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孝很快的就給李鴻基發出了旨意,要求他儘可能的在亞述海北部站穩腳跟,爭取聯合那裡的韃靼人,驅逐那裡的東斯拉夫人,畢竟現在那裡的最主要居民還是韃靼人,在關鍵的時候幫奧斯曼帝國一下,然後想法從奧斯曼帝國那裡咬下一口肉來,能夠佔領克里米亞半島就再好不過了。如果能夠讓奧斯曼帝國即抵擋住沙俄帝國的南下,還要讓奧斯曼帝國保住歐洲部分的領土,使得奧斯曼帝國成爲歐洲人頭上的一顆釘子,讓他們時刻提防。
朱有孝的信件很快的就傳到了西域,洪承疇看到了發給自己的那份聖旨,主要內容是讓他以最快的速度組建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再加上五千人的步兵,這些人必須裝備大明目前最好的武器,再就是配備大量的武器彈藥,最少要保證李鴻基能夠用上三個月,可以打五次較大型的戰鬥。
洪承疇看了這份聖旨以後,從心裡面感到李鴻基的運氣實在太好了,怎麼自己就沒有想到去探險呢?看來還是年輕人有魄力呀!看看牆上剛剛填上去的地圖位置,洪承疇對朱有孝就更加的佩服了,這皇上纔多大的歲數呀,他怎麼就有這樣高的戰略眼光啊!看起來要比當年的太祖爺眼界都高啊。
既然皇上對李鴻基這樣重視,洪承疇又是李鴻基的搭檔,自然不會虧待李鴻基,他就將朱有孝所要求的軍事物資增加了一倍,爲了表示自己的重視,又寫下一份奏摺上報給了朱有孝,將好人做到底,也表示自己對李鴻基很敬重,沒有任何嫉妒之心。
將所有軍事物資、糧食準備完畢,把這些東西交給了隨着聖旨而來的袁崇第、李過、劉芳亮三人,這幾個人都是當初和李鴻基要好的朋友,既然在歷史上他們都是李鴻基的部下,這次朱有孝還是把他們都放到了一起,看看他們是不是還能創造出更大的奇蹟。
袁崇第、李過、劉芳亮這三個人帶着軍隊和給養一路西行,時間不長就找到了還在亞述海北段一帶轉悠的李鴻基。事情很簡單,李鴻基也在等待着朝廷的旨意,不敢遠離這一片地區,而且李鴻基還真是發現了這個地方不錯,位置非常重要。
通過和維科斯基接觸這一段時間以來,李鴻基從他那裡瞭解了不少這裡的情況,眼前的亞述海西南部都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波蘭正在和奧斯曼帝國爭奪,不過波蘭控制的這片地區局勢非常不穩定,沙俄帝國正在和這一代的東斯拉夫人哥薩克騎兵秘密聯繫,再就是奧斯曼帝國逐漸衰弱,他們屬下的克里木汗國受到的威脅很大,歐洲的匈牙利王國、希臘王國、西西里王國等周邊的國家不斷侵蝕他的領土。
隨着袁崇第等人的到來,維科斯基終於看到了李鴻基部隊的強大力量,心裡面的那點小九九逐漸開始平淡下來,這不是他能夠控制的力量,要想借助這股力量建立起自己的勢力範圍很不現實。於是,維科斯基便改變了自己的立場,那邊是抱緊這條大腿,最起碼也會成爲一個貴族。
李鴻基不知道自己的到來會給這一片地方帶來多大的變化,但是現在確實要發生變化了,在小村莊發生的戰鬥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波蘭軍隊一千多人在這裡被全部殲滅的消息已經在周圍地區徹底傳開,受到這個消息的影響,附近的各個勢力開始蠢蠢欲動起來,隱隱就有沙俄帝國的情報人員出現在這裡。
波蘭--立陶宛王國的貴族們終於看到了局勢的危機,他們開始重視這個情報,當得知有大批的大明軍隊來到這一地區的時候,波蘭--立陶宛王國終於坐不住了,他們派出了十萬人的軍隊過來,企圖將李鴻基這一股新來的勢力扼殺在搖籃狀態。
