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

一整天的討論下來,所有人都說出來了自身的想法,沒有什麼隱瞞的,衆人對蘇天成稱帝是有着足夠的信心的,所以說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展現出來自身的能力,給蘇天成留下深刻的影印象,而且在衆人看來,蘇天成無疑是非常賢明的,能夠聽取衆人的意見,不管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都能夠耐心聽取,這可是衆人從來都沒有遇見過的情況。

翌日,衆人再次走進巡撫衙門的時候,都顯得很是肅穆,今日所有的事宜,都要確定下來了,蘇天成一定會拍板了,至於說最終會如何的拍板,大家其實也是內心有數的。

蘇天成的手裡拿着一疊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自。

“昨日諸位提出來的意見建議,都在這上面,我昨夜仔細看過了,受益頗多啊,我非常希望,諸位今後也能夠以如此的心態來參與政事討論,這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形式,朝廷裡面的爭議,我就是不說,諸位也是知道的,那些給事中和監察御史,商議事情的時候,態度恐怕是更加的激烈,可他們的商議,往往走入了極端,最終變成了一種人身上的攻擊,或者是針對某人採取什麼懲罰性的措施,而且還以此爲榮,這就不對了,商議國家大事,需要有一種嚴肅的心態,需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需要看到全局。”

“我一直都認爲,任何的事情都不是完美的,都是需要不斷做出來改進的,處理政事也是如此,若是不能夠進步,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吃虧的是老百姓,還有朝廷自身。”

“昨日商議的意見,大致分爲了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關於都察院的設置與職責問題,諸位基本都是表示同意的,而且範大人和徐大人提出來了很好的建議,我看完全可行,府州縣的官吏不多,可監督的力度是不小的。貪腐表現出來的形式是不少的,有一種貪腐,是我們最難以關注到的,那就是不給銀子不辦事,或者是推脫塞責,給了銀子亂辦事。不管是對是錯,都讓人家滿意,老百姓說的非常準確啊,官府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此類的問題爲什麼不太容易發現,也是因爲百姓沒有什麼學識,不知道事情該如何的辦理。故而我們的有些官吏,便趁勢胡作非爲了。”

“都察院的監督,絕非是表明的形式,是需要深入骨髓裡面的,要讓我們的官吏時時刻刻都明白,有一把利劍懸在他們的頭上,這把利劍的尺度,就是百姓的評價。老百姓的心裡有桿秤,他們清楚官吏的好壞。”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這句話,諸位一定要牢牢記住,一定要落實到我們日常的行爲之中。”

“都察院的職能事宜。諸位已經統一意見了,我就不多說了,下面重點要說說賦稅和刑部以及大理寺的事宜。”

“昨夜我思索了很長時間,諸位提出來的建議都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我是明白諸位的苦心的,可我想到了千年之前的一個人物,這個人物諸位也是知曉的,那就是商鞅,商鞅變法產生的作用,我不贅述了,諸位都非常的清楚,這裡我要說說商鞅變法爲什麼會導致個人的悲劇,商鞅變法最大的缺陷,在我看來,就是過於的相信暴力的作用,輕視了禮儀教化的功能,一味的使用暴力,包括對於權貴也是如此,這就導致了個人的悲劇,秦國強大起來了,最終滅掉了其他的六國,統一了天下,可商鞅卻被車裂了。”

“很有意思的是,商鞅被車裂之後,繼任的統治者,同樣是採取商鞅確立起來的變法制度,按照這個制度去管理國家,結果讓秦國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迅速強大起來了。”

“我在這裡說到了商鞅,諸位恐怕也就明白了,我們昨日和今日所要決定的事宜,不亞於一次變法,甚至可以說,我們商議和決定的事情,將來的影響遠遠會超過商鞅變法,但諸位也要明白一個道理,任何一次的改變,都要付出陣痛,因爲我們要改變以往的陋習,我們要適應一種最新的變化,我們需要從自身開始動手,適應制度變化帶來的其他變化,有可能這種變化,與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說說刑部和大理寺的地位事宜,諸位昨日強調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府州縣衙門,除開錢糧事宜,最多的就是鬆獄事宜了,這恰恰說明了,老百姓眼裡的官府,就是要主持公道的,就是要解決他們之間的糾紛的,他們相信官府,服從官府的管理,此等情況之下,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

“千百年來,府州縣都是主官負責來斷案,這已經成爲了習慣,也是大家都適應和認可的做法了,諸位捫心自問,在你們沒有進入朝廷之前,在你們還是老百姓的時候,是不是聽說過很多冤獄的事宜,反正我是聽說過不少的,反過來說,是不是知府、知州和知縣,故意的貪贓枉法呢,我看不一定,一本厚厚的大明律,有幾個知府、知州和知縣能夠通讀的,能夠明白其中的規則條理的,在我們的科舉考試之中,根本就沒有牽涉到大明律,故而出任府州縣主官的官員,根本就不是什麼法律上面的專家,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在這等的情況之下辦案,依靠的是什麼,依靠的是官府的威嚴,依靠的是官員本身的職位,用強力手段,甚至是威懾的手段,讓老百姓臣服的,絕不是我們所謂的明鏡高懸,更不是因爲我們秉公辦案。”

