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無法阻止

皇太極壓根就沒有想到,遼東裁撤邊軍的動作如此之迅速,要說譚泰和賈吉涵也是非常努力了,不惜一切代價發動情報網絡,想要攪渾遼東這潭水,讓裁撤邊軍的事宜無法順利進行下去,眼看着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可惜盧象升很聰明,根本就沒有去管那些到處散播的流言,也沒有去懲罰那些散播流言的軍士,而是抓住了問題的本質,直接從裁撤邊軍入手,以穩定軍士爲主,俗話說的好,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人家把握住了要害,自身不出現任何的問題,外力是很難干擾的。

遼東邊軍的順利裁撤,以及駐軍的強大,令皇太極非常的鬱悶,眼看着大清國進攻遼東的希望,化爲泡影了,如今的重要職責,就是需要穩定大清國的局勢,穩定已經再次佔領的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等地的局勢,包括草原的局勢,再一次的開始自我集聚力量,隨時準備迎接大晉朝廷的進攻。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大清國的勇士佔據了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等地,再次取得了大片的土地,大清國的首都瀋陽也有了更加穩固的屏障,但因爲佔領了廣寧,與關內的互市自然也就停止了,商品的供給方面出現了問題,皇太極是無所謂的,朝廷已經採取了大量的手段,購買了大量的糧食等必須的物資,可下面的百姓就感覺到不方便了,平日裡能夠隨便就購買到的商品,這個時候就不是那麼容易買到了。

最爲要命的是。大晉朝廷開始在遼東嚴卡商貿行動了,來往於瀋陽和寧遠等地的商賈。也開始感覺到巨大的壓力。

不過在這個時候,朝廷在寧遠和錦州設立了銀行,若是商賈能夠將金銀珠寶存入到銀行裡面,同時願意使用朝廷統一發行的紙幣,還是可以暗地裡從事商貿交易的,遼東的江寧營將士睜一眼閉一眼,不會嚴查,但凡是與銀行沒有任何業務往來的商賈。包括不主動使用紙幣的商賈,幾乎不要想着能夠離開黑山的範圍,從事商賈交易就更加不可能了。

這個秘密,很快在商賈之間傳開了。

幾乎不用動員,設在寧遠和錦州的銀行,迅速開始火爆起來了,大量的商賈開始存入金銀珠寶。同時開始使用大晉朝廷統一發行的紙幣。

說到紙幣,這裡面也出現了一個插曲,原來發行紙幣的時候,朱審烜等人考慮到了,老老百姓的消費水平不是很高,故而在設計紙幣的時候。面額都不是很大,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戶部開始提出來意見了,那就是發行的紙幣,面額過於的小了。特別是在碼頭等地的大宗商品交易的過程之中,這種弊端就出現了。成堆的紙幣流轉,商賈也感覺到不方便。

於是在奏報了皇上之後,戶部開始發行價值二兩、五兩、十兩、二十兩、五十兩和一百兩銀子的紙幣,但這些紙幣的發行量不是很大,在市面上出現的,主要還是價值一兩白銀的紙幣,至於說那些大面額的紙幣,重點還是在大宗商貿交易之中出現。

大量的黃金白銀存入到銀行裡面,諸多的紙幣從銀行出來,開始在遼東流通,幾乎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遼東到處都是紙幣了。

其實遼東有十萬江寧營將士,這些將士是消費的主力,一旦他們完全開始使用紙幣,紙幣在遼東的流通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加之從關內來的商賈,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的紙幣,對於紙幣的作用和價值,是非常清楚的,也是非常放心的,最爲主要的還是,使用紙幣的確非常方便,多種因素結合起來,讓遼東迅速與關內一樣了。

當大晉朝廷統一發行的紙幣傳入到遼東之後,皇太極一時間沒有在意,反正這些紙幣等同於同樣數量的銀子,也就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皇太極甚至親自收藏了好幾張紙幣,仔細研究了這些紙幣之後,他發現這些紙幣的設計非常的精良,還交口稱讚。

皇太極不是沒有其他的想法,宋朝發行的交子,曾經產生過重大的作用,但發行交子的教訓,皇太極也是清楚的,一方面他佩服蘇天成的勇氣,敢於直接發行紙幣,另外一方面,他也以看戲的姿態,關注着事情的發展,他的腦海裡面有着固定的認識,大晉朝廷發行紙幣,目的肯定是爲了吸納民間的財富,一旦將這些財富盤剝到手了,紙幣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成爲廢紙了。

皇太極的疏忽,對於今後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

大清國的朝廷裡面,漢人官吏還是有一些的,但經過了范文程的事件之後,漢人官吏很少開口發言了,大部分想到的都是明哲保身,總結爲大清國服務和死心塌地的漢人,幾乎沒有什麼好的結局,其實統一貨幣與創辦銀行,獲得的利益都是大晉朝廷的,對於大清國肯定是有着巨大影響的,至少經濟命脈被人家抓住了。

滿人權貴不會考慮那麼細緻,明白這裡面蹊蹺的漢人官吏不會開口,皇太極就在這種氛圍之中,不採取任何的措施,令大清國慢慢開始陷入到深淵裡面,逐漸的開始從經濟上依賴大晉朝廷。

