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

bookmark

牛金星和於化龍也是非常高興一刀和公牛這麼知情知趣,這樣一來這塊狹長的海岸地帶就成了大明的又一塊海外領土。不過牛金星和於化龍並不打算虧待一刀和公牛,打算在北上的歸程中佔領秘魯一帶,徹底解決太平洋東岸的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但是現在並沒有把這個想法告訴一刀他們,想看看他們的反應。牛金星其實早就垂涎這片狹長的沿海地帶,只是原來已經答應一刀他們,讓他們回到家鄉,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現在看來這事有點吃虧,不好意思自己提出來,就用這種方式試探了一下,結果是一刀和公牛高高興興的請李紹賢喝酒去了,而且還把這裡的統治權交給了李紹賢,所以牛金星更下定了再打下一塊土地交給一刀他們管理的決心。

回家的日子已經定好,經過隨隊的工匠們的努力,船隻已經修葺、補給完畢,船上帶着許多南美洲的高產農作物,還有大量的從西班牙人那裡奪取的財寶,一部分商人也要回國,他們的賺取的財富也要一併運回,牛金星爲了鼓勵他們,甚至連費用都沒有收。

在出發的時候,牛金星、於化龍把一刀和公牛叫到船上,問他倆願意不願意去到南方的秘魯,沒想到這倆人竟然哭了,他們告訴牛金星,他們就是從那裡過來的,這裡是他們的家鄉不錯,但是秘魯纔是他們的故鄉,是他們的父輩們跟隨這印加帝國的一個王子才遷到這裡的,那還是在印加帝國最昌盛的時候。

既然這樣,牛金星也就不再感到內疚了,原來這裡並不是印第安人的故鄉,他們也算是這裡的征服者,把他們送回家鄉,讓他們榮歸故里,也許他們會更願意,從他們留着眼淚的臉上就能看出來。

浩浩蕩蕩的船隊向北駛去,沒有過了幾天就到達了太平洋東岸現在最大的城市利馬,這裡是西班牙人統治南美的政治經濟中心,擁有大量的西班牙人的當地的土著,它的市區範圍比較大,坐落於裡馬克河沿岸,利馬的名字便是來源於裡馬克河。東北有聖克里斯托瓦爾山,西連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卡亞俄。氣候潮溼,氣溫宜人,夏天溫度很少超過31度,冬天則很少低於13度。終年陽光燦爛,海風陣陣,市區建築與綠樹繁花相輝映,被人們稱爲南美洲風景秀麗的“花園城市”。 利馬是因裡馬克河而得名的,裡馬克爲神的名稱,據說以前在這裡有一尊大神像,當人們朝拜時,藏在神像裡面的僧人就大聲說話,人們以爲神像在同他們談話,於是人們便用神的名稱來命名這個地方,意爲“會講話的神”。利馬是1535年1月18日,西班牙殖民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所建的,是秘魯西班牙文化的重地,著名的天主教建築包括了16世紀的大教堂,和聖・馬可仕全國大學。

但是這座城市沒有城牆,只有沿着裡馬克河佈置的沿岸炮臺,明軍的小型軍艦沿着裡馬克河一路向前攻擊,所過之處堡壘都被船載火炮摧毀,然後就是訓練有素的明軍士兵開始進入城區。

既然這裡是西班牙人統治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也是現在最大的城市,這裡自然駐紮着數量最多的西班牙殖民士兵,不過現在他們還都駐紮在兵營裡。因爲安逸的時間太長,託利多總督一直過得很愜意,他從來沒有想到過這裡也會發生戰爭,那些印第安人雖然在1751年發動過大起義,但是很快就被當時的總督鎮壓了。從那時開始,就再也沒有印第安人在這一帶發生過太多的叛亂,所以他的日常工作就是收稅和向外派兵開拓殖民地。南部沿海一帶有兩個多月沒有運回稅款了,他感到有些不太正常,但是也沒有太在意,只是打算讓人催促一下而已,在這裡山高皇帝遠,能夠安逸的過日子,誰還會操那麼多閒心呢。

於化龍佔領聖地亞哥的戰鬥進行的很完美,沒有跑掉一個士兵和商人,因爲這些人自信炮臺非常安全,完全不知道明軍的步兵炮和迫擊炮是多麼厲害,再加上一刀、公牛他們的兩千多印第安人士兵的行動非常迅速,所以那裡清剿的非常乾淨,沒有人跑出來,自然就沒有人給託利多總督送信,所以這次發生的攻擊比較突然,把託利多總督直接就打蒙了。