“將鬆獄事宜獨立出來,讓有着豐富經驗的人去辦理這樣的事宜,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夠完成的,老百姓也需要時間去適應,但我們必須這樣做,哪怕是一邊做一邊改進,我們官府的威嚴,就是要依靠清正廉潔、依靠秉公辦案樹立起來,要讓老百姓真正的擁護我們,讓老百姓心悅誠服的支持我們。”

“至於說如此做增加了開銷的事宜,我早就有一個觀點,凡是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增加再多的開銷,也是必須要做的。”

“接下來說說賦稅的事宜,這是諸位爭論最多的,也是我思考最多的事宜。”

“諸位應該很清楚,崇禎初年的時候,朝廷異常的窘迫,拿不出來銀子,發不出去軍餉,在流寇作亂的時候,各地衛所軍隊也開始造反和譁變,在這等的情況之下,朝廷無奈增加了遼餉,可還是有很多人反對,說是增加了百姓的負擔,這樣做是不對的。”

“說到這裡的時候,有些話我必須要說出來了,希望諸位能夠理解,朝廷的作用是什麼,官府的作用是什麼,在我看來,就是保護老百姓的利益,在家國天下遭遇到危害的時候,必須要盡力保護,與此同時讓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讓國家越來越富強,朝廷和官府爲百姓做事情的時候,百姓應該爲官府做些什麼,繳納賦稅就是天然的職責了,否則這個朝廷該如何的維持,沒有銀子,朝廷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賦稅的事宜,不是小事情,諸位考慮賦稅的時候,想到了輕徭薄賦,想到了老百姓,這是很不錯的,可諸位忽略了最爲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官府不能夠收取到足夠的賦稅,不能夠維繫必要的開銷,官府不能夠正常的運轉,最終什麼事情都可能出現,貪污腐敗、魚肉百姓,遭受外敵的入侵,甚至有亡國的危險,這種危害產生的後果,最終還是老百姓來承擔,可付出的代價就更加的慘重了,說白了就是家破人亡。”

“所以我一直都在強調賦稅的事宜。”

“昨日我們商議了,必須大幅度提高官吏的俸祿,做好這件事情,是需要拿出來銀子的,銀子從什麼地方拿出來,必須從賦稅裡面拿出來。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等的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換做我也不行,吃不飽飯了,我要是做官了,肯定要想盡千方百計的向老百姓伸手的,而老百姓增加的這種負擔,恐怕是遠遠超過賦稅的。”

“在增加賦稅的問題上面,我需要重點強調的,就是增加的方向問題,我們增加賦稅,絕不是想着向農民伸手,農民本來就不富裕,甚至還很是貧窮,增加他們的賦稅,養不活我們,我們增加賦稅是在商貿上面,大力增加商貿賦稅。”

“我一直都認爲,大明的朝廷是本末倒置了,放着那些富得流油的商貿不管,卻向農民增加賦稅,讓農民活不下去了,這豈不是笑話,我們不能夠出現這樣的錯誤,我們賦稅的重點,就在商貿方面。”

“登州、萊州和青州的經驗,諸位可能知道一些,增加商貿賦稅,也不是直接從商賈手裡搶銀子,官府爲商貿的發展,提供必要的保證,讓他們能夠安心的交易,安心的賺取銀子,如此的條件之下,他們就要向官府繳納足夠數量的賦稅。”

“有一個觀點,我猶豫再三,還是要說出來,我們增加商貿賦稅,其實就是一種調節,用富裕人的銀子,來爲窮人做事情,若干年之後,諸位一定會明白這個道理的。”

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764章 開埠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247章 協調會(1)第8章 交易第843章 慘敗(1)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772章 海戰(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67章 歸屬第653章 預判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166章 迅雷(1)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481章 準備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014章 誤判?(3)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844章 慘敗(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9章 聖眷難測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268章 敵情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846章 慘敗(4)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616章 理還亂第165章 劉鐵漢第817章 爭執第775章 海戰(5)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07章 授官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482章 大禮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04章 敵情第100章 殿試第823章 準備(2)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406章 募捐(2)第647章 夜襲(2)第772章 海戰(2)第774章 海戰(4)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
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764章 開埠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247章 協調會(1)第8章 交易第843章 慘敗(1)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772章 海戰(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67章 歸屬第653章 預判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166章 迅雷(1)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481章 準備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014章 誤判?(3)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844章 慘敗(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9章 聖眷難測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268章 敵情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846章 慘敗(4)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616章 理還亂第165章 劉鐵漢第817章 爭執第775章 海戰(5)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07章 授官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482章 大禮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04章 敵情第100章 殿試第823章 準備(2)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406章 募捐(2)第647章 夜襲(2)第772章 海戰(2)第774章 海戰(4)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