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

(感謝君威520投出的寶貴月票,謝謝了。)

已經到了十月初了,遲遲沒有京城來的消息,蘇天成也有些着急了,難道說這一次,皇上朱由檢不準備召見自己了嗎,以前想着呆在江寧縣的時候,偏偏要出去做事情,而且每次的時間都是很長的,這一次,自己想着到京城去,偏偏沒有機會。

渠清澤再次上奏的摺子,已經送上去了,按說朱由檢應該是看到了,發現了這裡的情況,仔細體驗之後,沒有理由不召見自己的。

南京城的局勢,已經有些微妙了,東林書院和復社,蠢蠢欲動,準備展開大規模的輿論清算活動,不少的士子,紛紛到南京來了,根據渠清澤掌握的情況,復社準備召開第三次的大會,這次會議的議題,是很集中的,就是有關保護士紳富戶和士子的利益的專題討論。可以預計,這次的大會,在張溥和錢謙益等人的操縱之下,會開成什麼樣的情況。

已經偵查到的情況,張溥和復社成員,開始在江寧縣遊說,要求那些士紳富戶,不要賣出來糧食,不要聽從官府的,而且他們的觸角,還伸到了市舶司,抗議市舶司的徵稅措施,認爲有些貨物和船舶,是不能夠徵收賦稅的。

渠清澤多次建議,可否請求應天府,或者是南京的六部,採取一些措施,警告一下東林書院和復社,官府出面了,事情比較好辦一些的,包括這次召開復社的大會,能不能強行要求,暫時不要召開大會。反正兵部尚書範景文是不支持東林書院和復社的。

放在以前,蘇天成不會考慮這樣的建議,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是最爲愚蠢的舉措了,可到了如今這一步,他不得不思考了,如果說讓東林書院和復社,再次的團結起來了,認識高度一致了,甚至是掌控輿論了,絕對不是好事情的。

可以想象的是,朝廷裡面,一定有人呼應,支持東林書院和復社的舉措,要是讓他們真的干預到朝政,自己會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

從江寧縣的實際情況來看,蘇天成急需見到朱由檢,有些問題和矛盾,恐怕要通過成立學社、掌握輿論的措施,才能給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蘇天成更加清楚,自己採取的措施,以及準備推行的措施,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無非是市場經濟的那一套做法。

才一年的時間,江寧縣發生的巨大變化,已經令蘇天成意識到,自己所推行的那一套政策,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夠半途而廢。如今,江寧縣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市場交易,越來越大,一些商賈,準備按照蘇州和揚州的模式,開廠房和手工作坊了。

可以說,紡織業、製糖業等產業,逐步開始脫離農業,成爲了獨立的部門了。

這是典型的資本主義思想的萌芽。

這裡面,官府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說官府不允許,商賈是不敢隨便亂來的,畢竟商賈的地位是最低的,一直以來,中華大地上面,都是推行的農村的自然經濟,各級的官員,也是接受的這方面的教育。

明朝的皇帝,接受了千百年的思想傳承,從骨子裡,是排斥資本經濟的,他們認同的是大農業,將一切的資本主義萌芽,都看做是農業的附屬產品,允許他們在一定範圍內活動,但不會眼看着資本經濟的發展壯大。

資本主義的萌芽,會爆發出來巨大的力量,肯定會影響到封建社會的發展,而且,這裡面的引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稍有不慎,導致了力量的失控,產生了災難性的的後果,蘇天成認爲,自己就是千古罪人了。

任務是艱鉅的,社會的發展,有着其自身的規律,經歷過這一切的蘇天成,必須要想到更好的辦法,走出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應天府知事鄭克友急匆匆的趕到了江寧縣衙。

“蘇大人,府尹大人請你去一趟。”

“鄭大人是稀客啊,府尹大人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啊?”

鄭克友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一邊上馬的時候,蘇天成還在考慮,王道直是很少召見自己的,這也可能是江寧縣受到了朝廷特別的關注,特別是江寧營成立之後,這一次是什麼事情啊,難道說皇上的聖旨來了嗎,那也不應該啊,聖旨來了,直接到江寧縣縣衙來傳旨就可以了。

進入府衙,來到二堂,看見了王道直,蘇天成稽首行禮。

“下官拜見大人。”

王道直的臉色不是很好,顯得有些悲傷,蘇天成更加的奇怪了。

“蘇大人,徐閣老去世了。”

蘇天成的身體搖晃了一下。

王道直說到的徐閣老,就是太子少保徐光啓。

徐光啓的年紀大了,已經七十來歲了,身體一直都不是很好,多次的請辭,朱由檢都沒有批准,在政事方面,非常的倚重,應該說,徐光啓在政事方面,沒有多大的建樹,但是在自然科學發展方面,是做出來了巨大貢獻的。

蘇天成還知道,徐光啓一直都是支持自己的。

徐光啓逝世,對於朱由檢來說,是不小的打擊,朝廷內部的黨爭,如火如荼,朱由檢看在眼裡,說不着急是假的,徐光啓是朝廷大臣普遍敬仰的人物,不管是哪一派,都是尊敬他的,在平息黨爭的方面,徐光啓是做出來貢獻的。