在頓河西岸亞述海岸邊,李鴻基剛剛在這裡建立起了一座小鎮,叫做順河城,附近的韃靼人也看到了這些來自遙遠的東方和他們有一點血緣關係的軍隊的強大,而且這支軍隊非常文明和富足,前來相投的部落絡繹不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李鴻基趁此機會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且越來越大。
波蘭--立陶宛王國軍隊的集結速度很慢,他們的國家體制決定了他們的效率,前鋒部隊三萬多人倒是速度不慢,很快的就趕到了小鎮附近,雙方的前鋒接觸以後,李鴻基的部隊一頓迫擊炮的狂轟亂炸,就讓他們失去了作戰的勇氣。當他們瞭解到當初就是四十多個人就把他們的一千多人全部殲滅的時候,竟然嚇得不敢上來進攻了,就在一百多裡外的城鎮裡駐紮下來,等待着大部隊的到來,讓李鴻基等人氣的直罵他們膽子太小。
李鴻基他們不知道的是現在事情又發生了更大的變化,就在波蘭--立陶宛王國打算向他們動手的時候,隱藏在基輔的沙俄帝國情報人員早就將消息傳到了國內,一向行動拖沓的沙俄帝國這次卻是動作很快,大批的軍官和情報人員迅速南下,當地駐紮的情報人員也是大肆行動,在極短的時間內聯繫到了數萬哥薩克騎兵,從第聶伯河東岸開始集結,準備發動武裝起義,將第聶伯河東岸控制在沙俄帝國手中。
在歷史上這個事件發生在二十多年以後,以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爲首,發動了武裝起義,後來和沙俄帝國簽訂了《佩列亞斯拉夫和約》,商請沙俄來統治東烏克蘭,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烏克蘭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條件良好,歷史上爲兵家必爭之地,烏克蘭因而飽經戰亂。烏克蘭民族是古羅斯族的分支,天然就和沙俄帝國有一定的親近感,至於後來的重重矛盾,那是由部分野心家和外國勢力相互勾結,爲了自身的利益而故意製造的。
曾經的由中國的蒙古族於十七世紀中期在伏爾加河流域建立的土爾扈特汗國,也參與了俄、波之爭,該汗國曾出動騎兵幫俄國盟友攻打波蘭。波蘭曾試圖勸說土爾扈特人西遷到波蘭控制下的烏克蘭西部,倒戈幫助波蘭對俄作戰,但沒成功。
但是現在朱有孝這支蝴蝶的效應影響了歷史的發展進程,土爾扈特汗國沒有建立,已經歸附了大明,也不會再次來到伏爾加河下游定居了,也不會發生以後的慘烈的東歸事件。不過這次是李鴻基帶領更加強大的大明軍隊來到了這裡,歷史也會因此而改變。
在距離頓河城一百里以外的小城裡,駐紮在那裡的三萬波蘭--立陶宛王國士兵不敢有進軍的動作,他們既然知道了明軍的強大,也知道了沙俄帝國正在策動第聶伯河東岸的哥薩克士兵造反,曾經的戰場優勢讓他們更願意去對付沙俄帝國的士兵,而且沙俄帝國對他們的影響更大。明軍在這裡不過只有一萬多人的部隊,而沙俄帝國則可能是傾全國之力來奪取這一片土地,那個威脅更大不言而明。
波蘭--立陶宛王國的軍隊看起來短時間內不會過來了,但是李鴻基卻不敢有任何鬆懈的想法,做爲一個剛剛闖入陌生地區的外來者,他將面臨着更多的挑戰,想要達到皇上的目的,火中取栗般的奇蹟是很不容易的。波蘭--立陶宛王國軍隊不過來進攻是因爲沙俄帝國突然的牽制,但是奧斯曼帝國的督軍是不會輕而易舉的讓自己在這裡站住腳的,也許他們會貪婪的搶奪這個地方。
沙俄帝國的動作很迅速,哥薩克騎兵的集結也很快,他們正等着波蘭--立陶宛王國的軍隊進攻李鴻基的小鎮呢?以但波蘭人動手,他們就會發出雷霆一擊。沙皇米哈伊爾*羅曼諾夫很清楚明軍的實力,在西西伯利亞的廣袤土地上,他們吃盡了苦頭,被狼狽的趕回烏拉爾山脈西側,所以當情報人員得知有一隻明軍在亞述海活動時,就開始組織部隊,也是想從中牟利,這樣以來,反倒使局勢變得莫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