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局勢

bookmark

孫承宗走了,帶着五千從神機營挑選出來的火槍兵,還有二十門大炮,五十門弗朗機小炮還有其他大量的軍事物資,其中就包括朱有孝定做的那些叉子,朱有孝親自帶着大臣們送到了城門外。

朱有孝走到孫承宗面前,一揮手王安雙手捧着一個盤子小跑着就過來了,掀開盤子上面的紅布,朱有孝拿出那個效果最好的望遠鏡遞給孫承宗,孫承宗不知何物,朱有孝就示意讓他放在眼上,然後試着伸縮竹筒調節焦距。

看着眼前不斷變化着的景物,孫承宗是大吃一驚,不由得問道:“陛下,此乃何種神物,如何能讓臣看得清近十里遠的景物。”

朱有孝道:“此物就叫望遠鏡,是西洋人最早發現的,不過因爲原料問題沒有大面積應用,現在朕和工匠們也就製造了十架,這五架是效果最好的先送給你和熊廷弼每人一架,其餘三架你可以根據需要在戰場臨時分派,但是戰後必須收回,以免流失。”

孫承宗說道:“有了陛下製作的如此神物相助,老臣就更加有信心爲大明守住遼東了。陛下真乃聰慧,如此神物竟然可以製造出來,老臣必不負陛下所託。”

遼東郝圖阿拉城,在努爾哈赤的宮殿裡,現在正坐着一羣人。努爾哈赤坐在正中,左側坐着的是一位年輕的漢人,右側則是長子愛新覺羅.代善,代善下面是最寶貝的兒子皇太極。

這位漢人就是努爾哈赤的軍師範文程,此人本是明朝的一個秀才,但後來隨其兄經商遼東,在被努爾哈赤俘獲後,投靠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因爲受到他原來的軍師龔正陸的教導統一了女真各部,因此對於有文化的、忠誠於他的漢人非常喜歡,因而范文程極受禮遇。

龔正陸,又作龔正六。明末浙江紹興會稽人。努爾哈赤首任顧問。嘉靖末,時方年少。客於遼東,被女真所擄,約在萬曆十七年(1589)歸屬努爾哈赤。尊爲師傅,號稱"文學外郎"。職掌文書,處理外事,參與接待朝鮮、明朝使節。凡所有回帖(包括申忠一帶回蓋有建州左衛印的回帖)皆出於手。"教老乙可赤(努爾哈赤)兒子書"。褚英、莽古爾泰、阿巴泰以及皇太極,皆拜師授業。對努爾哈赤漢學知識頗有影響。"投屬虜地幾至三十餘年",努爾哈赤待之甚厚,"有子姓羣妾,家產致萬金"。後不知所終,疑爲罪誅。無論龔正陸的結局如何,他爲努爾哈赤統一女真部落和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也改變了努爾哈赤對於文人的極度重視,這個結果不僅影響了最初的女真部落崛起,而且還對後世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像後來招降洪承疇等都有這個原因,以至於清朝建國之後,招降了大量的有文化、沒骨氣的東林黨人,並且歪曲的使用了這些敗類,致使國力日衰,雖然延長了清朝的壽命,但是給整個中華民族帶來了無盡的屈辱,喪權辱國,失地求和,讓領先世界的華夏文明成爲世界的笑料。

范文程對於努爾哈赤的禮遇極爲感恩,也是極力爲努爾哈赤籌劃計謀。其實薩爾滸之戰就是龔正陸原來制定的計劃協助努爾哈赤取勝的經典之一。范文程利用本身就是漢人的長相,結交來往經商的漢人,不但爲努爾哈赤積累了不菲的錢財、大量的軍事物資,還買通了許多的內奸,使得努爾哈赤才能知己知彼,在薩爾滸戰役中摸清了明軍的虛實,制訂了在局部以多勝少,憑藉八旗騎兵的機動能力而各個擊破明軍的進攻,從而奠定了努爾哈赤稱雄遼東的基礎。

現在努爾哈赤得到了熊廷弼已被押送至京城,被關押在東廠的消息。其實,熊廷弼的被押,也是范文程策劃的一個陰謀,楊淵的大管家楊仁智就是就是范文程收買的臥底。其實事情很簡單,楊淵歲數大了,也犯了男人們的通病,滿足不了成羣的妻妾,其中的一個小妾就勾搭上了楊仁智,而這小妾就是范文程派出的奸細,是一個滿人,她的父母被李成樑給殺了,她對明朝人充滿了仇恨,自願獻身做奸細。

楊仁智中了美人計而不自知,後來被范文程所脅迫,並且范文程也給了他大量的錢財。於是,楊仁智就成了出賣大明朝的叛徒。剛開始楊仁智還有些內疚,但在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面前徹底失去了良心,死心塌地的爲范文程做事。就是他利用可以隨時進入楊淵書房的機會,聽到了楊縞和楊淵的談話,搞清了明軍的虛實,從而讓努爾哈赤制訂了“不管幾路來,我只擊一路”的戰法,從而打出了以少勝多,以弱擊強取得勝利的經典戰役。

收到范文程的密信,要他鼓動楊淵趕走熊廷弼的任務,楊仁智就開始謀劃。雖然熊廷弼一手促成了楊縞送命,但是就憑這一點楊淵也不可能就下定趕走熊廷弼的決心,必須還要有其他的更讓楊淵憤怒的事情。楊淵也是遼東的世家,有着龐大的家族勢力,要不也不可能在李成樑死後成爲遼東的總督,維持這麼大的家族勢力,勢必也需要耗費大量的錢財,無論是維持同事關係,還是打點京城來的京官、京察,那都是需要錢財的,於是憑藉總督的官職做些走私生意是必然的事情,這在明末的邊關習以爲常,無官不貪,楊仁智就和范文程設計好算計楊淵。

先是楊仁智排楊淵府中的親兵穿上熊廷弼不下的衣服,在熊廷弼巡防各地的時候,騷擾附近的百姓,讓鄉紳們不斷到總督府告狀。接下來讓范文程故意把楊淵走私的馬隊行蹤私下透露給熊廷弼的部下,幾次下來楊淵的生意損失慘重。楊仁智乘機慫恿楊淵公報私仇,這纔有了熊廷弼被押進京的的事件。

范文程認爲打蛇不死必有後患,秉持斬草必除根的想法,有密令楊仁智派人打點馮三元、姚宗文、顧慥這些心胸狹窄、貪財無度、無度黨爭的這些明朝官員,而楊仁智正好也得到了楊淵的暗示,打點京官,務必讓熊廷弼丟官罷職的結局,這就有了三人聯手彈劾熊廷弼的鬧劇,原來的歷史上,天啓皇帝朱由校就上了大當,結果連連丟失遼陽、瀋陽,造成了遼東局勢大壞局面。

而今正是范文程這畫蛇添足的手段,引起了朱有孝的警惕,派出了錦衣衛、東廠兩個情報機構同時行動。

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二章 登基(一)第五章 家底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四章 登基(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
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三百四十章 利益問題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三百二十章 鳳陽王國(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三百一十六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二章 登基(一)第五章 家底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三百三十一章 穆拉德四世的變革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一百四十八章 毛堡爭奪戰(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四章 登基(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