如今,這位重要的大臣去世,預示着朝廷內部的爭鬥,將更加的激烈。

有一件事情,蘇天成是知道的,溫體仁出任內閣首輔之後,是準備開始清理官僚隊伍的,包括翰林院修撰陳於泰、編修吳偉業等人,可徐光啓是持反對態度的,所以說,溫體仁遲遲不好動手,隨着徐光啓的離世,陳於泰和吳偉業等人,可能要遭受排擠了。

看見蘇天成的神色不好,王道直再次開口了。

“蘇大人,我已經上奏朝廷,專程到京城去一趟,爲徐閣老送行,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想法,跟隨我一同到京城去,拜祭徐閣老。”

“下官跟隨大人,到京城去,下官和徐閣老有過一面之緣,雖然沒有聆聽過徐閣老的教誨,但非常的敬仰徐閣老,此乃天妒英才啊。”

“嗯,朝廷的邸報來了,我估計,這次要到京城的同僚是不少的,徐閣老德高望重,敬仰他的同僚是很多的,你回去做一下準備。”

朝廷的邸報,已經到了縣衙。

盧天明、渠清澤和劉仲基等人,都在縣衙,等候蘇天成。

徐光啓的離世,對於江寧縣來說,有些遙遠了,縣衙的官吏,幾乎都沒有見過徐光啓的,所以說,大家沒有什麼格外的表現,之所以集中在縣衙了,主要是想到,府尹大人召見蘇天成 ,是不是有什麼大事情。

蘇天成簡單的說了幾句話,大意是自己可能陪着府尹大人到京城去,弔唁徐閣老。

渠清澤留下來了。

“大人,想不到徐閣老去世了。”

“嗯,我也沒有想到,這次到京城去,可能不僅僅是弔唁徐閣老的。”

渠清澤點點頭。

“大人一直都想着到京城去的,下官以爲,這次去京城,恐怕也是上面的意思啊。”

“哦,你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啊?”

“下官已經打聽到了,這次到京城去弔唁的官員不多,應天府也就是府尹大人,其餘縣的知縣,都不會到京城去的。”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這個看似普通的消息,裡面蘊含的意思是不簡單的。

渠清澤離開之後,蘇天成站起身來,獨自在房間裡面踱步。

王道直帶着他到京城去,絕不是心血來潮,應該是皇上有這樣的意思,否則自己一個小小的知縣,不大可能到京城去弔唁的,有關東林書院和復社的事情,渠清澤已經上了兩道奏摺了,這麼長時間了,京城一直都沒有消息,只能夠說明一個意思,那就是皇上不一定準備召見自己。

按說這樣的事情,不應該發生的,皇上能夠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啊。

難道是朝廷裡面,有人不同意這樣做嗎。

蘇天成有些警惕了,想着慢慢動搖士紳富戶的利益,不是簡單的事情,會遭受諸多的阻力,有些會來自於民間,有些會來自於朝廷,畢竟士紳富戶的背後,就是這些朝廷的官員,但目前這種僵化的局勢,必須要得到改變,否則,大明朝依舊會在風雨飄渺之中,轟然倒下的。

一個江寧縣,無法改變大趨勢,一個江寧營,更不可能對付龐大的流寇和後金的隊伍,只有從制度上面,嘗試着做出來一些改變,讓更多的江寧縣出現,纔有可能逐步的振興大明。

只要做事情,就意味着受到牽制,成功的背後,有着無數的心酸和心血。

成立學社的事情,至關重要,今後左右大明朝發展局勢的官員,要從這個學社裡面誕生,沒有一支強有力的官僚隊伍,單槍匹馬是難以成大器的。

出現這樣的進京的機會,蘇天成沒有想到,但只要能夠到京城,能夠見到皇上,不管是什麼樣的機會,自己都要盡最大力量把握住的。

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239章 故人來(1)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252章 北平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101章 帝心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236章 擴軍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424章 屠殺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280章 變化(1)第752章 大度第483章 抉擇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57章 遇匪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421章 佈置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8章 交易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994章 整合(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5章 馬市賣馬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105章 自作孽(1)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148章 辯解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13章 離去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495章 宿命論(4)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258章 花絮第236章 擴軍第710章 囑託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22章 青樓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752章 大度第1169章 昏頭了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122章 熱鍋(2)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
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239章 故人來(1)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252章 北平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101章 帝心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236章 擴軍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424章 屠殺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280章 變化(1)第752章 大度第483章 抉擇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57章 遇匪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421章 佈置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8章 交易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994章 整合(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5章 馬市賣馬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105章 自作孽(1)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148章 辯解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13章 離去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495章 宿命論(4)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258章 花絮第236章 擴軍第710章 囑託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22章 青樓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752章 大度第1169章 昏頭了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122章 熱鍋(2)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