄而來。這馬河鎮雖小,但畢竟還是鎮子,而且因爲臨近邊關還修了小小的城牆,於是孫元化就命令輕騎兵上城牆觀測敵情,防止敵人爬城,迫擊炮瞄準城門外兩側準備吊射。

蒙古騎兵看到明軍不多,而且多數是步兵,就迅速集結到四個城門進行強行攻城,孫元化的迫擊炮就進行吊射覆蓋轟擊,一時間蒙古騎兵是損失慘重,經半個時辰的血戰,蒙古人看到守城的明軍炮火太猛,就開始撤退了,準備重新集結再次組織進攻。

這一次蒙古人不再從城門進攻了,而是選擇較爲平坦的南城門兩側進攻,半個時辰以後,只見蒙古騎兵每人抱着一個草袋子,裡面盛滿了黃土,快馬跑到城牆邊扔下袋子就走,孫元化的炮兵雖然不斷轟擊,但是因爲馬快,而且稀散,效果不大,結果不到一個時辰就在南門外鋪出了近五十步寬的一條大路。

就在孫元化看到沒有辦法組織蒙古人鋪路的時候,就命令十挺手搖機槍佈置到大路的兩側,中間是五排火槍。蒙古人看到鋪好的大路,認爲明軍已是甕中之鱉了,於是就順着大路一起涌了上來,就在離城牆三十步的時候,火槍和手搖機槍一起響起來,火槍蒙古人還見過,這手搖機槍的威力卻是太驚人了,一顆子彈在三十步的距離上可以穿透五個人,一時之間蒙古人就像被割到的麥子一樣,瞬間倒下一片,整個近一百步寬的路面被堵的嚴嚴實實。迫擊炮、“二踢腳”小炮還在不停地轟擊,不到一刻鐘的時間裡,蒙古人的進攻就徹底失敗了,面對手搖機槍的可怕殺人速度,蒙古人幾乎要崩潰了。就在這時,袁崇煥的人馬趕到了,孫元化趁勢發動反擊,裡應外合將剩餘的蒙古騎兵打得大敗而逃。戰事以遭遇戰開始,結果以明軍的大勝而結束,十挺手搖機槍的威力自此被認可,它成了明軍對付騎兵的利器。

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十章 局勢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二章 登基(一)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八章大明的新起點(二)第九十七章 進軍大西北(五)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章 朱有孝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
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十章 局勢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二章 登基(一)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十二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二百三十三章 橫掃涇河兩岸(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八章大明的新起點(二)第九十七章 進軍大西北(五)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一百章 進軍大西北(八)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一章 朱有孝第二十四章 戚金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十五章 戰遼東(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