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

bookmark

宋應星的科研團隊非常龐大,朱有孝的銀子也是隨他們自己取用,基本上沒有任何限制,這是朱有孝對待科學研究的最大支持,因爲朱有孝非常明白科學探索的巨大耗費是任何個人都無法承擔的,必須擁有強大的財力物力支持才能持續的發展。就像後世的美國“曼哈頓計劃”,中國的舉國體制發展規劃,都是傾國家之力來完成最基本的基礎研究的。

戶部撥付的經費不可能無窮無盡,但是憑藉大明皇家貿易商行和騰龍銀行的巨大財力,承擔起大明崛起的財物基石還是可以做到的,它不受任何臣工的指責,這完全是公司行爲,和大明國家金庫沒有關係,這也是朱有孝最方便的地方。但是鐵路不能掌握在私人手中,哪怕是朱有孝自己的大明皇家貿易商行也不行,所以朱有孝決定自己出錢修建第一條鐵路,成功了就交給工部經營,失敗了就算是自己的。

宋應星的科研團隊經過這七年的不斷連續研究,對於鋼材的冶煉已經達到了後世十九世紀初期的水平,各種鋼材的冶煉配方就有上千種,各種試驗的原始數據記錄就有好幾個倉庫,爲了儘可能的讓這些數據充分利用起來,朱有孝就讓宋應星派出專門的學生整理、管理這些原始資料,編製成有一定規律的目錄,方便隨時查閱,節省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煩。

軌道用鋼就是一個特別的鋼材,就算是在後世,也有許多國家可以鋪設鐵路,但是鋼軌需要進口,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沒有一定的科研基礎,這種鋼材是冶煉不出來的。朱有孝給出的元素週期律表,在這個時代得到了極大的應用,也起到了許多關鍵的作用,很多元素逐漸被宋應星他們發現,隨着這些元素的發現,各種鋼鐵的冶煉配方也是叢出不窮,這就讓朱有孝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

直接鋪設後世那樣的重型鐵軌肯定是做不到,鋼軌的穩定性和耐磨、耐疲勞、耐腐蝕行達不到,朱有孝現在只能使用輕型鋼軌,就這還得是試驗性質的,免得屁股決定腦袋,一下子鋪設幾百幾千裡,最後無法使用,朱有孝的打算是先鋪設從京城到天津的輕軌列車,等到實驗成功,改進好以後,再鋪設一條從京城到廣州的主幹鐵路,就沿着後世的京廣線鋪設就可以了,至於其他鐵路將在這一條鐵路的基礎上展開。

大明的鋼鐵廠現在具有一定規模的就是唐山鋼鐵廠、邯鄲鋼鐵廠、遼寧鋼鐵廠、安徽鋼鐵廠,京城郊區的鍊鋼廠是宋應星的試驗場所,不屬於大型鋼鐵廠,這些都是屬於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所有,至於其他的小型鋼鐵廠,朱有孝根本就不向他們轉讓冶煉技術,免得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因此現在的鋼鐵生產是屬於壟斷性質的,小型的鋼鐵廠更本就無法經營,運營成本太高,因此就無法發展起來。

這些大型的鋼鐵廠每年的產量都在一百萬噸以上,如果放到後世絕對屬於需要淘汰的小鍊鋼,但是現在都是屬於特大型鋼鐵廠,都有兩三萬人的規模,在後世是絕對用不了這麼多人的,但是現在都是需要人工操作,機械化程度很低。正常情況下,這幾座鋼鐵廠的產量足夠日常的鋼鐵消耗,現在既然打算修建鐵路,那就必須繼續擴大鋼鐵廠的規模。

在大明本土,鐵礦石的含量偏低,相對來說含硫量偏高,經過宋應星的科研團隊的不斷試驗優化,改進冶煉技術,這些問題在不斷的被解決,但是擴大的產量,朱有孝還是把它放到了遼寧,那裡的鐵礦石含量相對來說比較高,而且現在那裡屬於人煙比較少的地方,不會對居住環境造成太多的污染。

