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

(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長期的支持了。)

拿下了嘉興府之後,蘇天成便專門派人送範景文和閆子章等人到山東去,走水路是很方便的,也不會遭遇到什麼麻煩,範景文同意到山東去看看,但閆子章拒絕了,要求直接回到京城去。閆子章的舉措,令範景文感覺到很是爲難,按說這次到浙江來,範景文是爲主的,如今反而是在京城遭遇囚禁的閆子章要求回去,不管是從讀書人的臉面,還是從對朝廷的忠臣來說,範景文都感覺到了羞愧。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專程趕到浙江來的楊嗣昌,與範景文進行了一次長談,令範景文下定了決心,到山東去看看。

蘇天成沒有爲難閆子章,相反還派人將閆子章送出了浙江,想到以前的交往,蘇天成準備給予閆子章一百兩黃金,免得閆子章隨身攜帶的銀兩不夠,想不到閆子章拒絕了。

離開浙江之後,閆子章取道南直隸,繞道湖廣、河南,進入了北直隸。

回到京城之後,閆子章將早已經寫好的奏摺,陳奏給朝廷了,他滿懷希望的等着皇上的召見,雖說這次到浙江去,沒有能夠完成任務,但是他還是回來了,比起留在浙江的吳偉業和到山東去的範景文,這更加體現了他對朝廷的忠心,要知道範景文還是內閣大學士。

閆子章萬萬想不到,他的回來,在朝廷裡面引發了巨大的震動。

朱由檢看了閆子章的奏摺之後,近乎要發狂了。

範景文是內閣大學士,是朱由檢比較信任的朝中大臣,想不到去了浙江,見到了蘇天成,竟然也想着背叛朝廷了,肯定是蘇天成給了範景文最大的好處了。堂堂的二不尚書,都能夠被蘇天成收買了,朝廷裡面還有誰值得信任啊。

單單是範景文投靠蘇天成,朱由檢還不會那般的生氣,可前任內閣首輔楊嗣昌和兵部尚書鹿善繼也投靠蘇天成了,而且錦衣衛和東廠偵查到的消息,好像現任的內閣首輔周延儒。也曾經和蘇天成有些聯繫的。

這些事情,令朱由檢感覺到心寒,他幾乎失去了理智,滿朝的文武大臣,在他眼裡看來,都是有可能背叛的。關鍵時刻都是要投靠蘇天成的。

偏偏這個閆子章,寫出來的奏摺,令人生氣,閆子章在奏摺裡面,說到了朝廷存在的諸多弊端,說到了錦衣衛和東廠的問題,說到了以民爲本的重要等等。總之就是說朝廷如今的很多做法,都是不正確的,必須要花大力氣進行整治。

更加過分的是,閆子章在奏摺裡面還舉例子了,說是意圖謀反的蘇天成,就在處處收買人心,整天叫嚷着要以老老百姓的利益爲重,這豈不是變相的讚譽蘇天成。變相的說明大明王朝必要滅亡嗎。

長久以來,朱由檢本來就看不慣朝廷裡面的有些給事中和御史,爲了所謂的正義,拼命的彈劾,甚至連皇帝也不放過,總以爲這樣做了就是忠心,這個閆子章。專門趕回來,爲的不就是揚名立萬嗎。

朱由檢甚至沒有和內閣商議,直接要求錦衣衛,將閆子章再次投進大牢裡面去了。

閆子章被投進大牢的消息傳開之後。朝廷裡面馬上就沸騰了,沒有人想到是這樣的結果,要知道去浙江的範景文和吳偉業都留下來了,閆子章堅持回到了京城,皇上本來應該要讚譽這種行爲的,給予一定的獎勵,至少能夠鼓勵更多的文武大臣忠於朝廷,可這樣的做法,未免讓人感覺到心寒,何況閆子章到浙江去之前,本來就是被關押在大牢裡面的。

很快開始有給事中和御史上奏摺,認爲閆子章應該受到讚譽,不應該被關進大牢裡面,就算是閆子章到浙江去之前,身負罪孽,這個時候也應該洗清了。

或許是感覺到自身的做法有些不對,朱由檢沒有駁斥衆多的奏摺,但他一直都沒有表態,故而閆子章還是被關押在大牢裡面。

關在牢裡的滋味是不好受的,而且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死於非命的,不少的文武大臣看見皇上不表態,就開始找到內閣首輔周延儒和內閣次輔陳新甲了,要求他們出面,勸誡皇上,一定要將閆子章放出來,還要冊封官職。

諸多的大臣之所以找到內閣,也是因爲朝廷裡面的氣氛不對了,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太厲害了,這可不是以前的局面了,那些所謂硬氣的給事中和御史,也不敢強來了,弄得不好被錦衣衛和東廠抓去了,可能命都沒有了,前面有這等的例子了,沒有誰會繼續做拿雞蛋碰石頭的事情了。

周延儒和陳新甲也想不明白,皇上爲什麼會這樣做,而且這麼大的事情,皇上根本就沒有和內閣商議,直接就下旨了。

閆子章肯定是拒絕了蘇天成的邀請,一定要回到京城的,滿朝誰不知道,閆子章與蘇天成之間的關係很好,好的還不一般,這樣的情況下,閆子章堅持回來了,皇上若是能夠賞賜閆子章,恰恰能夠體現出來最大的凝聚力。

這段時間以來,周延儒和陳新甲也難以見到皇上了,以前周延儒還能夠時常見到,可最近也不行了,着急的周延儒,通過秦三德瞭解情況,得知錦衣衛和東廠竟然打探到了他與蘇天成之間的絲絲聯繫,頓時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回到府邸之後,一再叮囑周康,什麼都不要說,也絕不要繼續和蘇天成聯繫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閆子章回來了。