遼東的局勢很快穩定下來了,後金韃子不發動進攻,朝廷也沒有要求盧象升發動進攻。

着急的盧象升,曾經給朝廷上過奏摺,認爲遼東邊軍裁撤到位了,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個時候可以對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等地展開進攻了,爭取在年前收回這些地方,當然盧象升的建議,也是建議在秋收之後展開進攻。

盧象升接到朝廷的回覆,要求暫時穩住遼東,不要想到征伐的事宜,如今的遼東,最爲重要的認爲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發展好銀行,第二個方面是推進紙幣的流通,第三個方面是促進遼東經貿的發展,當然江寧營將士的訓練是不能夠放鬆的。

接到朝廷的敕書之後,盧象升與閻應元進行了仔細的分析,也認真分析了丞相朱審烜寫來的信函,終於明白了朝廷要從根子上徹底擊垮後金韃子的打算。

一旦明白了朝廷的意思,盧象升和閻應元等人執行起來,就是堅定不移的。

祖大壽和祖大樂正在加緊訓練將士,留下來的遼東邊軍與江寧營將士混編在一起了,從個人的素質和戰鬥力方面來說,原來的遼東邊軍是有差距的,這需要在平日的訓練之中來改進,重點是從個人的信仰與遵守軍紀方面下功夫。

如今最好的形勢就是,原來的遼東邊軍,經過裁撤之後,保留下來的五萬軍士,軍餉迅速得到了解決,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俸祿就提高了,實實在在的說,軍餉是鼓勵軍士效命的最好手段之一,千百年來都是這樣的。

成爲了江寧營將士中的一員,俸祿得到了解決,原來的遼東邊軍,爆發出來了極大的熱情,很快就投入到訓練之中,留下來的軍士,基本都是原遼東邊軍的骨幹,與江寧營將士有過不少的交集,也清楚江寧營將士的戰鬥力,現在自身成爲其中一員了,拿着同樣的俸祿,若是戰鬥力方面還有差距,那就說不過去了。

更爲關鍵的是,在裁撤遼東邊軍的過程之中,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二十餘萬的軍士,留下來的僅僅五萬人,這足以說明了,留下來的都是骨幹,既然是骨幹,就要表現出來自身的能力,證明自身真正的值得留下來。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之下,駐守遼東的江寧營將士,鬥志特別的高昂。

期間也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衝突,重點是在黑山周邊的衝突,這些衝突,從本質上說,都是江寧營將士主動挑起來的,雙方小規模的廝殺,最終獲取勝利的也都是江寧營將士。

後金韃子對於江寧營將士,本來就有着一定的恐懼心理,壓根不願意與江寧營將士爲敵,這麼多年過去了,不管是滿八旗還是漢八旗,與江寧營作戰的時候,沒有能夠佔到一絲的便宜,基本都是戰敗,損失慘重,時間長了,他們的內心自然是有陰影的。

遼東的局面空前的穩定下來了,盧象升也很好的完成了朝廷交付的任務。

轉眼就要到秋收季節,遼東的氣候也是不錯的,沒有遭遇到多大的災荒,秋收豐收也是預料之中的事宜,這樣就能夠穩定居住在遼東的老百姓,說起來居住在遼東的百姓,遭遇到的變故是數不勝數的,不知道經過了多少的顛沛流離,要不是故土難離,這裡幾乎留不住什麼人了,好在這幾年遼東的局勢勉強穩定了,就算是後金韃子重新佔領了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等地,也沒有經過什麼大規模的廝殺,老百姓也就沒有遭遇到多大的損失。

秋收季節即將到來,盧象升和閻應元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將廣寧、義州和西平堡等地的糧食,大量的收購過來,讓商賈去完成這些任務,最終從經濟上卡住後金韃子的脖子。

(昨天喝醉,耽誤時間了,對不起讀者大大,此外宣傳一下新書,暫定名《鐵血穿越》,正在苦思之中,預計六月份開始上傳,懇請得到讀者大大的支持。)

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66章 鄉試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183章 定局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054章 遼東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93章 新科會元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280章 變化(1)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704章 隱患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51章 遊歷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39章 故人來(1)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080章 暗戰(1)第37章 安排第710章 囑託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703章 遠見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1章 收拾你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820章 面對面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483章 抉擇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754章 造船廠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497章 內訌(2)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398章 燧發槍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13章 離去第55章 真相第136章 大調整第819章 怒氣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705章 放心了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705章 放心了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50章 面聖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480章 內耗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417章 訓斥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
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66章 鄉試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183章 定局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054章 遼東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93章 新科會元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280章 變化(1)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704章 隱患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51章 遊歷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39章 故人來(1)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080章 暗戰(1)第37章 安排第710章 囑託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703章 遠見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1章 收拾你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820章 面對面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483章 抉擇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754章 造船廠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497章 內訌(2)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398章 燧發槍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13章 離去第55章 真相第136章 大調整第819章 怒氣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705章 放心了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705章 放心了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50章 面聖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480章 內耗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417章 訓斥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