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

就在蘇天成離開京城的時候,派到後金去的使者回來了,皇太極不同意交換,也就是說,阿朵噶被後金拋棄了。

蘇天成很是佩服皇太極,他們屬於不同的陣營,但都是有着遠見卓識的人,皇太極做出來這樣的決定,需要極大的魄力,畢竟阿朵噶是滿人,孔有德等人,不過是漢人,在滿人的眼裡,漢人是下等的民族,是滿人的奴僕。皇太極做出來這樣的決定,最大限度穩定了孔有德等人,相信今後的日子,孔有德等人,將死心塌地爲後金賣命的。

還有最爲關鍵的一條,投靠後金的漢人,也能夠穩住心神,不至於疑神疑鬼。

難怪後金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崛起,與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人,有着直接的關係。

蘇天成得到的另外一個消息,是高迎祥等人,趁着韃子進攻北直隸的時候,也開始動作了,而且鬧得很大,若不是江寧營有力抗擊了韃子,大明這次將遭遇到兩線作戰、兩線都失敗的危險。

蘇天成對高迎祥、羅汝才、李自成等人的看法,這一刻完全改變了,若說以前,他內心還有些理解高迎祥等人,如今這起碼的理解都消失了。

高迎祥等人很聰明,知道選擇什麼樣的時機,韃子正在北直隸鬧事,大明朝廷震動,這個時候,發動進攻,正好戳到了朝廷的痛處,不得不說,多年征伐之後,高迎祥等人的認識能力,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蘇天成的內心,很是不舒服,他知道高迎祥等人,決定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是想着渾水摸魚,藉機壯大實力,再一次的突破陝西。進入到山西河南,就事論事,從征戰的角度來說,高迎祥做出來非常正確的決定。但韃子入關蹂躪,性質不一樣,高迎祥此舉,間接的幫助了韃子。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與韃子裡應外合,試圖推翻大明朝。

這是蘇天成不能夠原諒的,也不能夠理解的。

皇上和朝廷,對於流寇還是心存憐憫,不一定要趕盡殺絕。可高迎祥等人,不會買賬,不會感恩,依舊要不失時機的造反。

高迎祥等人的動作,雖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朝廷也震動了,可惜負責剿滅流寇的。是功勳卓著的孫承宗,流寇的那點伎倆,孫承宗早就發現了,派遣大軍扼守重要的據點,不要主動迎戰,重點就是困住流寇,更不要跟着流寇跑,讓流動性很強的流寇。找不到突破防線的機會,如此的情況下,困在陝西的流寇,很快老實了。

蘇天成暗暗慶幸,他舉薦了孫承宗,關鍵時刻,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要知道,穩定住了陝西山西河南,也就是穩定住了江寧營的大後方,若是河南府遭遇到劫掠了。江寧營將遭受到重大的打擊。

從這一刻開始,蘇天成下定了決心,用鐵血的手腕,徹底剿滅流寇。

七月三十日,蘇天成終於回到了洛陽。

河南巡撫等官員,都在洛陽等候蘇天成和江寧營,這一次江寧營立下的功勞,震驚了大明各地,殲滅三萬韃子,那是前無古人之創舉了。

孫承宗也到了洛陽,專門等候蘇天成。

迎來送往是少不了的,不過,蘇天成一直都是很低調的,沒有因爲江寧營立下大功,顯得沾沾自喜,對巡撫上級很是尊敬,就是面對一些和他品秩相同的官員,也是彬彬有禮,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就在這樣的酒宴招待之中,三天的時間過去了。

蘇天成終於和孫承宗有機會單獨在一起了。

孫承宗一直都在注意蘇天成的表現,看見蘇天成應付自如,低調沉穩,越發的覺得蘇天成大有前途了。

氣候炎熱,蘇天成穿戴整齊,出現在孫承宗的面前。

看見蘇天成恭恭敬敬的行禮,孫承宗連忙開口了。

“坤元,你我之間,不需要如此的客氣,這次老夫到洛陽來,是有些事情想和你商議的。”

“大人有什麼事情,儘管安排,晚輩一定照辦的。”

“呵呵,老夫可不是來安排你做事情的,老夫是來諮詢一些事情的。”

蘇天成愣了一下,孫承宗主持剿滅流寇的事情,做的非常不錯,至少將流寇困在了陝西,不能夠隨意的四處侵擾,這已經是很大的功勞了,朝廷是非常滿意的,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朱由檢總算是有些明白了,欲速則不達,有些事情,着急是沒有作用的。

如此好的形勢之下,孫承宗還有什麼事情,需要諮詢啊。

“坤元,這次江寧營立下了大功,隊伍也發展壯大了,可喜可賀啊,江寧營的規模,已經突破五萬人了,老夫沒有想到啊,不過幾年的時間,你就能夠發展起來這樣規模的一支隊伍,重創流寇和韃子,震驚大明,看來這剿滅流寇和韃子的任務,非你莫屬啊。”

