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

bookmark

暫且不說宋應星正在腦子裡思考工程控制論的事情,朱有孝還在拉着他在附屬工廠裡轉悠呢,能夠解決兩個問題,朱有孝心裡很高興,是不是還有問題等待着自己去點撥呢?心情大好的朱有孝還沒有玩夠,需要再轉悠一會。

現在已經進入深秋季節,學校的建設還是不錯,到處都是小花園,無數的知名不知名的花草,把學校映襯的別是一番滋味,黃葉開始下落,紅色的楓葉還堅強的掛在枝上,來來往往的學生們都是滿臉的幸福,就算是在學校做衛生服務的工人都是充滿着自豪感,由衷的享受着舒適的生活。

路過一個工人住着的小院,只見一個老漢正在拓制煤塊,一堆的煤粉正被老漢用小孔的木格子製作成一塊一塊的煤餅。也不知道在地上費勁的孩子是他的小兒子還是大孫子,正在用一個小木棍在煤餅上查處了一個個整齊的排空,正幹得非常起勁。

朱有孝看到這煤餅就是靈機一動,走進門去,向那位老者問道:“老人家您拓這些煤餅乾什麼用啊?做成這樣好燒麼?”

這位老者笑着說道:“那些大的煤塊都準備好冬天燒爐子用,這些用於煉焦洗下來的煤面用處不大,也不太好燒,這些東西沒人要,去年大兒子從洗煤廠拉回來一車子,我就想着怎麼把它們弄到一個大塊,可是這些煤面不吸水,這不這個小兒子玩的時候向裡面混了一些膠泥,結果反倒粘在了一起,我就把這些煤面拓成煤塊,這小兒子淘氣,在上面用木棍紮了好些窟窿,冬天取暖的時候把這些小窟窿都對上,燒起來可好用了。”

朱有孝說:“老人家,您家的生活條件不好嗎?爲什麼不買些大煤塊呢?”

這位老者說道:“現在生活得還不錯,只不過俺那大兒子在戰場上受過傷,這不安排在這裡幹些零活,吃喝倒是不愁,不過老伴身體不太好,小兒子還小,俺還想多攢些錢,回頭給俺這小兒子娶媳婦呢?現在可不能浪費東西,多省一點就是多掙了些錢呢。”

朱有孝想了想,就對老者說道:“老人家,您兒子爲國出力負了傷,看起來朝廷還是照顧的不夠好,這樣吧,我給您老人家制造一個工具,幫您老人家把這些煤面拓成煤球,您就讓您兒子去註冊一個專利,或者是製造這種工具,或者是僱人拓煤球賣,這都是一項好營生,我再給您設計一種專門燒這種煤球的爐子,如果再加上一些鐵管子,那就可以取暖了。”

其實在後世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種冬天取暖方式,只不過現在還沒有人使用,現在朱有孝正好拿來資助這位退役傷兵。

讓老者的小兒子把那位退役的傷兵找回來,朱有孝就親自用筆畫了一個簡單的拓煤球工具,然後再畫上一個蜂窩煤爐子的圖形,再把如何使用這種爐子的方法交給他,就叫他去專利局註冊託煤球的模子,這樣一來,他就可以輕鬆的生活下去了。

宋應星感到朱有孝這木匠皇帝今天非常的奇怪,每碰到一件麻煩,都能夠想出簡單的解決辦法,並且這種方法甚至都可以形成一種產業,不由得對朱有孝有些崇拜起來。看起來當今皇上不僅是太祖轉世,那簡直是神仙下凡。

不知不覺中,宋應星就想到了北方那極爲苦寒的地方,要是能把這些取暖的方法用到那裡,那樣的話生活在那裡的地方的人就應該能夠更加多了,生活條件就會更便利了。

於是,宋應星就和朱有孝說道:“陛下,您剛纔給那位老者出的主意是不是可以用到遼東一帶,在遼東的四平、撫順可是有不少煤礦,你也在哪裡建了一座不小的鐵廠,如果能夠這樣推廣製造這種煤爐子,那裡的人冬天就好過多了。”

