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暗藏玄機

蘇天成的這一番話,基本上屬於交底了,很少有什麼隱瞞的地方,當然,有邪他是不能夠說的,比如說想着江南營護衛自身的安全,想着培養出來更多的將軍,滲透到大明朝的衛所中間去,樹立新型的軍事觀念等等,這些東西,牽涉到皇權了,要是說出來了,不僅江寧營不能夠保證存在,自己也要被掃地出門了。

朱由檢很是高興,召集內閣大臣,還有六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都到養心殿來,本來的目的,就是讓蘇天成好好的解釋,如今這個目的,總算是達到了。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王承恩的建議,他已經聽進去了,着急是沒有作用的,與流寇、後金交戰,朝廷損失的官兵,已經是很龐大的數字了,銀兩的開支,更是天文數字,可要打戰,就必須有銀兩的支撐,從江寧營的情況來看,一切都還不成熟。

蘇天成很坦率的說出來了這一切,道理充分,言辭懇切,近期的安排和遠景的規劃,一應俱全,應該是可行的。

他看了看養心殿的諸位大臣,準備開口說話了。

此刻,溫體仁首先開口了。

“蘇大人說的確實在理,本官也是認同的,只不過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知道江寧營需要多長的時間準備,若是這個時間,遙遙無期了,朝廷是不可能等待的。”

這個問題,表面上看。不存在什麼可說的,畢竟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時間期限的,你不可能準備十年二十年,有了明確的時間要求,大家也可以安心了。

不過熟知袁崇煥結局的人都清楚,這個問題裡面,包含的內容太豐富了。

袁崇煥剛上任的時候,朱由檢是非常信任的,幾乎到了袁崇煥要什麼給什麼的程度。袁崇煥說五年可以平定遼東,那就五年平定遼東,袁崇煥說要撤銷遼東巡撫的建制,那就撤銷遼東巡撫的建制,說要撤銷登萊巡撫的建制,就撤銷登萊巡撫的建制,說軍隊要銀子。那就給銀子,說要糧餉,那就給糧餉。

這種信任,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可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袁崇煥擅自殺了毛文龍,致使後金沒有了後顧之憂。袁崇煥殺死毛文龍四個月之後,後金軍隊長途遠征,從薊門一帶入關,直逼北廄下,他們置老巢於不顧。毫無顧忌,就是因爲後方沒有了牽制。

要命的是。這麼大的軍事行動,袁崇煥一無所知,作爲督師遼東的兵部尚書、右副都御使,出現這麼大的失誤,那是不可能原諒的。

這件事情,極大的刺激了朱由檢,自己絕對信任的官員,上任之後,做出來的事情,令人齒冷,從這之後,朱由檢很少如此信任大臣了。

所以,溫體仁剛剛拋出來的問題,很不好回答,這個問題,令人不自覺的想起了袁崇煥。

朱由檢的臉色,有了微妙的變化,他不可能不想到以前的事情。

蘇天成有準備,他已經提前給朱由檢打過預防針,朱由檢是皇上,不管下面的官員如何,皇上應該是信任的,這是必須要做到的。

“臣計劃的時間,是三年,當然,這三年的時間,並非說江寧營就在江寧縣,不管任何其他的事情,江寧營是朝廷的軍隊,不是臣個人的武裝力量,江寧營首要的任務,是效忠皇上,聽從朝廷的調遣,臣先前那麼多的解釋,就是爲了江寧營更好的發展,爲了江寧營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在這三年時間之內,江寧營的主要任務,是剿滅流寇,同時發展壯大自身,江寧營已經和流寇交鋒幾次了,有了一定的經驗。。。”

蘇天成的話還沒有說完,溫體仁再次開口了。

“蘇大人說的很好啊,三邊總督洪承疇大人也多次提出來了,江寧營參與剿滅流寇的作戰任務,如此看來,蘇大人是贊同這個觀點的啊。”

養心殿裡面,更加的安靜了,若是江寧營要剿滅流寇,一樣要調遣到北邊來。

朱由檢也看着蘇天成,想聽聽蘇天成怎麼說。

“臣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江寧營需要擴軍、需要集聚糧草,或許這些理由,不夠充分,臣再次解釋一下。”

“流寇習慣於流動作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流寇善於投機,打得贏就拼命的搏殺,撈讓處,打不贏轉身就跑,保存實力,他們沒有輜重的牽制,行動靈活,所以說,官軍在剿滅他們的時候,很是頭疼。”

“流寇主要活動在陝西、陝西、山東以及河南一帶,而且在山大人稀的地方落腳,江寧營與流寇交鋒幾次,已經總結了一套經驗,那就是徹底剿滅其有生力量,特別是針對流寇各級的首領,絕不能夠放過,情況緊急的時候,哪怕是付出巨大的代價,也要擒獲斬殺匪首。”

“臣在前面說到的正面作戰,就是強調,和流寇作戰的時候,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面,都不能夠放走匪首,擒賊先擒王,只要徹底斬殺了流寇首領,餘者不可能形成多大的威脅。”

