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尊嚴之戰(5)

(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新書《鐵血兵戈》六月一日開始上傳,懇請得到讀者大大的支持。)

戰役是公開的,沒有什麼秘密可言,這充分展現出來朝廷的自信,從蘇天成到遼東之後,一切的準備事宜就進入了倒計時的階段了。

江寧營首先需要佔領的地方就是廣寧。

廣寧屬於咽喉地帶,一旦佔領了廣寧,西平堡和義州就不攻自破了,駐守在這兩個地方的後金韃子,要麼迅速放棄城池撤離,要麼就等候被徹底的殲滅,沒有其他的出路。

後金的所有目光,都集中到遼東了。

濟爾哈朗回到了瀋陽,稟報了談判破裂的消息,從那一刻開始,瀋陽就進入了一級戰備的狀態了,從皇太極與豪格的真正想法來看,他們非常清楚,大清國是無法抵禦大晉朝廷的進攻的,失敗是預料之中的事宜,不過強悍的女真可以回到黑山白水之中,還是可以保住大清國的命脈。

皇太極可不是固執之人,這可能是因爲年紀慢慢大了的原因,若是這種情況出現在十年之前,皇太極絕對不會選擇留下後路,一定會玉石俱焚。

駐守義州和西平堡主要是漢八旗的軍隊,駐守廣寧的是代善率領的正紅旗與鑲黃旗的滿八旗軍士,這麼多年實踐過去,曾經慘遭覆滅命運的正紅旗,重新建立起來了,至於說戰鬥力是不是能夠和以前比較,誰也不知道。

瀋陽周邊部署了重兵,包括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和鑲藍旗,還有一部分漢八旗的軍隊,一旦廣寧失守。接下來江寧營肯定會渡過遼河,直接進攻瀋陽的,至於說多爾袞率領的正白旗和鑲白旗,駐紮在海州一帶。

皇太極做出來的部署,依舊是品字形,三方能夠兼顧。但重點是守衛瀋陽、遼陽以及周邊的地區,瀋陽畢竟是大清國的首都,要是失去了瀋陽,就意味着大清國政權遭遇到沉重的打擊了,估計不少的滿人權貴,也會認爲大清國就是失敗了。

皇太極不是這樣看的,大清國佔領瀋陽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不是二十餘年的時間,萬一守不住瀋陽了。可以朝着鐵嶺、開原等地方撤退,甚至是撤到鎮北關去,此外也可以朝着撫順、薩爾滸方向撤退,重新的回到黑山白水之間,回到了曾經熟悉的黑山白水之間,那樣強悍的江寧營恐怕也沒有多少的辦法了。

滿人權貴提出來的決戰廣寧遠的作戰思維,被皇太極毫不留情的否決掉了,大清國在廣寧的基礎。曾經遭遇到嚴重的破壞,若是以這裡爲主戰場。造成了慘重的傷亡,瀋陽就變得岌岌可危了,對於留有後手的皇太極來說,這是愚蠢的選擇。

豪格沒有直接指揮或者是參與到這次的戰鬥之中。

皇太極做出來的安排很是奇怪,豪格帶領部分精銳的滿八旗軍士,駐守在距離瀋陽不遠的撫順和鐵嶺一帶。而且沒有皇太極的聖旨,豪格不會回到瀋陽。

這一次,皇太極親自出山了,指揮整個的戰役,重點在於瀋陽的保衛戰。

所有人都認爲。進攻的重點是在廣寧的方向,遼東江寧營將士已經集結在大淩河城與黑山城,等到命令下來之後,就會徑直朝着廣寧城而去,至於說左右兩邊的西平堡和義州,不會去理睬。

身在錦州城的蘇天成,這個時候反而不着急了,弄得衆人不明就裡。

距離錦州一海之隔的連雲島,這個時候出現了異常,大量的戰船在連雲島停留,源源不斷的將士和物資被運送到蓋州,海上的行動,本來就帶有很大的隱蔽性,而且這次水師的行動,就連遼東的江寧營將士,都不知道是爲什麼,也得不到準確的消息。

大晉五年六月十日。

戰鬥突然打響,但不是在遼東,而是在耀州方向。

駐紮耀州、海州和鞍山、遼陽等地的,是多爾袞率領的正白旗和鑲白旗的軍士,接近五萬人的軍隊,需要駐紮四座城池,壓力還是有些大的,不過按照皇太極的要求,遼陽和海州是最爲重要的,也是需要重兵防守的,所以在軍力的安排方面,也是遵照這個原則。

防守最爲薄弱的就是耀州了。

後金韃子與江寧營在蓋州和耀州一帶抗衡,只不過雙方都很小心,沒有隨意的挑起廝殺,況且蘇天成到遼東之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廣寧,認爲江寧營會從廣寧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接着渡過遼河,直接攻打瀋陽。

絕沒有人想到,戰鬥首先從耀州這個地方打響。

就連多爾袞都是猝不及防的,接到了駐守耀州軍士的緊急求救之後,多爾袞鋪開了地圖,仔細分析了局勢,他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大晉朝廷的皇帝蘇天成,這一次是準備徹底剿滅大清國的軍隊,徹底摧毀大清國的軍事力量。

