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誤判?(3)

多鐸躊躇滿志,帶領大軍,準備進攻復州。

可以選擇進攻的地方是不少的,從海州出發,往右邊去,可以進攻岫巖,佔領鳳凰城以及旋城等地,往前可以進攻永寧和復州,濟爾哈朗的意見,本是進攻岫巖,佔領鳳凰城和旋城等地,迂迴進攻復州和宣州,這樣可以令駐紮在復州等地的江寧營猝不及防,可惜這個建議,多鐸是堅決不同意的。

多鐸與濟爾哈朗之間,明顯是存在矛盾的,皇太極任命濟爾哈朗爲主帥,多鐸很不服氣,他長時間駐紮在海州,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況且自己的親哥哥多爾袞駐紮在遼東,成爲了主帥,兩人幾乎是同時駐紮在遼東和海州的,不管從哪個方面說,自己都應該成爲主帥的。

因爲駐紮在海州的時間有些長,多鐸熟悉這裡的情況,而且將麾下的大軍,分散部署在海州、耀州和蓋州,要說這些防禦還是很不錯的,有防禦的部署,也有進攻的準備,上一次的復州和宣州之戰,多鐸是很不服氣的,他所帶領的大軍,幾乎沒有與江寧營正面接觸,雄心萬丈的出發,灰溜溜的回到了海州。

皇太極任命濟爾哈朗爲主帥,觸動了多鐸的心思,豪格成爲了皇太子,多鐸的內心就不是很舒服,他一直都認爲,哥哥多爾袞是遠遠強於豪格的,若是從大清國的未來出發,應該是多爾袞繼承皇位的,再說大清國也不一定要採用父傳子的繼承方式,有德有才的人,纔是能夠身居高位的,大清國需要強盛,需要進攻中原,需要推翻大明朝,如此的情況下,多爾袞就應該成爲皇位的繼承人。

豪格成爲了皇太子之後。多鐸也是動了一些心思的,想着攛掇諸多的滿人權貴,給豪格找麻煩,同時暗中集聚力量,等到皇太極龍御歸天之後,幫助多爾袞奪取皇位,可惜形勢的發展。令多爾袞和多鐸的處境越來越不利了,若不是大明發動進攻,說不定豪格會騰出手來,對付多爾袞、阿濟格和他的。

明軍大舉進攻,這樣的形勢下,皇位的爭奪已經不是最大的事情。何況豪格的地位在逐漸的穩固,代善、濟爾哈朗等人,都是支持豪格的,滿八旗之中的六旗,都是支持豪格的,擁護皇太極做出來的決定,如此情況下。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麼做了。

這一次的戰役,在皇太極和豪格等人看來,是護衛大清國,但在多爾袞與多鐸看來,就是他們展現能力的機會,若是在這次的大戰之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勞,自身的地位肯定是能夠更加的穩固的。豪格就是成爲了皇帝,也要尊重他們的。

沒有能夠成爲海州方向的主帥,多鐸是異常氣憤的,儘管是副帥,但從功勞和影響方面來說,是大打折扣的,這對於他今後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多鐸可不敢嫉恨皇太極,皇太極的英明睿智,不是他所能夠撼動的,儘管知道。這樣的安排,就是皇太極的意思,所以說,多鐸將怨恨記在了豪格與濟爾哈朗的頭上。

濟爾哈朗同樣是大清國驍勇的將領,可如今的情況不同了,濟爾哈朗長時間的呆在瀋陽,很少參與到征伐之中,而且很長時間沒有到海州了,上次到海州,還是在復州和宣州之戰的時候,也沒有在海州停留多長的時間,根本就不熟悉情況,雖說濟爾哈朗曾經在宣州等地征伐,但那時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就在皇太極決定讓濟爾哈朗成爲海州方向主帥的時候,多爾袞專門給多鐸寫信了,勸誡了多鐸,一定要服從皇太極的決定,畢竟大清國即將遭遇明軍的進攻,而且是大規模的進攻,這個時候,大清國的安危,比什麼事情都重要。

皇太極也專門和多鐸談話了,言下之意,要求多鐸在作出決定之前,還是要多與濟爾哈朗協商,要服從主帥的命令,皇太極是清楚多鐸驍勇的,都是自家兄弟,可就算是兄弟情誼,在重大的原則問題面前,還是要讓步的。

這一切的做法,沒有能夠徹底解開多鐸的心結。

濟爾哈朗來到了海州之後,多鐸態度一般,沒有表現出來應有的尊重。

濟爾哈朗老謀深算,當然清楚其中的奧妙。

皇太極對海州方向的部署,是主動展開進攻,儘可能的收復復州和宣州等地,就算是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也要給予防禦復州和宣州等地的江寧營最大的打擊。

這樣的安排部署,讓濟爾哈朗與多鐸有着巨大的施展空間,嚴格說起來,海州方向的進攻,比遼東的防禦要重要,若是海州方向的進攻取得了成效,遼東方向進攻的明軍,自然是會受到打擊的。