“大人萬萬不要這樣說,江寧營能夠取得這些戰績,也是將士們努力拼殺的結果,江寧營也得到了很多的支持,獨木難支,特別是這一次,江寧營能夠招募那麼多的將士,也是得到了大同邊軍的支持。”

“謙虛和低調是好的,不過有功勞了,應該要得到讚譽和獎賞,你一直都很低調,這是你的優點,老夫也是看在眼裡的,但你還是要展露出來霹靂手段,朝廷裡面,並非是那麼平靜,你掌控江寧營,誰知道有些人會怎麼想,這方面,你還是要注意一下的。”

蘇天成點點頭,擁兵自重的情況,早就是存在的,這也是因爲朝廷的銀子不足,不能夠很好的解決軍隊的餉銀,這樣的情況下,有些將軍就自己想辦法,養活軍隊,將軍士視作自己私人的物品,對於朝廷的敕令和皇上旨意,陽奉陰違,朱由檢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但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

“對了,皇上徵求老夫的意見,據說你向朝廷舉薦盧象升出任大同總督,是不是有這樣的事情啊。”

“確實如此,晚輩和盧大人這次一同抗擊韃子,很是佩服盧大人的睿智和勇猛,韃子的戰鬥力是不弱的,大同邊軍直接迎擊韃子,責任很重,晚輩以爲,盧大人能夠很好的抗擊韃子的。”

“嗯,老夫也是這樣看的,盧象升曾經和老夫共事,很是不錯,若是他出任大同總督了,相信韃子的日子,也沒有那樣的舒服了,這樣一來,張鳳翼大人出任遼東經略,守住寧錦防線,盧象升守住大同一帶,我大明能夠得到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了。”

“大人也是贊同盧大人出任大同總督的啊。”

“盧象升比樑廷棟強很多啊,老夫是這麼看的,想那樑廷棟,身爲大同總督,韃子入關肆掠,他畏懼不敢戰,如此的表現,怎麼可能繼續擔任大同總督。”

說到這裡,孫承宗看了看蘇天成。

“我大明的軍士,普遍都是畏懼韃子的,江寧營的這一戰,最大限度的打消了軍士的顧慮,韃子並非是不可戰勝的,江寧營剿滅了三萬韃子,迫使阿濟格帶領其餘的韃子,倉皇而逃,從這個方面來說,江寧營居功至偉啊。”

蘇天成沒有說話,韃子的戰鬥力,他有着清醒的認識,這牽涉到江寧營今後的任務,若是不能夠想到穩妥的辦法,一味冒進,好大喜功,想着短時間之內能夠剿滅韃子,江寧營一樣要遭受慘重的損失。

“老夫已經給皇上建議了,朝廷裡面,有些人提出來奏摺,要求分散江寧營的指揮權,老夫是堅決反對的,這無異於自毀江山,真不知道那班人是怎麼想的,好了,老夫說了這麼多了,有兩件事情,想着聽聽你的意見,第一,如何處理阿朵噶,第二,對流寇的態度。”

蘇天成站起身來。

“大人,晚輩已經想過這兩件事情了,阿朵噶和俘獲的其餘韃子軍官,殺無赦,既然皇太極不要他們了,朝廷也沒有必要留着他們,這些人是不可能歸心的,殺掉他們,警告韃子,我大明總有一天要徹底剿滅他們。”

“至於說流寇,晚輩的意見,徹底剿滅,絕不留情,這一次韃子入關肆掠,北直隸風聲鶴唳,如此危急的情況下,流寇趁渾水摸魚,他們應該清楚,這個時候作亂,會形成什麼樣的後果,所以說,流寇的行爲是不能夠饒恕的,朝廷對於流寇的態度,需要徹底改變,不需要同情他們。”

孫承宗頻頻點頭,等到蘇天成說完之後,臉上露出了笑容。

“坤元,老夫也是這樣看的,韃子遭遇重創,短時間之內,是不會入關了,這段時間很是寶貴啊,必須要想方設法,徹底剿滅流寇,穩定內部,既然你有如此的認識,老夫這就向朝廷舉薦,讓你來承擔剿滅流寇的重任。”

“大人不可這樣做啊,晚輩還是在大人的領導之下,帶領江寧營的將士,剿滅流寇。”

“嗯,老夫知道你的擔心,你還是太年輕了,驟然擔負這樣的重任,未免有人眼紅,也好,就按照你的意見來辦,不過,你也要做好準備了,不可能繼續留在河南府了。”

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章 收拾你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28章 上任第112章 善後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15章 在路上(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7章 密旨第90章 先手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268章 敵情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817章 爭執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773章 海戰(3)第629章 巡視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39章 官田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764章 開埠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775章 海戰(5)第176章 升堂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13章 離去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754章 造船廠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509章 刺激(1)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
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章 收拾你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28章 上任第112章 善後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15章 在路上(2)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7章 密旨第90章 先手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268章 敵情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817章 爭執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773章 海戰(3)第629章 巡視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39章 官田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764章 開埠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775章 海戰(5)第176章 升堂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13章 離去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754章 造船廠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509章 刺激(1)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