從京城到天津的鐵路開始建築,但是朱有孝還找不到一個懂得修建鐵路的工程師,因爲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一條鐵路,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皇莊裡面就有一條簡單的實驗鐵路,那是在自己指導下讓宋應星的一幫弟子們修建的。就在朱有孝爲鐵路建築工程師發愁的時候,大明科學院的孫元化給朱有孝推薦了一位可以修建鐵路的人才,名叫雷振聲,並且還介紹了雷振聲的來歷,雷家時代爲宮廷建築服務,從洪武年間就一直在宮廷修建上下力氣,一直到了他這一代,經過他的家族修建的各類祠堂、宮殿無數。

聽了孫元化的介紹,朱有孝這纔想起來歷史上曾經久負盛名的“樣式雷”的傳說,據說雷家的始祖雷發達就是靠修建宮殿起家,從長班做起,一直到七十歲才退休,服務於清代二百六十餘年,基本上清朝修建的宮殿都有雷氏家族的參與,這可是一個真正的人才,不知道讓他現在開始修建鐵路,以後他的家族會不會成爲鐵路世家,總要試試才能知道。

同雷振聲一起來的還有他的胞兄雷振宙,兩人都是二十多不到三十的年紀,看起來氣宇軒昂,讓朱有孝從內心裡感到舒服,就帶着二人在皇莊觀看鐵路和蒸汽機車。朱有孝的意思是怎麼着也要讓二人知道修建這條鐵路是幹什麼用的吧,另外還要告訴他們車輛是如何在上面行駛的,修建鐵路需要注意什麼事項,比方說不能有直角的轉彎啊、轉彎的地方需要外側高內側地呀,還要根據火車速度設計鐵路的弧度等一系列問題,朱有孝自己也不可能講解的太清楚,因爲他也不是幹這個的出身,只能是把大概需要注意的事項向他們交代一下。

不過看起來這哥倆還真是不簡單,通過朱有孝的簡單講解,就明白了這個鐵路的簡單原理,至於計算修路的技術,還得在具體修建時看道路的情況,甚至這哥倆還問朱有孝是不是可以將這個鐵路挖開一段看看。朱有孝就答應了他們,讓人把鐵道扒開了一段,並且告訴他們,鐵軌架設在枕木上是爲了讓它更加穩定,至於底下的石子,是爲了讓整條道路受力均勻,不會因爲局部塌陷而造成脫軌事故。

雷振聲、雷振宙哥倆參觀完修建在皇莊的鐵路以後,回到家裡就開始研究這鐵路怎麼修建。按照朱有孝的指點,必須首先的考察一下修建鐵路的線路,然後再計算一下道路需要的工程量大小,需要花費多少錢。雖然朱有孝告訴他們不要擔心花多少錢,這只是實驗性質的鐵路,就算修建不成功還可以重新改動,但是這哥倆認爲,如果不能一次性將鐵路修好,那就有損雷家的聲名,哪有誰家把剛蓋好的房子拆掉重新再修的,丟不起那個人。

接下來雷氏兄弟就開始組建鐵路建築公司,開始籌備修築鐵路的基礎工作。第一個就是招收具有一定計算能力的人,雷振聲就從大明科學院找到了精於計算的學生數十名,還有大明技術學院的學生近百人,有這些人組成了最基本的職能部門,然後就是等待薄珏改造出來的工程用車。薄珏改造的鍋駝機不僅有挖土機、推土機、運輸車,還有壓路機、鉤機、吊車等等,只要是朱有孝認爲對於節省人工,可以用機械代替的全部拉出來單子,讓薄珏想法設計。薄珏爲此也招收了大量的技術工人來幫忙,他只管設計,製造和改進的事情就交給了那些技術工人,也因爲如此,從而培養出了大批的高級技工,爲大明的工業技術升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要小看這些技術工人,沒有他們的參與,任何高級設備也無法制造出來。

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非混戰(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四章 登基(三)
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三百五十章 重組江浙銀行(四)第二十六章 亂局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非混戰(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四章 登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