濟爾哈朗來到海州之後,不管多鐸是什麼態度,開始和多鐸商議進攻部署的事宜。

濟爾哈朗的意見,是從岫巖方向發動進攻,側面迂迴打擊復州,江寧營主要駐紮在復州和永寧等地,至於說岫巖、旋城以及鳳凰城方向,駐紮的江寧營軍士不多,進攻這些地方,所造成的傷亡肯定小一些,而且佔據了這些地方,也能夠給予江寧營沉重的打擊。

多鐸堅決不同意這樣的安排,要說他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

江寧營主要駐紮在復州等地,目的就是要守住旅順的碼頭,方便登州方向的江寧營,隨時增援,所以反擊就要選準復州和永寧,直接給予江寧營重大的打擊,只要擊潰了復州的江寧營軍士,宣州、岫巖、鳳凰城、旋城等地,唾手可得,江寧營根本就沒有能力顧及到這些地方了,而且首先攻打岫巖、旋城等地,弄得不好會驚動江寧營,讓江寧營軍士在永寧和復州等地,做好充足的準備。

濟爾哈朗不是聽不進去意見的人,他也認爲,多鐸思考的是有一些道理的,所以也就沒有完全堅持自身的意見,這並不是說濟爾哈朗沒有主見,相反,若是考慮成熟的意見,不管處於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濟爾哈朗都是會堅持的,只不過這次進攻的方向,濟爾哈朗聽了范文程的一些建議,首先攻打岫巖,就是范文程提出來的。

主攻方向的選擇,必須要呈報豪格與皇太極。

濟爾哈朗與多鐸經過好幾次的商議之後,最終還是決定,直接進攻永寧和復州,由多鐸率領五萬大軍,直接進攻永寧和復州,能夠一舉拿下最好,不能夠立即拿下,也要堅持住,濟爾哈朗會率領將士在關鍵的時候增援。

這份奏摺,寫的非常的詳細,將所有進攻的理由,全部都說出來了,包括所有的安排部署、進攻的時間、行軍路線等等,悉數都稱述出來了,濟爾哈朗與多鐸直接將奏摺呈報給了皇太極,沒有經過豪格與范文程,這也是濟爾哈朗聰明的地方,儘量的避免出現矛盾,既然范文程有着不同的建議,那就請皇太極直接做出來決定,若是皇太極徵求了豪格與范文程的意見,還是決定從岫巖進攻,那就不是他所能夠決定的事情了,多鐸也必須要執行。

皇太極看了這份奏摺之後,沒有猶豫,立刻同意了。在這個過程中,皇太極沒有徵求豪格與范文程的意見,其實這裡面的蹊蹺,皇太極是清楚的,若是要求豪格與范文程拿出來具體的意見,恐怕還是進攻岫巖和旋城等地,迂迴包圍和進攻復州。

但皇太極還是做出來了一定的修改,那就是在參與進攻的將士人數方面,皇太極要求多鐸率領三萬將士進攻,蓋州、耀州和海州,還是必須要固守的,濟爾哈朗與多鐸的奏摺裡面,陳述多鐸率領五萬大軍進攻,那麼守衛蓋州等地的將士人數,明顯有些少了,而且濟爾哈朗還要率領大軍後續增援,若是這裡面,出現了什麼差錯,很有可能出現問題的。

接到了皇太極的聖旨,多鐸非常的高興,不管怎麼說,他的建議得到了批准,而且帶領大軍直接進攻復州和永寧等地,是能夠立下大功的,這樣的功勞,足以傲視羣雄了。

濟爾哈朗顯得很是平靜,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在安排出徵將士的時候,濟爾哈朗建議滿八旗之中的鑲白旗、漢八旗之中的部分正藍旗將士,包括一部分的漢軍,跟隨行動,至於說具體的作戰部署,早就確定下來,若是遇見什麼特殊的情況,一切由多鐸臨時做出來決定。

在安排的過程之中,多爾袞再次給多鐸寫信了,專門告誡了多鐸,一切的行動都要注意,都要稟報濟爾哈朗,不管怎麼說,濟爾哈朗是主帥。多鐸接受了這樣的建議,一方面同意了濟爾哈朗的安排,另外一方面,也將所有的作戰部署安排,再次稟報了濟爾哈朗。

一切看起來都是很順利的,先頭部隊八月十六日從蓋州出發,後面的大部隊,八月十六日從蓋州出發,兩軍相聚不過五十里地,大部分浩浩蕩蕩朝着復州的方向而去了。

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30章 連環計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29章 從容應對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69章 發榜(1)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467章 敗退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820章 面對面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41章 收服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368章 碰撞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493章 宿命論(2)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41章 收服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36章 如願以償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15章 在路上(2)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
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30章 連環計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29章 從容應對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69章 發榜(1)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467章 敗退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820章 面對面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41章 收服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368章 碰撞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493章 宿命論(2)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41章 收服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36章 如願以償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15章 在路上(2)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