同時從遼東和蓋州方向發動進攻,將要徹底動搖大清國的部署,大清國絕大部分的軍隊,都是駐紮在瀋陽周邊的,也是重點防禦從遼東方向過來的江寧營,從兵力上面來說,大清國不處於劣勢,甚至還有很大的優勢,這也是皇太極稍微安心的地方,不管江寧營的火炮如何的犀利,佔據人數上優勢的皇太極,總是能夠想到應對辦法的。

可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江寧營突然從兩個方向發動進攻,而且首先進攻的方向就是耀州,甚至在遼東尚未開戰的情況之下,耀州首先打響了,一旦耀州、海州等地失守,作爲瀋陽重要屏障的遼陽,也就出現巨大的危險了,駐紮在這裡的軍隊,無法去增援瀋陽,只能夠苦苦維持,甚至還需要瀋陽方向派來援軍,那麼從遼東方向渡過遼河的江寧營,將能夠長驅直入,直接進攻瀋陽,更加要命的是,遼陽距離瀋陽距離很近,遼陽若是有什麼閃失,對瀋陽將是巨大的震動,甚至會直接影響軍心。

在最短時間之內做出來分析之後,多爾袞下定了決心,一定要保住海州,如此身後的鞍山和遼陽就相對安全了。

一直到這個時候,多爾袞腦海裡面的認識,還是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他認爲從耀州方向發動進攻的,不過是江寧營少量的軍隊,真正主攻的方向還是在廣寧,或許這邊展開進攻,就是想着吸引衆人的目光,或者是威脅遼陽等地。只要自己帶領將士拼命的抵抗,就能夠減緩江寧營的進攻,甚至是迫使江寧營重點從廣寧方向進攻。

洪承疇早就秘密抵達了蓋州。

皇上在離開京城之前,召集了五大丞相議事。

衆人本來以爲這是皇上離開京城之前,安排朝中的諸多事務,誰知道皇上突出提出來了,對後金韃子的進攻從兩個方面展開,遼東方向和海州方向,兩個方向的進攻都是重點,渠清澤提供的大量有關海州、耀州等地的情報,也全部都拿出來了,表明這些地方的防禦力量,相對薄弱一些。

洪承疇當仁不讓的成爲了指揮耀州方向進攻的主帥。

這一次討論的時間很短,皇上做出來明確的要求,絕對不準泄露消息。

此後皇上大張旗鼓的往遼東而去,讓所有人都相信了,朝廷謀劃的進攻,首先從廣寧開始,首先需要拿下的就是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等地。

就在所有目光都集中到遼東的時候,洪承疇悄然離開京城,趕赴蓋州。

駐紮在山東的江寧營將士,秘密乘坐戰船,在孫傳庭的指揮之下,趕赴連雲島,這些將士從山東出發的時候,甚至家人都不知道。

洪承疇佩服皇上的安排,從蓋州方向進攻的江寧營將士,總兵力達到了十五萬人,兵力上面處於絕對的優勢,要知道從遼東方向進攻的江寧營將士,總兵力也不過十萬人。

看來皇上還是知道的,兵力的優勢非常重要。

洪承疇等人也私下裡擔憂過,後金韃子的總兵力,林林總總算起來,接近四十萬了,派出十萬的江寧營將士,就以爲能夠搞定一切,這是不是有些過於的自信了,甚至在皇上做出來相關決定的時候,洪承疇也提出來了異議。

進攻耀州的戰鬥,非常的順利。

火炮發揮出來了決定性的作用,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畢懋康等人重點解決了火炮的移動和部署的問題,火炮身軀龐大,相對來說笨重很多,而且對地形的要求很高,爲了能夠讓火炮能夠在快速機動的戰鬥之中發揮作用,兵工廠的那些專門研究火炮的人員,可謂是殫精竭慮,盡最大力量減輕火炮的體重,改善火炮移動的困難,而且讓火炮在不是很有利的地形之中,也能夠準確發射。

這些研究,產生了重大的效果。

在進攻耀州的戰鬥之中,五百門火炮一夜之間部署完畢,天亮之後,火炮發出來的怒吼,幾乎湮滅了耀州城,駐守耀州的後金韃子,根本沒有多少反抗的力量,部署在城牆上面的那些火炮,被炸到了半空之中,城牆紛紛垮塌,傳統守城的戰鬥,沒有絲毫的作用了。

江寧營將士發起衝鋒的時候,燧發槍和弗朗機炮的作用也展現出來了,長時間嚴格的訓練,軍士能夠熟練的操作燧發槍,瞄準對手射擊,那些射術精湛的後金韃子,甚至沒有機會射出所有的弓箭,就被呼嘯而來的子彈奪取了性命。(未完待續。。)

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58章 籌謀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880章 對決(2)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51章 遊歷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251章 崩潰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251章 崩潰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791章 偶遇(2)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866章 兩重天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81章 未雨綢繆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67章 血戰(1)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772章 海戰(2)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87章 禮部第1166章 迅雷(1)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317章 大比武(2)第822章 準備(1)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189章 稱帝(1)
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58章 籌謀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880章 對決(2)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51章 遊歷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251章 崩潰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251章 崩潰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791章 偶遇(2)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866章 兩重天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81章 未雨綢繆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67章 血戰(1)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772章 海戰(2)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87章 禮部第1166章 迅雷(1)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317章 大比武(2)第822章 準備(1)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189章 稱帝(1)