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

大明政客sodu

回到了登州,蘇天成並不是很舒服,前些日子收復了臺灣,留下了鄭鴻逵、鄭成功等人幫助王大治和宋思軍,重點在於拿下呂宋和南洋等地,同時從登州運送去了大量的物資,一些江寧營將士的家人,也陸續開始運送往臺灣,這對於快速發展臺灣、將臺灣真正建設成爲賴以依靠的基地,是非常重要的舉措,但朝廷裡面的異動,包括朱由檢的小肚雞腸、過河拆橋的做法,已經令他有些心灰意冷了,穿越十多年了,一心一意想着能夠振興大明,想着能夠擺脫幾百年之後的屈辱,這個目標漸漸的有可能實現了,可惜基礎還是不穩固,若是大明出現了內訌,一切的努力,可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付諸東流。

蘇天成可不想主動退出,他也清楚,就算是自己退出去了,放棄了一切的榮華富貴,或者是漂洋過海,避免出現權力的爭奪,一心想着讓大明興旺,但大明要衰敗下去,也是一眨眼的事情,只要朱由檢身邊出現奸臣和小人,不要多長時間,創立下來的繁榮景象,就能夠灰飛煙滅,想想當初的大唐,開元盛世的時候,大唐就是全世界最爲強盛的國家,可後來因爲安史之亂,很短的時間之內,大唐就衰敗下去了。

作爲穿越人士,蘇天成很清楚,完全依靠人治,不管是多麼興旺的局面,是很難維持長久興旺的,必須要確立下來制度,用一套完整的制度,開管理國家,來制約權力,但這是一個系統工程,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好的,用制度來管事,這與皇權統治是巨大的矛盾,而且與百姓的素質也有着一定的關係,想要在文盲佔據絕大部分人口的大明來推行諸多的制度,難度太大,蘇天成窮盡一生,也未必能夠真正的建立起來這樣的制度。

穿越的蘇天成,所能夠做的,就是一步步的推進,儘自身最大的力量,來維護繁榮的局面,若是有勢力想要破壞這樣的局面,那就毫不客氣的動手,清除這些勢力,不管是什麼樣的勢力,蘇天成更加的明白,這些勢力,很有可能包括朱由檢在內。

一旦確立了這樣的思想,或者說是更加明確了這樣的思想,蘇天成的做法就不一樣了,以前是從大局出發,不能夠讓大明出現四分五裂的情況,特別是在內部有流寇騷擾、外部有後金虎視眈眈,大明各地普遍遭遇到災荒的時刻,要是那個時候,不能夠穩住大明,最終的結局,就是大明滅亡。

如今的局勢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大明內部基本穩定下來了,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於後金和蒙古了,首要的任務,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滅掉後金政權,滅掉蒙古部落的政權,徹底消除隱患,接下來騰出手來,清理大明內部出現的諸多矛盾。

皇太極立下豪格爲皇太子之後,蘇天成要求渠清澤,用最短的時間,摸清楚情況,皇太極爲什麼會這樣做,一方面與朝廷談判,表示臣服,一方面卻立下皇太子,這是自相矛盾的做法,完全說不通的。

就在渠清澤還在努力的蒐集情報的時候,皇上的聖旨來了。

皇上的聖旨,在蘇天成的預料之中,但前來傳旨的人,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如今的情況下,蘇天成輕易是不會到京城去的,特別是在準備和後金決戰的時候。

朱審烜帶着聖旨,進入到青州的時候,洪承疇、渠清澤就率領江寧營的將士迎接了,一路護送到登州。

蘇天成率領衆人,在登州城外迎接。

朱審烜和蘇天成之間的關係,衆人皆知,皇上派遣內閣次輔擔任欽差大臣,這是第一次,而且接旨的蘇天成,也是內閣大臣。

宣旨的儀式,在督師府的大堂舉行,江寧營衛指揮使以上的軍官,悉數都參加了。

聖旨的內容非常的明確,不需要過多的強調。

宣旨之後,蘇天成和朱審烜進入了書房。

進入到書房之後,朱審烜臉上的笑容消失了,蘇天成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武榮等人,守在書房外面,任何人都不能夠進入書房。

朱審烜的身份很是特殊,身爲藩王,與皇室有着直接的親緣關係,可蘇天成是他的妹夫,而且朱審烜所擁有的一切,基本都是依靠蘇天成得來的,儘管說進入了京城,成爲了內閣次輔,儘管說得到了皇上極大的信任,但朱審烜很清楚,要是大明出現了內訌,或者說皇上忌諱蘇天成,準備採取某些措施了,他一樣跟着完蛋,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大明的人多的是,能夠擔任內閣次輔的人多了去了。所以從內心深處來說,他是偏向於蘇天成的。

“坤元,朝廷裡面的情況,我給你的信函裡面,說的很清楚了,這一次後金韃子要求與朝廷談判,願意俯首稱臣,在我看來,其實就是拖延時間,皇太極立豪格爲皇太子,激怒了皇上,我也覺得這是好事情,因爲後金的戲弄和出爾反爾,皇上盛怒,準備大舉進攻後金韃子,我是相信,你一定能夠剿滅後金韃子的,可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次皇上要求我來宣旨,實際上是想着安慰你啊,前些日子,朝廷裡面出現了一些議論,皇上是想着能夠穩住你的心,避免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

