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

“蘇大人,本官再次來到陝西,沿途看見的景象,大爲不同啊,記得上次來的時候,偶爾還能夠看見一些流民,可這一次,完全見不到啊,本官還聽說了,從蒙古部落、四川、山西、北直隸和山東一帶,都有不少的流民涌入到陝西了,想不到陝西都能夠妥善安置,這可真的是不簡單啊。”

“大人誇獎了,做到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府州縣的官吏努力的結果,就說這漢中府、鳳翔府和延安府,這一次可是盡了最大努力,甚至讓官吏少拿一些俸祿,也是想方設法的安置諸多的流民,下官還準備想朝廷奏報的,大人代表皇上和朝廷,專程到陝西來,這是對陝西諸多官吏的愛護和肯定啊。”

“蘇大人可真會說話,本官這次到陝西來,主要還是學習的,想着陝西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前後不過一年時間,哦,還不到一年時間,真的是奇蹟啊,本官回去之後,一定要向朝廷奏報的。”

蘇天成陪着楊嗣昌,在咸陽城郊巡視。

楊嗣昌再次來到陝西省,顯然是奉旨而來的,至於具體是什麼事情,蘇天成暫時還不知道,不過楊嗣昌是兵部尚書,自己又接到了孫承宗寫來的信函,看來這次楊嗣昌到陝西來,可能與剿滅流寇有關係的。

楊嗣昌到陝西來,很是突然,事先沒有通知,一直到進入陝西境內,蘇天成纔得到府州縣的奏報。奇怪的是,朝廷也沒有旨意和邸報。這就很不尋常了,按照他的理解,皇上不想透露出來這個消息。

楊嗣昌到了陝西之後,提出來的要求也很是明確,要求蘇天成陪着他,重點到寧夏衛、榆林衛以及延安府、鳳翔府、漢中府、平涼府等地方去看看,兵部尚書到陝西來,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江寧營。偏偏楊嗣昌根本就沒有看江寧營的情況,到了寧夏衛和榆林衛之後,倒是去看了看新軍的情況,楊嗣昌還提出來了建議,說是皇上已經在考慮,是不是在寧夏衛和榆林衛設置衙門,改變以前的狀態。設置寧夏府和榆林府,不過要做出來這樣的改變,還是需要蒙古部落徹底安穩之後,此外就是新軍還是要改名,和江寧營的建制一樣,是否改爲榆林營。意思也是很明確,專門負責守衛邊關。

蘇天成毫不猶豫的支持這樣的稱呼,當初稱之爲新軍,蘇天成就感覺到不是很舒服,這裡面含有格外對待的意思。說的好聽一些,新軍和大明的衛所是不同的。新設立的軍隊,說的不好聽一些,這支軍隊或許還沒有得到滿朝文武大臣的認可,如果改名爲榆林營了,和江寧營的建制完全相同,那就是另外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了。

新軍都指揮使盧象升也完全贊同這樣的稱呼,簡單明瞭,名字就代表了職責,榆林多年來都是屬於邊關的,這樣的稱呼,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過去的邊軍。

楊嗣昌代表朝廷到陝西來,肯定是有事情的,絕不會是簡單看看,要是這樣,那也沒有必要派兵部尚書來了,每年都有大批的巡按御史,代表朝廷到各地巡按。

楊嗣昌一直都注意陝西的民生事宜,引起了蘇天成的注意,兵部尚書關心這些事情幹什麼,這是不是越界了,要知道在朝廷裡面,六部的分工是非常明確的,民生的事情,屬於戶部和工部,其餘是不得隨意插手的,如果真的要掌握陝西民生的情況,那也是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關心的事情。

回到咸陽之後,楊嗣昌又專門在咸陽城看了兩天,接下來蘇天成才陪着在咸陽城郊看看情況,因爲互市的影響,咸陽城的商賈大量增加,互市的暴利,吸引了數不清的商賈,這些商賈,絕大部分都在咸陽設立了商鋪,或者是購置了房屋,商人逐利,他們非常明白,沒有官府的支持,不要想着能夠好好的做生意,說不定哪一天,官府說你有問題,查封了你的商鋪,沒收了你的資產,你還沒有地方去講道理,所以說,在咸陽城有店鋪,或者是有房產,依託這裡爲據點,搞好和官吏之間的關係。

因爲商賈的大量聚集,咸陽城的面貌完全改變了,城池內擁擠不下,就朝着城郊的方向發展,城郊的土地也開始值錢了,不少的山莊在很短時間之內修建起來,也出現了一些店鋪。

加上巡撫衙門支持這樣的行爲,所以修建房屋的步伐就更快了。

楊嗣昌看見了咸陽城的變化,讚歎不已。

在咸陽城郊巡視的時候,楊嗣昌只要蘇天成陪同。

蘇天成也知道,楊嗣昌肯定是有重要的話語要說,只是爲什麼會採取這樣的方式,不是在巡撫衙門交談,這裡面的原因,他也不知道。

“蘇大人,這些天看到了不少,本官覺得,陝西的發展很不錯,記得蘇大人當初在養心殿的時候,承諾兩年時間,能夠建設好陝西,如今看來,用不了那麼長的時間啊。”

