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人才和發展(一)

bookmark

遼東戰場以明軍的大勝告終,努爾哈赤回到老家後發現赫圖阿拉被洗劫一空,四個兒子一個被殺,三個兒子被虜,另外還有兩個兒子戰死,老婆被殺,氣的口吐鮮血,接下來得知“扈倫四部”又脫離了控制,丟失撫順、本溪後,氣的昏了過去,生死不知。

天啓元年四月初,遼東大捷的消息傳來,羣臣賀喜,朱有孝也非常高興,大宴羣臣。遼東局勢初步穩定,待到明年朱有孝等火器研究完善了,那時再用兵東北,徹底完善東北的控制,等把東北控制穩妥了,接下來用兵蒙古、西北。不過現在必須考慮發展經濟了,否則內亂四起,什麼都幹不成了,一個國家崛起的基礎不僅僅是強大的軍隊,更重要的是要有強盛的經濟基礎,現在東北基本穩定下來,自然要開始鞏固經濟基礎了。

首先,把孫承宗從遼東調回京城,兵部尚書入內閣,遼東總督由熊廷弼擔任,徐光啓入內閣,宋應星授工部左侍郎主持火器廠等等,朱有孝把自己能夠知道的該封官封官,該掌權的掌權。

現在已經到了該種春紅薯的季節了,朱有孝責令戶部尚書朱國祚從皇莊把所有的紅薯連帶紅薯秧子一塊挖出來,從京城僱傭大量的車子,然後蒙上黑布把紅薯帶土裝好,告訴他們每天用曬了太陽的溫水噴一遍。又從京城各衙門和候補的官員裡面挑出四十歲以下的,肯吃苦,看得起老百姓的官員一百人,每人負責一萬斤紅薯,然後讓吏部請徐光啓給這些人辦了一個培訓班,把這次推廣紅薯種植的意義和重要性講了一遍,又把種植技術和適應的土壤講述清楚。最後告訴他們,每人選擇一個縣,每個縣都供給一百畝適合種紅薯的土壤,等到五月份開始免費供應老百姓紅薯秧子,並負責傳授種植技術,如果那個人敢收錢賣秧苗,直接砍頭。

朱有孝算了算,每一萬斤紅薯,大概有兩萬塊,每塊大概能出十根秧子,每根春秧子大概能出十根夏秧子,這樣算下來能有二百萬根秧子,每根秧子出最少五斤紅薯,就能增加一千萬斤紅薯,這他媽分到每個人頭上也就不到一百斤。這還是不夠吃,算了,馬上就開恩科,除了舉人進京還要要求河北、山東、河南、陝西、山西五省其他省自願,二十五歲以下的秀才、童生進京,每人十兩銀子,讓他們把種紅薯、土豆、胡蘿蔔的法子帶回去,免費傳給老百姓,告訴他們這是聖旨,誰要是不遵守聖旨,革去功名,以後就沒有機會當官了。

人才是永遠的追求 ,朱有孝需要有文化懂知識,會變通的人才,爲了讓老百姓能夠吃飽飯,他幾乎是不擇手段的挖掘人才,壓榨這個時代識字的人。

四月中旬,在孫如遊的主持下,選後的儀式結束,選出了三位女子,不出意外,還是歷史上的那三個人,朱有孝就直接點了張嫣爲後,另外兩人王氏爲良妃,段氏爲純妃,按照皇家的結婚儀式,隆重而繁瑣的舉行了皇帝的大婚,這樣朱有孝也徹底的成爲了成年人了。

雖然成婚了,朱有孝現在並不想馬上就把張嫣變成女人,朱有孝自己算是成年人了,張嫣可只有十六歲,按照現代人的觀念,這還是個孩子,最起碼要等到張嫣十八歲再同房,那樣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張嫣都有好處。歷史上張嫣的第一個孩子就沒有成活,並且從此失去了生育的能力,雖然跟客氏和魏忠賢的迫害有關係,但也未必沒有她的年齡太小,身體沒有完全發育好有關係。朱有孝不是什麼高尚的人,但也不是畜生,不能像皇太極那樣,三十多歲的人了,就直接把只有十三歲的大玉給上了。