沒有經過激烈的炮火攻城,明軍士兵就迅速的推進到利馬的城區,並且很快就攻擊到託利多的總督府,在這裡終於遇到了姍姍來遲的西班牙士兵。他們的作戰方式還是比較陳舊,排着密集的隊伍,企圖利用密集的排射擊退明軍士兵的進攻。相對來說明軍的士兵進攻線分得很散,都是以小組爲單位的攻擊點,這就是在火炮出現在戰場以後形成的新戰術,否則一陣排炮過來,肯定會損失慘重。

小組的排射子彈肯定打不過密集隊形射出的子彈,但是火力組的機槍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覆蓋過來的****更是絕大的殺器。當手搖機槍開始呼叫,滿天的****砸過來的時候,西班牙人士兵徹底就崩潰了,這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陣勢,看到大量被子彈穿透、被炮彈炸飛的同伴,任誰也壓不住陣形,能做到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向回跑,徹底離開這片死亡地帶,這樣的潰敗發生的所有與明軍對陣西班牙人身上,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兵營,他們認爲也許那裡堅固的石牆可以躲避。

士兵們敗退的太快了,正在收拾金銀財寶的託利多總督還沒有來得及把東西包起來,明軍的士兵已經用槍口對準了託利多的胸口,他只好乖乖的舉起了雙手,向他認爲的印第安人士兵投降。失去總督的士兵們自然抵抗力就減小了很多,當一刀和公牛押着託利多總督趕到兵營喊話時,駐軍司令很快就和他達成了協議,率領近六千多名士兵向他們投降了。託利多總督看起來還真是個草包,駐軍司令更是一個紈絝子弟,西班牙國王派着兩個人統治這裡,看起來真是最大的失敗,在短短的時間裡就丟掉了沿海的殖民地。

奪取這裡以後,牛金星就不打算在打仗了,於化龍告訴他必須要留下足夠的彈藥應付回程海途可能遇到的情況,畢竟船上的加農炮彈必須要在大明本土才能補充,於化龍是怕遇到什麼意外情況,萬一炮彈打完了,那就只能撞船了,這個他可捨不得。

牛金星、於化龍走了,給一刀、公牛留下了李紹賢帶領的二十餘艘軍艦,足夠的炮彈,還有許多工匠,這裡面有不少是大明技術學院的學生出來的,還有三千多大明士兵,留下的士兵都是家裡弟兄們比較多,而且還沒有結婚的青年,因爲一刀答應他們全部都給找老婆,其實根本不用一刀擔心,這些小夥子找個老婆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誰都知道他們長得俊還有本事,都是想方設法的託人嫁給他們。

這裡的人口比較多,一刀、公牛他們招兵也比較容易,他的部隊擴大到八千多人,隨後就交給李紹賢所帶的三千士兵,讓他們手把手的訓練,至於三千新兵,經過簡單的練習一下使用繳獲的西班牙火槍,攜帶着這些武器就打到老家庫斯科去了,據說是把那裡的西班牙人掃蕩一空。

除了打仗以外,更重要的是建設家園,一刀他們的印加文明沒有太好的文字記錄,他們就像土著居民大力推廣漢語,本地語言和漢語一樣是官方通用語言,但是文字記錄使用的都是漢語,學習使用的紙張和鉛筆都是大明免費提供的,而且建立的學校還是免費管兩頓飽飯,這就讓許多窮人家的孩子非常喜歡,總之這裡的發展和新長安的模式基本一樣。

幫着一刀、公牛建立好這裡的秩序以後,李紹賢的工作就是迅速在新洛陽建設工廠,大明的加農炮和炮彈一定要在這裡能夠生產,步槍不能製造,擊發槍一定要有足夠的數量,簡化版的迫擊炮也得造出來,以後這裡可能會不斷髮生戰爭,這裡距離歐洲要比大明近得多,會有源源不斷的殖民者、冒險家會來到這裡,爲了爭奪資源,誰都會武裝自己的士兵,這是一個發財的門路。新洛陽的沿海山脈不但擁有高品位的銅礦,其他的礦產也是很多,更可貴的是海量的硝石,這纔是李紹賢更看重的寶貝。

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八章大明的新起點(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
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鳳陽王國(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鑽石戰爭(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縱連橫新篇(二)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零三章 來自歐洲的書籍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三十七章 蘇州風波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域風雲(四)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鴻基探險記(七)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八章大明的新起點(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八十三章 東北驅逐戰(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西伯利亞(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