朝廷裡面的氣氛有些不對了,沉默的文武大臣越來越多,周延儒和陳新甲等人,感覺到情況不好了,要是繼續這樣下去,肯定有問題了,皇上下達的圍剿蘇天成的聖旨,已經發下去了,誰也不會想到,指揮這次進攻的,是兵部尚書朱由菘,監軍是太監秦三德。從這個聖旨就可以看出來,真正指揮戰鬥的,是掌印太監秦三德。

皇上越來越信任太監和錦衣衛,按照這樣的勢頭髮展,離開朝廷的文武大臣會越來越多的,畢竟山東也是一個很好的去處。

周延儒和陳新甲等內各大學士商議之後,最終決定以內閣的名義,給皇上上摺子,懇請皇上赦免閆子章。

養心殿,朱由檢陰沉着臉,看着一幫的內閣大臣。

周延儒已經代表內閣說清楚了要求,可朱由檢遲遲沒有表態,也沒有開口說話,而是用陰冷的眼神看着衆人,似乎站在養心殿裡面的內閣大學士,悉數都是要投靠蘇天成的叛賊。

有關周延儒的事情,朱由檢是非常重視的,要求錦衣衛和東廠嚴查,雖說最終沒有查出來什麼,沒有證據表明周延儒和蘇天成之間有聯繫,但朱由檢想到了前些日子發生的事情,特別是山東官吏的調整,如今看來,這明顯是對蘇天成有利的,本來是想着穩住蘇天成,可蘇天成還是造反了。

足足一刻鐘之後,朱由檢終於開口了。

“內閣的意見,朕知道了,朕想着問問,這裡面是不是也有範景文的意思啊,內閣是不是想辦法到浙江去,找到範景文問問啊。”

朱由檢的語氣沒有絲毫的感情色彩。

“朕給予了滿朝文武大臣極大的信任,可換來的是什麼,是背叛,楊嗣昌背叛了,鹿善繼背叛了,徐爾一背叛了,還有那個晉王朱審烜,如今輪到了範景文和吳偉業了,好啊,都走吧,都到山東去吧,朕不怕,大不了朕和你們拼命。”

所有人都低下頭了,皇上說出來這樣的話,他們無法回答。

“閆子章的事情,朕知道怎麼處理,朕不想見這個閆子章,閆子章的奏摺,你們都看過了,如此危機的情況之下,閆子章居然在奏摺裡面說到了那麼多的事情,是不是想着朕將這封奏摺明昭天下啊,就說朕無能,就說蘇天成有着很不錯的能力,想着去投靠蘇天成的人,現在都可以去了,機會很好啊,蘇天成比朕強那麼多,諸位還跟着朕做什麼啊。”

。。。。。。

周延儒等人的臉色,已經變得很是難看了,他們終於明白原因了。

閆子章的奏摺,所有的內閣大學士,都認真看過,也專門討論了這個奏摺,要說閆子章這個奏摺,總體來說是不差的,裡面也表現出來了想着出名的意思,不過指出來的問題,都是很實在的,就算是有些誇大,也不算什麼的,關鍵是這個奏摺,指出了錦衣衛和東廠的危害,這是符合朝中大臣心願的。

可惜閆子章太不識趣了,現在是什麼時候啊,京城裡面的氛圍一直都不好,皇上懷疑所有的文武大臣,相信的就是太監和錦衣衛,你閆子章就算是有功勞,也不能夠仗着這點功勞,來彈劾皇上最爲忌諱的事情啊。

周延儒等人明白,閆子章沒有什麼希望了,有些事情是不能夠做的,譬如在危機的時候,就不能夠觸龍鱗,那等於是找死,說不定將閆子章關進大牢裡面,也有錦衣衛和東廠的意思,皇上身邊的大太監王承恩,豈會放過閆子章。

離開養心殿之後,周延儒擡頭看了看天空,輕輕嘆了一口氣,他甚至不敢大聲的嘆氣,他不知道,按照這樣的局勢發展下去,朝廷還有什麼希望。

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581章 尊嚴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30章 山海關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078章 補償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256章 悲愴第75章 小王爺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078章 補償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347章 榮耀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65章 劉鐵漢第11章 收拾你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225章 贖身第698章 大遷移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080章 暗戰(1)第117章 秦淮河(1)第114章 在路上(1)第81章 未雨綢繆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790章 偶遇1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190章 稱帝(2)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273章 麻煩事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184章 行動(1)第182章 家信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80章 對決(2)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280章 變化(1)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98章 大遷移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14章 在路上(1)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419章 賀瘋子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846章 慘敗(4)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371章 探究第1117章 硬骨頭(2)第700章 提醒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7章 馬市驚魂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728章 江湖
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581章 尊嚴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30章 山海關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078章 補償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256章 悲愴第75章 小王爺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078章 補償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347章 榮耀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65章 劉鐵漢第11章 收拾你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225章 贖身第698章 大遷移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080章 暗戰(1)第117章 秦淮河(1)第114章 在路上(1)第81章 未雨綢繆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790章 偶遇1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190章 稱帝(2)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273章 麻煩事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184章 行動(1)第182章 家信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80章 對決(2)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280章 變化(1)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98章 大遷移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14章 在路上(1)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419章 賀瘋子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846章 慘敗(4)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371章 探究第1117章 硬骨頭(2)第700章 提醒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7章 馬市驚魂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728章 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