爲了不讓張嫣誤會,朱有孝就把這個關於人體發育完全的話和張嫣說了,並不是自己不喜歡她。怕引起太后的疑惑,朱有孝也和太后講了這件事,不過說的是自己太小,過早的同房影響壽命,並且拿歷代短命皇帝做例子,雖然太后和張嫣一樣不太理解朱有孝的理論,但是聽到爲了身體,還是相信了朱有孝的說法,朱有孝也很苦惱,守着個大美女還得忍着,這樣也是很難受的,不過爲了大明朝的未來,這也值得。

朱有孝決定開恩科,於是召來禮部尚書孫如遊,將他的思路和意圖講解清楚。孫如遊是東林黨系不錯,但也是清正的人,很理解朱有孝的意圖,雖然不太願意這樣做,怕的是東林黨從此沒落,但是他也知道,一是不這樣做,皇帝馬上就會換了禮部尚書,這也不是沒有先例,二來如果朱由校成功了,自己就是最大的功臣,就會名留青史,古代人很看重這個的。

四月十五日,朱有孝做了皇帝后的第一次科舉詔書下發到大明朝的各地。一般來說恩科的地位不如常科,但是此次恩科選仕是以皇帝的意圖而開的,也就是說此次的選中可能會比較得到皇帝的信任。其實文人這次理解錯了朱有孝的意思,朱有孝的目的更在乎哪些二十五歲以下的秀才和童生,這些人在以後纔是大明朝中興的中堅力量。

恩科的事情安排好了,遼東局勢也穩定了,朱有孝就心裡不太慌亂了,這時就想起建立工廠的事情了。召來工部侍郎宋應星,問他肥皂廠的事情。

宋應星迴道:“按照陛下的指點,肥皂廠已經建立起來了,已經從林丹汗那裡換來大量的牛脂羊脂,怕是壞了都用鹽閹了起來,陛下所說的火鹼也都找到了,第一批的肥皂已經早出來了,經過試驗效果非常的好,無論是髒衣服,還是洗臉都是乾乾淨淨的,唯一的缺點就是異味有些重,我們正在想法改進。”

朱有孝說:“那這樣,你讓人找些叫白芷的中藥,在放火鹼以前熬油脂的時候放入,這樣就可以驅除異味了。另外再採購些玫瑰花、牡丹花、茉莉花等等就是香味比較濃郁的花瓣熬成水加入鍋中,這樣就會製造出不同香味的香皂,這可以賣出大價錢。還有我交給孫元化的任務找石墨,不知道找到了沒有,用那種東西可以製造一種在紙上寫字,而且非常快的筆。還有用石灰石加粘土再配一點石膏,燒製一種可以用來蓋房的結實的水泥。還有現在西洋人燒紙的玻璃等等我們都有要造出來。

“還有銷售渠道,現在的大商人們、礦主們不願交稅,在朝廷又有所謂的清流、言官們替他們辯護,說什麼藏富與民、不與民爭利。那好,現在我們就建立起自己的銷售渠道,以後就銷售我們工廠的產品,我們的產品將是利潤高、引領時代的產品,誰想代理銷售,那好,建立起完整的帳本,每月按賬本繳稅,否則,免談。”

朱有孝和宋應星談了許多的商業經營和工業生產製造的產品,這次的談話,奠定了大明朝工商業起步的基礎。從此,大明朝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車道。

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一百五十七章 庫茲涅茨克(三)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二章 登基(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十三章 收網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非混戰(二)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四章 登基(三)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
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一百五十七章 庫茲涅茨克(三)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八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域風雲(五)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二章 登基(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到處是機會(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薄珏(三) 現在的科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工開物(一)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十三章 收網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常潤的崛起(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非混戰(二)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二百零七章 大西洋海戰(一)第四章 登基(三)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八十一章 鍋駝機(四)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五十六章 庫茲涅茨克(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西伯利亞(十)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