“臣還可以解釋一下,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爲流寇畢竟是我大明子民,底層的大多數軍士,迫於無奈,跟隨造反,最終目的是有飯吃,我大明給予流寇軍事上打擊的同時,也要注重恢復生產,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不願意造反,甚至是排斥流寇。至於說面對後金軍隊的時候,臣的意見是格殺勿論,不管他們是不是投降,後金是蠻夷,不可教化,覬覦我大明江山,先期的打擊,必須無情的絞殺,令他們害怕,知道冒犯我大明的威嚴,得不到好的結果,臣一直推崇一句話,有敢冒犯我大明威嚴者,雖遠必誅。”

“所以說,臣的想法,江寧營剿滅流寇,是必須的,可並非是被調來調去,疲於奔命,臣尚未列出來具體的規劃,可臣的真實想法,江寧營剿滅流寇,必須是獨立行動,不受制於方方面面的力量。”

“臣能夠保證,江寧營在剿滅流寇和後金的時候,會傾盡全力。”

溫體仁不開口了。

他很聰明,其實朱由檢擺出來今天的架勢,裡面的意思,他已經清楚了,若是江寧營調防到山海關一帶,皇上不會召集諸位大臣,到養心殿來討論,早就下旨了,之所以有今日的討論,還是有着偏袒江寧營的意思。

蘇天成的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自己再來挑刺,也沒有多大意義了,而且皇上的神情,很是興奮,看來是深信蘇天成的話語的。

蘇天成很不簡單,沒有簡單的拍着胸脯表態,這一點與袁崇煥有着很大的不同,人家是分析了當前的局勢,也分析了流寇和後金的力量對比,各自的特點,更加厲害的是,蘇天成提到了民生的事情,重點強調,老百姓安居樂業了,地方上才能夠真正的穩定。

區別對待流寇和後金,這是朝廷官員,已經形成共識的東西了,對流寇手下留情,對後金殘酷無情,這符合皇上的想法。

所以說,今天的辯論,蘇天成贏了。

朱由檢沒有徵求其餘大臣的意見,直接開口了。

“好,蘇愛卿說的很好,就按照你說的意見辦理,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臣領旨謝恩。”

“朕還有話說,江寧營的俸祿開銷,自行負責,朝廷不會負責的,蘇愛卿,朕知道你爲難,不過朝廷更加的爲難,到處都需要開支,捉襟見肘,這江寧營俸祿的事情,今後就不要提及了,朕還想着總結江寧縣的經驗,號召府州縣,學習這樣的經驗,最大限度的保證衛所軍費的支出啊。”

蘇天成嚇了一跳,這樣的經驗,可不能夠全面推廣,其餘的地方是做不到的,自己辛辛苦苦想着成立中興學社,目的就是打好基礎,目前這種維持江寧營開銷的辦法,也是臨時措施,不可能長期堅持,一旦地方上走上正軌,還是要做出來改變的。

不過,皇上已經開口了,這是在養心殿,蘇天成可沒有蠢到直接反駁皇上的話語。

“江寧營徵兵的事宜,朕以爲,蘇愛卿的意見不錯,可以在北直隸保定府一帶徵兵,一切事宜,蘇愛卿自行決定。”

“臣領旨謝恩。”

在各種各樣眼神的包圍中,蘇天成離開了養心殿。

帶路的公公,在蘇天成離開紫禁城的時候,悄悄的說了一句話,說是王公公很是讚賞蘇天成的話語。

走出了紫禁城,蘇天成仰天嘆了一口氣,終於渡過了這一次的難關。

接下來就是徵兵了,他計劃在北直隸一帶,徵召一萬名軍士,這其實也是減輕北邊的負擔,變相的轉移南方的財富,幫助北邊的百姓,渡過難關,須知江寧營的將士,養家餬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一萬軍士,就意味着一萬個家庭有了保證。

跟隨到廄來的江寧營將士,暫時是不能夠離開了,幾個重傷員,在廄療傷,其餘的跟隨去招募軍士,至於說孫承宗和鹿善繼兩位大人,包括他們的家眷,朝廷可以派出來軍士,護送到江寧縣去。(未完待續。

第1章 殺良冒功第581章 尊嚴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420章 頭疼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817章 爭執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00章 殿試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202章 商議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705章 放心了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37章 安排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73章 歹毒第790章 偶遇1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7章 授官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7章 馬市驚魂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67章 歸屬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116章 硬骨頭(1)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371章 探究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414章 傷情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25章 贖身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
第1章 殺良冒功第581章 尊嚴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420章 頭疼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817章 爭執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00章 殿試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202章 商議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705章 放心了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37章 安排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73章 歹毒第790章 偶遇1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7章 授官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7章 馬市驚魂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67章 歸屬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116章 硬骨頭(1)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371章 探究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414章 傷情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225章 贖身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