朱審烜說的很是委婉,有些話,他也不好直接說出口,還是想看看蘇天成是什麼想法,能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儘管說幾千年的歷史說明,這樣的問題,基本是無解的。

“晉王殿下,剿滅後金韃子,肯定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若是後金韃子那麼孱弱,也不至於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面,能夠橫行無忌,皇上下旨了,江寧營肯定是按照聖旨的要求去做的,朝廷裡面的情況,我不是特別清楚,要說朝中大臣,有着什麼樣的認識,我不是很在意,但皇上的認識,這就是最大的問題了,要不是在晉王殿下的面前,我也不會說這些話了。”

“坤元,想到了什麼,直說就是了。”

“剿滅後金韃子,需要多少的時日,我不能夠保證,也許幾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內,大明的穩定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可一旦剿滅了後金韃子,後面的局勢會如何的發展,我不清楚,也沒有底氣,晉王殿下是知道的,這些年以來,我在江寧、河南府、陝西所做的一切事情,朝廷之中的某些大人,是看不慣的,矛盾真的爆發出來了,那個時候,我想着功成身退,幾乎沒有可能性,不僅僅是我,很多人都一樣,不要想着功成身退了。”

蘇天成說出來這些話,朱審烜的臉色有些發白。

“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的事情,晉王殿下是清楚的,一旦大明穩定下來,這樣的事情會不會重演,我不敢保證,我甚至可以預料到,晉王殿下恐怕也要受到牽連,這些年來,跟隨我的諸多大人,怕也難以有什麼好的結局。”

朱審烜點點頭,長期在膽戰心驚之中,對於權力爭奪之中的奧妙,他是非常清楚的,也知道蘇天成說的是真的,儘管這次到登州來宣旨,皇上一再強調要安撫蘇天成,但鳥盡弓藏的事情,根本就不算是什麼事情。

“晉王殿下,你認爲我該怎麼做,是擁兵自重,遲緩剿滅後金韃子的時間,還是在迫不得已的時候,爲了保全自身的性命,做出來其他的一些事情。”

蘇天成說完之後,盯着朱審烜,這樣的話,本不該說出來的,該如何選擇,那是自己需要面對的事情,可蘇天成之所以說出來,目的也是非常明確的。

朱審烜沒有馬上開口,他非常清楚,自己將面臨重大的決策,恐怕這個決策,將要影響自己今後的一切。蘇天成在他的面前說出來這樣的話語,就是需要他的態度,若是支持蘇天成,那麼今後就要和蘇天成一起奮鬥,哪怕是朱家的天下被蘇天成取而代之了,可若是選擇忠誠皇上,那麼就要面臨親情的割裂,甚至是自相殘殺。

朱審烜更加的清楚,這樣的話語,蘇天成當着自己的面說出來,想到的是什麼。

“坤元,出發之前,我就想到這件事情了,這恐怕是必須要做出來的決定,弄得不好就是身敗名裂和身首異處,也罷,到了這個時候了,必須要做出來抉擇,我的選擇是支持你,可我也要提醒你,必須要加倍的小心,至於你想着如何做,那是你思考的事情。”

蘇天成點點頭。

“我知道了,晉王殿下更是要小心,我從江寧營之中,挑選出來了一千精銳的將士,這些將士是絕對可以信任的,他們將進入京城,保護晉王殿下,遇到危難事宜,他們會捨棄自身的性命,護衛晉王殿下和家人,離開京城的。”

朱審烜嘆了一口氣,什麼都沒有說。

(春節假期結束了,開始上班了,更新也重新開始,因爲春節期間,假期只有七天,事情有些多,每天都要喝酒,所以斷更了幾天,懇請讀者大大諒解,這本書,不會太長了,已經在考慮後半部分了,新書也在思考的過程中,期望得到讀者大大的更多支持,拜謝了。)RS

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347章 榮耀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347章 榮耀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71章 鹿鳴宴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41章 收服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92章 會試第181章 幕僚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71章 鹿鳴宴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188章 行動(5)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章 痛下殺手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616章 理還亂第211章 江寧營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54章 遇險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183章 定局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847章 慘敗(5)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95章 問責第204章 敵情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05章 募捐(1)第71章 鹿鳴宴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790章 偶遇1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684章 都會算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7章 禮部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845章 慘敗(3)
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347章 榮耀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347章 榮耀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71章 鹿鳴宴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41章 收服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92章 會試第181章 幕僚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71章 鹿鳴宴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188章 行動(5)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章 痛下殺手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616章 理還亂第211章 江寧營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54章 遇險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183章 定局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847章 慘敗(5)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95章 問責第204章 敵情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405章 募捐(1)第71章 鹿鳴宴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790章 偶遇1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684章 都會算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7章 禮部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845章 慘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