“這個,下官以爲,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陝西遭遇了多年的戰亂,百姓窮困潦倒,幾乎是一無所有,這沿途看去,難以看見幾棟好的房屋,還有不少的百姓,住在臨時搭建的窩棚裡面,生活還是困苦的,依照下官的預測,至少還要兩年左右的時間,陝西的老百姓,可能真正達到豐衣足食的境地啊。”

“蘇大人所言,本官明白了,本官和蘇大人的目標不一致啊,本官一年多以前的陝西,與現在的陝西比較,感覺到變化巨大了,若是要舉個例子,那就是做事情的夥計,師傅已經教給了手藝,接下來是不是能夠熟練操作,掙到銀子,過上更好的日子,本官說到的是前面,學習手藝的問題,蘇大人說到的是後面,過上更好的日子啊,這裡面其實不矛盾的。”

“大人說的是,下官也是這麼看的,若是陝西能夠穩定兩年以上的時間,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很快就能夠復原的,只不過這兩年時間,不能夠出現波折,若是有了反覆,可能前功盡棄的。”

“說的有理啊,本官想着問問蘇大人,蘇大人若是離開了陝西,誰接任陝西巡撫合適啊。”

蘇天成差點以爲自己聽錯了,楊嗣昌這樣問是什麼意思啊,自己到陝西不過一年的時間,一切的事情剛剛起步,難道說就要離開陝西了,這做官也不是這樣乾的啊。

“大人的意思,是讓下官舉薦人才嗎。”

楊嗣昌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了。

“蘇大人,本官是奉旨問到這個問題的,還是請蘇大人仔細考慮,認真回答。”

結合到孫承宗寫來的信,蘇天成有些明白意思了。

稍作思考,蘇天成從容不迫的開口了。

“下官思索過這個問題,下官推薦漢中府知府、晉王殿下朱審烜,可出任陝西巡撫,此外還推薦河南府知府張溥,可出任陝西布政使,江寧縣知縣閆子章,可出任河南府知府。”

“蘇大人可否說說原因啊。”

“下官當然是要說的,晉王殿下和下官有着親眷關係,下官推薦晉王殿下,似乎有些不合規矩,但下官是從陝西的實際情況出發的,漢中府曾經是陝西境內,情況最爲糟糕的地方,可這一年時間以來,漢中府發生的變化是最大的,可以說,陝西境內的所有地方,皆比不上漢中府的變化,晉王殿下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也展現出來了個人能力,主政陝西,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下官相信,晉王殿下也能夠做的很好。”

“至於說張溥出任陝西布政使,下官主要是從陝西的情況出發的,布政使的職責重要,張溥管理河南府,成績突出,若是到陝西來了,輔佐晉王殿下,更能夠保持陝西的穩定,只要陝西能夠穩定,就可以最大限度壓制蒙古部落,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邊關也安寧了。”

“閆子章出任河南府知府,下官也是想着,河南府必須穩定,河南府的位置特殊了,連接陝西省、山西省,如今的河南府,是河南省、陝西省以及山西省三省最爲富庶的地方,這個地方富庶了,很大程度上穩定了三省,就算是今後出現一些災荒,河南府也能夠幫助應付一下的。”

楊嗣昌微微點頭,對蘇天成所說的話語,表示了認可。

蘇天成嘴上說着這些話,內心其實在劇烈的翻騰,看來自己很有可能要離開陝西了,這個時候離開,他的確是捨不得,剛剛開始創立的基業,準備大幹一番的,將陝西打造成爲北部最爲富庶的省,甚至超過北直隸,可惜自己好像沒有這個機會。

這一次的調整,可能不是皇上提出來的,相反有可能是孫承宗直接的提議,孫承宗有些忍不住了,或者是遭受到了一些壓力,所以想着江寧營要開始剿滅流寇了,不能夠繼續耗在陝西了,孫承宗這樣的提議,皇上是巴不得的,可又不好直接提出來,只要讓楊嗣昌,到陝西來看看,情況允許,自己就要離開陝西了。

爲什麼楊嗣昌這次到陝西來,悄無聲息,這可能是真正的原因。

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79章 回家之後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20章 雪中送炭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698章 大遷移第494章 宿命論(3)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231章 大婚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792章 偶遇(3)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384章 說情團第729章 恩怨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509章 刺激(1)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75章 小王爺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2章 破局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29章 忠告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4章 遇險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684章 都會算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772章 海戰(2)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56章 出發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014章 誤判?(3)第123章 唐海泰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232章 交心之舉
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79章 回家之後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20章 雪中送炭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698章 大遷移第494章 宿命論(3)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231章 大婚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792章 偶遇(3)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384章 說情團第729章 恩怨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509章 刺激(1)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75章 小王爺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2章 破局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29章 忠告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4章 遇險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684章 都會算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772章 海戰(2)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56章 出發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014章 誤判?(3)第123章 唐海泰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232章 交心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