朱有孝說道:“我這法子就是爲東北的老百姓準備的,剛纔畫的是最簡單原始的煤模子,回頭你讓工廠想法設計一種可以大量生產煤球的機器,可以用蒸汽機帶動的煤球機,然後在遼東地區大力推廣,還要生產一些管子,用來製作暖氣管道,要想讓東北地區大力發展起來,就得讓那裡的生活條件好起來,否則就會發生人口流失。”

朱有孝和宋應星在學院裡轉了半天,天色已經慢慢的到了傍晚時分,二人隨便在學校的食堂裡吃了一些飯食,就準備看看學校的夜景,然後再回去休息,路過教室的時候,只見還有不少學生在挑燈夜讀,只不過用的還是小小的豆油燈,光線有些昏暗,這讓朱有孝不由得懷念起前世的電燈來,那時的夜晚燈火通明,幾乎有和白天一樣的亮堂。

“老宋啊,”朱有孝隨口問宋應星:“您見過延州的猛火油嗎?那可是好東西啊!”

宋應星答道:“見過,猛火油也可以當做點燈用的油,不過那東西的煙氣太大,使用的人不多,並且需要經過提煉才能使用。前宋時代,沈括先生曾經在《夢溪筆談》裡講到過這個東西,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還把它叫做石油。具體這種東西如何提煉,我現在還沒有仔細的研究過。不過在大街上也有出售利用石油製成的蠟燭,他們應該知道怎麼提煉。”

看起來宋應星對於石油的認知還不是太多,朱有孝也不好過分再問,二人就向皇宮的方向慢慢的走回去。天色也逐漸的開始黑了下來,路旁的店鋪多數開始關門準備休息,只有少部分店鋪還在營業。

朱有孝和宋應星走在回去的路上,還在不斷的閒談,說一些有關《天工開物》上記載的一些有趣的東西,打算讓宋應星還像歷史上那樣,帶着一幫學生編制出一套有關此類自然常識的百科全書,將它作爲啓蒙少年兒童心智的有趣玩具,開發少年學習的發明智慧,培養出大批思維開放的人才。

在路過一家亮着燈的店鋪時,朱有孝無意中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什麼味道呢?汽油的味道。於是朱有孝就拉着宋應星進到了店鋪裡面,只見店鋪裡面點着一支與其他店鋪裡都不一樣的蠟燭,這隻蠟燭點燃起來不但煙氣很大,而且還散發出一股濃濃的汽油味道,但是它要比其他的蠟燭顯得亮一些。

宋應星開口說小聲道:“陛下,這家店鋪銷售的就是用石油煉製後製成的蠟燭,它賣的要比別的蠟燭便宜一些,因爲好多人聞到這種蠟燭的味道會有強烈的不適,所以銷售量不是太大。”

朱有孝看了看這家不大的店鋪,不知道這蠟燭是他們自己製造的還是從別處運來的。

店鋪的掌櫃看到有人進來,就熱情的招呼:“二位客官好,您想看看什麼東西?有要的您就說活,我給二位去拿,有如意的東西嗎?”

朱有孝便問道:“掌櫃的,您這蠟燭是自己製造的還是從別處買來的?我對這個挺感興趣,想多買一點,您這兒這種蠟燭多嗎?”

掌櫃的一聽這話,感覺是個主顧,就趕緊回道:“客官,這蠟燭不是我自己造的,是從延州那裡批發來的,那裡有不少這些東西,不過在這京城裡這東西不太好賣,我這裡還有一些,如果您要的比較多,我可以在其他的店鋪裡調過來一些。”

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四章 登基(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三章 登基(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
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糧食(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四章 登基(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十四章 戰遼東(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三章 登基(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零五章 勢力範圍的規劃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